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一首冷门的咏梅诗,短短28个字,却写出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

郑板桥一首冷门的咏梅诗,短短28个字,却写出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端书馆 访问量:1485 更新时间:2024/1/9 20:38:25

梅与竹、松并称“岁寒三友”,又与竹、兰、菊合称为“花中四君子”。梅花在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从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再到主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的咏梅佳作。

郑板桥的诗词多写自己的志向和品质,反倒是显得更为深刻。比如这一首咏梅的古诗。虽然读上去有点打油诗的味道,但是这首诗结尾7个字堪称神来之笔,写出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值得细细品读。

《山中雪后》

郑燮 〔清代〕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译文:

清晨起床后,打开门看到的是满山的皑皑白雪。雪后初晴,白云淡薄,就连阳光都变得寒冷。房檐的积雪还没有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曾被那些忌惮他的人阻挠,不能够进入科考的试场,也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诗人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写下的一首诗。

“山中雪后”点出了梅花是开在深山之中,大雪之后,同时也写出了地理环境和天气,暗合诗文末句“清孤”。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在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这首诗虽然读过的人不多,但却是一首难得咏梅的佳作,值得细细品读。

标签: 郑板桥咏梅梅花一首诗词陆游清晨咏梅诗

更多文章

  • 寻访 | 郑板桥在北京的足迹:万寿山、建国门、孔庙、卧佛寺……

    历史解密编辑:青睐标签:香山,贡院,孔庙,郑板桥,万寿山,卧佛寺,法海寺,颐和园,建国门,北京市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于世。他与北京有着不少渊源,曾四次进京,既考取功名,也广交善友。今年是郑板桥诞辰330周年,为此寻访其在北京的足迹,采撷那些久远的趣闻逸事……初次进京暂居“颐和园万寿山”郑板桥,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清代书

  • 一首《沁园春》,满怀癫狂意。郑板桥:没人比我更懂什么叫“恨”

    历史解密编辑:林家清欢标签:风月,苏轼,郑板桥,沁园春,古典乐,千古名句

    “沁园春”这个词牌,从初唐发端到北宋苏东坡定调,名声赫赫,佳作频出。由于它多用四字短语排列,节奏紧凑,调势活泼生动,可平可仄之字极多,较为自由。这样婉谐流畅的表达,也适宜于不同语言风格,无论抒情还是言志,抑或是谐谑、叙事、酬赠、祝颂等题材,都可以畅快表达。因此受到无数文人的青睐,填词者不知凡几。苏轼

  • 郑板桥:他是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三绝,血性为文章,瘦竹影婆娑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郑板桥,文章,扬州八怪,诗词,王安石,扬州市,中国世界遗产,大运河,中国文物

    郑板桥:血性为文章,瘦竹影婆娑郑燮,郑板桥,扬州八怪之首,诗书画三绝,世人对他的了解,大多限于书画,他那自称“六分半书”体和画的那瘦竹,引来多少的赞叹。其实他的诗词也颇有特色,而且切入时弊,他自称“直摅血性为文章”,诗文中体现着一个“真”字,无论是那几句题画诗,还是咏史诗,总是爱憎分明,显现着诗人率

  • 武秀才状告老农:粪水溅在我衣服上!郑板桥:你给老农磕头20个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郑板桥,武秀才,乾隆,知县,叩头

    欺压良善的武秀才拉着老农去郑板桥那里告状,说老农担粪时不长眼,把粪水溅在了他衣服上,求郑大人处理。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任知县,一天,只见本地武秀才气势汹汹的,拉着一个可怜巴巴的老农来告状。原来是老农挑粪时,不小心把粪水溅在了武秀才的衣服上。这本来不算件什么事,可这个武秀才仗着自己在地方上

  • 毛主席狂草《观沧海》,启功、郑板桥、周慧珺等大家都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爱新觉罗·启功,郑板桥,观沧海,毛主席,狂草,书法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每一位都背诵过的名篇,诗歌中也透着一股豪迈之气,毛主席对此,也是非常喜欢的,其狂草版《观沧海》,跌宕起伏,指点江山,让人叹服,还有不少书法大家,诸如启功、

  • 大才子郑板桥用对联教育儿子,充满人生智慧,令后人感悟良多

    历史解密编辑:真游泳的猫标签:郑板桥,对联,才子,读书

    说起郑板桥,大家一定很熟悉。作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诗书画样样皆能,堪称一位流芳千古的大才子。由于郑板桥在民间的名气太大了,所以老百姓各种讲述着郑板桥的事迹。这些事迹有的是真,有的是假,真真假假并不重要,毕竟都是民间故事。重要的是,故事里有哲理,有文化,让人深受启发。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对联达人

  • 郑板桥作了一首极容易背诵的诗,全文几乎都是数字,看一遍就会背

    历史解密编辑:柳婉月标签:郑板桥,诗词,隶书,书法,咏雪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流传至今的文学瑰宝,向来要求押韵工整,文采兼备。尤其是魏晋时期的文学,更是注重辞藻之华丽,用句之精妙。不但句词与意象皆有增加,更是要求二者合一,彼此兼顾。但古往今来,唯独有一首诗却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它没有华丽的词汇,精妙的语言,就连押韵也全然舍弃,可偏偏这样一首“离经叛道”之作,

  • 郑板桥:完美的人生,应该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天下标签:郑板桥,扬州八怪,难得糊涂,乾隆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郑板桥郑變 仿文同竹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朝年间,扬州冒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他们被称为“扬州八怪”。这些人才华横溢,作风清高,各有各的怪癖。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怪在传奇。郑板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这些赞颂他人品的

  • 郑板桥:我的人生自61岁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怀素,小楷,郑板桥,黄庭坚,书法作品

    郑變 兰竹石 184cm×93cm 上海文物商店藏人生自61岁开始文/钱红莉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多才的乡间隐士,把家里唯一的女儿嫁给了郑板桥的父亲。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每一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这么一来,郑板

  • 这首诗毛主席、郑板桥、曾国藩都写过,可谓精彩纷呈,佳作迭出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郑板桥,曾国藩,毛主席,董其昌,草书

    唐诗宋词,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好多作品皆能张口即来,耳熟能详。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那鲜明的色彩,独特的意象,深厚的哲理,都能给人无尽的回味。这首诗很多大书法家都书写过。比如毛主席、郑板桥、曾国藩、光绪、董其昌等,皆留下了珍贵的墨宝,精彩纷呈,风格独具,如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争奇斗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