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单字高清

赵孟頫临王羲之《七儿一女帖》单字高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学府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4/3/9 14:48:52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古人常说,学草书要从《十七帖》入手,看赵孟頫的临字,未必笔笔像,笔法也未必严谨,但是很“自然”。俗话说别死学,书法终究是有“书写性”,未必能做到笔笔精妙,但用笔,墨色,节奏,很自然。

赵孟頫临写王羲之《十七帖》中的《七儿一女帖》,虽是临帖,但已不是亦步亦趋的对临,而是对王帖反复摹写后形成的能传其神韵的再创作。此帖行笔纯熟自然,玉润珠圆,深得王书风骨。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尚未婚耳。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子昂。

赵孟頫临《七儿一女帖》单字高清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力的书法家。其篆、籀、分、隶、楷、草诸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据明人宋濂记述,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评价其书法“因熟而俗”。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前人得到古碑帖数行,专心学习,便能闻名于世。何况《兰亭集序》是王右军(王羲之)满意的书法。如果不停地学习,怎么会担心书法胜不过别人。”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示。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这件赵孟頫晚年行书,真正传承了晋唐风!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楷书,赵孟頫,书法家,晋唐风,书法作品

    《雪岩和尚拄杖歌》 赵孟頫《雪岩和尚拄杖歌卷》行书,纸本。纵23.5厘米,横53.6厘米, 署款“吴兴赵孟頫为高之嗣后上人书”。钤“赵子昂氏”(朱文)印,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雪岩和尚原名祖钦,字雪岩,一字慧朗。婺州(浙江金华)人,临济宗第五世孙。元僧高峰妙公(1238年—1295年)法名原妙,早年

  • 赵孟頫书法《衍庆院记》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日本,罗振玉,衍庆院记,书法作品,赵孟頫书法,赵文敏公虞文靖公法书

    《衍庆院记》真迹残本,冯子振撰,赵孟頫书,罗振玉旧藏。来源:日本珂罗影印《赵文敏公虞文靖公法书》赵孟頫书并篆题

  • 赵孟頫第一法帖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法帖,书法,王羲之,王献之,颜平原

    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一说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兰溪。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

  • 赵孟頫行书集字《三字经》,太美了!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集字,三字经,草书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也许这就是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赵孟頫,书法,颜平原,小楷,王羲之,黄公望

    我们一般在学习和品读书法的时候,看到宋代,就不往下看了。但是,我们面对元代赵孟頫的时候,我对这个观点还是有疑问。实际上,赵孟頫在实践能力上比起宋四家,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他的书学观念,还是书法技法的水平,我认为不下于宋四家的水准。下面,我们就赵孟頫的用笔、用墨、用纸、书法理念以及别人对他的评

  • 赵孟頫大楷,潇洒隽永,清朗疏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楷书,王羲之,兰亭序,书法

    《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如此,使得这幅楷书“行气十足”,笔笔潇洒隽永,字字富有弹性。更为成熟的地方,赵孟頫变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

  • 赵孟頫为什么厉害?61岁还在临学《阁帖》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墨迹,赵孟頫,王羲之,淳化阁帖,书法作品

    ▲ 赵孟頫自画像《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阁帖跋》)赵孟頫在元初书坛,力纠南宋书界以意害法、形式技巧荒率单调的风气,竭力提倡恢复晋唐“古法”,尤其推崇“二王”的法统,发出“

  • 这刻工,让赵孟頫书法更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王羲之

    赵孟頫的的碑刻行书作品很多,但是论刻工而言,今天把其碑刻行书《为空岩长老书楞严经》推荐给大家,值得参考学习。赵孟頫行书承袭王羲之,但是在不断汲取二王一路的变化中,进行了大量简化,变古为今,用笔明朗,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从下面这幅碑刻行书作品中,能清晰看到赵孟頫结体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壁画

  • 赵孟頫给他人题跋,从未让人失望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

    赵孟頫一生题跋甚多,以行书为主,多为书法珍品!在这些题跋中,其实也或隐藏或坦诚了赵氏的书法观点和态度。我们细读这些题跋的时候,既要用心学习书法,也应该留意其中的书法态度。行书《跋定武兰亭》跋兰亭序跋怀素《论书帖》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跋钱选《来禽栀子图卷》跋苏轼《治平帖》跋王羲之《时雪快晴帖》跋杨凝

  • 高清经典 | 赵孟頫《论枕卧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论枕卧帖,笔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论枕卧帖》纸本 页 墨书 38.4x60.6厘米 28.3x44.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常州张治中有虞永兴枕卧帖,笔意清峭,绍兴内府故物,足为希代之宝,吾兄伯几不可不知也。首云“枕卧来七八日”,末云“世南呈”,凡十余行。顷都下四次借阅,因不肖嗟赏,遂尔宝秘,不尔,亦不甚爱,可惜可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