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唆鲁禾帖尼在拖雷薨逝后寻求政治盟友,于贵由驾崩后召开忽里台

唆鲁禾帖尼在拖雷薨逝后寻求政治盟友,于贵由驾崩后召开忽里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337 更新时间:2023/12/23 3:34:03

唆鲁禾帖尼,蒙古克烈部王罕(王汗)之侄女,嘉泰三年(1203年),成吉思汗征服了克烈部,将其许配给了最小的儿子拖雷,是拖雷的正妻。与拖雷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

因为蒙哥、忽必烈分别是蒙古帝国和大元帝国的皇帝,旭烈兀是西亚伊利汗国的君主,而小儿子阿里不哥,也曾经是蒙古帝国的忽里勒台会议推举出来的大汗,因此被史学界称之为“四帝之母”

成吉思汗遗留下来的政治格局,开了蒙古内部纷争

蒙古族崇拜成吉思汗,并非仅仅崇拜其征服世界的军事才能,更多的是因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塑造了蒙古种族,摆脱了草原种族的特性——快速崛起又快速消亡。

但作为蒙古族的伟人,成吉思汗依旧摆脱不了蒙古族人的特性,在继承的上面明面虽然摒弃了蒙古族的习俗——“幼子守灶”(幼子继承制),将帝国赋予了三子窝阔台,但又赋予幼子最丰厚的封地和军队——窝阔台得到了帝国,而拖雷获得了军队。

大蒙古帝国的95个千户,拖雷获得了80多个,且成吉思汗驾崩后的12.9万的军队中,拖雷掌控了10万多。

这种分割方式,使得蒙古帝国的大汗窝阔台在政治和军事上十分被动。特别是窝阔台即位后,继续发动灭金战役时,不得不带着弟弟拖雷,才能调动整支蒙古大军。《新元史》记载:“蒙古俗,父之遗产多归幼子,太祖临崩,部兵十二万九千人,拖雷分十万一千,诸将多其旧部。”“秋七月,帝自将伐金,命斡赤斤留守,皇弟拖雷及其子蒙哥皆从”。“二十年,太祖分封诸子,拖雷分斡难河上源及合刺和林之地,太祖四大斡儿朵所在也。”

窝阔台

事实中,在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中,窝阔台汗的名义虽然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可他分到的封地反而是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军权在拖雷之手,封地又最小。

所以当术赤、察合台、窝阔台从花剌子模返回到蒙古的圣地斡难河源头,整个蒙古帝国召开忽里勒台会议,在二哥察合台的支持下成为帝国的大汗后,窝阔台并没有返回到他的封地或者是继续成吉思汗的西征。反而是立即发动了对金国的覆灭战争。

术赤作为大哥,但又与窝阔台有隙的他很快就返回到了他的封地(旧花剌子模区域),察合台是窝阔台的政治盟友,窝阔台是不可能对这个二哥动手的,反而是更加笼络他及他的家族,唯有最小的弟弟,占据大部分资源和军队的拖雷,才是比所谓世仇的金国还要严重阻碍到窝阔台施行大汗的权力。所以托雷必须要“英年早逝”!

攻金战役中,兵分三路:“太宗以中军自碗子城南下,渡河,由洛阳进;斡陈那颜以左军由济南进;而拖雷总右军自凤翔渡渭水,过宝鸡,入小潼关,涉宋人之境,沿汉水而下。”

拖雷领导的右路军,人数最少,只有三万骑兵,最主要的是没有战略回转的余地,“沿汉水而下”的场景就是一面是南宋的疆域、一面是金国的疆域。

拖雷

只是窝阔台没想到,拖雷那么能打,南宋和金国那么“弱”:“宋杀使者,拖雷大怒”,“乃分兵攻宋诸城堡,长驱入汉中,进袭四川,陷阆州,过南部而还。遂由金取房,前锋三千人破金兵十余万于武当山,趋均州。”“闻宋杀使人,大怒,遂总三万骑入大散关,破凤州,径趋华阳,出武休关,围兴元府,屠洋州。”“拖雷总七提控兵,凡三万骑。金兵四倍之,惟步多骑少”,“料敌惫。故开钧州路纵之走,伏军于前路夹击之。金师大溃,声如山崩。”

