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38岁行书《致丈人节干札》欣赏

赵孟頫38岁行书《致丈人节干札》欣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学府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4/1/24 7:22:47

赵孟頫38岁行书《致丈人节干札》,纵八寸九分,横一尺二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丈人”,即孟頫妻管道升之父,名伸,字直夫。帖中所指“二姐”,即夫人管道升,其为管家次女,故称“二姐”。“彪”即次子赵雍,因生于虎年,故取此小名。

此札年月,台湾姜一涵先生考证,乃至元二十八年首赴大都时所书。其论据:一是赵当时任正五品的奉议大夫,称丈母为正五品的「县君」恰合适(管家无入仕并受封者,丈母称「县君」只能是随赵孟頫之官阶),又其它阶段赵官职均高或低于正五品;二是赵雍生于虎年,至元二十七正是虎年,故此札当写于稍晚于虎年的至元二十八年。

孟頫上覆 丈人节干丈母县君:孟頫一节不得来书,每与二姐在此玄思而已。伏想各各安佳,孟頫寓此无事,不烦忧念,但除授未定,卒难动身。恐二老无人侍奉,秋间先发二姐与阿彪归去,几时若得外任,便去取也。今因便专此上覆,闻乡里水涝,想盘缠生受,未有一物相寄,二姐归日,自得整理。一书与郑月窗,望递达。不宣。六月廿六日。孟頫上覆。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赵孟頫《江南净土词十二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江南净土词十二首,书法,草书,行书,楷书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

  • 赵孟頫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单字高清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王羲之,七儿一女帖,草书,十七帖,书法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

  • 这件赵孟頫晚年行书,真正传承了晋唐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楷书,赵孟頫,书法家,晋唐风,书法作品

    《雪岩和尚拄杖歌》 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行书,纸本。纵23.5厘米,横53.6厘米, 署款“吴兴赵孟頫为高之嗣后上人书”。钤“赵子昂氏”(朱文)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雪岩和尚原名祖钦,字雪岩,一字慧朗。婺州(浙江金华)人,临济宗第五世孙。元僧高峰妙公(1238年—1295年)法名原妙,早年

  • 赵孟頫书法《衍庆院记》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日本,罗振玉,衍庆院记,书法作品,赵孟頫书法,赵文敏公虞文靖公法书

    《衍庆院记》真迹残本,冯子振撰,赵孟頫书,罗振玉旧藏。来源:日本珂罗影印《赵文敏公虞文靖公法书》赵孟頫书并篆题

  • 赵孟頫第一法帖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法帖,书法,王羲之,王献之,颜平原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

  • 赵孟頫行书集字《三字经》,太美了!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集字,三字经,草书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也许这就是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赵孟頫,书法,颜平原,小楷,王羲之,黄公望

    我们一般在学习和品读书法的时候,看到宋代,就不往下看了。但是,我们面对元代赵孟頫的时候,我对这个观点还是有疑问。实际上,赵孟頫在实践能力上比起宋四家,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他的书学观念,还是书法技法的水平,我认为不下于宋四家的水准。下面,我们就赵孟頫的用笔、用墨、用纸、书法理念以及别人对他的评

  • 赵孟頫大楷,潇洒隽永,清朗疏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楷书,王羲之,兰亭序,书法

    《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如此,使得这幅楷书“行气十足”,笔笔潇洒隽永,字字富有弹性。更为成熟的地方,赵孟頫变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

  • 赵孟頫为什么厉害?61岁还在临学《阁帖》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墨迹,赵孟頫,王羲之,淳化阁帖,书法作品

    ▲ 赵孟頫自画像《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阁帖跋》)赵孟頫在元初书坛,力纠南宋书界以意害法、形式技巧荒率单调的风气,竭力提倡恢复晋唐“古法”,尤其推崇“二王”的法统,发出“

  • 这刻工,让赵孟頫书法更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王羲之

    赵孟頫的的碑刻行书作品很多,但是论刻工而言,今天把其碑刻行书《为空岩长老书楞严经》推荐给大家,值得参考学习。赵孟頫行书承袭王羲之,但是在不断汲取二王一路的变化中,进行了大量简化,变古为今,用笔明朗,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从下面这幅碑刻行书作品中,能清晰看到赵孟頫结体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