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父子均受凌迟,一个一声不吭一个破涕为笑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父子均受凌迟,一个一声不吭一个破涕为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口说名人堂 访问量:849 更新时间:2024/1/17 14:17:5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石达开是一位具有英雄气的悲剧人物。

他有谋略,有才干,也有理想。

在太平天国攻占金陵,众人皆沉浸在争权与享受的时刻,其独具一份清醒与收敛。

凭一己之力,一度挽”天朝”于狂澜之既倒。

但也因这份格格不入,他最终被自己所曾寄以厚望的天国集团排挤出朝廷中枢,远奔蜀地。

落凤折翼后被清军围堵后残忍杀害,成了天朝覆亡的殉道者。

纵然以失败告终,石达开的事迹与胆气也常被后人所谈起。

翼王石达开像

尤其是,当他面对寸磔之刑时的从容淡定。

太平天国另类王,诸王皆醉翼王醒

提起太平天国,大多数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天王洪秀全

再了解得深一点,便还能说出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以及翼王石达开。

这几位王爷连同“天父”次子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开国六王”。

众所周知,发迹于广西金田村的太平天国运动,一声炮响之后,势如破竹,席卷大江南北,横扫半壁江山。

大有吞灭满清,再造河山之势。

“天朝”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无疑吸引了众多受尽役使与穷困的人们。

其队伍迅速壮大,一路高歌猛进。

可是,在攻陷南京,几十万胞兄胞弟进驻”小天堂”之后,天王洪秀全一头扎进富丽奢华的天王府。

11年间都没有出来过。

他不允普通的天国士兵夫妻团聚,却在自己的王府广选秀女,严格参照古代皇帝选妃的标准。

不仅如此,其还要求一定要是闺阁小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主上如此,其他几位“创始王“也都没有闲着,争相在自己的辖区内按照王爵规格。兴建府邸。

他们之间,翼王石达开算是欲求最少的。

虽然威望极高,尊享”五千岁”的待遇,但石达开深知金陵”天京”不应成为弟兄们事业的终点。

现在还不是彻底放松的时候,该有的底线与格局还是要有的。

同时,不同于其他戎马倥偬的将领,石达开还颇具才名。

其尤以善诗著称于世。

这不禁为这位年轻王爷赋予了不少浪漫主义色彩,深得当时天京臣民的仰慕与爱戴。

正因如此,当祸起萧墙的“天京事变”发生后,东王杨秀清与上万部属被北王韦昌辉所诛。

此时,翼王就成了稳定局势的擎天柱。

他痛斥韦昌辉的内耗行为,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诛韦昌辉。

这个举动立即获得了全体军民的支持,被时人尊称“义王”,并被推举“提理政务”。

而后,在石达开的主持下,“天朝“快速用最小的代价迅速恢复元气,并涌现出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这样的后起之秀。

其屡破清军的江北、江南大营,让内讧后一度濒临崩盘的太平天国,再度兴旺起来。

可遗憾的是,随着威望的日渐积累,洪秀全对石达开的猜忌也越来越重。

屡有掣肘制衡之举,矛盾接近公开化。

眼见内讧又将爆发,石达开为大局考量,选择主动离京避祸,前往重镇安庆驻扎。

曾左皆叹匪中枭,不敌川督骆秉章

在石达开离京几个月之后,天洪秀全为形势所迫,一度遣使持金牌诏请其回京继续主事。

但此时的翼王,对不思进取的天王既失望,又失去了信任。

最终,他选择在外指挥作战,拒绝入朝。

他派遣李秀成外击清军大营,陈玉成回援天京。

自己则率部解江西临江、吉安之围。

后又转战浙闽,逼得曾国藩夺情复出,重统湘军。

要知道在湖口大战中,石达开曾巧用火攻之策,打败湘军水师。

几十艘战船被焚,使得后来的曾文正公险些被俘,差一点就投水自尽了。

曾国藩曾评价太平军诸将中:“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不仅如此,同样与石达开交过手,自称”今亮”的左宗棠,也佩服地赞叹石达开道:“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

