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拖雷麾下兵马10万,为何让窝阔台继位?术赤已死,儿子还小

拖雷麾下兵马10万,为何让窝阔台继位?术赤已死,儿子还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51 更新时间:2024/2/12 0:52:45

1229年,地点漠北草原,忽里勒台大会上,拖雷很想继承汗位,无奈自己实力不济,只能支持窝阔台。拖雷手握重兵,麾下兵马十余万,但综合实力不如窝阔台,无缘蒙古大汗位置。

1217年,成吉思汗准备西征,考虑到年事已高,就想定下继承人。成吉思汗先问长子术赤的意见,次子察合台不服,说蒙古大汗的位置只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继承。察合台此举,意在说术赤是“不速之客”,没有资格继承汗位。术赤大为恼火,便跟察合台扭打起来,成吉思汗当即训斥他们,明确表示术赤就是自己的儿子。术赤、察合台之间关系闹僵,成吉思汗很生气,没有将他们列入候选人。一番思索后,成吉思汗决定让第三子窝阔台继位,兄弟们都要支持他。1227年,成吉思汗奄奄一息,在六盘山留下“遗言”,再次明确窝阔台为蒙古大汗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成吉思汗表示:“只要还是一块肉,窝阔台家族都优先继承”,其他兄弟不能有想法。

成吉思汗的“遗诏”,窝阔台就是大汗,但蒙古习俗依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大汗的最终人选必须经过忽里勒台大会讨论。所以,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并没有立刻宣布继承汗位,而是准备了2年,期间按照“幼子守灶”制度,由拖雷进行监国,负责蒙古汗国军政事务。1229年,经过充分准备之后,窝阔台在漠北草原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东道诸王、西道诸王、各大将领都应邀参加,共同商讨大汗人选。此时,虽说有成吉思汗的“遗诏”加持,有些宗王、部落首领还是倾向于“幼子守灶”制度,推举拖雷为大汗。忽里勒台大会上,成吉思汗的“遗诏”显得软弱无力,蒙古汗国内部各派争论不休,没有谁愿意屈服。大会相持四十多天,拖雷顶不住压力,最终还是推举窝阔台为大汗,自己愿意退出。

争论四十多天,意味着斗争相当激烈,拥戴拖雷的并不少。拖雷自己也有意当大汗,否则他一开始就应该表态,明确支持窝阔台,让大伙不要再有其他想法。那么,为何拖雷最终退出呢?成吉思汗病逝时,术赤家族、察合台家族、窝阔台家族,都是分得六千多户,拖雷则是十万户,这是“幼子守灶”的规矩。成吉思汗的15万大军,拖雷分得10万,实力非常强悍。再则,经过两年的监国活动,拖雷也积攒了足够多的资源,所以在忽里勒台大会上有了想法,对蒙古大汗的位置跃跃欲试。但是,拖雷最终退出来,因为他综合实力不如窝阔台。拖雷主动“认输”,关键不是成吉思汗的“遗诏”,蒙古草原上的传统,谁的实力强,谁就是大汗。贵由继位、蒙哥继位、忽必烈继位,又有谁在乎“遗诏”,还不是看实力说话。

手握10万大军,为何还说拖雷实力不足呢?很简单,拖雷的支持者并不是特别的强大,除了他本人能征惯战,拖雷阵营暂时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成吉思汗的四个儿子,术赤、拖雷之间的关系很好,是一个阵营;察合台、窝阔台,又是一个阵营,双方明争暗斗。术赤能征惯战,骁勇无比,却因“不速之客”的身份郁郁而终,死在成吉思汗的前面。没了术赤支持,拖雷在忽里勒台大会上显得力不从心,察合台、窝阔台联手起来,拖雷未必是对手。铁木哥斡赤斤,成吉思汗的幼帝,东道宗王之首,也明确支持窝阔台。叔叔支持窝阔台,东道诸王也大多如此。西道宗王,术赤已经去世,察合台自然不用说,他和窝阔台是一条战线上的。蒙古的诸侯王,支持窝阔台的多,拖雷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态度。

蒙古中的“汉军”名将,张柔史天泽、董俊等猛人,也是支持窝阔台;蒙古的丞相,契丹人耶律楚材,也是支持窝阔台。原因很简单,窝阔台对中原的士大夫,无论是汉族人、契丹人、渤海人,都采取怀柔政策。中原“汉军”做后盾,窝阔台也很有底气。史载:“帝有宽宏之量,忠恕之心,量时度力,举无过事,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赍粮,时称治平。”如果不考虑“外力”,拖雷单靠自己家族的将领,也难以跟窝阔台抗衡。1229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时,蒙哥20岁、忽必烈14岁、旭烈兀12岁、阿里不哥才10岁,且没啥战斗经验。窝阔台的儿子,贵由、阔端、阔出都是20岁出头,且早年得到战斗锻炼,实力不容小觑。1626年,努尔哈赤重伤而亡,据传“遗诏”是让多尔衮继位,结果是皇太极继位,阿巴亥被处死。为何呢?很简单,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虽说分得的人口多,但毕竟年纪太小,又没啥战斗经验,八旗将领都不服,阿巴亥斗不过皇太极,只能被处死。

儿子们都还小,拖雷就算有10万大军,也显得底气不足。忽里勒台大会上,拖雷除了支持窝阔台,别无选择。1232年,三峰山之战结束,拖雷饮下窝阔台床边的一碗“药水”,死于班师途中。妻子唆鲁禾帖尼尽量避免与窝阔台闹矛盾,专心培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守住了拖雷的家业。1251年,忽里勒台大会上,蒙哥得到术赤次子拔都的支持,继承蒙古汗位。蒙哥继位后,窝阔台指定的大汗人选失烈门,被处死。参考书目:《元史》

