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家美食:靠山吃山,恩施“施恩”

土家美食:靠山吃山,恩施“施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夏青娱乐说 访问量:699 更新时间:2024/2/1 9:10:09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西南部,它东连荆楚、南接潇湘、西临渝黔、北靠神农架。有幸在恩施盘桓七天,把风景装进镜头里,同时,也将富硒贡茶、手打糍粑、土家腊肉……搬到我的苏州餐桌上,它们已然成为我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恩施清江画廊蝴蝶岩 (视觉中国/图)

玉露茶甘似琼浆

早在上古时期,药祖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由此发现了茶,而恩施则是神农氏最早发现茶叶的地方,也是万里茶道的源头之一。漫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随处可听见男女对唱《六口茶》:

男: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

男:喝你六口茶呀问你六句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有多大?

女:你喝茶就喝茶呀那来这多话,眼前这个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你细听细品,土家族青年男女恋爱婚嫁,不求房,不问车,更不索要天价彩礼,只须喝完六口茶就能搞定。

我行走在素有“中国科罗拉多”之称的恩施大峡谷,沿山道设着零零星星、兜售茶叶的摊位。土家人喝茶,不似江南这般讲究,茶社、茶楼里有专人端茶倒水伺候着喝,他们只要捧着茶碗,火塘边、田埂上、山坞里……随意一蹲,便是一个移动的露天茶室。

我的家乡洞庭东、西山,所产碧螺春茶号称“天下第一”,洞庭碧螺条索纤细、蜷曲如螺,相较之下,粗枝肥叶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西湖龙井,则如李后主评颜真卿书法“扠手并足如田舍郎翁”。

在山间歇脚,拗不过山里人热忱,泡了一杯上好的恩施硒茶递给我尝鲜,接过杯子观之,但见叶绿汤青,水中无杂质,便知是好茶。一啜之下,果然满口鲜爽,一股子栗香味在唇齿间弥漫开来。寻常茶叶的茶汤底色呈淡黄,而恩施绿茶连泡数开后,仍能保持澄清碧绿之汤色。更难得的是,即便金贵如碧螺春,在泡过三开后,便索然无味,而恩施绿茶连泡六、七开之后,色香味犹存。这般好茶,养在深山,却鲜为人知。恩施地处武陵山腹地,森林覆盖率高达73%,大峡谷终年云雾缭绕,正是一处“好山好水出好茶”之地。

恩施屏山峡谷 (视觉中国/图)

恩施茶种丰富,玉露当属其中极品。平时里我们喝的绿茶多为炒青、烘青之类,蒸青倒是头一回见,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利用蒸汽杀青而制的成品绿茶,唤作“蒸青玉露”。“蒸青”对原材料要求颇为严苛,采用大小均匀、色泽浓绿的一芽一叶,从采下到成品,需经历整整九道工序,其中一道“整形上光”最为繁琐,“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单单这道工序就需花费足足一个小时。因成品后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又名“玉露”。经七、八十度山泉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挺直如松针,婷婷袅袅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其色泽翠绿油润、茶汤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口感上与普通绿茶最大区别,就是滋味鲜爽甘醇,完美诠释了玉露茶“三绿一爽”之特色。在《清一统志》中有载:恩施玉露进贡朝廷,皇帝尝过后,有赞“胜似玉露琼浆”。前几年爆火一时的《延禧攻略》提到“娴妃从前喜欢喝恩施玉露”。

卖茶大叔告诉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茶叶是山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家家户户都种植茶叶,全家的茶米油盐、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开支全指望这点卖茶钱。他的儿子从小就帮着大人采摘茶叶,其间,曾被毒虫蛰咬过、被利叶割伤过皮肤,还被蛇吓破过胆……兼之日晒雨淋,苦不堪言,他发奋读书,立志走出大山,永不为茶农。

“现在呢?”我问道。

“他考上大学后去了城里,在一家外企当程序员。”大叔说,“不过,他老嫌城里空气不好、工作压力太大,过年回家,我看他白头发多了不少,还老惦记着小时候采茶的事儿,说还是老家好,等再过两年,攒够了钱,就回来帮我一起卖茶。”

我晒然一笑,须臾间脑海里冒出来钱钟书《围城》里一句经典台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看着杯子里浮浮沉沉的茶叶,似乎恩施的山山水水都装在这一杯恩施玉露里了。

恩施土家人 (申功晶/图)

最鲜不过清江鱼

清江,发源于鄂西利川市龙洞沟,它宛若一条旖旎飘带,洋洋洒洒穿山越峡八百里,一路流经恩施、长阳逶迤西去,最后在宜都注入长江。《水经注》载“……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砾。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