因此,四月拖雷大胜不久,合兵之后的五月份,太宗窝阔台就病了,这个时期的生病、和这个时期的巫医说的话,以及拖雷为窝阔台喝下那碗符水之后的暴薨,使得拖雷之薨,成为了蒙古史中最大的历史悬案。《元史·睿宗传》记载说:绍定五年(12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又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元史·太宗纪》记载:“九月,拖雷薨。”它说明拖雷之薨距离他饮“圣水”的时间相隔已经3个月,导致拖雷薨逝的“疾病”是否与那杯“圣水”有关,也不得而知。《史集》的记载与《元史》大同小异,只是比《元史》详细得多,并比较清楚地说明了拖雷之死与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关系,因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过了几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蒙古秘史》里明确无误地记载了拖雷之薨的详细过程:“兔儿年,斡歌歹出征金国”,“驻营于龙虎台。在那里,斡歌歹·合罕得了病,口不能言。得病难过时,让巫师、占卜者占卜,他们说:‘金国的土地神、水神,因为他们的百姓、人口被掳,各城被毁,所以急遽为祟。’占卜时,斡歌歹·合罕睁开了眼睛索取水喝,问道:‘怎么啦?’巫师奏禀说:‘金国的土地神、水神们,因为他们的地方和水被毁,百姓、人口被掳,急遽作祟,占卜时许以别的什么为替身禳之,作祟愈急。又问:可否用亲人作替身,作祟就放慢了。如今听凭圣裁。’降旨说:‘如今朕身边的宗王有谁?’宗王拖雷正在他身边,就说:‘神圣的父汗成吉思汗像选骟马、择羯羊般地在诸兄弟之中选中了合罕兄长你,把他的大位指给了你,让你担当了统治百姓的重任。如果合罕兄长你真有个不测,众多蒙古百姓将成为遗孤,金国人必将快意,让我来代替我的合罕兄长吧。我曾劈开鳟鱼的脊,横断鱏鱼的背。我曾战胜亦列,刺伤合答。我面貌美好,身材高大。巫师你来诅咒吧!’说着,巫师就诅咒了,把诅咒的水让拖雷大王喝了。拖雷坐了片刻,说道:‘我醉了,等我醒过来时,请合罕兄长好好照顾孤单年幼的侄儿们、寡居的弟媳吧!我还说什么呢?我醉了。’说罢出去,就去世了。”

窝阔台系的侵占

史书说,当拖雷薨逝后,托雷的正妻唆鲁禾帖尼在多种场合哭诉拖雷是“为了合罕而去世”,而无人敢反驳,就连窝阔台汗都因此而感到亏欠了托雷。

可《新元史》记载,唆鲁禾帖尼的哭诉,多是在窝阔台想夺取拖雷系的封地和军权时“其后皇孙阔出等来求赏,太祖曰:‘吾产业已尽与拖雷,彼家主也,可向拖雷索之。’国俗,少子守父遗产,故太祖独以旧居之地与抠雷云。”

成吉思汗的遗产中,窝阔台名义上获得了整个大汗的宝座,可是封地是四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虽然成吉思汗的意思有让窝阔台将版图扩张的意愿在内,只是窝阔台也有儿子要分封的。

铁木真

当窝阔台的最宠爱的三子阔出向爷爷成吉思汗讨要封地时,得到的答复是去跟拖雷要吧……明人编辑的《元史》中并没有这个记载,但在《蒙古秘史》中有,因此《新元史》根据其记录了。

