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安庆之战有多惨烈?因李秀成失约,三员天将罹难,两万太平军战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年华名人汇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4/1/28 13:31:29

1853年被太平军西征时攻占的安庆,既是当时安徽省的省会,同时又是长江沿岸的一座军事重镇,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安庆被太平军占领后,一直是太平天国西部最重要的军事屏障,也可视作地处长江下游天京(江宁,南京)的西面门户,于是便成了清军重点进攻的对象。

1858年,清军攻陷江西九江,随后收复江西大部,进而窥伺安庆。随后,湘军悍将李续宾率部陆续拔除了安庆外围的所有据点。不久,又率军进攻位于巢湖边上的三河镇。李续宾的计划是 :先攻取庐州(今合肥),夺取安徽的大片土地,以断绝安庆、天京的粮食供应,再一举攻取安庆。三河镇是泸州咽喉,又是太平军囤积粮草以接济庐州、安庆、天京的重要后勤基地。一旦攻克三河,安庆也就失去了屏障,几乎唾手可得了。三河镇对湘军、太平军都是至关重要的。

太平军统帅、英王陈玉成制定了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略。李续宾因屡战屡胜,产生了骄傲轻敌的麻痹思想,当他率部突袭太平军时,陈玉成指挥所部且战且退,以引诱李续宾孤军深入。湘军进入伏击圈后,大批太平军伏兵聒噪冲杀,大举深入的湘军猝不及防 ,遭到重创,瞬间被太平军击倒一大片。李续宾从慌乱中稳住心神,亲自率主力展开反围攻, 却遭到赶来增援的李秀成部和三河镇守将吴定规部的夹攻。湘军遭太平军3路大军的围攻,寡不敌众,死伤惨重,突又突不出去,李续宾见大势已去,绝望地吊死在一棵树上,所部6000余人全部战死。是役,李续宾所部被太平军团灭,曾国藩胞弟曾国华和400多名文武官员被打死。三河之败,使湘军元气大伤,并被迫从安庆外围撤走。

1859年下半年,湘军统帅曾国藩逐渐走出了三河镇之战惨败的心理阴影,开始振作精神,分路进兵安徽。曾国藩的战略想法是:只要收复安庆,就可以廓清整个安徽,继而向天京(南京)推进。

1860年5月,曾国藩亲率8万湘军主力,从几个方向将安庆聚拢,并将安庆团团包围起来。

曾国藩胞弟、道员曾国荃率吉字营进攻安庆西北的集贤关,副都统多隆阿率麾下旗兵进攻桐城,道员李续宜(李续宾弟)部为援军。

6月,湘军攻破枞阳镇(今安徽铜陵市枞阳县),完成了对安庆的合围。

8月,曾国荃部吉字营万余人马开始围攻集贤关,彭玉麟率4000水师助战,太平军集贤关守将张朝爵、叶芸来率万余守军浴血抵抗,固守待援。

12月,陈玉成率部西征湖北途中,试图破解安庆之围,在安徽桐城挂车河与多隆阿部八旗军、安徽按察使李续宜部湘军展开激战,却被清军挫败,辗转进入湖北。次年4月,因李秀成失约,陈玉成未能完成合攻武汉三镇的用兵计划,旋即回师集贤关,进逼围城湘军,于菱湖北岸构筑13座高垒,与集贤关守军在南岸构筑的5座堡垒遥相呼应,还派吴定彩率1000精兵入城助守。

5月,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统太平军在安庆外围的横山铺、练潭一带与清军多隆阿部鏖战,大败亏输,余部败退桐城。随后,黄文金率部会合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等以及捻军与多隆阿部再战于新安渡、挂车河等地,又被多隆阿击败。

陈玉成挂念集贤关、安庆,遂率大军赶赴桐城与干王洪仁玕等人会合,商讨战事,合兵3万多人马,自挂车河至棋盘岭连营20余里,分3路南下,企图救援安庆,不料再次被多隆阿部击退,只得退回桐城。陈玉成亲自驰回天京求援。

湘军继续猛攻集贤关,伤亡再大也不退,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6月,集贤关外的赤岗岭被湘军悍将、总兵鲍超的部队攻破,太平军骁将刘玱林坚韧不屈,率部死战不退,2000守军(一说4000)最终全部英勇战死,刘玱林被俘后拒降,被凌迟处死。另两位守将李仕福、朱孔堂则信心动摇,率部(菱湖守军)投降湘军。曾国藩痛恨李仕福、朱孔堂参与了三河之役,下令将二人处死,所部万余将士悉数屠灭,一个不留。

