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楚国诞生过哪些明君?有何影响?

战国时期楚国诞生过哪些明君?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94 更新时间:2024/1/3 15:33:42

楚国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楚国地域最为辽阔,也是战国七雄中的一流强国。在战国初期,也即楚惠王楚简王这两位君主在位时,楚国的国力得到恢复,从而走出了春秋末期被吴国重创的阴影。不过,在楚惠王、楚简王之后,楚声王这位君主不仅能力平庸,而且在位的第六年就被盗贼所杀。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楚声王之后,楚国连续出了四位明君,分别是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以及楚威王。

首先,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楚声王六年(前402年),楚声王被“盗贼”所杀后,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楚悼王在位时,魏国、韩国、赵国这三晋已经崛起,并且经常联手进攻楚国,这给楚悼王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正当楚悼王一筹莫展的时候,魏国名将吴起来到了楚国。对此,楚悼王用人不疑,任用这位名将在楚国推行了“吴起变法”。虽然“吴起变法”的影响力不如商鞅变法,但是,其依然帮助楚国走出了困境。在吴起的帮助后,楚国训练了一支精锐之师,为之后的中原争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然,比较可惜的是,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不幸被杀。

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刚去世,吴起就被反对变法的楚国大臣杀害了。对此,楚肃王即位后,立即收捕作乱的楚国大臣,以此为吴起变法的继续实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在楚国国力增强之后,楚肃王没有急于对魏国、秦国、韩国、齐国等诸侯国出手,而是继续休养生息。面对战国七雄的进攻时,楚肃王也是坚持防御为主的策略。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楚肃王十一年(前370年),在位十一年的楚肃王去世,其弟弟熊良夫继承王位,是为楚宣王。相对于楚肃王,楚宣王逐渐调整了楚国的对外策略。

楚宣王七年(前363年),楚国夺取了巴国的部分疆域。楚宣王十二年(前358年),楚国进攻魏国,取得胜利。楚宣王十六年(前354年),在魏国攻打赵国都城时,楚宣王派遣大军支援赵国,以此遏制中原霸主魏国。除此之外,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3年),楚国发兵灭亡陈、蔡,以此扩大了楚国的疆域。由此,楚宣王在位期间,因为楚国国力的持续增强,从而主动参与到战国七雄的较量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战果。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楚宣王卒,子熊商立,是为楚威王。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谥号中带有“威”字的君主,往往生前都取得了威服天下的成就。对于楚威王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在战国时期,楚威王大败齐国,蚕食越国、巴国,联合秦国、韩国、赵国遏制魏国,从而让楚国恢复了春秋时期的霸业。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楚悼王、楚肃王、楚宣王以及楚威王这四位明君之后,楚怀王熊槐不但没有让楚国继续走向巅峰,反而是由盛转衰。楚怀王在位期间,楚国在丹阳之战、蓝田之战等战役败给了秦国,不仅损失了大片的疆域,更因此而导致自己元气大伤。换而言之,自楚怀王之后,楚国彻底走向了衰落,并且几乎一直被秦国所压制,直到公元前223年被秦始皇所灭。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来莺儿是谁?曹操为什么要为她流泪?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来莺儿,汉朝,曹操,野史秘闻

    说起三国时期的风流人物,我们不得不提起东汉的曹丞相---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扮演着一个阴险狡诈的角色。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道出了曹操的心狠手辣,书中他更是背负着奸臣、叛贼的罪名,成为三国演义中最大的反面角色。同时曹操还是一个喜好女色的人,他的一生妻妾成群,却独有这样一位女子让曹操戴绿

  • 赵武灵王晚年时为何会被困于沙丘?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赵武灵王,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死后谥号武灵。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是其中的一个霸主,也是相对较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而将赵国从弱小的状态带上繁荣昌盛的道路的国君便是赵武灵王。可以说,倘若没有此人的话,或许赵国在不久之后便会亡国。一般而言,这样一个优秀的国君,都会受到人们的

  • 西突厥叛离大唐后,裴行俭怎么在战乱中活捉突厥可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裴行俭,突厥可汗,文史百科

    自从662年,西突厥部落在阿史那都支、李遮匐等人的领导下,叛离大唐,归附吐蕃。调露元年,自立为十姓可汗的阿史那都支与与部落首领李遮匐联合吐蕃,进兵安西,准备夺取整个西域,再建强大的西突厥汗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同年六月,朝廷商议发兵讨伐西突厥。裴行俭奏曰:“目前吐蕃气焰嚣

  • 晋秦争霸战争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春秋时期,为了独霸中原,晋国阻止秦国东进中原,两国之间爆发了数次战争,史称晋秦争霸战争。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前627年至前558年,70多年间,秦晋经过崤之战,彭衙之战,王官之战,新城之战,河曲之战,辅氏之战,麻隧之战,栎之役,迁延之役等重要战役,秦国被晋国牢牢封锁在函谷

  • 唯一一段连续四代皇帝都是嫡长子继位的历史,开创了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开始,到1911年清朝宣统帝溥仪退位,中国2132年封建帝制,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由于各种统计不一,没有太准确的数字),在帝位传承中,尽管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但在这数百位皇帝中,真正以嫡长子继位的皇帝却非常少。据有关专家统计,在中国的主干王朝,即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

  • 揭秘:夏王在位时间为什么如此之长?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朝,野史秘闻

    根据《竹书纪年》的记载,夏朝经历了14代,17王,共471年的历史。其中17王分别是大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芬)——芒(荒)——泄(世)——不降——扃(局、禺)——胤甲——孔甲——皋(昊、皋苟)——发(发惠)——履癸(桀)。其中在仲康和相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王位,实权掌握在了

  • 孔有德:最受满清器重的明朝降将,还被两次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有德,清朝,风云人物

    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此得到毛文龙的器重,不仅将他收为养孙,还将他提拔为参将。对毛文龙的知遇之恩,孔有德感激零涕,每次抗击后

  • 元朝中央政府是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方法有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元朝中央政府是如何节制行省权力的?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

  • 历史上靖难之役东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史风云

    历史上靖难之役东昌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朱棣闻报南军北上,决定在南军落脚未稳之际,夺取沧州,再度南下。于是下令出征辽东,暗中派人在直沽(今天津市中心)修建浮桥。十月二十五日,燕军从通州折转

  • 高洋为何虐杀兄弟?司马消难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消难,隋朝,历史解密

    北齐国主高洋在北边修筑长城,在南边兴兵帮助萧庄,士兵战马因此死亡的共有几十万人。此外,他还动工修筑台阁宫殿,赏赐臣下也凭一时的高兴,毫无节度。这样一来,弄的内府仓库的积蓄都耗光了,于是就下令减少文武百官的俸禄,撤销对军人平常的供给,把官职予以合并,想用这种办法来节省费用。此时,黄河南岸和北岸相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