窝阔台带着拖雷的尸首返回哈拉和林之后,很快就发动了夺取拖雷的封地攻袭,就根据这所谓的成吉思汗遗言,从托雷遗孀唆鲁禾帖尼抢走了三个千户分封给了小儿子阔出,若不是唆鲁禾帖尼的哭诉,可能就不是几个千户那么简单了。

唆鲁禾帖尼奠定了帝国分裂的基础——拖雷系与其他宗王之间的纷争

在成吉思汗崛起之前,最有能力统一蒙古各部,及文明程度较高的也就是蒙古克烈部,该部即是蒙兀族,也融合了突厥人和回鹘人,11世纪时全族皈依也里可温派(东方古老的基督教派)。

所以唆鲁禾帖尼的管理才能在当时的相对贫瘠的条件之下尤其突出。最为关键的是,她信仰基督教,却没有当时原宗旨教徒的偏执,依旧保留了蒙古种族的那种海纳百川的心态,对于其他宗教、信仰保持一种宽仁、优待、融合的姿态。

因此当拖雷在外作战时,她管理的封地里,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甚至她还资助佛教、道教修建寺庙,资助儒家学者或给予儒家学者极高的政治待遇。

忽必烈

正因为她的这种大智慧的政治手段,使得她的家族在拖雷薨逝后,身边依旧拥有一群为她出谋划策的智者,尤其是为她的二儿子忽必烈笼络了一大群汉家北地的儒家学者。

当窝阔台大汗带着拖雷的尸首返回哈拉和林后,窝阔台以草原习俗为由,要求唆鲁禾帖尼嫁给他的大儿子贵由时。这个女人选择了哭诉,将拖雷之薨逝,是为了大汗而薨逝,又以要抚养拖雷年幼的数子为由,坚持拒绝大汗的提议。避免了窝阔台趁机以抚养拖雷年幼的数子为由,占据拖雷的封地和军权。其实,长子蒙哥已经21岁,哪里还有什么年幼之说?既然窝阔台摆出台面的理由太牵强,唆鲁禾帖尼也用了这样的牵强的理由来应付,窝阔台自然无话可说。

当窝阔台又以成吉思汗的旨意,要分割拖雷的封地给阔出(又作阔端)时,虽然唆鲁禾帖尼没能阻止,依旧有三个千户被划分给了阔出,可根据《蒙古秘史》的记载,至少窝阔台大汗因为拖雷之薨逝而愧疚,再也没有敢直接分割拖雷系的财产了。

最为关键的是,唆鲁禾帖尼并没有因此而显示出任何的懊恼情绪,反而去规劝底下不服的部众,要求划分给阔出的三个千户必须服从阔出、且这三千户是满编的,笼络了阔出,分化了窝阔台系。

  • 麻痹窝阔台之后的拖雷系,寻求政治盟友

(1)阔出感激唆鲁禾帖尼的慷慨,尤其是当窝阔台驾崩后,皇后乃马真氏抢夺权力,称制,坚持贵由为汗时,窝阔台系的阔出成为了拖雷系的政治盟友之一。

唆鲁禾帖尼

(2)皇后乃马真氏称制之时,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许多宗王贵族滥发牌符征敛财物,整个帝国乌烟瘴气之时。唯有唆鲁禾帖尼依旧坚持,惩戒不法官员、维护封地各方利益,特别是封地中的汉家百姓,并没有因乃马真氏的乱搞而受到过多牵连,使得大量的儒臣、佛教、道家、基督徒聚集在拖雷系的身边,形成了一股全新的政治势力。

(3)继续麻痹贵由汗,杜绝了拖雷系成为贵由打击的有限对象:当贵由返回哈拉和林,召开忽里勒台会议之时,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拔都与贵由有隙,拒绝参与贵族选举会议,同时成吉思汗的最下弟弟铁木哥斡赤斤也领兵来争位,帝国面临内战和混乱的危险,是唆鲁禾帖尼率诸子参加大会,并在会上全力支持贵由为汗。使得原本就因拖雷分得太多而厌恨他们的窝阔台系无话可说。也让唆鲁禾帖尼及诸子获得了一定的安稳成长期。

