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李秀成投降后献出一计,可剿灭太平军,曾国藩听完大怒:立即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3/12/8 20:39:08

我们都知道,晚清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有着属于它的辉煌,但也有着属于它的多事之秋。

清朝末年是一个灾祸横行的年代,那个年代中内有太平天国举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掠夺中华民族的财富资源。

种种的缘由让中华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急时刻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汉臣开始崛起,他们靠着自己的能力支撑起了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为清王朝再一次延寿。

反观同一时期的太平天国内部,早期虽然事业蒸蒸日上,但到了后期内部争权夺利不断,诸多的天王沉迷酒色,天天想着如何给自己捞权。

可以说自从太平天国建国之后,整个天国的内部就已经开始逐渐腐化,失败基本上成为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在平定太平军的战事中,曾经有人向曾国藩进献了一条妙计,只要曾国藩能依计而行那么就一定能够平定太平天国。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在听完了这条计策之后不但没有依计而行,反而是将那个献上计策的人马上处决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力挽狂澜的“忠王”

上述提及的给曾国藩献上计策的人名叫李秀成,值得一提的是,他真正的身份不是清军而是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员,此人的一生也堪称传奇。

李秀成也是一个可怜人,他出生在清朝晚期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从小就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被人盘剥的穷苦日子,与小时候的朱元璋很相似。

天天过着这样的穷苦日子,李秀成有时候也在想如何才能改变命运,如何才能摆脱这样水深火热的日子,没过多久,李秀成就盼到了那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人,此人便是太平天国的创始者洪秀全。

洪秀全创建拜上帝教之后,李秀成就一直在关注着他,毕竟洪天王的主张对于那个年代的穷苦人来说堪称救赎之语。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宣布举义,得知消息的李秀成连忙赶到当地。

金田举义后没多久他就加入了太平军,成为了太平天国的一名战士,战场上李秀成作战十分勇猛,甚至可以用舍身忘死这4个字来形容。

正是靠着这种不怕死、敢打敢拼的精神在军中屡立战功,他逐渐地从一个小兵成为了一名带兵将领,甚至他获得了洪秀全的亲自册封。

自此之后,李秀成在洪秀全的领导下一路从金田征战到了南京,称得上是太平天国元老级人物。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入南京,洪秀全在创立太平天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只是,让李秀成没有想到的是,太平军的鼎盛之下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太平天国中后期韦昌辉等人为了争权夺利,使得太平军领导层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隙,最终导致了一场同室操戈的悲剧。

这场悲剧之后太平天国的力量被大幅削弱,后来被逼走的石达开虽然回了朝,但洪秀全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对任何人再没有了一丝的信任之心,石达开自然也不例外。

愤懑不满的石达开再次带着自己的十万部下远走高飞,从此之后再没有回天京,一时间太平军的势力大减,眼看太平天国的形势不妙,李秀成再也坐不住了。

他不愿辛苦打拼而来的事业就这样逐渐地衰落下去,于是乎联合一批年轻将领开始了一轮奋斗,而在李秀成的带领下,走向衰落的太平天国隐约有了复苏中兴的迹象。

从最初的苦苦支撑,到后来接连多次攻破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拯救了一度危机的太平天国。

直白一点来说,李秀成在太平天国后期的作用,就好比是刘备在夷陵兵败之后的诸葛亮

若不是有他的支撑,只怕太平天国会更早走向灭亡。也正是因为如此,1859年的秋天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王”,并且亲自手书“万古忠义”四个大字与他表彰其忠义的精神。

被清军俘虏最终身亡

从某个角度来说,李秀成算是一个乱世英雄,几乎以一己之力将走向衰败的太平天国中兴。然而,有些时候天命难违,太平军的失败从天京事变时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逆天而为注定了是不会有善果的,就如同当年的诸葛亮北伐一样,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早在同治二年的时候,李秀成就感觉到太平天国终将覆灭的结局,为此他曾劝说过洪秀全弃城而走,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惜的是,洪秀全不舍得南京城内的荣华富贵,而且当时的他还得了严重的疾病,身边的人走得走死的死,对于天下大军他已经是有心无力。

做到这种程度李秀成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完全可以带领自己的队伍离开天京这座危城,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和其他士兵一起坚守天京这座城池。

