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曾打败蒙古铁骑,蒙哥真的是无能的蒙古大汗吗?
毫无疑问,蒙哥汗是一只草原上的雄鹰,在蒙古帝国崛起与元朝帝国建立的过程中,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如果没有蒙哥汗,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元朝帝国,其历史地位应该给予足够的肯定。
但相较于其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忽必烈来说,蒙哥汗还是稍逊风骚。蒙哥汗的政治智慧胜过其军事才能。
南宋与蒙古帝国的对决中,鲜有胜绩,但钓鱼城之战,却是难得的闪光点,而且蒙古汗就被南宋守军杀死在城下。
由此可见,蒙古汗在军事上的确是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的意外死亡,不仅毁掉了蒙古帝国统治世界的大好局势,而且大大推迟了一统中原天下的时机,但不能就此否定他的才能,说他无能。
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病逝后,蒙古帝国逐步走向分裂的严峻局面
建立蒙古帝国后,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却把幼子拖雷留在身边,继承父亲在斡难和怯绿连的斡朵儿、牧地和军队。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共有约12.9万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继承。
成吉思汗的四个嫡子之中,成吉思汗最喜爱战功卓著的幼子拖雷。但在蒙古帝国初具规模之后,深沉有大略的成吉思汗认识到自己需要一位政治家以巩固和发展他所创立的帝国,以完成他的未竟之业,而不光是需要一位攻城略地的军事家。
三子窝阔台足智多谋,治国才能较拖雷更全面。从帝国的前途出发,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幼子的宠爱之情,量才用人,打破蒙古的旧传统,擢升窝阔台为继承人。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遗嘱三子孛儿只斤·窝阔台继位,但按照与蒙古贵族的约定需要忽里台大会最终确定,汗位因此出现两年空缺,在此期间由拖雷监国。
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举行大会,推选新大汗。大会争议了40天,宫廷内有人恪守旧制,主张立幼子拖雷,反对成吉思汗的遗命。
此时成吉思汗嫡长子术赤已死,嫡次子察合台全力支持窝阔台,拖雷势单力孤,只得拥立窝阔台。经过与会贵族的再三敦促、劝进,窝阔台终于服从其父的遗旨,采纳众弟兄的劝告,继承汗位,是为元太宗。
窝阔台继位后,继续着其父成吉思汗的霸业,灭金伐宋,继续西征。
但在蒙古宫廷斗争中,窝阔台更是严酷、刻毒。四弟拖雷一直是窝阔台稳固汗位的隐患,他掌有蒙古军队的百分之八十,具有坚实的军事实力,在攻金的战役中,拖雷更表现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不能不引起窝阔台的忌恨。
在从金国班师北还的途中,窝阔台装神弄鬼,假装病得奄奄一息,拖雷在他身边侍奉。珊蛮巫师念着咒文,将窝阔台的疾病涤除在一只木杯中。对兄长非常爱戴的拖雷拿起杯子祈祷,并喝下了珊蛮涤除疾病的水。于是窝阔台病愈,拖雷告辞启行。由于他所饮的咒水中被投放了毒药,几天后他就死去了。窝阔台借助于迷信除去了他最大的政敌。
窝阔台认为:"人世一半是为了享乐,一半是为了英名。当你放松时,你自己的束缚就放松,而当你约束时,你自己就受到束缚。"
在这个理念的主导下,最大的政敌已除,灭金之后,窝阔台指派朝中的大将率师征伐,自己则不愿再受亲征之苦。他在不断酗酒和亲近妖娆美姬中打开欢乐的地毯,并踏上了纵欲的道路。
他本人嗜酒如命,到晚年更是溺情酒色,每饮必彻夜不休,以致荒怠朝政。
1241年二月,窝阔台游猎归来,多饮了几杯,遂致疾笃。召太医诊治,报称脉绝。后又苏醒过来。耶律楚材奏言此后不宜田猎,窝阔台休整了几十天,渐渐好转。
十一月,隆冬降至,窝阔台再次出猎,骑射五日之后还至谔特古呼兰山,在行帐中观看歌舞,亲近歌姬,畅饮美酒。窝阔台兴致很高,纵情豪饮至深夜才散。左右在第二天入内探视发现窝阔台已中风不能言语,不久便死于行殿之中。时年56岁,共在位13年。
窝阔台病逝后,其长子贵由继承汗位,但由其母乃马真后临朝称制。
乃马真后驾崩后,贵由得以亲征,但不满两年就病逝了。
1248年农历三月,贵由去世后,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临朝称制。
此时的蒙古帝国处在争权夺利的危境之下,成吉思汗及窝阔台创建的帝业濒临崩溃。
承前启后的蒙哥大汗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259年),大蒙古国的大汗,1251年至1259年在位,史称"蒙哥汗"。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长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母唆鲁禾帖尼。
孛儿只斤·蒙哥于1209年1月10日(元太祖三年十二月三日)出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
元太宗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即位之前,以蒙哥为养子,让昂灰皇后抚育蒙哥。在他长大后,为他娶火鲁剌部女子火里差为妃,并且分给他部民。
1232年农历九月拖雷去世后,才让他回去继承拖雷的封地。蒙哥多次跟随窝阔台参加征伐,屡立奇功,在不断的征战中,蒙哥的羽翼已经丰满。
