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他是忠义的象征,远比那个汉末汉寿亭侯的嫡脉子孙表现得要好,更显忠义本色。
施耐庵也说他外貌更像关二爷,自有一股正气在身。
而关胜号为义勇武安王的嫡脉子孙,按理应该忠贞不二,对朝廷尽忠尽职,宁可有负黑三郎,亦不可上负朝庭,结果却是一被抓即告投降,完全丧失了关公忠贞不屈的气节,有辱乃祖风范。
反倒是朱仝,为了兄弟忠义,私放了晁天王,暗助了宋公明,可谓尽忠全节,义气凛然,和关胜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发凸显了关大刀的蝇营狗苟,朱美髯的忠义千秋。
其二,朱仝是所有的梁山好汉中下场最好的,官也做得最大,直做到中山节度使,可谓一路顺风,高歌猛进。
这里面当然有其忠义耿介的加成,也有其深谙朝庭理法遵规重道的表现,可谓深明大义,循规蹈矩。
而鲁智深和武行者两个人,一个莽撞,一个嗜杀,虽也忠义,但颇有不分青红皂白的言行,这在那个三纲五常的年代无疑是缺误,是败笔,要受到舆论谴责和世俗挞伐的。
其三,朱仝实质上和关胜掉了个个儿,使关胜徒有其表,朱仝才是彻头彻尾的忠义全像。两个人形成特别对立的映射,越加令人看到所谓忠义背后的狼颃不堪。也唯有官场素位、出身微末的人才有可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忠义的主张,啪啪打脸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忠义至诚。
由此牵三挂四的连带出整个上层社会,矛头直指统治阶级的最高层,昭示了“乱自上作”的根由。
其四,施耐庵向往忠义,宣扬忠义,当然需要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物诠释,他就选中了外在很像关二爷的美髯公,诸事暗合法度,顺应官心民意,而暗讽了一向以忠义自居的所谓朝庭大员,如大刀关胜等人。
鲁智深和武都头都是刚烈豪杰,嫉恶如仇,生于世俗,长于基层,自草根起,言行质朴,主持正义,就是整个平民阶层渴求世风的化身,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也刚正不阿,偶有言行缺失,倒比关胜、宋江之流更真实,更亲切。
而这些人生来底层,当然不会被束之高阁令人顶礼膜拜,所以就塑造了朱仝这个几乎完美的形象,让他得占高位,借以反衬趋炎附势的奴颜婢膝,彰显民间势力的可贵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