(4)结好术赤系的拔都:贵由没有将目光转向封地最多的拖雷,将目光转向了拔都,在其即位后的第二年,借口西巡,实为想偷袭拔都,唆鲁禾帖尼得到情报后,派遣密使告知拔都。

虽然战争因贵由在行军途中暴崩而没有发生,但是拔都却承了唆鲁禾帖尼的情,从此拔都系成为唆鲁禾帖尼系最强的盟友。

  • 第二次西征结束之后,蒙古帝国最大的派系

最强大的拖雷系:在唆鲁禾帖尼的高超政治手段之下,保住了拖雷的大部分封地,同时获得了钦察汗国拔都这个盟友、还拥有整个汉地世侯们的大力支持。

拔都

术赤系:由于术赤因血统原因被排斥在竞争大汗序列之外后,术赤系一直以来都对窝阔台系有着很大的厌恨。当第二次西征时,术赤的长子拔都依旧与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有着很大的冲突,甚至不惜兵戈相见。贵由成为大汗之后,曾想偷袭拔都,是唆鲁禾帖尼偷偷派人告知了拔都,因此拔都统帅下的术赤系,在这个时候全面倒向了拖雷系。

窝阔台系:窝阔台获得了帝国,但封地最小,因此贵由继承了窝阔台的那块小封地。由于窝阔台喜爱小儿子阔出,导致了窝阔台系这时候出现了分裂情况,在竞争大汗失败后的阔出导向了拖雷系。致使贵由驾崩后,贵由系反而成为帝国派系最弱的一方。

察合台系:之前第一次西征花剌子模时,从术赤在攻城时少有杀戮的情况分析,可能这个时候的术赤是希望分到富裕的花剌子模区域,只是不知为何,当窝阔台即位称汗之后,花剌子模的大部分反而成为了察合台系的封地。因此察合台系一直以来都是窝阔台系的背后盟友。

贵由汗驾崩后,唆鲁禾帖尼凭借“威望”、“善结交”,成功召开了忽里勒台会议,也创造出武力镇压贵族,杀死宗王的先例,奠定了帝国继承汗位流血战争的基调

蒙哥继承汗位一波三折,是历经了两次忽里勒台会议的推举的。

贵由汗驾崩在“偷袭”拔都的途中,获得了唆鲁禾帖尼情报的拔都趁机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邀请所有宗王、万户、贵族千户到他的封地召开忽里勒台会议。此次会议拖雷系的蒙哥为代表,率领了拖雷系的其他封君参与,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多数拒绝前往,贵由皇后海迷失只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

从贵由皇后海迷失依旧派遣大臣参与此次会议也能看出,此时的窝阔台系已经陷入分裂的状态(主要是贵由的子嗣还幼小)。

蒙哥

此次会议,拔都鼎力支持蒙哥,大力赞美拖雷系的文治武功,赞美蒙哥的能力,尤其是第二次西征的表现,同时还贬低贵由,述说贵由为懦夫,在西征时不亲临一线,又在西征途中突然离开返回哈拉和林,批判贵由继承汗位是违背了成吉思汗制定的继承制度,否定了窝阔台驾崩后,皇后称制行为,贵由为汗是违背祖制,抨击贵由并没有继承窝阔台的遗愿,对外发动扩张战争、处理好内部事宜等等。

此次会议上,拔都的全面否定贵由的主要原因是,贵由即位为汗时,曾让参会的宗王发誓——“除非贵由无子嗣,大汗均由贵由的血脉继承”。因此拔都提出,废除贵由汗后裔继承汗位的权利。

此次会议,贵族们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但窝阔台、察合台两家拒不承认,因此唆鲁禾帖尼宣布在蒙古圣地斡难河源头再次召开忽里勒台会议。并以个人的威望,以及在之前与大部分宗王有着良好关系之下,这次会议成功召开。

