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郑板桥辞官

民间故事:郑板桥辞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风与歌姬PLUS 访问量:4993 更新时间:2024/1/25 6:53:43

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担任知县时,经化装成老百姓带着衙役到民间私访。有一次,他一个多月没回县衙,带的干粮吃光了,银钱也用完了,就剩下了三个鸡蛋。这天晚上,郑板桥两个衙役在村外的一个破庙里住了下来。

这个庙里没有和尚,大殿摆着一供桌。郑板桥坐在桌前,点上蜡烛,记录当天私访的情况。天快亮的时候,郑板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忽然,他听见“当啷”一声响。他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两只老鼠在偷那三个鸡蛋。一只老鼠抱住鸡蛋,滚下桌子,然后,仰卧在地上,用两条前腿将蛋一搂。另一只老鼠咬住它的尾巴,一起往窝里拖。这一切,郑板桥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他本可以将老鼠打跑,把鸡蛋留下来。可他是个“怪”人,碰上这样妙趣横生、花钱也看不到的好戏,哪能轻易错过呢。就这样,他眼睁睁地看着三个鸡蛋让老鼠拖走了。这时,天已经亮了,郑板桥见两个衙役一个在神台上打呼噜,一个在门口打盹,心想,不逗逗他们,开开心呢。于是,他“嗵、嗵、嗵”地拍着供桌,朝两个衙役喊道:“快过来!快过来!老爷我要升堂议事了!”两个衙役一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揉揉眼睛站起来,慌慌张张地跑到了供桌前。郑板桥打量打量这个,端详端详那个,郑重其事地问:“昨晚是谁放哨?”放哨的衙役鞠了一躬,说:“是小人。”郑板桥板起脸,拍着桌子,喝道:“大胆奴才,你可知罪?”那个衙役一听,吓得“扑通”一声跪下,说:“小人不知。”“你做了坏事,还装蒜!”郑板桥指着桌子说,“我问你,这上面的鸡蛋哪儿去了?分明是你趁我们俩睡觉时,偷偷拿去吃了。你要如实招来!”那个衙役一听,连连磕头分辨说:“禀老爷,鸡蛋不是小人偷的………”“还敢狡辩!”郑板桥打断了他的话,吩咐另一个衙役:“人是苦虫,不打不成。狠狠地打他二十大板,看他招不招!”这句话果然灵验,板子还没打到屁股上,那个衙役就连声喊:“我招、我招。”接着,他就说了自已是如何如何偷鸡蛋,又是如何如何吃的。编得有鼻子有眼,像真事一样,说完之后。他还连连磕头哀求:“请老爷恩典,宽恕小人。往后,小人再也不敢了。”听着听着,郑板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唉!没想到你会招认,分明是怕那二十大板嘛!可见,这些年,我还不知道断错多少案,错打多少板子呢。我这官如果再做下去,还会做出更多伤天害理的事。不如趁早散伙,你我都回家抱孩子去吧。”据说,郑板桥真的辞去了县令,并且发誓,一生一世再也不做官了。

标签: 民间故事郑板桥衙役供桌县衙

更多文章

  • “郑板桥清廉爱民思想”银发宣讲走进兴化昭阳街道

    历史解密编辑:新华日报交汇点标签:郑板桥,昭阳街道,兴化,泰州

    “郑板桥清廉爱民思想的形成,主要受从小良好的家庭教育、极贫的生活环境和为官清廉乡风的影响……”8月4日上午,兴化市昭阳街道沧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大会堂内,文史专家任祖镛正在为社区老干部讲授郑板桥清廉爱民思想。为深入推进银发宣讲“四进”活动,充分发挥老同志特长优势,兴化市委老干部局联合昭阳街道开展以

  • 以地方戏曲演绎“八怪之首” 大型新编扬剧《郑板桥》成功试演

    历史解密编辑: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标签:扬剧,戏曲,扬州,古装片,历史片,京剧演员,郑板桥(电视剧)

