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纲事件可以说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大案了,在从冲的压力下,观察使何涛仅用了几天就破了案,但是抓拿相关案犯的时候却出了很多差头。只抓到了从犯一名,唤作白日鼠白胜。这个白胜发挥作用虽然不小,但是并不是作案团队里的核心。
经过严格的讯问和心理战,以晁盖为核心的"七星"浮出水面,在得知众人的身份后,济州府一刻没有耽搁,也没有放出风声,而是秘密地派何涛前去下公文。直到此时,外界还不知晓这个大案已经破获,甚至晁盖七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观察使何涛,济州府派来捉拿晁盖的差官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保密工作在何涛一进郓城县的时候就出现了破绽。在知县时文彬还不知晓的情况下,风声已经由一个叫宋江的押司泄露给晁盖了。所以这次的抓捕行动已经注定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结果,晁盖等七人陆续逃跑了,上了济州府境内的梁山,从此山东大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梁山泊农民大起义。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只是单纯地从这件事来看一看郓城官场的众生相。
押司宋江
宋江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处理问题上显得那么的游刃有余,难怪书中称赞其吏道纯熟!
- 首先,在他知晓自己的好友晁盖即将被抓捕时并没有表现出慌张,而是附和着何涛说晁盖的不是,在交谈中晁盖似乎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由此赢得了何涛的信任,接下来他就对何涛使用了"拖"字决,稳住何涛,告知其知府还有需要休息,午后才能坐堂。
- 其次,在稳住了他之后,他慢慢地走出了茶馆,然后飞快地回家,让手下小厮去茶馆伺候,在何涛急躁的时候再稳住他。然后宋江慌忙地跳上马,慢慢走出县治,在出了东门后,狠狠抽了马两下,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晁盖所在的东溪村。
宋江到东溪村给晁盖送信
在这段处理中,宋江可以说张弛有度,在外人面前尽可能地表现出淡定从容来。慢慢和慌忙此时已经不是矛盾的词汇了,而是一个统一体。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就把宋江的老道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晁盖那里,行将没有过多地耽搁,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番,告诉晁盖等人抓紧时间逃跑,说罢就要走人,在晁盖的盛情邀请下,才与吴用等人草草见了一面,然后飞也似地回城了。
- 最后,在处理完一切后,宋江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了茶馆,把何涛引荐给了知县。并且在知县面前松江再一次把晁盖贬低地一无是处,并出了一个主意,白天抓捕可能会打草惊蛇,最好晚间去,神不知鬼不觉,这样确保抓捕的成功。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宋江再次为晁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都头朱仝
朱仝是奉命捉捕晁盖的主力之一,在抓捕的路上,朱仝就策划怎么放晁盖一马,给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很快他就制定了具体的方案:让同伴雷横去堵前门,而自己借口了解后门的情况亲自去把守。实际上的情况是:晁盖等人并不可能从正面突围,后门是逃跑的最佳地点。谁守在后门,谁就能见到晁盖,卖给他人情,相反,前门摇旗呐喊的人,晁盖肯定会心生反感。
郓城县的两个都头雷横和朱仝
于是按照朱仝的计划,朱仝顺利的跑到了后门,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晁盖,并且大呼:"保正快走!朱仝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说着拿着朴刀来追赶晁盖,在晁盖被追急了询问朱仝的时候,朱仝又说了一句话:
保正,你兀自不见我好处。我怕雷横执迷,不会做人情,被我赚他你前门,我在后门等你出来放你。你见我闪开条路让
你过走?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
其实,朱仝想放晁盖的心理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自己做了送人情的事情后,还要坑别人一把就显得不道德了。一句怕雷横执迷,多少有点坑了雷横。朱仝想送人情给别人是没有错的,只不过吃相太难看了。
都头雷横
雷横这个人平时也没少收受晁盖的好处,单单在灵官殿抓了刘唐,就从晁盖那里收了十两银子,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插翅虎雷横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雷横在晁盖那里连吃代拿,在晁盖有难的时候自然就不好下手了,所以他也有心周全晁盖,只不过朱仝事事都抢在了他前面,弄得他不好大展身手。
所以,在抓捕晁盖的时候他基本上秉持着出工不出力的态度,只在那里摇旗呐喊,实际行动却很少。特别是在朱仝假装闪了腿后,他更是放弃了追捕。
只不过,他所作的这一切都无人知晓,无人懂得,以至于最后晁盖平安脱险,想要报答众人的时候,也把雷横排除在外了。
想必,知道真相的雷横一定在吐血不止了。
私放晁天王,这一个小小的事件,就折射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官匪勾搭成奸,一个犯错,一个充当保护伞,一个鲜明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