7月,吴定彩率太平军敢死队自菱湖岸边强攻湘军挖掘的战壕,被湘军击退,经过反复血战,太平军在菱湖两岸构筑的18座营垒悉数被湘军攻破、捣毁,湘军乘势直扑安庆城下。

8月初,太平军重新集结兵力救援安庆,陈玉成、杨辅清率部自西路太湖向清河、高楼岭、三桥头、马鞍山、高河铺进军,林绍璋、吴如孝率军从北路桐城进抵挂车河攻占蒋家山,黄文金部由东路吕亭驿绕过鸡公庙直捣麻子岭,3路大军分进合击。太平军一举复克集贤关,在关口、十里铺、毛岭等要隘筑垒40多座以固守,安庆守军则出西门以为接应。陈玉成、杨辅清亲自督阵,很快攻破清军的第一层深壕。曾国荃见太平军攻势凶猛,也冒着枪林弹雨督军加紧挖壕修垒,太平军安庆守军出城自盐河、十里铺向东猛攻湘军新筑的堡垒,李秀成则督率援军自外围发起强攻,意图配合守军一举攻破湘军新筑的防御工事,湘军以“扎死寨,打呆仗”出名,确实顽梗凶悍,太平军发动十几次猛攻均被湘军击退,还损失了3000多将士。

陈玉成见硬攻不成,遂收兵回撤至菱湖北岸,并下令重新在岸边筑垒,用小划艇运送粮弹入城,均被湘军水师击沉、截获,安庆城中粮食耗尽,守军饿得面无人色,无力挺枪御敌。湘军断绝了安庆的水上粮道后,乘势大举攻城。

客观地说, 陈玉成提出的“围武昌,救安庆”策略是很正确的决策,但由于李秀成一心只想保住其苦心经营的苏福省(今江苏),对西征毫无兴趣,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结果使陈玉成的计划半途而废,安庆仍然处于清军的重重包围之下。

从1861年3月起, 陈玉成竭尽全力进攻围攻安庆的湘军。由于曾国藩兄弟为攻取安庆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且志在必得,因而安庆之战进行了5个多月,胜利的天枰最终倾向了曾氏兄弟。尽管陈玉成有勇有谋,所部作战亦非常勇猛,但安庆城最终还是在1861年 9月初被湘军攻破,陈玉成见大势已去,无力挽回,只得满怀遗憾地率余部缓缓退去。

据史料记载,1861年9月5日,湘军用挖地道埋地雷的方法轰塌安庆北门城墙数十丈,旋即大批步卒用沙袋填埋壕沟,沿缺口蜂拥入城,吴定彩当先率部死守缺口,与敌血战,千余将士全部被杀,湘军杀红了眼,进城后不问青红皂白见蓄长发的人就砍,城中尸骸满街,血流成河。

太平军安庆守将叶芸来等领残军进行残酷而激烈的巷战,一间房、一道院地与敌争夺。太平军将士们早就饥疲不堪,却无一退缩,皆奋起与敌血战,最终全部战死。安庆保卫战至此结束,据事后统计,死于安庆会战的太平军官兵至少有20000多人。为攻夺安庆,湘军也付出了惨烈的代价,战死者或多于太平军。

安庆沦陷后,太平天国在天京以西的防线全被湘军摧毁,天京西面都成了清军的天下,太平天国只是在江、浙地区的苏、杭等地还暂时保持着一定优势。

【插图源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写下了天国之十误,有哪十误?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如此美妙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石亚达,清军

    作者:清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捕之后,在临刑要处死时,写下导致太平天国失败著名的《天国十误》,罗列十大失误使太平天国走向灭亡第一大错:杨秀清让李开芳、林凤祥北征,这是太平天国败亡的前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太平天国拨给北伐军的只有两万兵马,这两万兵马虽然作战勇猛,

  • 1939年,有人自称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之子,讲述自己父子逃生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曾国藩,清军

