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珍稀的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稿本真迹轰动海内外

珍稀的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稿本真迹轰动海内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速读生活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3/12/27 18:40:05

近日,“王西厢手书真迹”首展奥克兰,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收藏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国内主流媒体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央视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网、海外网、光明网、国际新闻网、华人头条网、中国作家网、中国文化网、中国城市报、北京青年报、中国经济时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青年报、山西经济日报、汕头日报、泉州日报、香港商报、记者观察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成为当下最热点的文化新闻之一,更一度冲上文娱热搜榜的第三位。

在国外,新西兰先驱报、中文先驱网、新西兰华人头条、美国侨报和侨报网等媒体在主要版面给予了报道:《王实甫〈西厢记〉原作手迹首展奥克兰》……众所周知,王实甫是元代著名戏剧作家,因编写《西厢记》而蜚声剧坛,被称为“王西厢”。他的《西厢记》因文辞优美,曲调娟丽,故事浪漫,至今仍无人能及,被誉为“天下夺魁”之作。

据各大媒体报道,这次展出的《王实甫稿本》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原作手稿,又称为《西厢记稿本》。黄麻纸稿本,每半页纵23.2厘米,横13.8厘米。书法墨迹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颇有文人风范。更为可贵的是,稿本中还夹带着两片宝贵的铅山纸残页,其纸质与稿本不同,同为王实甫当时执笔所写。经统计,这部珍贵的《西厢记》手稿共有二十二折,比现存版本(二十折)多出两折。

中国古典爱情名著《西厢记》文化学者、山西普救寺文化顾问雷建德表示:“这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的王实甫戏曲创作手迹,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重要意义,更是海内外珍贵的元曲原作孤本。”

文艺评论家卢丰说:“王西厢手书真迹,可以窥见王实甫炼字炼句巧用文思、内心思考、审美要求、语言风格运用的写作过程。王西厢手书真迹进入文学研究的公共视角,会在旧有“作者作品”的模式下,进行重估与镜鉴。”

雷建德介绍,王实甫《西厢记》原作书法手迹,十分珍贵。1978年,北京中国书店曾发现四片《新编校正西厢记》刻本残页,被粘在元刻本《文献通考》书背上,经鉴定为最早的元代《西厢记》刊本而轰动一时;1986年,一个牧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塔提让乡“苏伯斯坎”古遗址处,无意中发现了一张元代时期遗留的董解元《西厢记》手抄本残页。这片残页长21.8厘米、宽27厘米,距今近800年历史,也是用黄麻纸书写的,内容从“倚定门儿手托腮”开始,止于“夫人烧罢夜香来”,是古本董解元《西厢记》中《仙吕调·赏花时》的手抄本残页,现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物馆珍藏,被誉为国宝级的珍品。

据记载,该《西厢记》稿本原为清初王府旧藏,书上钤有三阿哥胤祉‘诚府珍赏’鉴藏印,是流传有绪的王府珍品。手稿先在一位老农祖屋中被发现,后由国内一位大家黄氏出资购买珍藏。为了更好保护这件珍贵手稿,目前藏家或考虑将原有《西厢记》稿本改装为手卷形式,以便日后展出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国外展出的《西厢记》稿本真迹图特别引人注目,在新西兰开幕后轰动海内外。新西兰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雷树清说:“从展览明显可以看出,迄今存世的元代戏曲手稿十分稀有,更何况是大名鼎鼎的王实甫手迹稿本呢,真可谓千金难求。”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件罕见的元代《西厢记》稿本弥足珍贵,从学术地位和稀缺程度上来看,其价值堪比2.3亿元的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瓷罐,是收藏界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

在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元曲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而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冠誉中外,在诸多元杂剧中脱颖而出,成为不朽的爱情名著,它的问世却要比世界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早近四个世纪。历代文人对王实甫《西厢记》尤为青睐,现存明、清刻本不下百种,为古典剧作之冠。海外译本有拉丁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日文等,影响所及已遍布全球。

