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仝武功不高,凭什么排在鲁智深和武松前面?

朱仝武功不高,凭什么排在鲁智深和武松前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纯度茶生活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6/4 21:07:17

在梁山好汉中,有人武功不高、能力不强,也非元老级别的人物,却拥有非常高的排名。比如朱仝

朱仝绰号美髯公,郓城县人氏,在上梁山之前担任郓城县的巡捕马兵都头,与巡捕步兵都头一起上班,专门擒拿贼盗,维护本地治安。在《水浒传》里,朱仝武功不显山、不露水,虽然名列马军八骠骑之列,但应该属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在宋江率部征伐河北田虎时,朱仝曾经与田虎麾下武将董澄作战。只打了十余个回合,朱仝“拨马望东便走”,花荣顶替上来,又与董澄斗了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由此可见,朱仝与花荣的武力值有较大差距。

同时,朱仝上了梁山后,几乎都是集体行动,很少独当一面的机会。这说明,晁盖和宋江对朱仝的能力是不放心的。

可是,在梁山大聚义时,朱仝的排名却很高,排在第十二名。在他的身后,有鲁智深武松这两位狠角色。既然朱仝武功不高,能力也不强,凭什么排在鲁智深和武松的前面?

这主要是因为,朱仝立了两次大功。

第一次大功,是救了晁盖。

晁盖、吴用、公孙胜等8人夺宝小分队智取生辰纲后,官府打听到了他们的身份。郓城知县派朱仝、雷横一起率部前往捉拿晁盖。其实,朱仝、雷横与晁盖的关系都非常好,都有心放晁盖逃走。可是,朱仝拿不准雷横的态度,便安排雷横去进攻晁盖家的前门,自己守在后门,果然在晁盖从后门逃走时,将他放走。

不仅如此,朱仝还为晁盖指明了逃跑方向——下一站,梁山泊。于是,晁盖、吴用、公孙胜等8人最终都上了梁山,晁盖成了梁山第二代带头大哥(第一代带头大哥是王伦)。

第二次大功,是救了宋江。

宋江怒杀阎婆惜后,阎婆惜母亲阎婆告到县衙门去。郓城知县与宋江的关系不错,有心徇私,却又担心阎婆到州里越级告状,只好派朱仝与雷横到宋家村大户庄上捉拿宋江归案。朱仝“只怕雷横执着,不会周全人,倘或见了兄长,没个做圆活处”,支开了雷横,自己在佛堂的地窖中找到宋江,将他放走,并劝告他到远方避难。

后来,宋江辗转来到梁山,成了梁山第三代带头大哥。

晁盖和宋江,对梁山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宋江,几乎是梁山好汉的灵魂人物。如果没有朱仝的两次相救,梁山充其量就是一个蟊贼盗匪聚集的地方,在官军的进剿下,三五几下就会烟消云散,灰飞烟灭。

这就是朱仝对梁山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鲁智深做不到,武松也做不到。所以,朱仝在梁山的排名才会那么高,甚至力压鲁智深和武松。

此外,朱仝还相当于梁山的形象代言人。

朱仝的相貌是什么样子?他“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与三国名将关羽相貌相似,因而被称为“美髯公”。

在《水浒传》里,大刀关胜是关羽的后代,武功也非常高超。可是,关胜仅仅是血脉上与关羽有点关系,在内在气质上与关羽相差很远。他轻易就被宋江劝降,还多次帮宋江去劝降将领,与降将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都与关羽宁死不降的行为格格不入。倒是朱仝,在内在品格上与关羽非常吻合。

朱仝一次救晁盖,一次救宋江,将“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仁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后来为了帮助雷横逃脱死罪,不惜以身相替。这样的仁义精神,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朱仝性格温和宽厚,从不滥杀无辜,不像李逵那样杀气腾腾。他为人善良,一幅仁厚长者的形象,连沧州知府4岁的小衙内也能与他愉快相处。他正义凛然,当小衙内被李逵杀死后,朱仝勃然大怒,与李逵展开一场拼斗,要为小衙内报仇。哪怕到了梁山后,朱仝也明确表示,自己与李逵势不两立。直到晁盖亲自出面相劝,再加上李逵拜倒陪话,才让他消了气。

可以说,朱仝是梁山好汉中的一面道德旗帜。有了朱仝的存在,梁山好汉中那些嗜杀如命、滥杀无辜、坑蒙拐骗的行为,才会被抵消一部分。梁山泊那座“忠义堂”,以及那面“替天行道”的旗帜,才有存在的价值。

这样一位标志性人物,当然应该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威猛如金刚的鲁智深,为何在瓦罐寺被揍得落荒而逃?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鲁达,金刚,鲁智深,瓦罐寺,古装片,历史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水浒传》,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深入人心。108位梁山好汉里面,只有鲁智深,真正对得起“英雄好汉”四个字。智真长老有一句话,非常中肯地评价了鲁智深,他说:“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证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智真长老这短短一句话,概括

