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煜一首《长相思》无人可及,600年后纳兰容若斗胆仿写,竟超越前者?

李煜一首《长相思》无人可及,600年后纳兰容若斗胆仿写,竟超越前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诗词世界 访问量:4302 更新时间:2023/12/26 8:34:40

胸藏墨怀如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加店长微信shiyi0395,进群领福利!

在宋词史上,李煜绝对是一个举重若轻的人物。

尤其是其亡国后的作品,如《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等,读来肝肠寸断、满目苍凉 。

相较之下,李煜亡国前的作品,则多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柔糜,艺术价值也不高。

但有一首词是个例外,它被看作是李煜人生前期的代表作。

600余年间,少有人敢去仿写 。

直到清朝才子纳兰容若,在一个失眠的夜里仿写了一首,被许多人认为几可超越前者。

这首词名为《长相思 · 一重山》: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相思,本就是一个很缠绵的词汇了。前面加上一个“长”字,就更加婉转悱恻。

好似那思念的情意,也长长久久的,没个尽头。

长相思,同时也是一个词牌名。

它还有其它几个别名:吴山青、山渐青、青山相送迎、长相思令等。

李煜的这首词,写的是思妇“秋怨”。

一个思念情郎的妇人,在秋日里的愁怨。

令人惊讶且惊叹的是:

写的是“秋怨”,“秋怨”二字却偏偏深藏不露。

写的是“思妇”,却在词中丝毫找不到有关思妇的任何外貌、形象、神态的描写。

作为读者的我们,所能读到、见到的,仅仅是:

一重又一重连绵无尽、高高低低的山峦。

抬头,是辽阔高远的青冥,空无一物。

天际更远处,迷离烟水,泛着丝丝冷意。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一切景致,都随着思妇的视线移动,渐渐延展开来。

我们看到的,都只是思妇凭栏远望所见之景。

我们看不到的,是思妇内心一次又一次期盼落空的幽怨、失望与惆怅。

一树枫叶如火,灼人眼目,像思妇那炽热燃烧的思念。

一年又一年。

菊花开了,菊花又谢了。

塞外大雁尚且知道每年秋日南归,怎么那漂泊在外的游子还不归来呢?

他是不能归 ?

还是不愿归 ?

思妇的心中,一时担忧,一时怨恨,一时希冀,一时苦涩。

像平静的池水中,落了颗小石子,一圈一圈涟漪泛开去,最终搅乱了一池春水。

清末著名诗人俞陛云评价:

“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

李煜的这首小令,虽然只有短短36字,却把“长相思”三字,诠释得凄美而空灵。

至此以后的600年间,少有人敢去仿写。

直到清朝才子纳兰容若的一首《长相思 · 山一程》问世。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不同于李煜的“思妇秋怨”,纳兰容若这首词写的是远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帝因云南平定,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

纳兰容若一路随从,二十三日出山海关。

塞外苦寒,风雪凄迷,词人不禁思念起了家乡,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路途多么迢远而漫长啊。

一路上,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仿佛没有尽头。

每一天,离家乡都更遥远一些。

夜深了,空荡荡的旷野上,搭起了数千顶帐篷。

帐篷外不时有狂风扑打,雪花落下发出簌簌的声响。

夜深人静,风雪弥漫,搅扰得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

每一顶帐篷,都亮着一盏无眠的孤灯。

每一盏孤灯下,都是一个想家的人。

想着自己的家乡,此刻定然温暖而宁静,不闻风声雪声。

朴素自然的语言,白描不加雕饰的写法,却莫名地打动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国维对纳兰容若这首词很是赞赏。

他尤其喜爱“夜深千帐灯”一句,恢弘壮阔,几可与“长河落日圆”“大江流日夜”等相媲美。

李煜与纳兰容若。

这两个人,一个是南唐末代君王,一个是清朝贵胄公子。

看似没有关联的两个人物,却在两首《长相思》里,有了些许交错 。

平心而论,两人的作品可谓各有千秋。

同样写相思,一个爱情,一个乡情。

有人偏爱李煜的深婉缠绵,有人则更欣赏纳兰容若的淳朴动人。

那么,你会更喜欢哪一首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你知道吗?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世界原创发布。作者:叶寒。诗词世界出品、魏无忌主创图书《满堂花醉三千客》《笑死了!刷了1400年的大唐诗人朋友圈》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转载本文详见本号菜单联系方式。文中图片来自版权网站,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从三个角度分析,纳兰容若被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纳兰容若,纳兰词,饮水词,王国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辞》”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相信很多人对于这句词都不陌生。这首创作于清代的作品,虽然从未出现在任何的语文教材中,但是其在当代的传播程度几乎是到了尽人皆