在太平军内部,翼王的人气更是直逼洪、杨,李秀成论及诸王。

“皆云中中,而独服石王,言其谋略甚深”。

自出离天京之后,石达开转战江南,之后一路西征。

最终来到四川的大渡河边。

物换星移,二度西征来到大渡河旁的翼王,早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

部众人数早已由十万锐减到五万。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骤雨过后,大渡河竟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前有清廷土司把守,后有临危受命的四川巡抚骆秉章所率数万官兵拍马赶到。

这位天国将帅中的”完人”,终于遇到了自己戎马生涯的滑铁卢。

此时,石达开性格中的理性与沉稳再度显现了出来。

面对既去的大势,或许拯救手下几万将士的性命,给他们谋个出路,才是自己所能做的。

也就是在此时,川督骆秉章派人劝降,承诺投诚不杀。

为了保全几万将士的性命,石达开最终选择投诚。

但事实上,部将中仅有三百老弱病残,确实因为此举而活了下去。

他们被就地遣散,得以解甲归田。

而剩余人等,却在放下刀枪后,被背信弃义的清军尽数捕杀。

彼时,石达开连同带在身边的5岁幼子石定忠,也被逮捕入狱,押往成都受审。

据清代学者黄彭年记载,审讯室里年仅32岁的石达开“举止甚稳,语言气概,不亢不卑,寓坚强于和婉之中”。

就连现场记述之人自己也感慨,这样的人不为朝廷所用,是谁之过欤?

覆巢之下无完卵,父子俱尝寸磔苦

面对清廷的审讯,石达开一一予以驳斥,并痛陈时弊。

这令主审官不时陷入尴尬。

但这不过都是过场,最终判决下达,石达开被判处闹事凌迟行刑。

见证行刑全程的学者记载,“方其就死, 纳履从容,若是我大清忠臣如此死法,叙入史传,岂不炳耀千载”。

事实上,关于行刑的具体情景,史上也有不同的记载。

有的说是割了一百余刀,有的说是在慈禧的授意下整整割了3357刀。

要知道,凌迟最残忍的地方就在于,在割满刀数之前要确保受刑人活着。

否则刽子手就要处死。

天朝翼王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所遭受的痛楚,我们无法想象。

但每一种记载都记述他确实在寸磔之时未出一声,视清廷之折辱若无物。

也有人认为,石达开接受凌迟一声不吭,有悖于人的生理极限。

极有可能是清廷怕他于闹市受刑时,将骆秉章等人骗降、杀降的不义之举公之于众。

于是,在他口中放入了类似“麻核”一样的物品或药物,导致他神经麻痹而无法开口。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去细究一位被凌迟之人到底是否有所哀嚎并没有太多意义。

翼王石达开的人生价值,更应由他的人生过程,而非结局来衡量。

更加残酷的是,在他血尽人亡之后,5岁的儿子也没有幸免于难。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这个孩子后来被慈禧下令特别“关照”,整整凌迟了九年之久,到十四岁时才割完最后一刀而死去。

只是临行前,当他得知自己终于可与父亲在天国团聚了,不悲反喜,破涕而笑。

而即便慈禧没有下令“关照”,按大清律,这个孩子在长到十岁后也要进行阉割,发边陲八旗为奴。

太平天国的悲剧结局,远非一代人所能承担。

结语

石达开因理想与抱负,选择了太平天国,成为”首义五大王”之一。

并在运动前期得以充分施展才干,大放异彩,让天父天兄的事业不断壮大,与清廷划江而治、分庭抗礼。

也算在人世间轰轰烈烈的走过一回。

他虽能看清本派阵营的症结所在,及时避出矛盾的中心,却也无力改变时局以及自己前无出路、退无退路的骑虎之势。

清廷的腐朽已经病入膏肓。

而寄托自己信念的天国方舟也早已偏离航向,步入了内部瓦解的快车道。

此时的他面对天地怆然,也许真的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参考文献

《清史稿》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

更多文章

  • 从战场态势看,石达开留在天京,太平天国获胜概率也很小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胡林翼,李秀成,曾国藩,战场,石达开,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明知会被杀头,忠王李秀成还是写下了几万字的“供状”,对太平天国进行一番点评,说出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曾经纵横大江南北十四年,差点埋葬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为何灭亡,李秀成总结为“十大错误”。其中,李秀成将天京事变、石达开外出单干视为“巨大错误”,深表痛心和遗憾。翼王石达开外出单干,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

