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行书集字《三字经》,太美了!

赵孟頫行书集字《三字经》,太美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艺术家 访问量:4469 更新时间:2024/1/15 18:04:47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善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因而在书法上获得较大的成就。尤为可贵的是宋元时代的书法家多数只擅长行、草体,而赵孟頫却能精究各体。后世学赵孟頫书法的极多,赵孟頫的字在朝鲜、日本非常风行。他手书佛、道的书法,有许多散于名山。

此帖为赵孟頫行书集字《三字经》,请欣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晏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至。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标签: 赵孟頫行书书法集字三字经草书

更多文章

  • 赵孟頫练字的6个细节,也许这就是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赵孟頫,书法,颜平原,小楷,王羲之,黄公望

    我们一般在学习和品读书法的时候,看到宋代,就不往下看了。但是,我们面对元代赵孟頫的时候,我对这个观点还是有疑问。实际上,赵孟頫在实践能力上比起宋四家,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无论是他的书学观念,还是书法技法的水平,我认为不下于宋四家的水准。下面,我们就赵孟頫的用笔、用墨、用纸、书法理念以及别人对他的评

  • 赵孟頫大楷,潇洒隽永,清朗疏宕!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楷书,王羲之,兰亭序,书法

    《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如此,使得这幅楷书“行气十足”,笔笔潇洒隽永,字字富有弹性。更为成熟的地方,赵孟頫变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

  • 赵孟頫为什么厉害?61岁还在临学《阁帖》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墨迹,赵孟頫,王羲之,淳化阁帖,书法作品

    ▲ 赵孟頫自画像《淳化阁帖》拓本传世,为后学提供了取习传统书艺的极好范本,为传承中国书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元代书法大师赵孟頫所说的“书法之不丧,此帖之泽也。”(《阁帖跋》)赵孟頫在元初书坛,力纠南宋书界以意害法、形式技巧荒率单调的风气,竭力提倡恢复晋唐“古法”,尤其推崇“二王”的法统,发出“

  • 这刻工,让赵孟頫书法更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赵孟頫,行书,书法,王羲之

    赵孟頫的的碑刻行书作品很多,但是论刻工而言,今天把其碑刻行书《为空岩长老书楞严经》推荐给大家,值得参考学习。赵孟頫行书承袭王羲之,但是在不断汲取二王一路的变化中,进行了大量简化,变古为今,用笔明朗,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从下面这幅碑刻行书作品中,能清晰看到赵孟頫结体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壁画

  • 赵孟頫给他人题跋,从未让人失望过…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书法,行书

    赵孟頫一生题跋甚多,以行书为主,多为书法珍品!在这些题跋中,其实也或隐藏或坦诚了赵氏的书法观点和态度。我们细读这些题跋的时候,既要用心学习书法,也应该留意其中的书法态度。行书《跋定武兰亭》跋兰亭序跋怀素《论书帖》跋欧阳询《仲尼梦奠帖》跋钱选《来禽栀子图卷》跋苏轼《治平帖》跋王羲之《时雪快晴帖》跋杨凝

  • 高清经典 | 赵孟頫《论枕卧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赵孟頫,论枕卧帖,笔意,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论枕卧帖》纸本 页 墨书 38.4x60.6厘米 28.3x44.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常州张治中有虞永兴枕卧帖,笔意清峭,绍兴内府故物,足为希代之宝,吾兄伯几不可不知也。首云“枕卧来七八日”,末云“世南呈”,凡十余行。顷都下四次借阅,因不肖嗟赏,遂尔宝秘,不尔,亦不甚爱,可惜可惜。有

  • 赵孟頫《跋宋徽宗竹禽图》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金石,书法作品,跋宋徽宗竹禽图,行书,绘画,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行书《跋赵佶竹禽图》,纵33.8厘米。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释文:道君

  • 书画 | 赵孟頫最美行书的笔法原来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小伦敦标签:行书,笔法,书画,赵孟頫,洛神赋,书法作品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市博物馆藏本)书法中用笔总是关键如果只以”临得像“为唯一标准而忽略用笔的提按变化,笔势联系书法道路就会进入死胡同是描字而不是写字少了“那股劲儿”赵孟頫书《洛神赋》既寓曹植的浪漫情致又涵赵孟頫的神来之笔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神品来源:书法网编辑:鲁蒙海审核:海 新终审:张 扬

  • 赵孟頫《明肃楼记》行书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明肃楼记,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行书《明肃楼记》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从书风看,与赵孟頫晚年作品相近。【释文】《明肃楼记》至元十六年。诏立後卫亲军都督指挥司。设使副签事统选兵万人。车驾所至。常从营白鹰口既成。官有廨。士有舍。糗粮有仓。金皷有楼。器械有局。交易有市。凡军中之政毕举。营南迫信安河。西临滹沱白沟。东与郡城蛤蜊港接。

  • 这位元代高手,水平或在赵孟頫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书画,陈振濂,王羲之

    元代李倜书法题跋《陆柬之文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李倜官至集贤侍读学士,书画名动朝野,结交皆名流文士,足迹遍大江南北而名噪一时。其书法技能与赵孟頫在仲伯间。陈振濂在《书法研究的基本范畴》说:“赵孟頫的艺术水平是高的,但元代另有一位书法家李倜的水准或许还在他之上”。陈振濂先生评其所见陆柬之《文赋》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