“靠水吃水”是临江居民顺天应时的生存之道。天蒙蒙亮,花甲之年的祖父驾着一艘小渔船出江打鱼,乖巧的孙女背着空竹篓在岸边等候,祖父满载而归,孙女帮着祖父一起把大大小小的清江鱼倒入竹篓,孙女背着满满一篓鱼送至父亲当厨师的农家乐酒店。卸下竹篓,女孩开始给父亲打下手。这种祖孙数代人持之以恒做同一件事,于侯世家,叫“世袭罔替”,于牛马家庭,则唤作“衣钵传承”。

挑选膘肥体壮的清江鱼,先用擀面杖敲晕,活鱼现宰,这样做出来的肉称之为 “活肉”。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征西大将军年羹爱吃的一道菜“小炒肉”,取的就是“活肉”,一群手持竹竿的军校在院子里追着二师兄一顿暴揍,直至八戒们精疲力竭地摊躺在地上,此时,活生生从后脊梁取出一块血淋淋的里脊肉,再用旺火爆炒,那滋味,鲜嫩美味不可方物。倘若先杀猪,待放血后,再取的肉,就叫“死肉”。用棒槌敲晕后再宰杀的鱼跟年大将军的“小炒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宰杀好的鱼处理干净,从鱼背部开始,刀尖贴着鱼中骨一路片开,分为两半,在鱼身改花刀,这样更易入味,加适量食盐腌制半小时。加热起油锅,放入少量土家菜籽油,将腌制好的清江鱼下锅,煎至两面表皮金黄,然后放入姜片、蒜片、剁椒、花椒、自制土家酱,倒入山泉水焖约莫五分钟后转小火再煮五分钟,在锅底摆好西红柿、藕片、豆腐,将煮好的清江鱼盛入备好的锅中,在鱼身盖上预先切好的葱段,这样一盘集鲜、香、辣于一体的土家清江鱼火锅上桌了。

土家人也是无辣不欢,一眼望去,那红火火的辣椒、花椒在视觉上看甚是“弹眼落睛”。肥美的鱼肉被汤汁浸润得很是入味,鱼肉鲜嫩细致,鱼皮酥焦滑韧,夹起一大块送入嘴里,软嫩细腻的鱼肉混合着麻麻辣辣的滋味,让人胃口大开。尤其吃到肥腴的鱼肚,更是吃出了整场的巅峰感。

清江鱼还可做成酸菜鱼。记得我初次入黔,入乡随俗地尝了一碗当地特色酸汤鱼。这是早年土著先民艰苦生存的印记,在当地少盐环境中,他们从发酵的酸菜汤中摄取人体必需的盐分,故有了“一日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谚语。恩施州西临渝黔,饮食文化颇有相似。用原生态古法炮制的酸菜,历经数月的腌制,色泽鲜亮,味道纯正,口感酸脆鲜爽。用老母鸡、老鸭、鸡架骨、猪筒骨文火熬煮八、九个小时,吊出“高汤”,这样吸足精华的汤汁不但鲜美醇厚,且富有层次感。古法酸菜、清江鱼、高汤,三鲜融于一锅,汤色金黄澄亮,鱼肉白嫩透亮,酸菜融进鱼汤,锁入鱼肉,锅底加入虫草花、酸萝卜等配料,更能激发鱼肉的鲜美。

端上桌来,一股酸酸爽爽的味道扑鼻而至,夹一筷子送入口,酽酽的酸辣香混合着浓浓的火辣香在嘴里翻滚,每一口下去都挂满汤汁。鱼肉鲜甜无刺,肥嫩紧致,酸得够爽,辣得过瘾,鲜、香、酸、辣、爽五味在舌尖雀跃,鱼本身的鲜香味渐次弥漫开来。吃剩下的酸汤用来下饭,可以满满当当连吃上两、三碗,尤自不过瘾。

土家摔碗酒宴席 (申功晶/图)

土家糍粑话团圆

在老恩施人的记忆中,“糍粑”是一种情结,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吃上一块香甜软糯的家乡糍粑。土家族有谚语“二十八,打粑粑”,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七、八,家家户户就开始着手煮糯米、打糍粑。

一块上好的糍粑,选材料也尤为重要,最好选建始硒土出产的糯米。先冲洗干净,放水中浸泡一晚后沥干,次日放入木甑在柴火炉上蒸熟。揭开木盖,蒸好的糯米颗粒分明,袅袅蒸气挟带着米香充盈整间屋子,热腾腾的糯米倒进石臼,就可以打糍粑了。

