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里曹操面对孔明的草船,为什么不用火箭

《三国演义》里曹操面对孔明的草船,为什么不用火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桃姐讲故事 访问量:299 更新时间:2024/1/18 18:45:21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虽然这个情节无疑是罗老师编造的,但看完之后,我们还是会为孔明的巧妙算计而由衷地感到。钦佩。

不过,这里有个问题:孔明借箭用的“草船”是不折不扣的易燃物。既然如此,曹操为什么不下令放火箭呢?要知道也是在三国时代,魏将郝昭用火箭弹突破了蜀汉的天梯,将进攻的汉军变成了“烤肉串”。既然郝昭能用,曹操为什么不用呢?

上图_草船借箭——陆泽作品

军事基本常识:晚上放火不是找死吗?

如果你看过很多好莱坞战争片,那你一定见过这样一幕:兄弟们晚上在战壕里实在是太困了,但是因为值班所以睡不着,于是点上一根烟提神。主意不错,可谁能想到,就在香烟点着的时候,对面的狙击手“砰”的一枪打中了点着香烟的哥们。

我们知道,在火药发明之前,冷兵器战争中的火箭就是在普通弓箭的箭杆上系上一块浸油的布,油布被点燃后,箭就会发射出去,这样击中目标后点燃周围的火焰。易燃物会引起火灾并用火攻击敌人。因此,火箭要被点燃并再次发射。两军对峙之际,对方不知你夜里何处。如果生火放箭,不就是给敌人指出了目标吗?

上图_冷兵器时代的弓箭

更何况,在草船借箭这样的浓雾环境中,曹军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也不知道其他的方向是不是要埋伏敌人。你只能听到声音,而不能听到敌人。这个时候生火,不怕自己成为活靶子吗?而且不要忘记,后来黄盖用点燃的小船撞击曹军的战舰,放火烧了曹军的水寨。就算曹操不怕暴露自己,一旦敌船起火,对方也必须拼命向曹操发起进攻。他不是给自己挖坑了吗?

所以,只要有点军事常识的人就会明白,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先暴露自己。身为古代名将的曹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

上图_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曹操与鲍国安(饰)

古油制剂:这可真麻烦!

前面说过,造火箭需要石油,但在汉末三国时期采油,实在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要知道那个时代并没有榨油的技术,所以所谓的油只能从动植物中提炼出来。据《天中记》和《汉书》记载,汉代常用的油,基本上是从麻、豆、蕉等植物以及一些果树中提炼出来的。

一般压油时,用木压机。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要经过炒锅、槽磨、蒸笼包饼、压圈、木槽压、沉油等过程。

油坊一般建在村庄集中、水源充足、绿树成荫的小溪边。每年立冬后开始采油。工作时,先将晒干的原料放在磨盘上进行粉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轮驱动。水轮和碾盘的直径一般在4米以上。原料磨碎后,用木蒸笼蒸熟,制成胚饼。

将胚芽饼放入用整块木头凿成的榨槽中,榨槽的一侧安上木楔。压的时候需要几个大个子拿着5米多长的撞锤悬在空中,反复击打木楔。木楔受力后,胚饼会堆积起来,饼不断受压,油会一点一点从饼中流出。 .

上图_古人榨油

由此可见,这种采油方法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需要水提供动力和充足的水劳动力(5米以上的铁锤敲打一个小时就会绝对让你累坏了,所以在古代,采油工人要分几班轮流干),这可不是你想榨就榨的。正因如此,石油在当时绝对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想浪费。

除了郝昭用火箭砸碎孔明的天梯外,《三国·魏志》还记载:“孙权至合肥新城,满载恩宠,去招壮士数十人,断松树为炬,倾麻油,从上手,放火烧盗贼的攻击装备。”可见,在那个时代,在生死攸关的城市攻防战中,以石油为引火物,烧毁敌人的攻城器械。

