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中,私放晁天王,宋江最淡定,雷横最无奈,朱仝吃相最难看

水浒中,私放晁天王,宋江最淡定,雷横最无奈,朱仝吃相最难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贡子曰 访问量:4027 更新时间:2024/2/28 4:34:51

生辰纲事件可以说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大案了,在从冲的压力下,观察使何涛仅用了几天就破了案,但是抓拿相关案犯的时候却出了很多差头。只抓到了从犯一名,唤作白日鼠白胜。这个白胜发挥作用虽然不小,但是并不是作案团队里的核心。

经过严格的讯问和心理战,以晁盖为核心的"七星"浮出水面,在得知众人的身份后,济州府一刻没有耽搁,也没有放出风声,而是秘密地派何涛前去下公文。直到此时,外界还不知晓这个大案已经破获,甚至晁盖七人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观察使何涛,济州府派来捉拿晁盖的差官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保密工作在何涛一进郓城县的时候就出现了破绽。在知县时文彬还不知晓的情况下,风声已经由一个叫宋江的押司泄露给晁盖了。所以这次的抓捕行动已经注定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结果,晁盖等七人陆续逃跑了,上了济州府境内的梁山,从此山东大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梁山泊农民大起义。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只是单纯地从这件事来看一看郓城官场的众生相。

押司宋江

宋江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处理问题上显得那么的游刃有余,难怪书中称赞其吏道纯熟!

  • 首先,在他知晓自己的好友晁盖即将被抓捕时并没有表现出慌张,而是附和着何涛说晁盖的不是,在交谈中晁盖似乎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家伙,由此赢得了何涛的信任,接下来他就对何涛使用了"拖"字决,稳住何涛,告知其知府还有需要休息,午后才能坐堂。
  • 其次,在稳住了他之后,他慢慢地走出了茶馆,然后飞快地回家,让手下小厮去茶馆伺候,在何涛急躁的时候再稳住他。然后宋江慌忙地跳上马,慢慢走出县治,在出了东门后,狠狠抽了马两下,只用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晁盖所在的东溪村。

宋江到东溪村给晁盖送信

在这段处理中,宋江可以说张弛有度,在外人面前尽可能地表现出淡定从容来。慢慢和慌忙此时已经不是矛盾的词汇了,而是一个统一体。两个截然相反的词语就把宋江的老道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晁盖那里,行将没有过多地耽搁,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一番,告诉晁盖等人抓紧时间逃跑,说罢就要走人,在晁盖的盛情邀请下,才与吴用等人草草见了一面,然后飞也似地回城了。

  • 最后,在处理完一切后,宋江装作没事人一样回到了茶馆,把何涛引荐给了知县。并且在知县面前松江再一次把晁盖贬低地一无是处,并出了一个主意,白天抓捕可能会打草惊蛇,最好晚间去,神不知鬼不觉,这样确保抓捕的成功。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宋江再次为晁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都头朱仝

朱仝是奉命捉捕晁盖的主力之一,在抓捕的路上,朱仝就策划怎么放晁盖一马,给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很快他就制定了具体的方案:让同伴雷横去堵前门,而自己借口了解后门的情况亲自去把守。实际上的情况是:晁盖等人并不可能从正面突围,后门是逃跑的最佳地点。谁守在后门,谁就能见到晁盖,卖给他人情,相反,前门摇旗呐喊的人,晁盖肯定会心生反感。

郓城县的两个都头雷横和朱仝

于是按照朱仝的计划,朱仝顺利的跑到了后门,也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晁盖,并且大呼:"保正快走!朱仝在这里等候多时了"。说着拿着朴刀来追赶晁盖,在晁盖被追急了询问朱仝的时候,朱仝又说了一句话:

保正,你兀自不见我好处。我怕雷横执迷,不会做人情,被我赚他你前门,我在后门等你出来放你。你见我闪开条路让

你过走?你不可投别处去,只除梁山泊可以安身。

其实,朱仝想放晁盖的心理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在自己做了送人情的事情后,还要坑别人一把就显得不道德了。一句怕雷横执迷,多少有点坑了雷横。朱仝想送人情给别人是没有错的,只不过吃相太难看了。

都头雷横

雷横这个人平时也没少收受晁盖的好处,单单在灵官殿抓了刘唐,就从晁盖那里收了十两银子,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插翅虎雷横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雷横在晁盖那里连吃代拿,在晁盖有难的时候自然就不好下手了,所以他也有心周全晁盖,只不过朱仝事事都抢在了他前面,弄得他不好大展身手。

所以,在抓捕晁盖的时候他基本上秉持着出工不出力的态度,只在那里摇旗呐喊,实际行动却很少。特别是在朱仝假装闪了腿后,他更是放弃了追捕。

只不过,他所作的这一切都无人知晓,无人懂得,以至于最后晁盖平安脱险,想要报答众人的时候,也把雷横排除在外了。

想必,知道真相的雷横一定在吐血不止了。

私放晁天王,这一个小小的事件,就折射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官匪勾搭成奸,一个犯错,一个充当保护伞,一个鲜明的利益链条已经形成了。

更多文章

  • 梁山四大倒霉蛋:卢俊义徐宁惨死,为何朱仝李应却成人生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卢俊义,徐宁,朱仝,李应

