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夫人胡氏:贾涉弃妾,贾似道生母,天子为之辍朝百官为之戴孝

秦国夫人胡氏:贾涉弃妾,贾似道生母,天子为之辍朝百官为之戴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1367 更新时间:2024/1/24 8:41:23

在时下畅销的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受宠妾室,仗着夫君的偏心,去挑衅正妻的剧情,有的甚至把正妻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看得令人气愤。

那么,古代的妾室到底有没有逆袭的机会呢?真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容易逆袭吗?

逆袭的妾室自然是有的,不过没有电视剧演得那么夸张,历史中也有不少出身微贱的妾室妃嫔把正妻皇后拉下马的例子。

但是,古代的妾室要想靠扳倒嫡妻取而代之实现逆袭,毕竟只是少数,远不及熬死嫡妻被扶正来得多,而更多的妾室要想实现逆袭,则还是要靠争气能干的亲儿子。

在南宋,就有一位妾室,还是被丈夫休弃的出妾、弃妾,因为儿子在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备享尊荣,生前受封两国夫人,出入宫廷,受皇帝、太后礼敬,死后被追封赐谥,真的是享尽了荣华富贵,她,就是南宋最后一位权相贾似道之母、贾涉的弃妾——秦齐两国夫人胡氏。

秦齐两国贤寿休淑庄穆夫人胡氏(1178之后-1274),德清(今湖州市德清县)人,是南宋权相贾似道的生母。

胡氏的家乡在德清龟溪,和宋度宗的生母黄定喜出自同邑,后来她两人都因儿子而显贵,还被坊间传为“龟溪二女贵”。

由于南宋后期史料的阙失,胡氏的出身也是概莫能详。

据《齐东野语》和《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说,胡氏先是贫民之妻;《古杭杂记》记载说,胡氏原本是贾涉的贱妾;其他野史说胡氏是逃婢,夜宿贾府被贾涉收用;还有说胡氏是灶下婢女,可谓是众说纷纭。

明朝人郎锳就曾在《七修类稿·辩证类》“贾母”篇中,为各种记载贾母胡氏出身鄙贱的问题提出过质疑,他认为,胡氏之所以说成各种贫妇贱婢,不过是因为儿子贾似道的名声太差,所以生母就也被污名化,是“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的典型例子。

在郎锳之后,大V冯梦龙又把胡氏相关的前代记载糅合加工,写成《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木棉庵郑虎臣报冤》而闻名于世,再被他后世的诸小说家引用,遂成为今天看到的版本:

初嫁贫民——偶遇贾涉——被丈夫卖、成为贾涉妾——不为贾涉嫡妻所容——在陈履常家生子——被逐出、改嫁石匠——儿子飞黄腾达接回——儿子害死后夫——因儿子安享尊荣。

那么,身为权相生母的冷门历史人物胡氏,其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通过史料,来简单推测一下她的人生。

在胡氏的相关记载中,《齐东野语》和《西湖游览志余》距离她的时代最近,相对也比其后世的各种野史传闻更靠谱。

和度宗生母黄定喜一样,德清龟溪人胡氏是寒微人家的闺女,嫁给钱塘凤口里一位贫民为妻,虽然是裙布钗荆的小村妇,但既然能被偶遇的官员贾涉一(见)见(色)钟(起)情(意),相貌必然是不错的。

贾涉(1178-1223),字济川,天台人,是个慷慨有大志的年轻人,年长后以父荫任高邮尉。

嘉定初年,年过而立的贾涉,前往行在临安府等候铨选,行至钱塘凤口里,偶然看到一个容颜姣好的妇人正在洗衣服,而这个绝色妇人正是胡氏。

见色起意的贾涉就搭讪胡氏,并随胡氏回家,提出要胡氏跟他走,胡氏说自己有丈夫并不是自由身,要等丈夫回来做主。

贾涉等胡氏丈夫归家,双方经过协商,胡氏之夫欣然写下卖妻文契,胡氏就从贫民正妻变成贾涉购买的物品,为妾为婢都要贾涉说了算。

从胡氏的事例可知,古代别说妾通买卖,妻子和妾一样,都是丈夫想卖就能提脚卖的,别说卖老婆了,卖儿卖女甚至卖亲娘、卖儿媳、卖岳母、卖弟媳的男人都大有人在,君不见古时有个词汇叫“卖妻鬻子”?