所以,曹操绝不会为了一支敌情不明,对方很可能被敌人故意引诱的小军,浪费军中宝贵的燃料。

上图_央视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刘备

双方心理博弈:他不想杀我

其实草船借箭的过程可见一斑,成功是孔明和曹操心理博弈的过程。孔明此行不是找人打架,而是骚扰。面对自己的举动,曹操有两个选择:要么出兵打你,要么赶你走。

而曹孟德刚刚在不久前的三江口之战中吃过东吴的亏,就知道吴军水战的威力。且不说我这边的水军还没有练完,就连蔡懋和张郃这两位水战高手也折损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大雾天气贸然进攻敌人,一旦遇到敌军主力,胜算确实太渺茫了。因此,孔明打赌曹操会选择分散之策,绝不会动用杀招自尽。

最终,曹操心中所想,正是孔明想要的。得知自己被骗后,曹丞相只是后悔,并没有生气。说明曹操觉得损失十万支箭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自己的军队完好无损。只要大军还在,弓箭少了怎么办?对比一下三江口之战,曹操败后:“召蔡茂、张允曰:‘东吴兵少,败也,皆为不顾!’”可可见,一旦败北,部队就遭殃了。对于损失,曹操绝对不是后悔,而是发自内心的愤怒。

上图_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草船借箭

和我我们也应该想一想,作为一个聪明人,孔明难道不会采取一些防火措施吗?就算曹军真的要发射火箭,火箭撞到了船和稻草人,只要提前给稻草人浇水,在船上抹上湿泥,火还是烧不起来。即便孔明脑子短路了一阵子,没有采取任何防火措施,但在潮湿的天气(浓雾)下,船和稻草人已经湿透了,在江面上。水总是可以用来灭火。

曹川借箭,虽然只是虚构的故事。不过,罗先生借这个故事来凸显孔明精算的人物形象,同时又不会影响整个战局,以免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创作水平是名家达不到的。而且,这样一个故事,在狭小的篇幅里,向读者展示了天文、地理、兵权、阴阳等丰富的军事哲理。其中蕴含的军事智慧,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财富值得我们的子孙后代认真学习和传承。

参考资料:《汉书》、《三国志》、《天中记》、《天工开物》、《吴经总要》、《东禄王农书》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孔明错信马谡失街亭,面对司马懿大军进犯西城,孔明大摆空城计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马谡,大军,孔明,三国,汉朝,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

    曹睿任命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张郃为先锋,引大军二十万阻拒蜀军。一面令辛毗、孙礼领兵五万,往助曹真。孔明听闻孟达造反起事被司马懿所败,怕司马懿占蜀军咽喉之路,问众将谁敢引兵镇守街亭要道。马谡自荐请命前往,孔明恐其无力胜任此军命,马谡自立军令状。孔明念其往日军事才能,再三嘱咐街亭重要性,让王平助其守街亭,

  • 蜀汉北伐成功最大机会在于孔明和孟达能否通力合作!

    历史解密编辑:洪保谈科技标签:蜀汉,孟达,曹魏,张郃,马谡,北伐,诸葛亮,曹操手下,孔明(艺人)

    蜀汉北伐成功最大机会在于孔明和孟达能否通力合作!三国鼎立时期,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但是作为最弱的蜀汉并非没有实现北伐成功的机会!那么蜀汉北方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成功呢?最大理想肯定是完成三国一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蜀汉最弱的局面也算是一种成功。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蜀汉其实还是有北伐成

  • 剪报|裴艳玲火爆香江,辜振甫扮孔明,中国少年京剧团香港行

    历史解密编辑:张三聊科普3363标签:辜振甫,裴艳玲,京剧团,京剧院,银行家,京剧演员,中国少年京剧,孔明(艺人),中国传统音乐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香港人喜欢“广东大戏”天经地义,不足为奇。可是,近些年港人却迷上了河北梆子——把河北梆子带给香港观众并使之着迷的正是著名女武生裴艳玲。那年,以裴艳玲为团长的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团第三次进港献艺,原定七天演八场戏,因越演越轰动,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又加演一场《钟馗》。演出盛况

