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倪瓒的小楷,清新灵动,高古脱俗

倪瓒的小楷,清新灵动,高古脱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坦腹斋 访问量:3836 更新时间:2024/1/7 11:14:19

倪瓒(1301~1374)

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

倪瓒博学好古,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有《清閟阁集》,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

临创心得

1、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意思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既注重形,更要体现其神采,倪瓒的小楷达到了此境界。 倪瓒小楷的笔法和结构,没有规范和固定的模式,变化较大,用笔、结体都相对自由,夹杂有隶书、行书的成分。 因此,若想写好倪瓒小楷,可从结体平整、规范的唐人楷书入手,待掌握了楷书的基本功之后,再临习倪瓒小楷,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倪瓒小楷的特有个性。

2、倪瓒小楷字形没有唐楷的中规中矩,无论是单个字,还是整幅作品的字里行间,均参差错落,字形的大小变化也比较大,临写时除了要注意参差错落之外,避免将字形写的大小一律,同时还要注意其单个字和整幅作品在行列和字距之间的关系,使作品的气象更为灵动。 倪瓒小楷的纵向笔画多呈向背关系,这种特征在他的小楷作品中经常见到,其结果是字体向上向下呈开势状态,所以,倪瓒小楷字的左下、右下的笔画一般都比较长,有些字在没有竖向笔画的前提下,依然会通过延伸左下、右下的笔画来造势。 倪瓒小楷左右结构的字,中间都有很大的空间,这样能产生疏密对比的视觉效果,而按照正常的写法是不可能的。 倪瓒小楷作品的章法,也颇有特色,字距相对较紧、行间距离则相对较宽,疏密有致,加上其用笔的干净利落、清晰灵动,整篇作品颇显淡雅清新之气。

3、倪瓒小楷在处理撇、捺、卧钩、反捺等笔画时,有意将其角度变小,呈横向状态,增加了字形的横向感和节奏感,结构也更加稳定。 同向线条的优点很多,但不易变化,可将撇、捺、竖、钩等笔画加长,造成疏密的强烈对比,徐渭曾说倪瓒的小楷“密而疏”,也即此意。 同时还要注意横画的平、仰、覆的变化,不能将横画写的千篇一律。 倪瓒小楷用单线勾出来,可看出其对笔画大多为曲线,长横多呈倒“S”形,竖画相背取势也为曲线,大多数笔画起笔处的顿笔无形中也增加了曲线等,从而打破了横强纵弱的僵化局面,使字体增加了一种“妩媚”的感觉。

4、“连生紧,断生松”,倪楷中笔画之间的连接远远多于断笔,连多断少,有些我们认为不该连的也连了起来,这样能使倪楷中宫收紧,临写时要仔细观察,不能将其写得像唐楷那样笔笔断。 此外,倪楷小楷笔画的连多断少,也与其融入了行书的笔意有关联,尤其是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特别明显,这是我们在临习时要特别注意的一个节点。

5、小楷不同于其它书体或大字的创作,拥有平和的心态和清静的书写环境十分重要。 行草书往往一蹴而就; 大字作品因字数少,用时较短; 小楷创作往往字数较多,创作时间较长,通篇字的笔画与结构的风格要求基本协调,要求书写者主意力必须高度集中,笔笔精到,字字正确,需要在极其平和的状态下,将笔墨情感注入临创之中,因此,要学会并掌握在临创前主动调整心态。

6、临习倪瓒小楷,方法因人而异,可先对临,即边看范字边临写,要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和结构特点,分析、琢磨相应的用笔方法。 有的人不加观察,拿起笔就写; 还有的人把字帖放在一边,却不看字帖,只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在“抄写”,这都是不可取的。 要精准临帖,就是指临写的字要和字帖上的字尽可能接近,待有相当基础之后,还可采用背临的方法,即凭记忆默写出字帖上的某个字、一行甚至几行字。 临写者要对字帖中范字的写法能熟练掌握,对临和背临交叉进行,这样反复地练习,进步才会更快。

7、临写倪瓒小楷,点画要峻利,字里行间要洁净,线条不能臃肿,也不允许墨渣渗出。 下笔时,动作一定要稳建,要轻而简捷; 行笔时,要坚实有力,点画之间既要顾盼呼应,又要笔笔交代明白,既要小中见大,又要体现书写的技巧和功力,这些都是临写倪瓒小楷的难点。 我学楷书从唐楷入手,继学魏晋钟繇和“二王”,还喜欢写汉隶,因而临写倪瓒小楷较为得心应手,我意临的倪瓒小楷作品,除了尽可能保留倪瓒小楷的风格特点之外,还融入了自己的书写笔意和感悟。

好汉留步!留个言再走!

