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布拉达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仓央嘉措
他说:“端坐在布达拉宫时,我是雪域草原最高贵的王;流浪在拉萨街道时,我是人世间最美的情郎。”他追求自由,向往爱情。可是,却被身上的袈裟所禁锢,一生不得如愿以偿。最后分裂出两个人格,白天是端庄的傀儡,晚上成风流公子。
农奴之子到天选之子
在青藏高原上有着一个藏传佛教是由达赖喇嘛领导的,他们属于黄教。黄教注重戒律,追求六根清净,苦行自律。与此同时,他们还有的人信仰红教。
红教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多的要求,他们可以有情欲,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而仓央嘉措生在信仰红教的家庭,却被黄教选为继承人。
1682年,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在布达拉宫圆寂。
他在知道要圆寂时把自己的大弟子桑结嘉措叫到身旁,对他说:“我去后下一个转世灵童还没出生,在找到下一任达赖喇嘛之前,你要多注意蒙古族首领拉藏汗的举动。”
桑结嘉措在师傅去世后谨遵其遗嘱,为了不引起大乱,他隐瞒了罗桑嘉措圆寂的信息,并对外宣传:达赖现在在入关了,要修行入定,不得随意打扰,出关时间还未定。
就这样,他向外隐瞒了信息,他一边打理着宗教事务,一边派人暗中打听转世灵童的出世。终于,有了好消息传来。
1683年,在西藏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有小男孩出生。他出生在一个农户家庭,父亲叫扎西丹增,母亲叫次旺拉姆。父母为他取名为,计美多吉协加衮钦,小名阿旺。
他来自门巴族,其父母及祖辈都信仰红教。他本该无忧无虑的长大,在草原上自由自在的奔跑,和心爱的姑娘在蓝天白云下缠缠绵绵。但是,命运却选中了他。
当桑结嘉措听到部下传来的信息,他马不停蹄地赶去看这个转世灵童。在这时,桑结嘉措还并没有真正的觉得这个不到一岁的孩子会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他还在暗中观望。
这一切最后在阿旺抓周后成为了定局,在抓周时他选择了罗桑嘉措的一件遗物。一岁的阿旺还不知道自己抓住的那个东西成为了他命运的转折,让他的人生轨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夜之间,农奴之子变天选之子。
1685年,三岁的阿旺被正式认定为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并拜桑结嘉措为师,赐名仓央嘉措。
六根未净的活佛
在仓央嘉措被正式认定为下一任达赖喇嘛后,他并没有立即被接到布达拉宫生活,而是被放养在民间,让他在红尘中穿梭。
虽然下任达赖的身份给他很多束缚,但是仓央嘉措在民间长大,相比之下管教不是那么严格。他自由自在地在草原奔跑,与雪山羊群相伴,去聆听溪流的歌声,他感受着高山的雄伟,热爱着自然的朴实。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慢慢长大。少年有着清秀稚嫩的面容,天真烂漫的性格,满是诗意的情怀。少年情怀总是春,在红尘中长大的少年终究还是染上了红尘情欲。
在他14岁时,他遇见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仁增旺姆。青春期的少年少女满是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情的望向,他们常常一起相约出行,去看花开,去听水流,去感受风的温柔。情窦初开的两人有着最热烈的爱意,恨不得每天腻在一起,想要把自己的感情全部都倾述给彼此。他们私定终生,想要相伴终老。可是,终究情深缘浅。
最后他能给她的只有一首诗:“这么多年,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仍你一一告别。”
1696年,当时西部的噶尔丹发生乱变,康熙派兵讨伐。就在这时,他得知五世达赖喇嘛早已圆寂,但是此事却无人向他汇报。对此,他怒不可遏。
因为在当时清王朝早已实现了对藏族的统治,包括他们宗教佛教,朝廷甚至可以决定宗教领袖的任免。但是,对于罗桑嘉措的去世他却一无所知,让桑结嘉措隐瞒了这么久。
此事发生后,桑结嘉措只能赶快把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接到布达拉宫。至此,仓央嘉措的自由人生结束,他开始成为桑结嘉措的傀儡之王。
桑结嘉措在仓央嘉措的身边安排了许多眼线,每天盯着他诵读经文,他被规矩、条理、框架束缚起来,他彻底地失去了自由。
作为一个从小接受着红教教育长大的孩子,他并没有被很严格的束缚。无论是他对于感情的渴望,还是对于自由的向往。但是,少年的天性怎么能被控制住呢?
他感到痛苦,绝望,但是有无可奈何。慢慢的,他开始反抗,开始向命运发出无声的呐喊。
他开始了自己白天端庄诵经,晚上风流浪荡的双面人生。
他开始学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感情,倾述自己渴望。所以,他写下了无数的情诗。在文字的世界里没有约束,没有规矩,他可以随心所欲,可以任意畅游。
不仅如此,慢慢的他开始更叛逆的反抗。
每天白天他在布达拉宫里诵经文,高高在上,受人敬仰,不可亵渎。到了晚上,他脱下袈裟,化身达桑旺波,流浪在拉萨街头,风流无限。
在这时他遇到了第二个红颜知己——卓玛。这时的他处于人生最痛苦、苦闷时期,卓玛的出现给了他欢愉和轻松。她成了仓央嘉措唯一的情感寄托和倾述对象,他们互诉衷肠,你侬我侬。但是,这段感情还是无疾而终。
那是一个雪天的清晨,当时的仓央嘉措刚从外面回来,还没来得及处理自己留在雪地上的脚印就被人发现了,并沿着脚印最后找到了他出去的小门。当时的桑结嘉措大怒,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惩罚仓央嘉措,最后他把矛头指向了卓玛,他把卓玛杀了。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恋人的死给了仓央嘉措极大的打击,至此,他开始变本加厉地反抗,他明目张胆的去那些街头小巷,留恋烟火。
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随着拉藏汗和桑结嘉措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他们展开了战争。最终桑结嘉措惨败身亡。在这时,作为一个空有头衔而无实权的傀儡——仓央嘉措成为了最后的牺牲品。
拉藏汉将仓央嘉措留恋烟火,沉迷女色的事情向康熙上奏,说他的身份是假的,他是一个假的六世达赖喇嘛,并要求将仓央嘉措严惩不贷。
康熙为了与拉藏汗成为盟友,建立关系,于是下令废黜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的称号,并将其押解至京城,听候发落。
虽然仓央嘉措被夺取了六世达赖喇嘛的称号,可是,在无数藏民的心中,他还是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神,所以他们在途中将仓央嘉措救了下来。
但是,仓央嘉措不忍看见藏民为了救他而被杀害,最后他选择听从命运对他的安排,走上了去京城的路。他的背影,看上去既落寞又孤傲,面对前来送别的藏民,他始终没有回头。
仓央嘉措早也看破生死,他淡然地面对京城里未知的一切。但是,他还走到京城,最后在青海湖时染上恶疾。年仅23岁的他,最后在青海湖圆寂。
小结:
仓央嘉措的一生都被命运作弄,他生在红教家庭,最后却被选为黄教的领袖,成为傀儡之王;他最喜欢自由,最后却只能穿上那身袈裟,成为布达拉宫里的活佛。所爱不得相伴,最后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