洪秀全死后幼天王洪天贵福继位,李秀成则成为了辅政大臣,支撑着太平天国的大旗。同治三年,在曾国荃的带领下,湘军依靠着埋炸药挖地道的方式将天京城的城墙轰倒。

天京门户洞开,不计其数的湘军士兵宛如潮水一般涌进了天京城,与据守在城内的太平军战士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太平军虽然勇猛,奈何清军的数量太过庞大,寡不敌众的太平军战士逐渐失去了城内的阵地。

天京即将落入清军之手,眼见情势不妙的李秀成连忙赶回天王府,找到了幼天王洪天贵福并护送他逃出天京城。

护送洪天贵福逃亡的过程中,李秀成将自己的好马留给了他,自己为了给幼主争取时间与清军整整战斗了一天一夜。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李秀成最终因为体力不支成为了清军的俘虏。

李秀成落入曾国藩手中后,对他痛恨无比的曾国荃提着刀想要杀了他,本以为李秀成会求饶,但让曾国荃没想到的是,威吓居然对李秀成完全无效。

李秀成的一举一动被曾国藩看在眼里,见李秀成如此的不惧死亡,曾国藩顿时起了爱才之心。

曾国藩特意交代狱卒不要过度难为他,要好好地对待李秀成,之后还让已经投降了的赵烈文去劝说。

也不知道赵烈文使用了什么方法,他居然真的说动了李秀成,根据赵烈文回报对方已经同意归降,并且表示愿意帮曾国藩一举剿灭剩下的太平军,还在监狱中写下自述。

对于这个消息曾国藩很是高兴,便派人将李秀成的自述取来观看,出人意料的是,看完了李秀成的自述之后曾国藩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李秀成斩首示众。

李秀成究竟写了什么

曾国藩不是很看重李秀成的才能吗?为何要突然杀他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事情的关键是出在李秀成的献计上,李秀成的原话是这样写的:

“罪将谢中堂大人不杀之恩,愿集大江南北数十万旧部归中堂统帅,为光复我汉家河山而效力......”这句话乍一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通篇都透露出了李秀成的感激之情。

似乎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招降了自己的旧部,那么叛军的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太平军自然都会被“消灭”,自己也可以凭借这个投名状再度被重用。

问题是满清朝廷并不是正统的汉族王朝,满清入关之际南方的军民曾打着“驱逐鞑虏”的口号,反对满清对汉人的统治。

虽然随着时光流逝满汉民族矛盾逐渐淡化,但满汉之别一直都是清朝统治者不可触及的逆鳞。

晚清时期是一个敏感时期,满汉民族矛盾重新开始尖锐起来之后,清王朝已经无法再代表“汉家”了。而李秀成所说的“光复汉家江山”,不就和反清复明的宗旨完全一样了吗?

简单来说,这压根就不是什么剿灭敌人的良计,而是教唆曾国藩谋反的祸乱之言啊。

试想一下,当时的满清朝堂党派之争那么激烈,要是这番言论传到朝堂、传进慈禧的耳朵里,曾国藩若是瞒着不报能有好果子吃吗?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何要杀丞相李善长,原因之一就是他知道胡惟庸要造反,但是却瞒着不上报,此时的情况与明朝时期的情况非常相似。

从这句话中也可以看出,李秀成绝非是真心归降清王朝,所以无论是李秀成这个人,还是他所献上的计策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曾国藩的性命。

正好此时朝廷的命令下达,要求曾国藩将李秀成就地正法,并将其首级送往京城,曾国藩刚好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勃然大怒的样子,下令将李秀成立刻处死。

他这样做一方面向朝廷证明自己的忠心,即使后期此时被有心人弹劾,曾国藩也有反驳的依据,毕竟李秀成是死在他的手里,而且前后几乎没有时间差。

可以说李秀成之死不是因为清朝的命令,而是因为曾国藩要避嫌,才会毫不犹豫将他当做弃子。只是可惜了李秀成,如此一个人才却落得个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的悲惨结局,当真让人感到唏嘘。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的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明星十级研究学者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太平天国,一个前期生猛活跃,被民众视为希望,后期内部四分五裂,遭到朝廷打压,成为朝廷巩固自己腐朽统治的牺牲品。不管是洪秀全,还是其他的王,最后都惨死在朝廷手上。大力想要摧毁太平天国,而不是与其一起联手击退洋军,宁愿任人宰割,也要将农民起义的势力扼杀在自己手里。太平天国的失败让世人看到清末朝廷的荒唐。