    近来流传有一种说法,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与湘军领袖曾国藩私下里有不错的交情,两人在天京城破前夕互通款曲,暗中达成协议:李秀成开门给曾国藩献城,曾国藩则放李秀成一条生路。这种说法,源自一篇署名为王公玙的人写的题为《李秀成伏诛之谜揭秘》的文章。该文大意是:1939年冬,作者王公玙时任国民党江苏省民政厅长

  • 太平天国史, 曾国荃能力一般, 为何可以打赢陈玉成、李秀成

    历史解密编辑:柴小帮标签:曾国荃,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军,历史片,古装片,太平天国史,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曾国荃能力一般,不如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能打赢太平军,运气成分比较大。一、太平军战略失误,装备落后1858年,三河之战、桐城之战,陈玉成、李秀成全歼湘军精锐8000余人,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1860年,陈玉成、李秀成联手,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八旗、绿营阵亡一万余人,被咸丰誉为“江南长城”的张国

  • 李秀成20万太平军是怎么败给2万湘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秀成,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曾国荃

    太平天国之初,战斗力还是非常可怕的,一群光脚不怕穿鞋的农民起义大军席卷了大清王朝的南方富庶之地。一时间,打的各地清军晕了头,太平天国大有一举拿下大清的潜力,当时的外国政府很多都在考虑到底是支持残破的大清政府,还是支持这支发展迅猛的农民起义军,对于最终的胜利谁都没有把握。1862年10月,太平天国将领

  • 陈玉成、李秀成,在湘军阵营处于什么水平?比曾国荃强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陈玉成,李秀成,曾国荃,太平军,胡林翼,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洪秀全差点成为朱元璋第二,因内部不团结,被湘军逆袭成功。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八旗、绿营不堪一击,从金田起义以来,他们就经常战败,毫无斗志,没了当年之勇。1865年,太平军余部联手捻军在高楼寨设伏,7000八旗精锐全军覆没,清朝连本钱都丢了。八旗、绿营不给力,湘军成为清

  • 为何李秀成供词60年代才公开?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廷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也是在近代历史上极为有名的一位军事家,虽说出身贫苦,但是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在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凭借着一身的真本事,从一个无名的小卒成长为了一名率领众人的大将,有此真材实料,实属是令人钦佩!李秀成出生于公元1823年,是广西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人,家

  • 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李秀成堂弟、侍王李世贤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李秀成,李世贤,侍王,曾国荃,太平天国,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李世贤,亦作侍贤,广西藤县大黎里(乡)人。出身农家,家境贫寒。李秀成堂弟。咸丰元年(1851年)随李秀成加入太平军,骁勇善战,颇有战功。1857年,积功封侍天福。当年12月,随爵封忠王的堂兄李秀成等率军增援被清军围困的镇江,救出守军。次年,擢拔为左军主将,率军驻扎安徽芜湖,主持皖南军务。7月,参加天

  • 雨花台大战,太平军在李秀成的带领下,为什么攻不破湘军营垒?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是你我的标签:清军,水师,李秀成,太平军,曾国荃,李世贤,雨花台,左宗棠收复新疆

    作者:念初心【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1862年9月14日—10月24日太平军在李秀成的带领下在雨花台和湘军进行了长达44天的战役。战斗中,太平军强势的击毙了湘军副将倪桂节等人,曾国荃左颊受枪伤。不过湘军偷袭防御薄弱的太平军西线,烧毁营垒13座。大战过程1862年1月30日,清廷任命曾国藩为协

  • 天京保卫战中,李秀成二十万援兵为何打不败曾国荃三万病弱孤军?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秀成,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在取得安庆之战的大胜后,一直就把太平天国的王都天京(南京,金陵)作为下一个进攻目标。彼时,为了增强力量,曾国藩让曾国荃回乡招兵买马,使湘军吉字营实力得到进一步扩充。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万事俱备,曾国荃和幼弟曾贞干(本名曾国葆,后改贞干)率军从长江南

  • 叛军都城被攻破,李秀成被生擒,为何曾国藩宁愿抗旨也要将其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九厘米的雾秋千索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叛军,圣旨,曾国荃

    得意门生、至交好友全部都是朝廷重臣,不得不说曾国藩在满清政权中有着相当重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说是清朝官场中的移动的“半壁江山”,大事皇帝说了算,小事不用告知皇帝。尤其是湘军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后,曾国藩在满清可以用权倾朝野来形容。那又是为何?已经权倾朝野的曾国藩要违背圣旨,冒着抗旨事发的风险也要“忠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