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朱瞻墡:我只想躺平

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三次与皇位擦肩而过,朱瞻墡:我只想躺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即 访问量:441 更新时间:2023/12/26 5:30:27

他历经七朝而不衰,三次与帝位擦肩而过,新帝对他礼遇有加从不猜忌,始终享有藩王最高待遇,并以73岁高龄善终,他就是朱棣最长寿的孙子,也是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shàn),朱瞻墡一生虽然没有广为人知的丰功伟绩,但他能够多次在皇权更迭中全身而退,已足见其大智慧。

朱瞻墡生于1406年,明成祖朱棣的孙子,仁宗朱高炽第五子,其母为朱高炽的正妃张氏,朱瞻墡身为嫡子,在继承皇权上有天然的优势,但是他的长兄朱瞻基过于优秀,直接碾压了其他兄弟,后来朱瞻基也不负众望,创造了仁宣之治,在这等光芒下长大的朱瞻墡,并没有争位之心,而是梦想做一个逍遥王爷。

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朱瞻基被封为太子,朱瞻墡也被封为襄王,但他并没有前往封地,公元1425年朱高炽驾崩,太子朱瞻基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此时朱瞻基却不在京城,国不可一日无君,张太后密令朱瞻墡监国,朱瞻基归来之后权归原主,几年后朱瞻墡前往封地。

公元1435年朱瞻基突然去世,朱瞻墡的第一次危机也悄然而至,朱瞻基去世后,皇位理应传给太子朱祁镇,但当时朱祁镇才9岁,有人浑水摸鱼放出风声,说主少国疑必生事端,这时候朱瞻墡的嫡子身份,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可谓是人在长沙坐,锅从京城来,幸运的是太皇太后张氏站了出来,拥护朱祁镇为新皇,这一场风波便安定下来,这次灾祸朱瞻墡仍可由母亲庇护,但随之而来的第二次风波,他又将做出何种选择?是否能够成功保住他逍遥王爷的身份呢?

公元1449年,朱祁镇亲征瓦剌被俘,朝野震动人心惶惶,为防止被瓦剌要挟,朝臣决定另立新君,可太子朱见深才2岁,主少国疑的问题又一次被提及,且此时情况十分危急,急需一位明君来主持大局,此时一共有两个候选人,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朱祁镇的叔叔朱瞻墡,本来候选人是轮不到朱瞻墡的,但当时执掌后宫的女子为孙太后,孙太后不是朱祁钰的生母,且朱祁钰的生母还在,如果朱祁钰登基为帝,孙太后地位不保,于是孙太后便想到小叔子朱瞻墡,并召朱瞻墡归京。

朱瞻墡接到召见之后,被吓得不轻,根本不想回京去蹚浑水,但面对孙太后的宣召,又不得不有所回应,思来想去,朱瞻墡提笔给孙太后回了一封信,信中明确的表示了自己无争储之心,太子朱见深继位名正言顺,朱祁钰也有监国的能力,这封信写得滴水不漏,也成为了多次度过危机的保证书,因为孙太后在发出宣召之后,与群臣又进行了会谈,和朱祁钰约法三章之后,支持朱祁钰继位了,孙太后可以说是最坑小叔子的嫂子了。

朱瞻墡凭借清醒的头脑,成功的躲过了这次危机,那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三波危机,他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吗?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又会做出什么抉择?

公元1457年朱祁钰病重,立储之事又被提及,朱祁钰在登基前曾与孙太后约法三章,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由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担任太子,但是朱祁钰在登基的第三年,废掉了朱见深的太子身份,改立自己儿子朱见济,可朱见济当了一年太子,就不幸夭折了,至此朱祁钰并没有后人,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朱祁镇已被瓦剌放归,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之中。

如果朱祁钰选择朱祁镇继位,那当初拥护朱祁钰登基的大臣,必定会遭到清算,这时朱瞻墡又被这群大臣盯上了,妄图拥朱瞻墡登基,对于这些大臣的图谋,朱瞻墡一无所知,他还在长沙做他的逍遥王爷,朱祁钰病重之时,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再次为帝,开始了新一轮的清算,朱瞻墡也遭受了此生最大的危机。

但朱瞻墡为人圆滑,在朱祁镇被囚期间,曾多次上书请求善待朱祁镇,且在给孙太后的回信中,也是支持朱见深继位的,所以朱瞻墡并未遭受到清算,朱瞻墡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又上书毁掉朱祁钰皇后的陵寝,朱见深继位后,他又上书对朱祁钰废后汪氏治罪,朱见深并未同意此事,由此朱瞻墡确定,朱见深的确是一个宽厚的帝王,自己一定能够安度晚年,正如朱瞻墡所预料的,他的余生过的十分安稳,于公元1478年去世,纵观朱瞻墡的一生,虽无过多建树,但他能够安稳度过七朝,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牛伯夷了,最牛皇叔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更多文章

  • 朱瞻墡,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胞弟,为皇位屡遭劫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确实有趣标签:朱瞻墡,明宣宗,朱瞻基,朱祁钰,朱高炽,皇位

    他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5个儿子;他和明宣宗朱瞻基是同胞兄弟;他一辈子没有当过皇帝,却为这个皇位久经波折,但是最后都能化险为夷。他就是被人们称为明朝历史上“最贤明的王爷”朱瞻墡。永乐4年(公元1406年),朱高炽的第5个儿子在这一年单身了,由于他的母亲是正妃张氏,所以使得这位皇子的地位仅次于嫡长子朱瞻基

