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战场态势看,石达开留在天京,太平天国获胜概率也很小

从战场态势看,石达开留在天京,太平天国获胜概率也很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2/12 12:08:29

明知会被杀头,忠王李秀成还是写下了几万字的“供状”,对太平天国进行一番点评,说出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曾经纵横大江南北十四年,差点埋葬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为何灭亡,李秀成总结为“十大错误”。其中,李秀成将天京事变、石达开外出单干视为“巨大错误”,深表痛心和遗憾。翼王石达开外出单干,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的一个热门话题,石达开不顾大局,他一言不合就离开京师,这是太平天国灭亡的重要原因。其实,从当时的战场局势来看,就算石达开留在天京,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的概率也很小。石达开留在天京,只能延缓太平天国灭亡,但改变不了大局。

1855年1月,翼王石达开在九江、湖口取得大捷,曾国藩两次表演投水自尽的游戏,结果都被同伴拉回来。接着,太平军转入反攻,韦志俊率军从江北出击,第三次夺取武昌,西征局势一片大好。凭借着湖口大捷,石达开被誉为“战神”,是湘军的克星。石达开军事水平究竟如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话题,因为石达开前后表现差别很大;前期是战神,后期则是战五渣,连土匪都打不赢。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石达开与湘军作战时,就算依托太平天国,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胡林翼改变作战策略后,石达开是一胜难求。纵观天京事变前,石达开与湘军交战的历史,双方是互有胜负,难以区分高低。胡林翼改革湘军战术后,石达开就再也没有赢得胜利。1856年5月,石达开率3万精兵增援武昌,被胡林翼湘军阻挡在主战场之外,石达开用尽全力,也没能破局。

胡林翼主持湘军以来,改变了曾国藩一味野战、攻坚战的做法。野战,湘军虽然素质比较高,但太平军人数多,湘军没有必胜的把握。攻坚战,湘军塔齐布、罗泽南两位大将兼创始人都因此丧命:塔齐布被活活气死,罗泽南被枪炮打死。原因很简单,湘军缺乏重武器,太平军同样如此。野战、攻坚战,压根不适合湘军,一味地跟太平军硬刚,只能是死路一条,活活被耗死。如此,胡林翼决定改变战术,反客为主,执行“堡垒战术”与“围点打援”,跟太平军拼消耗。不得不说,胡林翼这招非常狠辣,除李续宾孤军冒进,在野战中被全歼外,太平军从未在大战中获胜。“堡垒战术”,就是在太平军据守的重要城池,如武昌、九江、安庆、天京等城下扎下大营,构筑起一座坚固堡垒,截断城内外联系。“围点打援”,就是围困城池,但并不攻城,而是吸引太平军来攻击自己的坚固堡垒,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如此一来,湘军反客为主,以逸待劳,跟太平打起了消耗战。

胡林翼的“堡垒战术”以及“围点打援”,石达开无法破局,他曾尝试过,但并没有什么效果。天京事变前,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极盛时期,石达开亲自率3万精锐增援武昌,韦志俊在城内响应,结果打了三个月,太平军增援部队寸步难行,被迫退守洪山,与湘军进行相持。石达开主持天京政局后,武昌局势更加危急,他也没法去增援。如此,韦志俊只能以夜色做掩护,率军撤离武昌。不久,东线战场的句容、溧阳等也陷落。极盛时期的太平天国,石达开亲自出马,都没能突破湘军的“堡垒战术”,何况是天京事变后元气大伤的太平天国呢?石达开是否离开天京,胡林翼都不会改变已经具有明显效果的“堡垒战术”。就算石达开留在天京,他又能奈何呢?太平军能否破解“堡垒战术”,并不在于石达开是否留在天京,而是武器装备有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如前文所言,攻坚战对湘军、太平军都是一大难题。

太平军若想突破“堡垒战术”,只有三条路可以走。第一条,利用重型武器,摧毁湘军坚固堡垒,直接解除城池之围困。第二条,借助强大的水师力量,将粮食、弹药、兵马、衣物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城池中,让太平军有打消耗战的资本。第三条,进行“运动战”,攻击清军重要战略城市,吸引对手分兵。以上三条路,第三条可以直接“枪毙”,因为太平军已经分散驻守各地,没办法组建一支强大的劲旅进行运动战。此外,清朝有了一套对付农民起义军运动战战术的有效手段,就是搞“坚壁清野”,士兵坚守城池,各地民团则俢筑寨子。如此,太平军无法获取物资补给,也无法招收更多的兵员,如同流寇一般。至于第一条和第二条,太平军想要行得通,必须先要夺取江浙,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跟列强搞好关系,从欧美引进先进的陆军、海军装备。因为,此时太平天国的水师可以忽略不计,压根不是湘军的对手。想要战胜湘军,破解“堡垒战术”,太平军必须组建近代化海军,并训练出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那么,若是石达开留在天京,他能够创造第一和第二个条件吗?笔者认为,概率非常小。都知道,太平天国是两线作战,西线与湘军战斗;东线与以八旗、绿营为主的“江南大营”作战。进军江浙,就必须要摧毁“江南大营”,抽调精兵悍将,而石达开很难做到这点。要知道,石达开主持天京政局时,“江南大营”就开始转入反攻,镇江、溧水、句容等都处在包围之中,而石达开却不能救援,或者说救援不力。退一万步讲,石达开不惜牺牲上游战局,抽调全部兵力反击“江南大营”,然后进入江浙。此时,胡林翼湘军也许已经包围天京,留给石达开的时间也不多,他压根没有机会组建一支劲旅。再则,西方列强未必支持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列强并不想与清朝全面开战,战场局限于珠江流域、京畿地区,其目的是逼迫清政府就范。如此,太平天国获胜的概率非常小,就算石达开留在天京。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更多文章