  •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其实都不是正当防卫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朱仝,鲁达,史进,雷横,周通,鲁智深,拳打镇

    梁山第一大侠当然是鲁智深,他一生行侠仗义却从不滥杀无辜,对恶人基本都是小惩大诫,连强抢民女的山贼小霸王周通,他也没有痛下杀手。但是细细想来,鲁智深的侠义之举也会让人替他捏一把冷汗: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如果说他是主动挑衅,又应该受到怎样的责罚?用《宋刑统》和其他朝代

  • 笑话:据我的研究,鲁智深的前身是猪八戒

    历史解密编辑:木子小琪标签:鲁智深,八戒,猪八戒,丈人

    1、结婚现场,帅气的新郎,娶了一个又胖又老又丑的新娘,主持人诙谐幽默的主持婚礼主持人:“新郎,请问你,是什么让你下定决心追求新娘的?”新郎:“穷!”主持人:“……”2、甲:据我的研究,鲁智深的前身是猪八戒。乙:这是怎么说的。甲:有几个情形很相似,鲁智深肚大能吃,八戒是猪出身,一顿20,30个馒头不饱

  • 鲁智深两次被生擒,不是梁山兄弟无情无胆,而是另有寓意和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朱武,史进,刘唐,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

    谁是梁山第一大侠?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争议,虽然金圣叹认为鲁智深略逊武松一筹,但是绝大多数现代读者都会认为鲁智深更有侠义之风——无论是拳打镇关西郑屠、小霸王周通,还是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鲁智深都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私利。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乃至整部水浒传中,鲁

  • 水浒传中,只有他能单挑压制鲁智深,还在50招后逼得武松出手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花荣,武松,鲁智深,施彦端,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1998年电视剧)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也是笔者心中一本最为精彩的古典武侠小说。跟三国、隋唐不同,《水浒传》中不仅有沙场上两军对垒时的猛将单挑,还有江湖上短兵相接时的刀光剑影,比如说武松刀劈飞天蜈蚣、林冲风雪山神庙。所以,《水浒传》中打斗戏份是非常精彩的。(史书凌轩阁)熟悉《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马上林

  • 跳不出“鲁智深”人物窠臼的演员晋松

    历史解密编辑:莫墨莫漫画标签:鲁智深,演员,王全有,李幼斌,晋松

    演员张译演过很多成功的角色,但他拍完戏后出现在各种场合,从未消费过自己演过的角色。 他说,不能限制观众对自己的期待。我想这恐怕就是优秀演员都坚持的做法吧。比如《亮剑》,李幼斌是个正派的主角,他创造了这么大的辉煌,但他拍完《亮剑》之后,从来没有在任何场合重复过李云龙这个形象。同时,配角们打着《亮剑》剧

  • 武松为何不跟一流高手单挑?你看血溅鸳鸯楼之后,他干了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武松,单挑,蒋门神,西门庆,孙二娘,水浒传,血溅鸳鸯楼,中国古文献

    在西泠桥畔的武松墓旁,一座高大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由著名作家冯骥才亲笔题写。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话语是对于武松一生的精准概括和评价。提及武松,无人不知。他是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塑造的经典英雄人物。他的生平充斥着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尤其是那场轰动一时的“血溅鸳鸯楼”事件,使他声名大噪。然而,为何

  • 武松是啥时候才明白,宋江是薄情寡义之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宥沐说史标签:武艺,宋江,武松,宋朝,潘金莲,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在古代,男子万千,但真正的自强者却十分罕见。然而,有一个名叫武松的男子,却自信满地认为自己能杀虎,豪言壮语不在话下。武松是一个仪表堂堂的男子,身高八尺,看起来非常威武。他嫉恶如仇,是非分明,总是站在正义的一方,为弱小的人们发声。武松别名“行者”,这个名字十分贴切。他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总是挺身而出为

  • 不算卢俊义朱仝和李逵,这四位梁山好汉步战单挑能否打得过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朱仝,李逵,武松,卢俊义,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共识,但是同时也有人质疑:林冲在马上能打过卢俊义和关胜吗?同样,也有人对武松的战斗力提出了质疑:有四位梁山好汉也能算步战高手,如果不讲规则不限时间,武松能打得过他们吗?咱们今天要说的四位步战高手,首先要刨除三个人,因为他们跟武松没有可比性。首先要刨除的就是“一身好

  • 武松杀嫂子潘金莲时,为何要撕开她的衣服?看完不得不夸武松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武松,潘金莲,武大郎,西门庆,水浒传,鸳鸯楼,中国古文献

    在《水浒传》中,武松被描绘成了一个英勇而智慧的人物。他的聪明才智不仅仅体现在战斗中,更体现在他处理复杂情境和应对背叛时的决策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幕就是在他杀嫂子潘金莲时,竟然先撕开了她的衣服。这个行为看似令人费解,却凸显了武松的睿智和思考。《水浒传》中潘金莲的命运与欲望:从奴役到诱惑凝望着镜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