由于贵由与拔都(成吉思汗铁木真嫡长子术赤之嫡次子)早年不和,贵由病逝,拔都拒绝奔丧。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大会,商议推举新大汗。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则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应当即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无继承汗位的资格。
大会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唆鲁禾帖尼和蒙哥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拔都派其弟别儿哥率大军随同蒙哥前往斡难河畔,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很多宗王仍不肯应召,大会拖延了很长时间。
由于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很高,并且善长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应召前来。
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1251年7月1日,宗王大臣们共同拥戴蒙哥登基,蒙哥成为大蒙古国大汗。蒙哥即位的当日,尊唆鲁禾帖尼为皇太后。此后,为了巩固汗位,唆鲁禾帖尼镇压反对者毫不留情,并亲自下令处死元定宗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
自此汗位继承,便由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皇族内部的分裂,为后来大蒙古国的彻底分裂,埋下了伏笔。
但从当时的局势以及蒙哥的作为来看,蒙哥的上位对于蒙古帝国的发展还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蒙哥汗,或许就没有了史上的元朝帝国。因为蒙哥死后,其弟忽必烈继承了汗位,这才创建了元朝帝国。
蒙哥汗的存在,是蒙古帝国及元朝帝国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不可忽视。
钓鱼城之战
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前,曾追随拔都的长子西征,活捉钦察首领八赤蛮,进攻古罗斯等地。即位后主要致力攻灭南宋、大理等国,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
尽管蒙哥在军事上战功卓越,但他远不是超一流的军事家、战略家。攻伐南宋的钓鱼城之战,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1258年农历七月,蒙哥亲率主力进攻四川,一路所向披靡,攻克四川北部大部分地区。1259年初,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钓鱼城下攻势受阻,数月不能攻克。
1259年8月11日,蒙哥因病去世在合州钓鱼城下,一说重伤而死,享年五十岁。
蒙哥汗几十万铁骑居然攻不下一个小小的钓鱼城,究其原因大致有几方面:
第一,南宋军民众志成城,严防死守。
守将王坚将军可谓中华英雄,不仅令蒙哥汗命丧城下,之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屡屡用兵,也没有拿下。
直到南宋灭亡后,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这才弃城投降,时间为公元1279年。弃城后,没有一个人乞求怜悯,守城的32名(一说36名)将军全部拔剑自刎,可谓忠烈千秋。
从1227年开始到1279年结束,四川、重庆军民抗击蒙古入侵的时间居然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就有36年。
这说明不是蒙哥无能,而是南宋守城军民太厉害,如果南宋朝廷都像钓鱼城军民一样众志成城,蒙古想灭掉南宋恐怕很难。
第二,由于屡攻不克,前锋主帅汪德臣又受伤而死,加上夏季到来,蜀地炎热,疫症流行,令蒙军士气低落。
冷兵器时代,攻城拔寨需要士气,气候、疫情对于战役的结局影响很大。
第三,蒙哥意气用事,战略决策失误,是导致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
这是非常正确的建议,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
最关键的时刻,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
蒙军大举攻蜀,南宋对四川采取救援行动,最终蒙古铁骑没能攻下钓鱼城,因蒙哥汗死在城下而退兵。
如果蒙哥汗绕过钓鱼城而东下,小小的钓鱼城对蒙军形不成多大的威胁,恐怕南宋当时就悬了。
结语:
蒙哥汗在蒙古帝国第三代汗位继承者贵由病逝后,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上位,足见其很高的威望和杰出的军事才能,而且他能在帝国事业濒临危难时刻,力挽狂澜,把成吉思汗开创的帝业延续下来,足见其政治智慧、军事才能非同一般。
但钓鱼城之战的失利及命丧城下,也说明了他不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不能审时度势,采纳正确的建议,意气用事以至于导致失败。
蒙哥汗死后,其弟忽必烈为了争夺汗位,进行了长达五年的内战,大大延缓了蒙古帝国霸业扩张的步伐。
就其一生而言,蒙哥汗不愧是一只雄鹰,但与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相比,其功业还是差了不少,甚至比不了窝阔台的成就,但蒙哥汗绝不是碌碌无为之辈,更不是无能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