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世达赖
,作为一个宗教界的精神领袖和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算得上是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人物。
他一生曲折悲惨的经历,使他笼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长期处于国人争论的热点,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到底是什么样的时代背景,造成了仓央嘉措跌宕起伏的人生,并最终成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呢?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西藏动荡变幻的政局及背后的宗教形势之争,让雪域高原进入了波诡云谲的多事之秋。。。
西藏佛教格鲁派和和硕特蒙古的联合
要聊当时的西藏乱局,还得从蒙古开始说起。在公元十六世纪时,蒙古分为了漠南,漠北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漠西蒙古又被称为
厄鲁特蒙古,明末清初,又归并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诸部分牧而居,互不相属。
固始汗
在明朝万历三十四年的时候,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发生了一场战争,一名20多岁的勇武多谋的漠西蒙古青年,深入漠北蒙古腹地谈判,通过巧妙的斡旋和不懈的努力,最终平息了战争,受到了部族一致的赞扬和拥护,并被赠予“大国师”的称号,这个年轻人叫
图鲁拜琥
,后来他世袭了部族首领,有了一个更加响亮的称号“
固始汗
”。再后来,他和他的部族又和青藏高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都知道,蒙藏之间其实长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主要是得益于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在蒙古的广泛传播。因此,格鲁派在蒙古有着很崇高的社会地位。
但在当时在西藏,格鲁派却遇到了难题,当时,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日落西山,而统治着后藏地区的
噶玛王朝的第巴
藏巴汗
的势力则在不断的强大。而受到藏巴汗支持的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和格鲁派的矛盾就日益激化。
随着噶举派的支持者
藏巴汗
与占据青海的蒙古
却图汗
以及康区的
白利土司
的联合,对格鲁派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使格鲁派在西藏的生存希望一落千丈。
格鲁派在情势危机下不得不把希望转向了漠西蒙古的和硕特部,请求外援支持,和硕特部正因受到准噶尔部的排挤与对方产生矛盾,本就想南下攻占青海进而向西藏地区扩张。所以,在格鲁派的请求下,固始汗一方面念及与格鲁派的情份,另一方面也为自身生存利益考虑,决定南下“救援”格鲁派。
1636年(明崇祯九年)
固始汗
以万余兵力与
却图汗
三万军队大战一场,结果以少胜多,大破却图汗军,这就是青海史上有名的“血山之战”。最终固始汗之子
达赖台吉
率军追杀歼灭了
却图汗
的残兵败将,并将
却图汗
斩落马下。
到了1639年,固始汗遣大军南下,剿灭白利土司
顿月多吉
,占领了康区德格、甘孜、邓柯、白玉、石渠、马尔康等地。
继而他又挥戈直抵云南木里土司之地,取其土地,纳其赋税,受其顶礼。
1641年的时候,固始汗
佯装从马尔康撤兵返回青海,出其不意,大举向掌控卫藏政教大权的
藏巴汗
势力进攻。
缺少戒备的藏巴汗军队一经交手,迅速溃不成军,固始汗大军迅速攻下了日喀则,藏巴汗丹迥旺波被擒,后被缝入牛皮口袋投入雅鲁藏布江中。藏巴汗势力的灭亡标志着格鲁派敌对势力的彻底失败和终结。
五世达赖喇嘛像
1642年,
固始汗
把西藏的政治中心从日喀则转移到了拉萨,建立了新的西藏地方政权,也就是“甘丹颇章”政权,同时,
在固始汗的支持下格鲁派自然就取得了西藏佛教中最尊崇的地位,第五世达赖喇嘛
阿旺.罗桑嘉措
成为了西藏藏传佛教最高领袖。这时,在西藏就形成了,蒙古汗王和黄教领袖进行联合统治的局面。
决裂
然而,到了17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一直趋于稳定的西藏政局再次出现了动荡,西藏的寺院和贵族都认为和硕特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不应该一直占有汗位。于是在私底下双方都开始了对西藏实权的争夺。
桑结嘉措
在1668年,和硕特
廷达延汗
和第巴
丕棱列札木苏
先后去世,汗位虚悬三年。五世达拉喇嘛趁此机会任命第巴(第巴是汗廷最重要的官职,管理西藏的行政事务,以前一直是蒙古汗来选定和任命),策划摄取和硕特汗的统治地位。到了1671年,
达赖汗
继位后,西藏的实际统治权力已经被五世达赖喇嘛和他的亲信第巴
桑结嘉措
掌控。