  • 吉利手机申请“孔明AI大脑”商标被驳回 已再次申请

    历史解密编辑:手机中国标签:王勇,专利,吉利汽车,吉利手机,孔明ai大脑

    【手机中国新闻】近日,手机中国在企查查App上发现,吉利控股关联的公司——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的多个“孔明AI大脑”“孔明AI”“KONGMINGAI”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国际分类包括科学仪器等。“孔明AI大脑”商标情况(图源来自于企查查)据悉,有关“孔明AI大脑”等被驳回的商标均申

  • 我在德国被打脸——“加盐朋友圈”之济南杨孔明

    历史解密编辑:何加盐标签:山东,德国,广州,老包,武汉,朋友圈,杨孔明,济南市

    本文主人公杨孔明(右一)与在德国考察前记2022年12月24日,圣诞前夕,周六,手犹香济南运营中心揭牌。当时是疫情刚放开,全国人民普遍感染,窝在家里不敢动的时候。杨孔明也是阳了,还没好透,却毫无畏惧,勇力举办了这次揭牌仪式。周五报到,加盐正发着烧,远从广州赶来;胖子身上还酸疼不止,也从北京赴会;手犹

  • 赵云去世后孔明只是大哭,为何张苞死后他却吐血昏倒?原因太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张苞,蜀汉,关兴,郭淮,赵云,孔明,三国,赵子龙,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三国之中名人辈出,谋士,武将,层出不穷。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着重表现的应当是诸葛亮,并且为诸葛亮塑造了一代忠臣良将的感觉,诸葛亮的完美形象从戏里到戏外,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但是就是大公无私的诸葛亮,在面对赵云和张苞死时却出现不同的态度。虽然诸葛亮对于赵云的死,还是非常悲痛,但是他表现得还是比较冷静的。

  • 孔明征讨孟获,为收服其心,数次擒放,孔明火烧藤甲兵,终平蛮夷

    历史解密编辑:还文楼主标签:孟获,大军,诸葛亮,藤甲兵,孔明(艺人)

    孟获四次败于孔明,被释放后,与亲弟孟优相会,投靠秃龙洞朵思大王。朵思献计,他的领土只有两条路可进,将其中一条安全的路大军封闭,另一条路,山险岭恶,有毒泉,蜀军进必亡。孔明见主路被封闭,只好令先锋王平带几百兵与降卒走恶径,军士中毒而回。孔明寻访隐士,隐士乃孟获亲兄,劝不过其弟的恶念,隐居此地,告诉孔明

  • 孔明北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经说明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诸葛亮,魏延,曹魏,蜀汉,司马懿

    神鬼妙算诸葛亮,道号卧龙,本通天!未出茅庐,晓天下势。诸葛亮可以说是近2000年来,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名人,他的故事甚至都写在了小学的课本之上。这足见,诸葛亮对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诸葛亮的一生之中,做过疯狂的三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迎娶貌丑的黄月英为妻。《襄阳记》: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

  • 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天降大雨时,孔明为什么不放箭?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诸葛亮,司马懿,蜀汉,魏延,孔明,三国,天文学家,汉朝

    《三国演义》中记载到: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就是这一场雨既改变了历史,同时也救了整个司马家族。三国

  • 曹操千方百计请来司马懿的恩师孔明后,孔明直接道:不会为你效力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曹操,司马懿,诸葛亮,丞相

    208年,司马懿的恩师孔明郑重地告诉曹操:“虽然您征召我多次,但我绝不可能为您效力!”曹操听后百般感慨,这么好的千里马却不愿追随我,那我是放他呢?还是诛他呢?孔明何时与曹操有过这番谈话呢?其实,此孔明并不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而是司马懿的老师——胡昭。胡昭,字孔明,颍川人。颍川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三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