现代工业发达,机器替代了人工,可机打糍粑一咬就断,终不及纯手工千捶百打的糍粑那般细腻软糯,韧劲十足,还能像芝士一样拉丝。

所幸,在恩施至今仍有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手工捶打糍粑,这样打出来的糍粑颇具土家风味。

走在街上,看到两个身材健硕的土家汉子对立而站,各自手持一根磨得锃亮的木杵,一人一槌,轮番捶打,动作看似简单,实则也是一门考究的技术活,力度要大,速度要快,配合要默契,“快、准、稳、狠”四字口诀拿捏得恰到好处。只听“砰——”,木槌落下、打中糍粑、再迅速提起。“砰——”另一根木槌落下,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两根木槌就像翘翘板的两头,此起彼落。打糍粑是一宗劳动强度很大的体力活,即便在冰天雪地的户外敲打,时间一久,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带着温度,捶打次数越多,糍粑吃起来口感越细腻软糯。

将打好的面团起缸撬起,放置洒满糯米粉的案板上,一拍一捏、一拧一搓之间揪成小截,再揉成坨,用手或木板压扁成厚薄均匀的饼状,再用门板加重物压住,等糯米凉却成型,再将一个个圆润光滑的糍粑取出。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圆圆的饼状寄予了土家人圆满团圆的寓意。

手打的土家糍粑软绵细腻,吃口筋道,煎、炸、蒸、煮、炒,都不失一道美味佳肴。把糍粑切成条状,用油两面煎黄,撒上黄豆粉和红糖汁,外焦里嫩,顾不得烫,直接手抓咬上一口,清脆的“卡兹”一声,满嘴的糯米浓香裹着红糖甜汁,裹上一层蛋液炸来吃更过瘾。

糍粑还可烤来吃,在火上支起支架,把糍粑放火架上烧烤,两面翻烤,渐渐鼓胀,当表皮微微隆起,即可食用了。吃的时候,把糍粑表皮戳破,一股白气升腾起来,此时的糍粑,内里白嫩绵软,蘸上蜂蜜或白糖,入口甜香味醇。

好客的土家人经常用糍粑来招待客人,围着火塘与客人拉家常之际,等水烧开后,主人边把糍粑切成小块和甜酒一同煮热,然后给客人倒上满满一碗,口头上却委婉地说,“喝碗开水解解渴。”

糍粑入肴,可甜可盐,无论加里脊肉片、墨鱼等荤腥,抑或香菇、辣椒等素食,都是一道开胃可口的下饭菜。

土家糍粑,让我联想到家乡的年糕。两种物什的原材料都是糯米,区别就是,糍粑原料是纯糯米,年糕是粳米、糯米混合成品;年糕将米磨成粉浆即可蒸制,而糍粑必须手打,韧性更强,口感更为细腻绵软;从形状上来看,年糕大多为长条形或方砖形,而糍粑必须团团圆圆。

土家手打糍粑(申功晶/图)

腊肉香里乡愁浓

《论语》里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即腊肉,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腊肉就被充作求学拜师的见面礼。我国的湘黔云贵之地,皆为腊肉盛产之乡,而被称为“土家鲍鱼”的恩施腊肉,堪称诸多腊肉中的“绝绝子”。

在旧时农村,“杀年猪”成了乡下人过年的头等大戏。杀猪饭吃过后,剩下的鲜猪肉做成腊肉能贮存两到三年之久。年关将近,土家人在堂屋里支起火盆,火盆升起的烟袅袅熏至悬挂在房梁上的肉,成为当地家家户户一道独特的风景。试想,在寒冬腊月里,一家子围坐在火塘边生火取暖,锅里腊肉滋滋作响,切一片腊肉放嘴里咀嚼,一派“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馨。

在客栈吃过土家“摔碗酒”大席,我漫步在山间林荫道上消食,走近土家人吊脚楼村庄,此处民风与繁华都市不同,几乎每家每户都敞开大门。其中一栋吊脚楼里传出时断时续的二胡曲《良宵》吸引了我。循声而至,屋里火塘边,围坐着三位土家装束的老汉,坐在当中一位老爹正紧闭双目、如痴如醉地拉着二胡。火塘上方悬挂着一排腊肉,肉香味弥漫在整间屋子里,我的双脚居然不听使唤地迈过门槛跨入屋内。一曲终了,我鼓起掌来:“这曲《良宵》拉得不错!”

老爷子抬起头来,眼睛一亮:“我再拉一曲,你猜猜曲名?”

当他拉完,我说出曲名《空山鸟语》,他更高兴了,忙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热茶。他上下打量一下我:“姑娘,你是哪里人?”