更多文章

  • 拖雷有多重要?窝阔台狠心毒杀亲兄弟,埋下蒙古帝国崩溃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青橙拂户标签:拖雷,术赤,蒙哥,大汗,忽必烈,小说家,蒙古帝国,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孛儿只斤·窝阔台

    1206年,成吉思汗不仅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还通过强悍的武力,迫使周边政权臣服,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帝国。纵观中国历史,还没有哪个政权的领土范围,可以横跨整个欧亚大陆。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幅员辽阔、军力强盛的庞大帝国,却只存在了短短54年,而且是在疆域最辽阔的时候,迅速走向崩溃。当然,有人会说

  • 都是“一代天骄”的后裔,元朝为何要灭窝阔台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蒙哥,元朝,忽必烈,成吉思汗

    1306年,元军主力越过阿尔泰山,突袭窝阔台汗国,蒙古骑兵一败涂地,十几万人成为俘虏,被安置在科布多。1309年,察八儿大汗走投无路,向元武宗投降,延续58年的窝阔台汗国灭亡。蒙古汗国可以分成元朝、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等五部分。作为成吉思汗的后裔,这五个朝廷“本是同根生”,流淌

  • 窝阔台将拖雷的三千人划给自己儿子阔端,阔端却和拖雷系关系亲密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说娱乐标签:拖雷,皇帝,完颜,太宗,金国,阔端,小说家,成吉思汗,蒙古骑兵,金庸笔下角色,孛儿只斤·窝阔台

    中原汉王朝新皇帝可以惩罚犯法宗王,吞并他们的封地,削除他们的爵位。但这一套在蒙古帝国是行不通的,蒙古元朝的分封制度源自游牧民族的家产分配习俗,整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都是家族的共同财产,可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史书记载,成吉思汗起兵时曾经和兄弟们商量过,取得的土地各自分配,共享富贵。因此,蒙古国的人民和

  • 唆鲁禾帖尼在窝阔台时期拉拢阔端,贵由驾崩后斡旋召开忽里台大会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鲁禾帖,拖雷,蒙哥,贵由,拔都

    在嘉泰三年(1203年)铁木真攻灭克烈部时,克烈部贵族札合敢不献女求和,当时年仅12岁的唆鲁禾帖尼被铁木真许给了年级相仿的四子拖雷。铁木真即成吉思汗位后,对漠北草原上的部落进行了军政制度改革,以千户制度形成军民合一的统治制度。他把所有属民编成95个千户,千户官平时既是断事官,管理民事,同时也担负着军

  • 托雷去世,窝阔台为何没吞并他的军队?两千字看懂黄金家族的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托雷,蒙哥,成吉思汗,贵由,拔都

    托雷死后,窝阔台不是不想要托雷的遗产,只是最后没能成功而已。这主要是因为,托雷娶了一位好妻子,在托雷死后,帮托雷守住了家业。再加上托雷的手下,对托雷忠心耿耿,所以窝阔台才没能吞并托雷的遗产。有关窝阔台和托雷两家的恩怨,我们还得从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说起。话说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一共有八个儿子。但巧合的

  • 拖雷之死:窝阔台为什么没有吞并他的家产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拔都,贵由,蒙哥,成吉思汗

    1232年,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死在伐金途中。据说是因为窝阔台合汗在回军途中忽然病重,药石无灵。巫师占卜之后说是因为连年征战,杀戮太重,长生天发怒了,要收窝阔台的命。要想救大汗只有一个办法,需要一个最亲的人喝下长生天降下的符水,大汗方能得救。凑巧的是,当时窝阔台的至亲只有拖雷在身边。拖雷没有犹豫,果

  • 窝阔台解决托雷后,怎么分封自己的7个儿子?没想到托雷系能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托雷,蒙哥,贵由,成吉思汗,拔都

    成吉思汗死后,托雷做了2年监国,随后窝阔台便在忽里台大会上,被众多蒙古贵族们推举为新任蒙古大汗,这也是尊重了成吉思汗的遗命。按照蒙古旧俗,所有新任领导人,都必须要通过忽里台大会选拔出来。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贵族民主制度,不过成吉思汗是个例外,他为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各大贵族当然得尊重他的意思。窝阔台

  • 征讨金朝,西征欧洲的皇帝元定宗贵由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西征,贵由,元定宗,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拔都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4月),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生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卒于元定宗贵由汗三年(1248年),1246年8月24日至1248年4月在位。享年43岁,母皇后乃马真氏。他早年参加征伐金朝,俘虏了其亲王。又曾经和拔都西

  • 隆美尔为什么会在北非战场被蒙哥马利打的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军营今日事标签:隆美尔,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北非,德军,坦克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都是二战时期著名的将领。隆美尔被誉为“沙漠之狐”,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并称为纳粹德国三大名将。蒙哥马利则是二战中英国最出色的将领。这两位名将的一次著名交锋就发生在1942年的北非战场上。当时在埃及阿拉曼地区,时任英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的蒙哥马利在经过积极备战后,决定向由隆美尔所率领的德军

  • 1961年,蒙哥马利在延安参观公共澡堂,直言道:中国陆军不可战胜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伯纳德·劳·蒙哥马利,毛主席,毛泽东,中国陆军,中国,元帅,不可战胜,延安,蒙哥马利,公共澡堂,延安市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蒙哥马利,二战时期的英国陆军元帅,以其超凡的军事指挥能力而为人所熟知。晚年退休后的他依旧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以私人身份走访各国,促进二战后世界各国的和谐沟通与交流。当然,他的行程中囊括了东亚大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