更多文章

  • 倪瓒的画(海内外馆藏)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倪瓒,水墨,山水画,石涛,董其昌,黄公望

    元 《张雨题倪瓒像》倪瓒是影响后世最大的元代画家,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明清时代受到董其昌等人推崇,常将他置于其他三人之上。他简约、疏淡的山水画风是明清大师们追逐的对象,如董其昌、石涛等巨匠均引其为鼻祖,石涛的书法题画,从精神到体式皆是以倪瓒为法的。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

  • 姚胜:东察合台汗羽奴思与土鲁番速檀阿力是同一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阿力,土鲁番,哈剌,拉失德史,思汗

    本文原题为《速檀阿力王与羽奴思汗关系辨正》,发表在韩国「」(《東國史學》)第50辑,2011年。为方便阅读注释从略。土鲁番速檀阿力王与羽奴思汗的关系一直是明代土鲁番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话题。二者的史迹与关系,既有明确的地方,也有模糊浑沌之处。关于羽奴思汗,《拉失德史》有载,而对于阿力,《拉失德史》却没

  • 帖木儿曾扶植忽辛统治西察合台汗国,随后不断征战建立帖木儿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帖木儿,帝国,成吉思汗,汗国,合台

    帖木儿帝国是帖木儿于洪武三年(1370年)开创的帝国。鼎盛版图:其疆域以中亚乌兹别克斯坦为核心,东西从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帝国到中国新疆地区的东察合台汗;南北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帖木儿去世后子孙相位,国家陷入分裂。最终帖木儿的后代在正德二年(1507年)被乌兹别克汗国建立者昔班尼击败,在帖木儿的版图

  • 控制察合台系的西域百年权臣家族:兴于汗国分裂,衰于家族内斗

    历史解密编辑:遂令天下父母心PLUS标签:汗国,叶尔羌,帖木儿,马哈木,喀什噶尔,察合台系,蒙古骑兵

    杜格拉特部,汉文史料中又译为朵豁剌惕,是察合台汗国下属的蒙古部落之一。它虽然已融入于如今的新疆各族中,却曾是左右西域局势的重要势力,其首领异密(即“埃米尔”,相当于诸侯或地方王公)家族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初期世代作为权臣,鼎盛时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杜格拉特异密家族控制察合台系政权近两百年

  • 蒙古四大汗国,延续了多久?察合台汗国:我们持续了461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昭情感世界标签:孛儿只斤·窝阔台,钦察,蒙古,成吉思汗,蒙古帝国,帖木儿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以后,蒙古铁骑曾经多次西征。为啥要西征呢?一方面自然是战略规划,还有一方面,则是为了安顿自己的儿子。成吉思汗有不少儿子,其中嫡子就有4个,分别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托雷。这4个娃在历史上的名气都很大。窝阔台继承了成吉思汗的大位。托雷继承了成吉思汗80%的军队。对于这俩儿子的处

  • 察合台汗国与元朝,到底有什么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元朝,忽必烈,孛儿只斤·窝阔台,帖木儿,阿里不哥,台汗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将治下的广袤领土分封给了自己的“四长子”。同时,“四长子”的后裔们均享有封地的继承权。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分封地的自主性在不断增强。蒙古“四大汗国”(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汗国和元朝瓜分)忽必烈迁都北京后,“四大汗国”尽管名义上仍归属于帝国“本部”的元朝,但基本实现了“事实独

  • 蒙古四大汗国, 延续了多长时间! 察合台汗国, 我们持续了461年

    历史解密编辑:佳琪谈科技标签:蒙古,成吉思汗,孛儿只斤·窝阔台,术赤,忽必烈,汗国

    康熙年间有九子夺嫡,明争暗斗之激烈,甚至比刀光剑影还要可怕。而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时候,也为此头疼,麾下四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出色,传位给谁都不合适。好在成吉思汗侵占的土地足够多,干脆一人分一点,于是直接促成了蒙古四大汗国的出现。那么这四个国家是哪四个,又分别延续了多久呢?面积最大的汗国—金帐汗国首先,是

  • 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汗位过程中 崛起的察合台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害羞的脸标签:阿里不哥,忽必烈,八剌,蒙古,阿鲁忽

    1261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间的汗位争夺战再一次给察合台汗国政权造成了大的影响。当时的大汗阿里不哥任命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阿鲁忽为察合台汗、并派他防守阿姆河边境以防止波斯汗派兵增援忽必烈。阿鲁忽受命后,立即回到别失八里,从兀鲁忽乃手中抢夺了政权,并顺利接管了阿力麻里和阿姆河之间的区域。他的统治时

  • 蒙古四大汗国,延续了多长时间?察合台汗国:我们持续了461年

    历史解密编辑:淼犇爱历史标签:钦察,帖木儿,孛儿只斤·窝阔台,蒙古,忽必烈,拖雷

    在中国大一统王朝中,要说面积最大的,当然属于大元王朝。在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后,他的子孙带领蒙古铁骑东征西战,金、西夏、南宋等传统强国被灭亡,甚至占领了大半个亚洲,就连欧洲也遭受这支东方草原铁骑的侵扰,可以说给当时的整个文明世界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在蒙古军队占领的数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地上,除了建立大元帝国

  • 海都汗的野望:控制察合台汗国称霸中亚,东征忽必烈谋夺和林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八剌,蒙哥,诸王,汗国,元朝,忽必烈,帖木儿,海都汗,察合台,小说家,蒙古骑兵

    我是理智、正直、幸运而又雄心勃勃的海都汗,作为伟大的成吉思汗曾孙、公正的窝阔台汗嫡孙、仁孝的合失大王嫡子,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夺回祖宗的根本之地——哈剌和林,我愿意用我的一生去为恢复纯粹的蒙古世界而战斗!按照成吉思汗的旨令,蒙古帝国是属于我们庄严的窝阔台汗一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卑劣的蒙哥居然伙同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