我见竹板凳上搁着一管洞箫、一支竹笛,随手抄起笛子道:“我先吹一曲,您猜猜看,我的家乡就藏在曲子里头。”

一曲《姑苏行》毕,三人皆鼓掌称好,老爹睁大眼睛:“你是江南人?我看倒像维吾尔族人。”

“我爸爸是江南土著,我像我妈妈。”他口中的“维吾尔族”特征源自我那高鼻深目、有着异域血统的母亲。

“我也不是纯正的土家人,我阿爸是汉人,阿妈是土家族人,我是这里唯一一个大学生。”老爹继续唠嗑。

我原是醉翁之意不在曲,眼瞅聊得热络,便不失时机指了指房梁上的腊肉:“我家乡逢年过节也制作腊肉,口感上终不及你们土家腊肉好吃。”

老爷子一脸嘚瑟:“家里腊肉都是我亲手制作的。”

所谓一块好猪肉造就一块好腊肉,土家制作腊肉,用的是散养一年以上,喂玉米、红薯、蔬菜长大的土猪,这种猪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吃起来更是风味浓郁、香醇可口。将猪宰杀后,选取肥瘦占比三七开的猪前腿肉,切成整条,涂抹上食盐和土家苞谷酒,悬挂于阴凉通风之处静置10天。悬挂猪肉的绳子则是村民亲自上山砍棕榈树的叶子,拧成绳圈,再打个结,把肉条牢牢“圈”住。与江浙一带腊肉自然风干不同的是,土家人将腌制后的猪肉挨个放熏窖或挂在火塘最高的梁上,接着点燃松柏枝熏烤,在漫长的熏烤过程中,松柏之香、柴火之香慢慢渗透肉里,形成了通体晶莹、肉质饱满,自带一股果木清香的恩施腊肉。

享受时,只需切几片腊肉,小火慢炒,香味须臾溢满整个灶间。切片装盘,七肥三瘦的腊肉盖在白米饭上,肥肉部分晶莹剔透,甘香的油脂渗入米粒中,吃起来顺滑溜口。平日里“吃饭靠哄”的孩子,也会主动干完满满一大碗白米饭。

在土家人的餐桌上,万物皆可入腊肉。但有贵客临门,土家人必会拿出上好的腊肉,不论煎、蒸、炒、炸,皆成美味。自带万能CP属性的土家腊肉,和谁百搭皆可,且不压其味,那丰腴浓烈的香味,衬托得其他食材鲜香满口,诸如青椒炒腊肉、竹笋炒腊肉、腊肉炒蒜苔、渣海椒炒腊肉……百种食材炒出百种滋味。不管有客没客,土家人的冬天少不了一锅热气腾腾的腊肉干锅,一家人围着热锅一边吃一边加料:土豆、笋干、萝卜、海带、山药……

听着老爷子绘声绘色的描述,我似是目睹了烟熏腊肉的全过程,又好像看到腊肉做成一道道活色生香的土家菜肴。

临走前,老爷子特意从房梁上取下两条腊肉包好,权当送给我这个“小朋友”的见面礼。

恩施土家腊肉 (视觉中国/图)

回苏后,我把土家腊肉和矮脚青、新米做了一顿时令可口的“咸肉菜饭”:腊肉嫣红油亮,米粒吸饱了腊肉中渗出的油脂和鲜咸,整碗米饭都泛着光,用土家腊肉取代我家乡咸肉,其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发了“腊肉菜饭”从制作到上桌的全视频给老爹,并告诉他,土家腊肉这样吃,可谓“天工苏作”。

申功晶

标签: 土家糍粑腊肉恩施年糕酸菜

更多文章

  • 民间故事:美妇进村施恩,回家后愁眉不展,丈夫:你这是何苦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施恩,民间故事,郭天,赵天明,天明

    故事发生在西汉元狩年间,北风县有一个叫赵迎叶的美人,此人是当地首富郭天叙的妻子。赵迎叶最让人佩服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她那倾城的美貌,一个是她菩萨般的心肠。人们都说,这样的人应该是天上才有的。赵迎叶原先是当地的一个绣娘,凭借其出众的手艺吸引了郭天叙的注意,被郭天叙娶回家中。原先做绣娘时,赵迎叶就经常拿

  • 真正聪明的人,在施恩于人时,往往有一种“心计”,懂得算人情账

    历史解密编辑:雪夜de惊鸿标签:施恩,周瑜,鲁肃,心计,孙权,算人情账,五虎上将

    俗话说,“世态炎凉,人情如纸”,所以,如果你在助人为乐之外,还要想积攒一点人情,赢得一些回报,那么,在施恩于人时,就要有一种“心计”,别被辜负;真正聪明的人,在施恩于人时,往往也有这种“心计”,懂得算人情账。这种“心计”就是“口渴再喂水,雪中多送碳。”所谓“口渴再喂水,雪中多送碳”,也就是说,施恩于

  • 『签约喜讯】施恩谷川酒业携手中葡股份战略合作强强联手!

