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石达开在大渡河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为什么说石达开在大渡河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3/12/29 21:54:33

石达开一头扎到大渡河边时,其兵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过时的目标

石达开想过大渡河,是为了入川,在四川开辟新的根据地。

选定四川为进军方,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当时的四川,既是大清的财赋重地,也是空虚之地。

1860年时,云南的李蓝起义军,本不过千人,攻入四川后,迅速发展到10万人,并一度有进逼成都的架势。

当时的石达开,怎么都比李蓝起义军要强得多了。

然而,时间不等人,5年过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

在镇压李蓝起义期间,清政府已经加强了在四川的力量。

因此,清政府早已云集重兵,多方部署,以阻止石达开入川了。

此时的四川,已不是敌人的薄弱环节,而是重兵之地了。

执着地选择入川发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这也注定了石达开失败的必然。

过气的军队

四川,已不是5年前的四川了;石达开的军队,也不是5年前的军队了。

5年前,在南安,石达开手下的“三江两湖人士”,多是太平军精锐,战斗力很强。

然而,5年蹉跎,无所作为,看不到前途的手下纷纷离开了石达开。

此时,石达开手下,表面上仍有号称10万的军队,但是,大多数是在广西、云南新收集的军队(主要是其他起义失败后的残部),他们的战斗力、军纪,都有很大的问题,更缺乏长途运动战的经验和能力。

在石达开运动于川滇一带时,已经出现了军纪混乱,掠夺百姓的事情。

过分“从容”的进军

紫打地,前阻大渡河,左界松林河,右临老鸦漩,东南三峰耸立,隘口险仄。

此地,易进难退,在兵家中是典型的“绝地”。

在“绝地”,一旦受困,就插翅难飞了。

没事不要去“绝地”,去了就要赶紧过!

何等英雄,自然深知这一点。

在此前的作战中,翼王声东击西,不费一兵一卒,直渡金沙江,直扑大渡河,其指挥可谓精彩绝伦。

因此,太平军初抵大渡河时,对岸尚无清军,而侧翼的松林河也不过200余土司兵。

当日,一部分侦察部队已经渡河了,就等大军过来了。

如果抓紧时间,继续进军,石达开仍有机会按照其设想,进取泸定,进入盆地。

这一停,就是三日。

有说法是:石达开喜得一子,十分高兴,“传令犒赏,休养三日”。

个人以为,翼王用兵一生,应当不至于如此昏庸。

所谓“休养三日”,应当是出于休整军队,编织竹筏的目的,以求一举渡河,加之河水暴涨,翼王认为“山水暴发,一二日可平也”,等待渡河条件的变化。

然而,不论出于何种原因,在绝地一停就是三日,错失机会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身处“绝地”,就应该争分夺秒,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过河!

不论是连夜强渡大渡河,还是夺取松林河,分兵泸定渡河,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显然,翼王虽智勇足备,但他对渡大渡河的危险认识不足,“过分从容”,以至坐失唯一的机遇。

三日后,水平,对岸的清军也到了,松林河的敌人兵力也加强了。

过期的政策

大渡河附近,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如果能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翼王或许还能支持,又或许真能全身而退(过河是不可能了)。

对于获得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太平军是有经验的。

翼王的办法是:与土司联络。保证过境“秋毫不犯”,许诺赠良马二匹,白金千两,并承诺“他年天国一统之后,定有加封”,否则“鸡犬不留”。

一句话:交个朋友,不交朋友就灭了你!

太平军强盛之时,这是一个不错的政策,然而,现在,这显然是“过期”的政策了。

交朋友?

这显然是一个“过期”的政策。

太平军将士,军纪已经混乱,在川滇边界,就有过不少劫掠行为。

直到今天,当地仍有不少同胞控诉翼王劫掠对他们的破坏。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呢?

许诺将来“定有加封”?

如果土司了解形势的话,应当知道:安庆已失,太平军没多少日子了,哪里还有什么“天国一统”的日子?

如果土司不了解形势,他应当知道:眼前这支军纪混乱、身处绝境的残兵,能有前途吗?

土司当然不会鸟石达开。

土司不鸟石达开,普通夷人群众更是敌视石达开。

陷入不利后,石达开曾抓当地夷人做向导。

然而,夷人群众宁死不当向导,石达开遂将200余名向导斩杀祭旗。

如此,翼王更是飞不出去了。

过早放弃

事已至此,翼王军团已陷入绝境。

然而,翼王毕竟仍拥有较强的兵力,拼死突围,纵然主力难逃,少许人马死战得脱还是可能的。

自古创业英雄,必有百折不挠的气质。

翼王想入川,与刘备比。

翼王造反,与李自成比。

需知,当年在潼关南原,李自成也被打个了精光,只带了18骑逃到商洛山中。

翼王如果依然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未必必然命丧于此。

然而,翼王及其属下却早早放弃了。

翼王的军师曹卧虎,投河自尽了。

翼王本人,则低估了斗争的残酷,对敌人抱有幻想。

因此,翼王早早放弃,试图“舍我一人,以全三军将士性命”,主动放下武器,自投清营。

结果,翼王本人不得保全,将士们也被清军屠戮了。

石达开确实是富有谋略,智勇双全的名将。

然而,败亡于大渡河,可谓必然。

70年后,我军要过大渡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了斗争形势,尤其洞悉了敌人内部矛盾后,做出的实事求是的决策。

而翼王要过大渡河,不但对当地土司立场不确定,对敌人也心存侥幸,在不利情况下,固执地要向强大敌人的统治地带发展。

由此来说,即便侥幸过了大渡河,翼王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何况···翼王完全不具备渡过大渡河的条件。

就军队而言,这支以新募士兵为主的军队,不但战斗力有限,军纪也混乱,不具备完成这种九死一生,“进出绝地”的能力。

就用兵而言,翼王对形势的危机认识不足,没有一往无前,克服一切困难前进的勇气,在稍有不利气象时莫名其妙地顿兵三日,坐失时机。

就政策而言,翼王不能真正争取当地夷人的支持,只是以财富诱惑、兵威威胁。结果,与当地夷人成为仇人,陷入两眼一抹黑的困境。

就斗争意志而言,翼王已失去了斗争到底的决心,早早放弃抵抗!