胡氏成为贾涉的妾室后,在嘉定六年(1213)八月初八,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贾似道。

一般来说,身为妾室的只要生下儿子,差不多终身都有依靠了,胡氏大概也觉得自己有儿子傍身该有保障了。但是,能购买他人妻室为妾的贾涉,其行为并不能按常理论之。

此时的贾涉已经从万安县丞,改大理司直,知盱眙军。官运亨通的贾涉对颜色有些衰老胡氏,早已没有了最初的惊艳,于是,大概在贾似道三四岁才记事时,只闻新人笑的贾涉,突然就把跟他差不多十年的胡氏给抛弃了。

猴格想,此时胡氏的内心,大概是懵逼的,这是去母留子的节奏吗?贾涉这个渣渣啊!

就这样,先是贫民妻的胡氏,被丈夫卖为官员妾,如今又被第二任丈夫斥逐,成为弃妾、出妾。

再次被丈夫发卖的胡氏,在徐娘半老的年纪,又一次(第三次)嫁人,改嫁给民人为妻。

据《古杭杂记》记载:因为胡氏有孕,不容于嫡妻,惧内的贾涉迫于无奈,让朋友陈履常设计把胡氏接走,暂住他家待产,等贾似道出生后,贾涉刚巧改任,只把儿子接走, 却把胡氏抛弃。

后来又被冯梦龙添加——嫡妻凶悍殴打孕妾、百般作践胡氏、贾涉拜托陈履常营救胡氏等等诸多情节,但还不出《古杭杂记》的范围,都是“似道在孕,不容于嫡”。

但根据《贾涉墓志》那句“娶妻史氏,先先公十有三年卒”可知,贾涉的嫡妻、嫡长子贾贯道之母史氏,在贾涉卒年嘉定十六年(1223)的十三年前,也是贾似道出生前的嘉定三年(1210)就去世,胡氏又如何不容于嫡妻呢?

从此可见《古杭杂记》记载之错讹,不过是胡氏色衰,才被负心汉贾涉始乱终弃罢了,怎么能随便把凶悍妒忌的帽子扣到人家早死的嫡妻头上?

被迫母子分离的胡氏跟着第三任丈夫平淡度日,按照常理,胡氏会就此泯然于众,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任谁也没想到,年幼就和她分开的儿子贾似道并没有忘记亲娘,反而在飞黄腾达后四处寻觅娘亲,母子居然还有重逢的一天。

贾涉生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其中长子贾贯道是嫡妻史氏所生,次子贾似道是弃妾胡氏所生,还有两个名字失载的儿子不知道生母为谁,两个闺女也不知道哪个是理宗的贾贵妃。

关于贾贵妃,生年同样是史无记载,不过,猴格根据理宗皇后谢道清的生年嘉定三年(1210)——毕竟她俩曾竞争后位年龄相差不会太大——推测,贾贵妃大概生于嘉定三年(1210)至四年(1211)之间,生母不详。

据《台州府志》贾贵妃条记载,理宗宠妃贾贵妃之母是胡氏,如此,那贾贵妃和贾似道就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贾贵妃 天台人,制置使涉之女,母胡氏。(《台州府志》)

但除了《台州府志》,就再没有其他资料可以参考,对于贾贵妃之母到底是不是胡氏,猴格还是想保留意见,通过贾贵妃获宠后没有抬举生母胡氏、以及贾贵妃死后贾似道才找到生母逢迎回家尊崇来推测,胡氏很可能不是贾贵妃的生母。

如果胡氏是贾贵妃生母,以贾氏的得宠程度,就不是贾似道寻母了,而会是理宗明诏天下为贵妃寻母,即便找不到贵妃亲娘,最起码也会给一个封赠的,而不是等贾贵妃死后靠贾似道才获得封赠。