大昭寺壁画桑结嘉措会见固始汗
桑结嘉措
是前第巴
丕棱列札木苏
的侄儿,他在八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布达拉宫,是由达赖喇嘛亲自培养和扶植起来的,因此很快就成为了西藏政治的风云人物。就这样,和硕特汗对西藏的统治基本上只剩下形式了。
五世达赖喇嘛
1682年,也就是
清康熙二十一年时,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前告诉第巴
桑结嘉措
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到时自己圆寂后,要向外界隐瞒自己圆寂的消息,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喇嘛“入定”,除第巴外不见任何人。
达赖喇嘛的法旨都由桑结嘉措予以传达,桑结嘉措摇身一变成了事实上的达赖喇嘛。只有在遇到康熙皇帝使臣或者蒙古王公前来西藏,不得不予以接见的时候,便令长相和五世达赖喇嘛酷似的布达拉宫朗杰扎仓的僧人
翟热
出面接见。
这时,高原下的政局也发生着变化。准噶尔和清廷爆发了战争。第巴暗中支持噶尔丹,结果
康熙二十九年的时候,噶尔丹被康熙打败,而西藏第巴
桑结嘉措
暗中支持噶尔丹的事情也被公开了出来。
桑结嘉措慌忙派人前往北京,他又以达赖喇嘛的名义请求康熙,说西藏现在大小事情都是由第巴做主,希望皇帝陛下给他赏赐一个封号。
但当时清廷已经承认了和硕特汗在西藏的君主地位,所以不准备再封一个汗出来,加上
康熙对第巴支持噶尔丹已颇为不满,但碍于“达赖喇嘛”之情面,不便断然拒绝,遂于次年封
了桑结嘉措一个法王。
到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康熙在昭莫多之役中,俘获了青海和硕特部遣往噶尔丹处的使者,结果这个使者说出了一件让康熙大为震惊的事情来,原来五世达赖喇嘛已经圆寂多年。
康熙郁闷了,原来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和一个假达赖喇嘛通信,于是立即派人前往拉萨责问第巴
桑结嘉措
,桑结嘉措也忙辩解,主要是因为藏区这些年政局不稳,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前让他如此如此,并且表示其实在五世达赖圆寂后的第二年,就已经选好了转世灵童,如今这个转世灵童已经15岁了,准备在明年坐床,并希望朝廷现在仍然替他保密。而这个转世灵童就是本文上面提到的
仓央嘉措
康熙见事已至此,遂将奏书及所献达赖喇嘛像并原封皮,当面加封铃火漆印。说如今你第巴既诚心据实密奏,那我就为你密藏吧,到时在十月初旬启封,向内外四十九旗、喀尔喀各扎萨克(
清代蒙古族旗长
)宣谕,命为圆寂之达赖喇嘛诵经求福,并颁旨将遣使往贺小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坐床及桑结嘉措之死
此时,离仓央嘉措坐床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等待着这位六世达赖喇嘛的就是这样一个险恶的政治局面,围着着关于他的一场斗争,是一场满、蒙、藏统治集团之间为争夺权势的斗争,作为权力象征的他也就“在劫难逃”。
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
康熙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官内的司西平措殿堂坐床。康熙虽对桑结嘉措事先不报告朝廷而拥立新达赖甚为动怒,但出于大局仍予承认,并亲派章嘉呼图克图参加了典礼。
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贝桑布
仓央嘉措坐床后,政治气氛表面上显得比较平静,他便在
桑结嘉措
的严厉监督下开始了学经活动。仓央嘉措的经师除班禅五世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格鲁派的高僧大德。但是自由生活过惯了的仓央嘉措,有时厌学散步,经师们尾随,恳求他坐下听经,唯恐
桑结嘉措
追究责任。仓央嘉措往往为经师及自己这种心惊不安的学经活动凄然流泪。
为了督促仓央嘉措学经,桑结嘉措还亲自讲授。据史书称,桑结嘉措本人“博学并精通五明,医药及历算等著述颇多”。这些对央嘉措学好经典极为有利。从这些学习中,纵使所学非所愿,但总获益匪浅。这对仓央嘉措情歌的写作,在知识上、技巧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十五岁以前的田园生活在仓央嘉措的思想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怀念家乡的一切。高墙深院、戒律森严的宫庭生活,宗教学习的频繁,似乎都未能从根本上束缚住他的思想。
宗教的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等,增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加之围绕他的政治角逐使他厌烦,他便逐渐变成为一位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人物了。
白天
仓央嘉措
以密法佛徒出现,到了夜幕降临,他则化名
宕桑旺波