更多文章

  • 石达开、陈玉成都获得了对手尊重,李秀成为何却被曾国荃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啦啦萌小宠标签:石亚达,陈玉成,曾国荃,李秀,李秀成,胜保

    先说一个年代离我们更近一些的历史真事。1940年5月23日,湖北宜昌10万军民聚集在宜昌城内外为忠烈殉国的张自忠将军送行。该日,丧心病狂的日军战机几次低空盘旋,在侦知下面是为张自忠送葬的人群后,竟然天良发现,未予实施轰炸。其实,就在数天前,一向傲慢自大的日军电台广播,也以无比崇敬的语调播送了他们对张

  • 起义军悍将, 改投清廷, 参与剿杀石达开, 官至四川提督, 寿终正寝

    历史解密编辑:张勇说生活标签:清军,悍将,石亚达,太平军,唐友耕,蓝大顺,石达开,四川省,太平天国

    一代枭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名王之一,他的最后结局让无数人为之惋惜。天京事变后,石达开与天王洪秀全交恶,不能相见容。为避免二虎相争局面出现,1857年6月,石达开决定让城别走,离开天京,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安庆,开辟第二战场,另谋出路。石达开将事业的发展基地定在四川,原因是四川号称天府之国,

  • 太平天国在广西50:石达开回师广西,为啥不和桂平大成国合作抗清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石亚达,大成国,太平军,石达开,太平天国在广西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大桂平传奇》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翼王悲歌七:进退两难的回师广西之路前言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清政府对外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对内加紧压榨,鱼肉人民,社会危机更趋严重

  • “翼王”石达开:被清军千刀万剐而死,5岁儿子却破涕为笑?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石亚达,清军,洪秀全,韦昌辉,太平天国,太平军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孝是延续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最早出于西周的尊祖敬宗之礼,春秋战国时孟子将其巩固为人生的最高道德,当然现代人并不推崇忽视自我的愚孝,但无论如何对父母过分寡薄之人,定会受到社会的谴责,那么何以石达开遭遇千刀万剐而死,他5岁儿子却破涕而笑?这中间有怎样崎岖的故事?1831年是

  • 鲜为人知的石达开南安决策,如果坚决执行湘军将无力再战

    历史解密编辑:北风往事标签:清廷,大军,翼王,石亚达,曾国藩,石达开,太平天国

    “前半生羽翼天朝,后半生沦为流寇”似乎是对石达开吊诡人生的一句无奈注脚,但其实是走入了以成败论是非的误区。笔者之前说过石达开属于弱一流谋略型统帅,虽然怯于硬仗但其善用谋略的优势却始终在线。事实上,如果石达开能够坚决执行他迅速入川经略蜀地的南安决策,那么湘军将极有可能就地溃散乃至哗变,全国反清形势也将

  • 石达开的妻子临死前,大喊另一个男人的名字,清军:此人已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石亚达,曾国藩,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军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之一,一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16岁参加运动,20岁封王,可却在32岁时被凌迟处死。石达开死后,他的妻子刘氏也被送上绞刑架。可正在这生死关头,刘氏却大声呼喊着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不是石达开,而是谁?一切还是先从石达开的生平说起,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自幼习武,非常热衷正义。石达

  • “翼王”石达开,被清军千刀万剐,5岁幼子为何不哭反破涕为笑?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士兵,清军,翼王,石达开

    在封建朝代轮番更迭的时候,风起云涌的社会形势中出现了很多的英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能臣志士从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来,站在时代的潮头担当自己的责任,有的人用自己的肉身来换取社会的进步,有的人将自己投进了革命的征途。石达开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清政府日薄西山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在这场运

  •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总领军政,他为何却率军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石亚达,洪秀全,太平天国,事变,军政,杨秀清

    1856年10月,江北大营的清军发现异样,“长发尸骸不可胜数,由观音门口内漂流出江,内有结连捆缚及身穿黄褂者”。这时候,清军才意识到江宁城内发生了变故,这场变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等人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奉命总领军国政务。然而没过多久,石达开被迫出走,这到

  •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儿子凌迟处死,一定要割满3000刀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慈禧,大臣,石亚达,曾国藩,石达开,太平天国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儿子凌迟处死,且要满3000刀。有大臣上奏:太后,5岁稚子,难以下刀!慈禧轻哼了一声:那就养大了,慢慢儿的刮。翼王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虎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慈禧曾派心腹爱将曾国藩去捉拿石达开。但是,她低估了石达开的能力,曾国藩被打得节节败退,后来还差点跳湖自尽。

  • 太平天国时代,石达开渡过了大渡河,能否开创一番新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清军,大渡河,洪秀全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翼王,五千岁,算是一个非常悲情的英雄,与太平天国其他几个王相比,翼王石达开更是受到世人的敬重。可惜最后他率领着孤军在大渡河的时候被清军所阻击,最后英勇牺牲。在早期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石达开谓是太平天国的一个军事奇才。他率领军队屡次打败清军和湘军,当时敌人甚至都对他非常敬畏。曾国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