尽管胡氏没有因为贾贵妃获得封赠,但贾似道的发迹,最初却实打实靠这位同父异母的姐姐。

嘉定十六年(1223)六月初一,淮东制置使兼京东、河北路节制使贾涉卒,享年46岁,被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失去生母又遭遇丧父的贾似道才11岁。

大约在宝庆三年(1227),贾涉之女贾氏,和前丞相谢深甫的孙女谢道清,同期进入理宗宫廷,和相貌普通的谢道清相比,姿色姣好的贾氏深得傀儡皇帝理宗赵昀的喜爱。

但深感谢深甫援助之恩的杨太后,并不在乎皇帝的喜好,于是,谢道清在宝庆三年八月初四被诏封通义郡夫人,又在绍定二年(1229)六月二十一进封美人,绍定三年(1230)九月十八进封贵妃,同年十一月二十一诏立为皇后,十二月初十行册礼。

深受理宗宠爱的贾氏,则一直到谢氏女正位中宫后的绍定四年(1231)七月十三,才获得文安郡夫人的称号,随即在八月十八进封才人,又在绍定五年(1232)十二月初一,一跃成为贵妃。

从贾氏的晋升速度看,如果不是杨太后的干预,贾氏是很有可能正位中宫的。

而以门荫入仕担任嘉兴司仓的浪荡子贾似道,正是因为姐姐的荣宠,仕途也比别人更顺遂。

端平元年(1234)三月十一,22岁的贾似道为籍田令。又在嘉熙二年(1238)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因为姐姐的缘故擢升为太常丞、军器监,出知灃州。

淳祐元年(1241),贾贵妃生育周汉国公主,身为亲舅舅的贾似道的官运更是如同坐火箭,改任湖广总领。淳祐三年(1243)加户部侍郎,淳祐五年(1245)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同年,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

淳祐七年(1247)二月十五,贾贵妃薨,赐谥惠顺。她的死并没有让弟弟贾似道成为冷灶,而是继续飞黄腾达。从而可见,贾似道本人也是具备能力的,并不是电视剧里常见的那种就会靠姐姐的小国舅。

淳祐九年(1249),贾似道被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淳祐十年(1250),38岁的贾似道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就在这一年,苦苦寻觅亲娘的贾似道,终于找到已经年过花甲的生母胡氏,接回家奉养。

历经坎坷的胡氏也终于迎来她的人生巅峰,从一个弃妾,凭着争气能干的儿子,改变她昔日卑贱的命运,实现逆袭,被理宗天子特封为秦国夫人,成为贾府的老封君,坐享尊荣。

关于胡氏的第三任丈夫,像《齐东野语》《古杭杂记》《西湖游览志余》等均没有提及他的结局,或许其他没有流传至今的野史曾有提到过,反正总结前人野史记载的冯梦龙在他的小说中写道,石匠是被不愿意赡养他的继子贾似道派人谋害的,具体真假,已经不得而知。

宝祐二年(1254)七月,贾似道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他死去多年的爹光禄大夫贾涉,也被朝廷追封魏国公,赐谥“忠肃”。

开庆元年(1259)九月,蒙古人兵围鄂州,战前受命的贾似道又被擢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封茂国公,三代父祖也再次获得追赠。

贾似道之父太师、魏国公贾涉特进封魏郡王,嫡母魏国夫人史氏特赠魏韩两国夫人,生母秦国夫人胡氏特封秦齐两国夫人,亡妻华国夫人綦氏特赠楚国夫人。

就连贾似道亡故的嫡兄贾贯道,也被追赠太中大夫、宝章侍制;贾似道的长子贾德生除秘阁修撰,其妻赵氏封吴兴郡主;次子贾德润除直秘阁;贾贯道之子贾蕃世之妻赵氏封宜人。

当年十一月,鄂州城解围,十二月,贾似道进封为肃国公,上表辞儿子、儿媳、侄媳的封赠,理宗诏不允。此时的贾家真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景定元年(1260)四月十六,贾似道又进少师,五月初十被赐玉带。景定三年(1262)正月十三,理宗赐贾似道宅第于集芳园,给缗钱百万,就建家庙。