自《西厢记》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对戏曲、小说、诗文、绘画、舞台演出以及工艺美术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渗透到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明清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对《西厢记》的赞美比比皆是,即使在国外文化圈子也是备受推崇。

《美国大百科全书》说,“《西厢记》是剧作者王实甫以无与伦比的华丽的文笔写成的,全剧表现着一种罕见的美”,“是一部充满优美诗句的爱情戏剧,是中国十三世纪最著名的元曲之一,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法国大百科全书》说,“13世纪中国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元曲中是篇幅最长的一部浪漫主义杰作。这是爱情的诗篇,整个故事自始至终贯穿着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充满了迷人的情趣。”   

《日本大百科事典》说,“积极的内容与优美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就使《西厢记》成为元曲的最佳作品。”   

《英国大百科全书》说,“《西厢记》这个戏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它的篇幅比其他元曲长出几倍,对后世戏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苏联大百科全书》说,“戏剧在元代文学中占主导地位。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等,代表着元代戏曲艺术发展的高峰。”

明代戏曲理论家王骥德在《新校注古本西厢记自序》中就说:“自王公贵人,逮闺秀里孺,世无不知有所谓《西厢记》者。”

明代诗人何璧评论《西厢记》的流行效果时说:“自边会都鄙及荒海穷壤,岂有不传乎?自王侯士农而商贾皂隶,岂有不知乎?然一登场,即耄耋妇孺、痦瞽疲癃,皆能拍掌。”

清代诗词家徐士范《重刻西厢记序》云:“至元王实甫,始以绣肠创为艳词,而《西厢记》始脍炙人口。”

当代学者黄锦祥称道:“《西厢记》享誉之广、爨演之盛,实甫始料未及。”

由此可见,从古到今人们对《西厢记》的喜爱与日俱增,可谓“举世皆尊”,甚至被称为元曲中的“神品”。例如,明代文学家程巨源称《西厢记》为“崔氏春秋”,并为之作序道:“终场歌演,魂绝色飞,奏诸索弦,疗饥忘倦,可谓词曲之《关雎》、梨园之夏矣……奏演既多,世皆快睹,岂非以其‘情’哉!”戏曲家汤显祖在《西厢序》中说得更加明显:“予尝取而读之,其文反反覆覆,重重叠叠,见精神而不见文字,即所称‘千古第一神物’,亶其然乎!间以肤意评题之,期与好事者同赏鉴,得可与水月景色天然妙致也!”

由于作者才艺高超,因此《西厢记》能脍炙人口,剧中表达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初衷。可以说,王实甫是一位举世公认的戏剧奇才,他能巧妙地塑造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内在矛盾和各自独特的语言,显示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全剧情节曲折跌宕,富于变化,心理描写细腻生动;语言运用上精雕细刻,形象鲜明,传说王实甫写至“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时竟呕血倒地,可见其用力之深令人震惊。

《西厢记》成为元代杂剧的经典代表,问世即“天下夺魁”,它的手稿是凤毛麟角,具有重大的文献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而这次展出的《西厢记》稿本是王实甫唯一存世的原作孤本。金圣叹称赞《西厢记》是“第六子才子书”。并说《西厢记》不同小可,乃是“天地妙文”。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婚姻观,肯定了必至之情,为戏曲开辟了新的道路。

近年来,手稿收藏作为文化收藏的重要一项,早就得到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如胡适、鲁迅、郁达夫、梁超、周作人等一大批文化名人的手稿在拍卖场频频以高价拍出,他们的手稿尺牍最受人们的青睐,如今都已成了许多藏家竞相追捧的佳品。

更多文章

  • 定兴人的骄傲:王实甫和《西厢记》

    历史解密编辑:勘探资讯标签:杂剧,编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破窑记,录鬼簿,曲作家,古典乐

    王实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名德信,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人。据史料记载,王实甫的父亲、伯父曾经在金末起兵抗击蒙古军的入侵,后来归降了蒙古政权,而他的儿子王结更是声名显赫,唯独对王实甫鲜有提及,这就造成了对他的生平有许多争议。 王实甫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

