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 12 世纪,东亚大陆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那就是庞大的大辽帝国和大宋帝国相继崩溃。而导致辽宋帝国崩溃的力量,是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部族——这种变化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女真部族当时还处于部落状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辽国造成致命打击,更何况接二连三的消灭辽国和宋国?
不过,虽然女真部族创造了这样一件堪称奇迹的事件,但是不可否认,女真部族对辽宋的覆灭十分不彻底:因为虽然女真部族建立的金国灭掉了辽国,但是辽国的宗室耶律大石还是在西域地区建立了西辽帝国,并对中亚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北宋虽然也被金国灭掉,但是从金国对北宋发动灭亡战争,到金国灭亡,这百余年时间里,北宋的后继者南宋,和金国的冲突就始终没消停 ——这期间有金国主动攻打南宋,也有南宋主动北伐金国。
而西辽,则似乎成了被遗忘的存在。那么问题来了: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金国为何长期无动于衷?
丧家之犬
辽朝的版图很广:对于大辽皇帝来说,燕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姓是他的子民,辽河流域的契丹各部是他的臣民、东北亚地区的女真部族要向大辽皇帝称臣,而蒙古高原上的各个部族,也要臣服于辽朝。
不过这一切在天祚帝在位后期就戛然而止:因为天祚帝在位期间,女真部族反了。并且这一次,辽朝没能镇压住女真部族。女真的金国灭亡辽朝,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情了。耶律大石意识到这一点以后,也知道:继续和金国对抗,是很难取胜的。当务之急是寻找新的根据地,然后发展起来,将来再考虑夺回大辽的故土。
耶律大石于是想到了西迁。而西迁需要经过蒙古高原。好在蒙古高原的部族对于大辽朝廷还具备一定的忠诚度和认可度。因此在蒙古高原各部的帮助下,耶律大石带着一定数量的契丹人,经过很多艰险,辗转西迁到了中亚地区,并和当地的突厥部族爆发了战争。
丢失老家、经过蒙古高原一路艰辛,到了中亚还要和突厥人打仗,这一路上,耶律大石宛如丧家之犬。
金国的压力
金国灭亡辽朝和北宋以后,其实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状态:因为金朝,感到了严重的消化不良:
虽然金朝灭掉了北宋。但是南宋朝廷也随之建立,并且金朝多次打算一鼓作气荡平南宋,但其结局都是无功而返;
虽然金朝灭亡了辽朝,但是,金朝却无法真正取代辽朝 ——辽朝覆灭后,蒙古高原上新生了蒙兀儿汗国。并且蒙兀儿汗国对金朝朝廷的存在,十分不尊重;
事实上,对于耶律大石的下落,金朝也多少有些耳闻。金朝朝廷也曾一度派遣使臣前往西夏,询问西夏皇帝李乾顺,是否知道耶律大石在西域什么地方?因为金朝听人说耶律大石曾派人联系过西夏朝廷。而李乾顺则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耶律大石的下落。
对于金朝朝廷来说,自己需要同时面对南宋、蒙古各部和辽朝残余势力(西辽)这三大力量。其实对于金朝朝廷来说,金朝也想将这三大力量铲除,但是,限于实力,金朝能做的,也只有稳住南宋、压制蒙古各部、防备西辽。
事实上,在南宋、蒙古、西辽三者中,没能真正危害到金朝的,也只有西辽。
金朝和西辽的无奈
其实西辽没有危害到金朝,主要在于金朝和西辽各有各的无奈。
对于金朝来说,能稳定住南宋和蒙古,就已经算得上费尽全力了,对于遥远的西辽,金朝实在没有多余的实力,去讨伐它。
而对于西辽来说,西辽也曾有过东征金朝的打算:而想从西域东征金朝,存在两条通道 :
第一, 是经过蒙古高原。事实上耶律大石曾带军队经过这条路线东征。但是刚起步没多久,就因为这路上的恶劣天气而折损无数。所以耶律大石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东征。
第二, 是经过河西走廊,进攻金朝控制下的关中地区。而河西走廊在西夏手里。西辽也曾派人出使西夏,希望西夏能够借这条路出来,但是遭到了当时的西夏皇帝的拒绝。
因此,西辽只好放弃东征。
就这样,基于西辽和金朝的无奈,双方才得以和平共处百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