第二次的忽里勒台会议有一个节点,拖雷系的唆鲁禾帖尼在此时有一种迷惑其他宗王的操作。那就是拔都派遣弟弟别儿哥率大军“护送”蒙哥返回斡难河源头,等于拔都的军事力量已经和拖雷系联合,这点是分裂的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无法能与之抗衡的。

蒙哥即位称汗,唆鲁禾帖尼迅速动手诛杀了贵由皇后海迷失:“乃知失烈门、忽察、脑忽三王欲乘宴会作乱。帝秘其事,命忙哥撒儿以兵逆之,止三五卫士,使各从二十人,献九白之贡。翌日,帝亲诘失烈门等,皆不承。考讯失烈门从官,始吐实,而自刭以死。复命忙哥撒儿穷治失列门等党羽太祖功臣也孙帖额、掌吉、爪难、合答、曲怜、阿里出等及野里知吉带之二子,皆坐诛,死者七十人,诸王也速蒙哥、不里后期不至,遣大将卜怜吉屯兵备之。”

海都

这次镇压行动是蒙哥帝国第一次继承流血战争,为了能分化瓦解掉窝阔台系,蒙哥并没有册封贵由的长子失列门系(最后失列门的子嗣靠出售传国玉玺,才获得忽必烈的认可),蒙哥将窝阔台的封地再次分割:窝阔台之子合丹大王领别失八里,灭里大王领额尔齐斯河之地,窝阔台之孙脱脱领也迷里,海都领海押立(今伊犁西)。后来只有海都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才获得扩张,最终“崛起”,成为窝阔台系反对拖雷系的西部诸王之首。

虽然,唆鲁禾帖尼很快就蒙哥即位的第二年后就因病崩逝了,可她依旧给帝国埋下了分裂的伏笔:二子忽必烈因常年在其身边,聚集了大量的儒臣、佛、道等人,使得忽必烈在而后的争夺汗位时,与否定汉化的蒙古诸王形成了敌对形态。最为关键的是唆鲁禾帖尼在蒙哥即位后,迅速发动诛杀失列门系和贵由皇后海迷失(主要是没有经过宗王察合台系的审判,而察合台是掌管律法的),成为了窝阔台系、察合台系否定拖雷系的裂痕。最终当忽必烈通过战争获得汗位之后,西部诸王除了弟弟旭烈兀的支持,多为反对者,导致了忽必烈的即位,就是蒙古帝国分裂之时。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临终前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给拖雷,为何不把汗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汗位,蒙古,军队

    拖雷全名孛儿只斤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成吉思汗这位叱咤草原的雄主,在死后却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即,将大汗之位传给第三子窝阔台,将12.9万军队的大部分留给第四子拖雷,大约占80%。要知道以军事为主的蒙古国,谁手里有军队,谁就是老大。那么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成吉思汗

  • 蒙古人西征欧洲结束后,曾举办一场酒宴,却导致拖雷家族开始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拖雷,西征,拔都,蒙哥,孛儿只斤·窝阔台,贵由

    公元1235年,在大汗窝阔台的授意下,蒙古人开始西征钦察草原和东欧的土地,由于窝阔台要求所有的宗王和贵族都要派出长子参战,因此这场战争又被称为长子西征。而这场战争的主要指挥官是术赤的儿子拔都以及老将速不台,虽然拔都不是术赤的长子,但是由于其兄斡儿答已经将管事权交给二弟拔都,因此这场战争中,拔都成为了

  • 蒙金三峰山之战,拖雷以三万对十五万,为何能团灭十余万金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大军,金哀宗,蒙军,蒙金三峰山之战,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窝阔台即位称汗后大举出兵伐金公元1127,蒙古军围兴庆府(今银川),西夏国主李晛(拓跋氏)献国投降。同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军营中。1229年,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大汗位。因成吉思汗曾遗言灭夏后即兴师伐金,同时新即位称汗的窝阔台亦急于树立威望,遂决意南下伐金。金正大7年(1230)7月,窝阔