  • 襄宪王朱瞻墡:一生三次无限接近皇位的亲王,如何做到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朱瞻墡,朱瞻,皇帝,皇位,朱祁镇,宣宗,襄宪王

    前言:明朝刚建立的时候,开国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目的在于保持大明王朝传承有序,不因为争夺皇位而祸起萧墙,宗室骨肉自相残杀。可惜朱元璋死后,继位的皇太孙朱允炆完全体会不到祖父的一片苦心。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非但没有做好笼络宗室亲王的工作,反而通过一系列绝情的手段,最终逼反了太祖第四

  • “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瞻墡,朱瞻,朱祁钰,朱见深,朱瞻基,朱祁镇

    在众多朝代之中,明代大概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而这个朝代的皇家也出现了不少奇葩,比如朱瞻墡,别人是历经3朝的元老而他却历经7朝,中间还多次被卷入皇位之争的风波,但他不仅能全身而退,反而荣宠不断,得以善终。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传奇人物呢?一、性情庄重警觉,深得宣宗信赖朱棣登基之后的第4年,朱瞻墡出世

  • “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何对皇位不动心?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朱瞻墡,朱瞻,皇位,朱祁钰,朱瞻基,朱高炽

    面对数次唾手可得的皇位,朱瞻墡毫不动心。这是一位对皇权有威胁的人,却历经七朝六位皇帝,得以高寿善终!“明朝最牛皇叔”到底做了什么?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弟,明英宗朱祁镇的叔叔。他有正宗的明朝王室血统,却毫无野心。历史上那些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也要得到的皇位。到了朱瞻墡这里,画

  • 朱瞻墡是朱高炽嫡子,三次被流传为继承人,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私塾标签:皇帝,皇位,朱瞻墡,朱高炽,朱祁镇,朱瞻基,朱祁钰,明仁宗,慈禧太后

    朱瞻墡是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不过他是诚孝张皇后所生的嫡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同母弟,从身份地位来说,在朱高炽诸位儿子中排第三,因为上面还有个同母哥哥朱瞻墉。朱瞻墡出生于永乐四年,这时候父亲已经被封为太子,就是说朱瞻墡长大后,即使不能继承皇位,也至少是个藩王。之所以说他无法继承皇位,是因为他只是嫡三子,前

  • 朱瞻墡被赞“明朝最牛皇叔”,3次和皇位擦肩而过,史书这样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皇位,史书,朱瞻墡,朱祁镇,朱瞻基,朱祁钰

    1449年7月,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的话,亲率50万大军亲征瓦剌,结果不幸兵败被俘。消息传到京城,大臣们都明白“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重立君主一事被提上日程。这一年,朱祁镇本人也不过23岁,他的异母弟朱祁钰比他小一岁,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刚两岁,所以朱祁镇的几位叔叔也进入了君主候选范围。在候选的

  • 为何朱瞻墡被称为明朝最牛皇叔?历经七朝六帝的他有着怎样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朱瞻墡,朱瞻,皇位,朱瞻基,朱祁镇,朱棣,朱祁钰,皇帝,七朝六帝

    一个皇室宗亲,一生中曾3次面对近在咫尺、几乎唾手可得的皇位,但他竟然...竟然拒绝了!这样的人,不是大忠那必然就是大奸!但不管是奸是忠,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时还能保持清醒选择拒绝,都绝非常人。如果他数次离皇位近在咫尺,而在其他人登基当皇帝后他却还能保全自身,享尽荣华。那么他更称得上是个传奇。朱瞻墡,

  • 朱瞻墡:明朝第一个监国的藩王,3次卷入皇位之争,为何还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皇帝,朱瞻墡,朱祁镇,朱祁钰,朱瞻基,皇位之争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卷入夺嫡之争的皇子或宗室,都很难有好下场。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仅仅因为李世民提过一句想换掉李治,立他为太子,便被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恨上了,多年之后找借口除掉了他。然而,在明朝,却有这么一个王爷,2次监国,代替皇帝执行部分权力,又3次卷进皇位之争,依然能奇迹般地从皇孙混到皇叔祖父,高

  • 朱瞻墡到底有多牛?3次拒绝登基称帝,缺德事做尽却能活到72岁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皇位,朱瞻墡,朱祁镇,朱祁钰,朱瞻基

    他是史上最牛王爷,不想造反却3次被推向皇位,别人为争皇位斗得你死我活,他却死活不肯接受,以至于3次与皇位擦肩而过,他就是大明襄王朱瞻墡。他为何会被推向皇位?又为何如此高调,却能经历七朝六帝不被怀疑?今天咱们就以最牛王爷朱瞻墡的传奇一生为例,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朱瞻墡是朱棣长子朱高

  • 《状王宋世杰》:一人对七人,歪理在有理与有理之间浑水摸鱼

    历史解密编辑:醉雨苦竹泪痕标签:状王宋世杰,翁虹,扇子,状师,歪理

    11集到第15集,“隐形凶手”的悬案在杭州的六和塔上演,一边游玩,一边被动退出状师届的宋世杰,对案件细节变得不太灵敏。花是柔弱的,人畜无害的样子,很难让人联系到凶案上,但本案佯装苦主的杨柳青,就是扮猪吃老虎的典型。宋世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恰恰说明他也只是一个人,是人就容易犯错,尤其面对极其聪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