  • 李秀成评价杨秀清:不是做大事的料

    历史解密编辑:队友是羊标签:李秀成,杨秀清,洪秀全,东王,太平天国,石亚达

    李秀成,忠于国王的太平天国,已故的绝对支柱,他的“自我叙事书”,一篇关于国王第一义的文章阐述了这一点。那么他对杨秀清说了什么?李秀成;在他的眼里,东王杨秀清具有杰出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堪称他的才华,但人际关系方面,杨秀清处理不当,最终死于队友之手。“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县,住在一座叫平高山的山上。他在

  • 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秀成,太平军,安庆,陈玉成,曾国藩,李续宾,安庆之战,安庆市

    1853年被太平军西征时攻占的安庆,既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同时又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是太平天国西部最重要的军事屏障,也可视作地处长江下游天京(江宁,南京)的西面门户,于是便成了清军重点进攻的对象。1858年,清军攻陷江西九江,随后收复江西大部,进而窥伺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写下了天国之十误,有哪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在临刑要处死时,写下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著名的《天国十误》,罗列十大失误使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第一大错:杨秀清让李开芳、林凤祥北征,这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前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拨给北伐军的只有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虽然作战勇猛,

  • 1939年,有人自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子,讲述自己父子逃生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曾国藩,清军

    近来流传有一种说法,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与湘军领袖曾国藩私下里有不错的交情,两人在天京城破前夕互通款曲,暗中达成协议:李秀成开门给曾国藩献城,曾国藩则放李秀成一条生路。这种说法,源自一篇署名为王公玙的人写的题为《李秀成伏诛之谜揭秘》的文章。该文大意是:1939年冬,作者王公玙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长

  • 太平天国史, 曾国荃能力一般, 为何可以打赢陈玉成、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柴小帮标签:曾国荃,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曾国荃能力一般,不如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能打赢太平军,运气成分比较大。一、太平军战略失误,装备落后1858年,三河之战、桐城之战,陈玉成、李秀成全歼湘军精锐8000余人,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联手,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八旗、绿营阵亡一万余人,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张国

  • 李秀成20万太平军是怎么败给2万湘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太平天国之初,战斗力还是非常可怕的,一群光脚不怕穿鞋的农民起义大军席卷了大清王朝的南方富庶之地。一时间,打的各地清军晕了头,太平天国大有一举拿下大清的潜力,当时的外国政府很多都在考虑到底是支持残破的大清政府,还是支持这支发展迅猛的农民起义军,对于最终的胜利谁都没有把握。1862年10月,太平天国将领

  • 陈玉成、李秀成,在湘军阵营处于什么水平?比曾国荃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军,胡林翼,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洪秀全差点成为朱元璋第二,因内部不团结,被湘军逆袭成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八旗、绿营不堪一击,从金田起义以来,他们就经常战败,毫无斗志,没了当年之勇。1865年,太平军余部联手捻军在高楼寨设伏,7000八旗精锐全军覆没,清朝连本钱都丢了。八旗、绿营不给力,湘军成为清

  • 为何李秀成供词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廷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也是在近代历史上极为有名的一位军事家,虽说出身贫苦,但是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在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凭借着一身的真本事,从一个无名的小卒成长为了一名率领众人的大将,有此真材实料,实属是令人钦佩!李秀成出生于公元1823年,是广西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人,家

  •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李秀成堂弟、侍王李世贤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秀成,李世贤,侍王,曾国荃,太平天国,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李世贤,亦作侍贤,广西藤县大黎里(乡)人。出身农家,家境贫寒。李秀成堂弟。咸丰元年(1851年)随李秀成加入太平军,骁勇善战,颇有战功。1857年,积功封侍天福。当年12月,随爵封忠王的堂兄李秀成等率军增援被清军围困的镇江,救出守军。次年,擢拔为左军主将,率军驻扎安徽芜湖,主持皖南军务。7月,参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