  • 王实甫《西厢记》原作手迹首展新西兰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日报网标签:小楷,手迹,稿本,王实甫,西厢记,新西兰,曲作家,剧作家,中国传统音乐

    2月4日,立春节气,第二届新西兰画派艺术联盟艺术季开幕式暨2023 年新西兰愿景汉字发布仪式活动,在奥克兰国际艺术空间美术馆举行。其中 ,由雷-西厢工作室布展的“王西厢手书真迹”彩图(Wang Xixiang Authentic Handwriting)首展引人注目,配合展示的还有中国元宇宙数字艺术

  • 王实甫:西厢记为何深入人心,因为它激荡起我们压抑在心底的春潮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张生,元朝,编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牡丹亭,金圣叹,剧作家

    王实甫:才子醉风流,西厢傲王侯在中国戏剧历史上如果要排位的话,《西厢记》当为翘楚是无疑的,尽管有很多人会将票投给《牡丹亭》,包括我也会,因为,我认为《牡丹亭》在艺术上是远高于《西厢记》的,但这两部戏在受众的数量和影响上,绝对不是一个层次,《西厢记》定是一骑绝尘。这两部戏都有个共同点,写的都是男女间的

  • 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华图标签:王实甫,西厢记,红娘,董西厢,莺莺传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红娘这个人物“成名”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北宋以后,,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西厢记》 B《红楼梦》 C

  • 元朝有个日本行省右丞相蒙人阿剌罕右丞汉人范文虎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元朝,高丽,范文虎,右丞相,忽必烈,阿剌罕右丞

    一直以为,元朝两征日本,都是因为遇到了台风无功而返。近来细读史料,才知道原来元朝去打日本,还是当时的高丽建议的,为了远征日本胜利后实行有效管理,连日本行省的左右宰相都任命好了,右丞相蒙人阿剌罕 右丞汉人范文虎,并且都已经走马上任,他们带领的军队闯过台风,登上了日本岛。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

  • 病人请名医范文虎诊病。范文虎开药方:黄马褂一件、石狮子一对

    历史解密编辑:浅聊历史斋标签:银子,大洋,药方,范文虎,石狮子,黄马褂

    一天,一病人请名医范文虎诊病。范文虎开药方:黄马褂一件、石狮子一对。病人以为写错了,便委婉问:“这两味药的别名是啥?”。谁知,范文虎回答:“就是让你买真的黄马褂和石狮子治病啊”范文虎是近代名医,他本是一介儒生,20岁为县学附贡生,因直言不讳,被取消附贡生资格。于是,他对仕途心灰意冷,抱定“不为良相,

  • 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华图标签:元好问,蒙古国,文学家,历史学家,金末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

  • 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上海华图标签:元好问,蒙古国,文学家,历史学家,名句

    【导读】华图上海公务员考试网发布: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更多资讯请关注上海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ghaiht),考试培训咨询电话:021-33621401题目: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

  • 杨业与元好问, 汉人的科举在金元时代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绍阳讲体育标签:杨业,科举,士人,武人,元好问,科学家,古典乐,历史学家

    引言:彼时,赵宋王朝在女真的打击下骤然崩溃,靖康之耻成为所有汉人心中的痛。但大乱之后,南北各自开始休养生息,另做打算。那么,如何收揽人心并且维护统治便成了南宋和金朝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尽快安定天下呢?通过科举制度来拉士人,无疑是绝佳选择。这样一来,杨业和元好问两人的经历和家族就成了绝佳的历史见证。杨

  • 白朴:他是元好问的弟子,马致远的朋友,一曲梧桐雨,吟唱越古今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白朴,马致远,梧桐雨,元好问,关汉卿,白居易,墙头马上,声乐,艺术家

    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 如果你喜欢元曲,就一定知道白朴,在《元曲三百首》中,白朴所占比例不少,当然,如果你只知道个“枯藤老树昏鸦”,只能说明你不懂元曲,或者说你就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也是一首《天净沙》,名为“秋”,作者便是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