    历史解密编辑:36k标签:中葡股份,中信国安,施恩谷川酒业

    本报讯2023年2月28日施恩谷川(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与中葡股份正式“联姻”,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施恩谷川董事长刘安广携总经理李洪旺,财务总监王朋飞,董事长助理沈正卿,山东地区运营总监刘红芬抵达签约现场,作为一直备受全民关注的项目,现场气氛保持着居高不下的热度, 双方洋溢着对签约时刻的热切期待

  • 高超的施恩之术是怎么施展的?谋略家对于分寸的拿捏,极为到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施恩,唐宣宗,于禁,郑颢,敏中

    古人讲:“得人心者得天下。”然而要做到“得人心”并不容易,因为“人心不足蛇吞象”。那么怎么才能够,在仅仅耗费有限的资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笼络”人心呢?这就需要使用高超的施恩之术了。具体怎么操作?认真研读下面的案例,有心人必定会有所启示!【案例原文】初,上令白敏中为万寿公主选佳婿,敏中荐郑颢。时颢已

  • 连续三届!意大利施恩德岩板携TOP50精品参加2023中国建博会

    历史解密编辑:智造联盟大桔标签:家居,设计周,中国建博会,意大利施恩德岩板

    3月22日,为期三天的2023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中国建博会)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如期开幕,本届展会展出规模7万平方米,通过搭建世界级展会平台,助力大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意大利施恩德岩板紧密围绕“意式定制,设计价值”参展主题,携30多款2022年度T0P 50排行榜畅销精品和艾米利亚系列、莱姆

  • 人到中年当懂得,不要对这四类人过度施恩,否则容易惹祸上身

    历史解密编辑:小爱历史说说标签:施恩,惹祸上身,祸端,灾祸

    人生走成什么样终究要靠当事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的生活的见解,悟性高的人能用很短的时间参透生活,悟性低的人则常常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予刘禅忠告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他试图通过列

  • 探展第一线|意大利施恩德岩板,赏意式定制,悟设计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智造联盟大桔标签:家居,瓷砖,建博会,设计价值,探展第一线,意大利施恩德岩板

    【探展第一线】【2023中国建博会(上海)】【意大利施恩德岩板“意式定制+设计价值”】【意大利施恩德岩板】【探展第一线现场】 『导读:《探展第一线》作为腾讯家居|贝壳·瓷砖频道的主打栏目,自2020年4月创办至今,已经开展了将近510多场的直播,以直播的形式,助力品牌曝光,并为家居行业带来最新、最新

  • 恩威并施,二者缺一不可,施恩就是笼络人心,立威就是杀鸡儆猴

    历史解密编辑:笑说生活事标签:恩威,施恩,鲁国,立威,诸侯

    这是文章头部“职场智谋”专注研究人性的规律与智慧,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以史为鉴恩威并施是管理的有效方法,先有恩后立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仅仅有恩下属就会觉得领导好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属就越来越不把领导当领导。甚至有可能跟领导称兄道弟,当下属把领导当兄弟的时候,领导就很难开展工作,稍微安排

  • 官宣丨施恩德岩板荣获“年度进口岩板影响力品牌”

    历史解密编辑:华夏陶瓷网标签:陶瓷,家居,岩板,施恩德

    12月28日,2022全球陶瓷新生态年终论坛暨系列榜单发布会在广东佛山隆重举行。本届活动由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装饰材料用品专业委员会、中国家居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华夏陶瓷网等多家机构联合发起和举办。活动由五大部分组成,包括《2022年度关键词》主题演讲、《家居建材企业自媒体“避坑”攻略》主题演讲、老牛说•2

  • 水浒传中武松被施恩给坑惨了,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人性使然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施恩,蒋门神,鲁智深,快活林,武松,水浒传,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小说剧,古装剧,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中梁山武艺高强的英雄有很多,水性特别厉害的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枪棒天下第一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硬气功霸道无比的鲁智深,暗器高手的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可是要论在绝境中爆发超强战斗力的英雄,那么就一定非武松莫属。“杀人者,打虎武松也。”这是武松在经历飞云浦生死绝境之后,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