  • 诗词丨纳兰容若最美的8首词,说尽一生,美到心醉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天地标签:思念,杨柳,春天,诗人,清朝,古典乐,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原创诗词

    文丨诗词君时光流转,春天乘着风款款而来。落叶的树干泛出了新绿,冰封的池水漾起了涟漪,连枝头的鸟儿,都忍不住叽叽喳喳地分享着盎然的春意。阅过唐诗,读过宋词,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清词大家纳兰容若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呢?今天,诗词君挑选出纳兰的几首春词与诗友们分享:让我们一起酌一壶醇香的春酒,体会纳兰诗中的

  • 纳兰容若又一首泣血之作:星星永远不能代替月亮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纳兰容若,李煜,纳兰,悼亡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情深不寿,所说的大概就是纳兰容若这样的人。纳兰容若,姓纳兰,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康熙朝名相纳兰明珠之子,贵胄之身犹能饱读诗书,殿试考中进士,深受康熙皇帝赏识。纳兰性德之才,最突出的便是词。他的词作以“真”取胜,情真意真,南宋以降,唯此一人而已。尤其是他的悼亡词,像

  • 纳兰容若最受推崇的一首小令,结尾5个字击中了所有人的心扉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李煜,故园,长相思,纳兰容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纳兰性德可以说是南宋以降最杰出的词人,其词作最胜之处在于一个“真”字。真情真切,婉丽凄清,读来令人为之悲喜哀乐,不能自主。其“真”便如李煜泣血之词,故而词坛很多人将纳兰性德比作李煜,甚至说他是李煜转世之身。足见评价之高。纳兰性德最受人推崇的便是其小令,时人评价他的小令“所为乐

  • 纳兰容若:文武双全的相国公子,31岁抑郁而终,与3个女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纳兰容若,明珠,康熙,顺治,惠妃

    古往今来,不少痴男怨女都爱将满腹愁绪都寄托于诗词之上,创作出很多意境凝婉的佳篇名作。与唐宋时期相比,清代并非是一个在诗词方面散发着无限魅力的朝代,但恰恰在这一时期,诞生了2个被情思所困缚、求爱却往往不得的悲情才俊,一个是康熙年间西藏的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另一个则是生于顺治晚期的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读

  • 纳兰容若写的一首中秋词,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无法掩住无尽的幽怨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纳兰容若,王国维,一首,晏几道,纳兰

    纳兰容若号称清代第一词人,平生最擅长写凄婉的悼亡词,偶有一些雄浑之作。王国维作《人间词话》,对纳兰词评价极高。十几年前,纳兰词在各大书店也曾经风靡一时。据说当时在北京,每一年都有不少纳兰词迷开诗词大会,吟诵纳兰词,吹捧这位大清第一才子。其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是《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长相思·山一

  • 茶:苏东坡的糖,纳兰容若的砒霜

    历史解密编辑:茶道百科标签:纳兰容若,苏轼,李清照,浣溪沙,蔡京

    纳兰容若,清朝最风流倜傥的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情根深种,一生为爱所困。李清照,宋朝第一才女,率真洒脱闪耀千古,还是逃不过前半生无忧后半生凄苦的命运。他们怀揣着非凡的才华,蕴含着同一种极致的深情,留给我们一篇篇绝世诗文。但如果把李清照和纳兰容若放在一起,恐怕爱他们词作的人,想起的就是他们各自的爱

  • 有一种意难平,就是词人纳兰容若,大清皇族贵胄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康熙,诗人,清朝,王国维,意难平,古典乐,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纳兰容若有史学家说,他是贾宝玉的原型。翩翩公子,温润如玉,却又伤情何其多。现在那句红得发紫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的诗词,明明已离世多年却还深受世

  • 纳兰容若的诗如果放在现在是什么水平?谁能与他一比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康熙,皇帝,徐志摩,饮水词,曹雪芹,纳兰容若,风流才子

    纳兰容若的词与水做的人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因名字与太子相冲,故改名纳兰性德。他出身显贵,集富二代与官二代于一身。其父纳兰明珠是朝廷重臣和权臣,是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其母出生皇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个女儿爱新觉罗氏。他一出生,不仅含着金钥匙,而且前途无量。纳兰容若天资聪颖,自幼

  • 十条爆笑冷知识:“年羹尧”其实是“纳兰容若”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金轩闪闪标签:纳兰容若,年羹尧,袁世凯,张之洞,爱因斯坦

    1、十年前的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其实我国以前曾发生过更为严重的地震,其中就有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达到了里氏8.5级,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地震,强烈的震动足足持续了十几分钟,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2个唐山大地震。2、每年的诺贝尔奖都备受瞩目,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奖金之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