  • 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拖雷

    历史解密编辑:烽火长河标签:拖雷,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忽必烈,元朝

    成吉思汗的正妻孛儿帖生有4个儿子5个女儿: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拖雷,是成吉思汗的第四个儿子,大蒙古国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打仗是非常厉害的,异常凶猛少有对手,为了从精神上摧毁敌人,常常夺下城池后屠城。公元1213年,拖雷攻占金国德兴府(今河北省涿鹿县),

  • 三峰山之战拖雷所率迂回部队人数不多,金国因不断失误而败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拖雷,金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金军,蒙古军

    在蒙古和金国的战争中,腐朽没落的金国不是新生蒙古政权的对手。在天才的统帅成吉思汗的统领下,蒙古大军屡次打败金国军队,使得金国的国土日渐缩小。到了成吉思汗驾崩的时候,金国只剩下陕西至山东的一块国土。金国将国都迁至开封,北以黄河为屏障,西以潼关为依托,负隅顽抗。随着战事的不断持续,大金从最初的不适应、恐

  • 「蒙古大乱斗」拖雷“意外”之死:蒙古帝国分裂的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哥,成吉思汗,蒙古,贵由

    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大蒙古国”。他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十三世纪人口最为稠密的诸文明世界。细密画中的成吉思汗与诸子就像美国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所说的,“(数十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四百年征服的还要多。”但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如昙花一

  •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宋军,成吉思汗,金朝,金国

    三峰山之战,拖雷的三万大军如果被围歼,金国有没有机会翻盘?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三峰山之战是金国和蒙古的最后决战。这一仗,金国投入了它最后的精锐,包括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再打两万重甲骑兵,十一万步兵。但是,金军最终失败,金军几乎全军覆没,大部分将帅都死在了这一役。战后,蒙古军晓谕金朝

  • 铁木真共有四个嫡子,窝阔台仅是嫡三子,为何铁木真会传位窝阔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拖雷,术赤,蒙古帝国

    1225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在征讨西夏时受伤病危,留下三条遗嘱,其中一条是传位嫡三子窝阔台。这是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因为在铁木真四个嫡子当中,嫡长子术赤最强大,嫡四子拖雷最受宠,嫡三子窝阔台最平庸,所以铁木真传位窝阔台就令人费解了。尤其是,铁木真建立庞大的蒙古帝国,在他临终之前已经出现分裂苗头,他在世

  • 识时务的灭里大王:窝阔台汗庶子,紧抱拖雷系大腿,传承直到元末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忽必烈,蒙哥,蒙哥汗,阔端

    蒙古帝国的嫡庶特别分明,汗位传承一直在嫡系内部争夺,庶出的都自觉靠边站,要想混得好,必须去抱嫡系的大腿,在蒙古帝国诸多宗王中,就有这样一位庶子,因为站队正确,在本支受打击时,做到独善其身,传承一直延续到元朝末年,这位庶出宗王,就是窝阔台汗的幼子灭里大王。孛儿只斤·灭里(生卒不详),是元太宗窝阔台汗的

  • 库滕汗阔端太子:横扫蜀川,平定吐蕃,窝阔台汗最出色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吐蕃,太宗,帖木儿,忽必烈,小说家,窝阔台汗,蒙古骑兵,库滕汗阔端太子,孛儿只斤·窝阔台

    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七个儿子中,表现得最为出色的就是排行老二的阔端太子,他不但在南征宋朝时横扫蜀川,还是蒙藏关系中很重要的沟通者。但对历史如此有贡献的阔端太子,在《元史》中却没有他的传记,即便后来修撰的《新元史》、《蒙兀儿史记》等,对他的介绍也不完整。01,阔端兀鲁思汗阔端太子(1206-1251),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