    一、秦明、林冲不是最倒霉的好汉凡看过《水浒中》原著的人,恐怕都有个感觉,梁山108将中没多少好汉,愿意跑上梁山去当“很有前途的强盗”,尤其是梁山三十六天罡。五虎将中的秦明愿意吗?人家一出场就是巅峰,官任“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通俗的话说就是,青州军区的瓢把子。若非宋江逼得他走投无路,并把花荣的妹

  • 征讨方腊后,宋江被赐毒酒,而朱仝却被封节度使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宋江,朱仝,方腊,李逵,晁盖,吴用

    《水浒传》中有很多情节的描写是十分细致的,并且里面用短短几个章节对不同的好汉进行了描写,使得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给每一位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上了梁山以后被排了座次,每个人对应着星宿,当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江湖绰号,比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没羽箭张清等人,可以从他们的外号中看出他们的性格如

  • 关胜呼延灼和朱仝手握重兵,宋江被毒杀,他们为何没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关胜,朱仝,宋江,呼延,高俅,李逵

    施耐庵先生花了多年时间,潜心创作终于写成了一篇伟大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它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普通群众,被黑暗世俗和残酷统治双层压力下,官逼民反成为倭寇的一系列故事,然后众人开始了一段坎坷曲折和离奇的一生。作为一帮梁山好汉的老大、《水浒传》的主角,宋江的一生也是十分传奇,可却因为放走高俅,招安方腊之后被

  • 征讨方腊之后,朱仝被封节度使,而宋江为何被赐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朱仝,宋江,方腊,李逵,吴用,宋朝,节度使,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在《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各自对应有一颗星宿,并且与这星宿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鲁智深,他对应的是天孤星,所以最终他的归宿是在杭州六合寺,与孤独寂寞为伴。又如朱仝,他对应的是天满星,“满”意为圆满,所以最后得到了圆满的结局。在征讨方腊之后,他被封为节度使。反倒是当领导的宋江被赐了毒酒,这是为什

  • 朱仝名气和武功远不如鲁智深、武松,为什么能排在他们二人前面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朱仝,鲁智深,关胜,施彦端

    美髯公朱仝这个人物在施耐庵笔下,应该别有深意——其一,他是忠义的象征,远比那个汉末汉寿亭侯的嫡脉子孙表现得要好,更显忠义本色。施耐庵也说他外貌更像关二爷,自有一股正气在身。而关胜号为义勇武安王的嫡脉子孙,按理应该忠贞不二,对朝廷尽忠尽职,宁可有负黑三郎,亦不可上负朝庭,结果却是一被抓即告投降,完全丧

  • 雷横与朱仝的差距,从排名就能看出来,不是一个层次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雷横,朱仝,李逵,关胜

    雷横与朱仝不但是梁山泊上的好兄弟,他们还是老同事,都曾经在郓城县做过都头,二人是搭档、战友。有意思的是,在梁山泊排座次的时候,朱仝排在第十二位,雷横却排在了第二十五位,二人相差了十多位。同样是郓城县的都头出身,二人的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呢?这恐怕跟他们的人设有很大的关系。朱仝这个人长得面如重枣、目若朗

  • 朱仝破阵秒杀辽将,为何《水浒传》里他不如李逵武松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朱仝,李逵,雷横,武松

    月黑风高,山高林密。红脸汉子一手扎起布衫,一手执住钢刀,大步流星一路向前奔。远处,黑脸壮汉互拍着双斧,跳起来挑衅道:“来,来,来,与你斗上二十回合!”,红脸汉子见状,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只恨那黑汉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自己一路追赶,却总是被甩在后面。直到天色渐明,那黑汉跳进了一处庄院,红脸汉子也上前准备

  • 朱仝名气、武功远不如鲁智深、武松,为何排在他们二人前面?

    历史解密编辑:贡子曰标签:朱仝,鲁智深,雷横,吴用

    朱仝的名气、武功不如鲁智深、武松,排名却在二人之上,那么他就必然有过人之处!首先,梁山高层受过朱仝的恩惠朱仝在上山前是郓城县的刑警队长,与很多当地人的关系都非常地好。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后,在东溪村庆祝,他们浑然不知白胜已经落网,他们的事情已经败露。宋江给他们报信后,晁盖依然拖到晚上才走。而奉命实施抓

  • 梁山排座次时, 籍籍无名的朱仝为什么能力压武松成功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孟丽谈科技标签:朱仝,落草,雷横,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梁山座次排名美髯公朱仝排名第十二,武松则排名第十四,俩人之间隔着一个排名第十三的鲁智深。无论是名气还是武艺,朱仝都比武松逊色不少,但是为什么朱仝的排名还要比武松高两个位次呢?这其中的原因跟梁山寨主宋江有着直接的关系。朱仝跟宋江的关系比武松跟宋江的关系要更近更亲密。武松跟宋江是把兄弟,但是自从宋江透露

  • 朱仝武功不高,凭什么排在鲁智深和武松前面?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朱仝,雷横,李逵,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在梁山好汉中,有人武功不高、能力不强,也非元老级别的人物,却拥有非常高的排名。比如朱仝。朱仝绰号美髯公,郓城县人氏,在上梁山之前担任郓城县的巡捕马兵都头,与巡捕步兵都头一起上班,专门擒拿贼盗,维护本地治安。在《水浒传》里,朱仝武功不显山、不露水,虽然名列马军八骠骑之列,但应该属于比较靠后的位置。在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