    丰富夜间文娱,点亮城市夜经济。近日,由扬州市扬剧研究所主创的大型新编扬剧《郑板桥》在戏曲园剧场试演,以地方戏曲形式演绎“八怪之首”郑板桥及其艺术人生。扬剧《郑板桥》以郑板桥中年、暮年两度客居扬州为核心内容,通过郑板桥与妻子饶五娘之奇缘、与官员卢抱孙之聚散、与盐商张从之恩怨,展开对清代扬州琳琅满目的市

  • 探案故事:郑板桥断案

    历史解密编辑:吕姐在农村标签:郑板桥,白居易,琵琶行,诗文,潍县

    话说潍县东门外有个宋家庄,庄上有个女子叫宋婷。她少年时父母双亡,跟着伯父过活。长大后,由伯父作主,嫁给数百里外临清县一个姓吴的商人。吴商人在外做生意,一年四季难得回家一次。回家几天,总是与妻子吵闹,二人感情十分淡漠。宋婷极为忧伤,又很气愤。一次丈夫又外出,她便回家探亲,住在宁家庄一个亲戚家就不走了。

  • 民间故事:郑板桥治病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不求人标签:郑板桥,名家,真迹,神品

    郑板桥是清朝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在书画上的成就广为人知,但他的医术如何了得,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乾隆年间,山东闹灾荒,老百姓四处逃亡,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潍县城里也随处可见灾民,一个个衣着褴褛,形容憔悴。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视察灾情后,立即下令开官仓赈灾。消息传开,满城欢声

  • 诗词悟道丨润笔费的鼻祖郑板桥

    历史解密编辑:北平永胜标签:郑板桥,诗词,书画,金农,书法

    文/永胜提起郑板桥,你脑海中必先想到的是什么?“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对吧?!以“怪”出名的郑板桥,名气很大,因为他不单是诗、书、画三绝,而且流传有很多趣闻故事,加上他平易近人,又诙谐幽默,最重要的是为官清廉,在清代是一个难得的政治、书画俱佳的好官员。书画家都很清高,作品完成后羞于向他人张嘴要钱,所以

  • [品味兴化] 郑板桥与管阮的故事(三则)

    历史解密编辑:兴化网闻标签:兴化,财主,管阮,郑板桥,小和尚

    如有侵权请联系 法律顾问 房律师15952666272郑板桥与管阮的故事(三则)☆刘双湖郑板桥题“南大门”一天,郑板桥从扬州城走到扬州落乡,看到不远处有一个草棚子。走近草棚子一看,原来是一个剃头的小伙子,就闲聊起来,一听口音是兴化的,郑板桥就问:“剃头师傅,你是哪里人”?剃头的说:“我是兴化东门外包

  • 故事:民间故事:郑板桥审麻棵

    历史解密编辑:吴七辅食日记标签:郑板桥,麻棵,知县,郑大人,师爷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有年遇大旱,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这天,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拉着成捆的羊皮,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忽然听得一声口哨声,接着从路边的高粱地里跳出几十个衣衫破烂的壮汉,他们手持棍棒,把货车围了个水泄不通。两名武师一见这么多穷汉要

  • 清晨阅读丨郑板桥论画: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郑板桥,石涛,写意,书法

    点击:“收录于话题”分类,查阅全部。提示:图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赈济而

  • “明朝三大才子”都有谁,其中一人郑板桥自愿称是其“门下走狗”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解缙,徐渭,杨慎,明朝,郑板桥,朱元璋,门下走狗

    其实明朝的才子有很多,只不过在比较之下,很多人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就好比明朝一共有90位状元,但并非每个人都在后世有名气。相反像解缙只是“同进士出身”,但他在后世却赫赫有名。因此,能够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的人,一定具有过人之处,才能在整个276年的明朝历史中脱颖而出。那么说到这里,到底“明朝三大才子

  • 永辰主演历史人文纪录片《郑板桥》2月9日播出

    历史解密编辑:北青网-北京青年报标签:诗词,先生,兴化,永辰,纪录片,古装片,历史片,书法作品,郑板桥(电视剧)

    2月2日,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发布了2023重点影视节目片单,其中被列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的三集人文历史纪录片《郑板桥》将于2月9日-13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每晚21:30《发现中国》栏目播出,该片由演员永辰与杨以笙主演,泰州市委宣传部、兴化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