  • 为何石达开被凌迟处死时一声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清军,将领,石亚达,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欲饮黄龙血,人头作酒杯。破家还汉业,揽辔铁群才。羽翼原无黍,豆箕实可哀。蜀山稚不逝,魂魄好归来。”在中国5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规矩”一直是封建统治者最强调的一件事,他们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的子民就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规矩,如果有人违背了这些规矩的话,就必须要受到相

  • 太平天国:石达开有多能打,他的无敌鸳鸯腿是怎么克敌制胜的?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广东,石亚达,杨秀清,洪秀全,冯云山,石达开,古装片,历史片,无敌鸳鸯腿,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翼王悲歌十二:石达开的武功连环鸳鸯步(踢)有多无敌?前言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阵营中,被人们广泛赞誉的人物,他短短的传奇一生,也成了

  • 1857年6月石达开从天京出走后,有没有另立“太平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石亚达,安国,洪秀全,太平天国,清廷,咸丰

    1857年6月,石达开率领二十万太平天国精悍部队,离开天京出走,给太平天国革命事业带来很大损失。对石达开的出走,有人认为石达开不顾大局,私自离京搞分裂活动。也有人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是被洪秀全逼走的,他的出走是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挽救革命。石达开的出走引起了清王朝的关注,清廷驻安徽的官员四处侦察打听石达开

  • 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洪秀全,韦昌辉,水师

    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客家人,小地主出身,家境较为殷实。因当地土客矛盾尖锐,石达开屡受当地土著豪绅排挤,愤而参加拜上帝会,与在广西传教的广东人冯云山、洪秀全结为异姓兄弟,称天父第七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八月,石达开率一千多族人从贵县奇石圩赶赴桂平金田村加入团营

  • 石达开被凌迟3000多刀,却从始至终默然无声,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曾国藩,清军,太平军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看山三境界”,即“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放在历史的眼光上就是,时间会让人在看待历史人物上变得更为客观,曾经让你义愤填膺的对象,突然有一天你就会了解对方的辛酸,曾经你觉得愚不可及的对象,某一天你会发现其实他是蚌壳里的珍珠。在太平天国运动整体都表现得不如何的情况下

  • 翼王悲歌十三: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性格是很大的一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清军,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太平天国,翼王悲歌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翼王悲歌十三:石达开之所以失败,性格是很大的一个原因前言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六月,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最后被押往成都

  • 1863年,石达开被凌迟处死,一声都不吭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清军,骆俊,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刽子手,石达开

    1863年6月27日,成都督院街院门口,石达开接受凌迟极刑。3个刽子手忙了4个小时,四川总督骆秉章都看累了。刽子手拉开耷拉在石达开眼睛上的头皮,只见他双目圆睁,其光如炬。刽子手惨叫一声,利刃落地,顿时就失去了心智,哀嚎不止,“我有罪,我有罪啊……”一个月前,石达开突破清军的长江防线,带领三四万太平军

  • 石达开单干6年,为何没机会跟曾国藩交战?两次擦肩而过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曾国藩,石亚达,胡林翼,清军,骆俊,巡抚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石达开是死对头,他们多次过招,每一次都是石达开获胜,曾国藩是输家。1854年4月,石达开驻守安庆,节制西征军务,曾国藩在靖港作战失败,他两次表演投水自尽,结果被部下捞上来。此战,石达开是统帅,石祥祯在靖港击败湘军,曾国藩颜面尽失。1855年初,石达开亲自到湖口督师,再一次与

  • 石达开智勇兼备,率领十几万大军出走,为何屡战屡败?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大军,清军,石亚达,太平军,韦昌辉,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在太平天国的这些将领中,石达开的军事能力绝对是第一流的,他指挥西征期间,于湖口之战大破湘军,气得曾国藩想要投水自尽。无论是太平军内部,还是清朝方面,都认为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第一名将。天京事变后,石达开率领十几万大军出走,可是他却并未延续自己的“神话”,反而屡战屡败,最终兵败大渡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石达开兵败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韦昌辉,太平军,天京

    石达开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中,以其卓越的智慧、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在反封建压迫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这么一个忠心耿耿的优秀人才,最后的结局却是率军远走,继天京事变后再次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分裂,自己也在兵败大渡河后为全兵士而引颈就戮。那么石达开究竟为何要出走呢?究其原因,有人说石达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