潜游于酒肆民家及拉萨街头。后来竟在布达拉宫内“身穿绸缎便装,手戴戒指,头蓄长发,醉心歌舞游宴”。
更有甚者,1702年他在巡游日喀则时,竟向其师班禅
罗桑益西
送回僧衣以示退戒,只保存世俗之权。
仓央嘉措的生活,为
桑结嘉措
的政敌提供了可供攻击的口实。围绕
仓央嘉措
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人开始在私底下议论仓央嘉措就是个冒牌货,同时和硕特汗国的
拉藏汗
”以议立新达赖故,与第巴交恶”。
拉藏汗,和硕特汗国最后一任汗王,固始汗曾孙
其实第巴
桑结嘉措
和拉藏汗的对立,很早就开始了,拉藏汗为了改变自己在西藏有职无权的地位,开始巧妙的利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和第巴桑结嘉措的矛盾。
在1703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一天晚上,仓央嘉措领着六七个人到布达拉宫外闲逛,突然遭到10多个人袭击,仓央嘉措身边随从被杀。仓央嘉措幸免,仓惶逃到第巴家,说如无第巴之命,那些人不至于如此大胆,令第巴查出嫌犯交给自己。第巴虽然答应了,但事后告知达赖喇嘛,嫌犯未能查出。此后达赖喇嘛与第巴关系开始破裂。
据当时在拉萨的清朝使者
荐良
所闻,起因是仓央嘉措和第巴之女犯奸,仓央嘉措的一个叫
拉旺
的随从也和第巴之女有染,于是第巴派出几个人要杀掉仓央嘉措身边那个随从,而误杀跟随拉旺身边的男童,再追砍拉旺,但拉旺未死。仓央嘉措查此案数月,才破获,将几名杀手交付拉藏汗处死。
因为这几个杀手都是第巴的人,于是第巴恳求饶其性命,但是拉藏汗不肯,坚持杀掉了这几个人。第巴从中觉察到了拉藏汗对他的威胁,两人的矛盾也从此公开化。
1705年正月十五日,第巴假借达赖喇嘛之命,驱逐拉藏汗离开西藏。拉藏汗在拉萨没有足够多的军队,无力反抗,只得先退出拉萨,移住喀喇乌苏(今西藏那曲河)一带。
到达那里后,从拉藏汗的根据地达木地方召集蒙古军队,夺取达赖喇嘛所属畜群,向拉萨进发。蒙古军与第巴的藏兵在拉萨附近交战三次,击败了第巴的藏军,
桑结嘉措
见状无奈答应放弃政权,去贡噶尔宗居住,由拉藏汗接管政权。
蒙古骑兵
结果拉藏汗在七月十九的时候率军在日喀公噶尔城地方抓获了
桑结嘉措
,拉藏汗手下的台吉
达里扎布
桑结嘉措
带到拉萨西郊的堆龙河谷的囊孜地方,受拉藏汗夫人之命,将第巴桑结嘉措处死。
拉藏汗罢黜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
拉藏汗杀掉桑结嘉措后,又急忙向康熙示好。因为当时拉藏汗虽然是把第巴桑结嘉措给搞定了,但他的政权在西藏并不稳固,这个时候如果有朝廷的支持那就太重要了。就在杀掉桑结嘉措的当年,拉藏汗迫不及待的向清廷陈奏事变缘由,并希望于次年八月在拉萨举行蒙藏僧俗大会时,希望大皇帝届时颁下良旨,支持和保护他。
康熙觉得拉藏汗还是挺懂事的,而且康熙对第巴操纵西藏实权早就不满了,只是限于客观条件没有动他。拉藏汗除掉第巴这事,正中康熙下怀。他认为与其让第巴干政,还不如通过蒙古人对西藏施加影响。清廷又一次正式承认和硕特汗在西藏的统治地位。
不久,拉藏汗又立即给康熙汇报,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身份的不合法性,并列举了仓央嘉措的种种不轨行为。于是在清廷的支持下,1706年拉藏汗宣布废除仓央嘉措的圣职,并向北京押送。
随后,拉藏汗也立了一位达赖喇嘛,法号阿旺益西嘉措,这又是一位所谓的六世达赖喇嘛。拉藏汗这下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桑结嘉措所扮演的角色,脑子里都是靠着这位达赖喇嘛控制蒙藏的宗教势力,然后政教合一。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对仓央嘉措的草率处置,不仅引起了西藏上层喇嘛和贵族的反对,也引起了西藏各界、各阶层的普遍反感。拉藏汗把自己的对立面扩大到凡是忠于达赖喇嘛的一切信徒。一场大风暴向拉藏汗袭来,它不止于西藏雪域,还遍及整个信奉格鲁派藏传佛教的人民身上。
七世达赖喇嘛像
为了对付拉藏汗,西藏格鲁派集团采取了新的对策。他们立即在康区的里塘找到了新的转世灵童。他们宣称仓央嘉措是合法的,因此把这个“灵童”认定为七世达赖喇嘛,此举得到了青海蒙古台吉们的支持。
1709年,青海台吉们向清朝奏报拉藏汗所立的达赖喇嘛为假,并说理塘已经有真实达赖喇嘛转世,恳求朝廷认同并赐予封号。1716年,青海台吉们把灵童送至宗喀巴寺(今塔尔寺)居住。
后记
康熙
但是这次纠纷,康熙自始至终都是站在拉藏汗一方,他派人前往西藏调查了一番后,知道了拉藏汗和班禅都承认了阿旺益西嘉措为六世达赖,于是便宣称六世达赖为真,不用再议了。并转告青海诸台吉,不要干涉西藏事务,并派遣
赫寿
前往西藏帮助拉藏汗管理西藏事务。
但是
拉藏汗
并没有因为得到康熙的支持而改善处境,相反,他所立的达赖喇嘛有名无实,未得到大家认同,导致了拉藏汗在西藏处于孤立的地位。
乾隆二十二年,准噶尔人突然入侵西藏,拉藏汗败亡,和硕特汗廷灭亡,这时清廷才转而支持塔尔寺的小灵童,封他为七世达赖,并且在1720年,送回布达拉宫坐床。
并以赶走准噶尔为名出兵西藏,至此,藏地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政治乱局才得以终结,西藏也正式被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