  • 为何石达开被凌迟处死时一声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清军,将领,石亚达,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在中国5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规矩”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最强调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子民就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规矩,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规矩的话,就必须要受到相

  • 太平天国:石达开有多能打,他的无敌鸳鸯腿是怎么克敌制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广东,石亚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古装片,历史片,无敌鸳鸯腿,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翼王悲歌十二:石达开的武功连环鸳鸯步(踢)有多无敌?前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阵营中,被人们广泛赞誉的人物,他短短的传奇一生,也成了

  • 1857年6月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有没有另立“太平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石亚达,安国,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廷,咸丰

    1857年6月,石达开率领二十万太平天国精悍部队,离开天京出走,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带来很大损失。对石达开的出走,有人认为石达开不顾大局,私自离京搞分裂活动。也有人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是被洪秀全逼走的,他的出走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挽救革命。石达开的出走引起了清王朝的关注,清廷驻安徽的官员四处侦察打听石达开

  • 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洪秀全,韦昌辉,水师

    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客家人,小地主出身,家境较为殷实。因当地土客矛盾尖锐,石达开屡受当地土著豪绅排挤,愤而参加拜上帝会,与在广西传教的广东人冯云山、洪秀全结为异姓兄弟,称天父第七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石达开率一千多族人从贵县奇石圩赶赴桂平金田村加入团营

  • 石达开被凌迟3000多刀,却从始至终默然无声,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曾国藩,清军,太平军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看山三境界”,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放在历史的眼光上就是,时间会让人在看待历史人物上变得更为客观,曾经让你义愤填膺的对象,突然有一天你就会了解对方的辛酸,曾经你觉得愚不可及的对象,某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他是蚌壳里的珍珠。在太平天国运动整体都表现得不如何的情况下

  • 翼王悲歌十三: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性格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清军,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悲歌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翼王悲歌十三: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性格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前言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六月,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最后被押往成都

  • 1863年,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一声都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清军,骆俊,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刽子手,石达开

    1863年6月27日,成都督院街院门口,石达开接受凌迟极刑。3个刽子手忙了4个小时,四川总督骆秉章都看累了。刽子手拉开耷拉在石达开眼睛上的头皮,只见他双目圆睁,其光如炬。刽子手惨叫一声,利刃落地,顿时就失去了心智,哀嚎不止,“我有罪,我有罪啊……”一个月前,石达开突破清军的长江防线,带领三四万太平军

  • 石达开单干6年,为何没机会跟曾国藩交战?两次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藩,石亚达,胡林翼,清军,骆俊,巡抚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石达开是死对头,他们多次过招,每一次都是石达开获胜,曾国藩是输家。1854年4月,石达开驻守安庆,节制西征军务,曾国藩在靖港作战失败,他两次表演投水自尽,结果被部下捞上来。此战,石达开是统帅,石祥祯在靖港击败湘军,曾国藩颜面尽失。1855年初,石达开亲自到湖口督师,再一次与

  • 石达开智勇兼备,率领十几万大军出走,为何屡战屡败?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大军,清军,石亚达,太平军,韦昌辉,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在太平天国的这些将领中,石达开的军事能力绝对是第一流的,他指挥西征期间,于湖口之战大破湘军,气得曾国藩想要投水自尽。无论是太平军内部,还是清朝方面,都认为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第一名将。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领十几万大军出走,可是他却并未延续自己的“神话”,反而屡战屡败,最终兵败大渡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