到理宗驾崩度宗即位,有援立之功的贾似道更是成为无冕上皇,每次朝见皇帝,天子必答拜,称之为师臣而不名,朝臣都称他为周公

咸淳元年(1267),贾似道以辞职要挟朝廷,又被除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一月三赴经筵,三日一朝,赴中书堂治事。

咸淳五年(1269),贾似道再次称病辞职,度宗皇帝流涕挽留,贾相公坚决不从,度宗又许他六日一朝,一月两赴经筵。

到了咸淳六年(1270),贾似道被允许入朝不拜,退朝后,天子避席起立,目送贾相公出去才能坐下,又许他十日一入朝。

儿子是皇帝都要看脸色的朝野第一人,做老娘的地位自然也是杠杠的,胡氏从小国夫人,进封到大国夫人,再到两国夫人,又加上美号,谁能想到她曾经是被卖来卖去的弃妾呢?

如今的胡氏,是皇后恭敬,太后抬举,想进宫就进宫,想在宫中小住就小住,还是和当朝度宗天子的本生亲娘、福王妾室隆国夫人黄定喜同住一个宫室,因为两个人是老乡嘛,关系比较亲密。

当贾母胡氏过生日时,也是朝廷的盛事,从皇太后到皇帝均有赏赐,满朝文武都为之庆贺,文人学士为之吟诗作词。

《全宋词》就录有张榘为胡氏寿辰所作的一首词:《贺新凉(寿壑相母夫人)》,其中有句“地宝从来标瑞应,甚新曾、秀出金芝树。正此处,诞申甫。人间小住千秋岁。”用代指祥瑞的金芝树的典故,以衬托贾秋壑相国之母胡夫人的不凡。

不是古人看重儿子,看看胡氏,生了个孝顺的好大儿,就啥都有了。

咸淳十年(1274)三月二十,被儿子逢迎回家的弃妾、安享富贵25年之久的秦齐两国贤寿夫人胡氏薨,享年八十余。

胡氏之死,度宗皇帝特为其辍视朝五日,赐水银、龙脑各两百两,声钟五百杵,特赠秦齐国贤寿休淑庄穆夫人,特赐谥“柔正”。

度宗皇帝还亲临贾府临奠,差内侍邓惟善主管敕葬,并各种特恩:

于内藏库支赐赙赠银四千两、绢四千匹,令户部特赐赙赠银二千两、绢二千匹,皇太后谢道清也支赐赙赠银绢各四千两匹,又令帅、漕两司应办葬事,又赐功德寺额为“贤寿慈庆”,以雍熙寺改赐,永免科役。

对于这些恩典,早就富可敌国的贾相似道“皆辞之”。

老娘去世,做儿子的就得辞官丁忧了,面对贾似道的辞呈,执政、侍从、两省、台谏,都上书请求皇帝夺情“元臣”贾似道,度宗下诏起复贾似道为太傅、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连上八疏辞职,度宗皆不允。

等到胡氏归乡下葬那天,度宗又特依一品例给卤簿、鼓吹,遣人致祭(宋史记载以天子卤簿葬之,应为误记)。

又特绰视朝一日,遣枢密前往勉谕贾似道,请他回朝。又命浙漕及绍兴府守臣准备船只,以备师相回朝时用。又命有司照礼例候师相回朝日,百官郊迎。······等等各种特恩。

再说贵戚朝臣们,为了献媚贾师相,各自在路上为胡氏设立祭台,一家比一家高,最后竟然发展到争高竞胜的地步,以至于装祭时摔死好几个人。

百官俱为胡氏戴孝,出城送葬到百里之外,适逢天降大雨,雨水没到膝盖处,百官们冒雨踏水前行,没有一个敢擅自离退者。

等贾似道忙完老娘的葬礼,到五月二十二日,才返回湖曲私第,又到六月满百日孝,对朝廷屡屡催促他入朝的诏命,他均称病不理。

直到七月初八,度宗皇帝龙体违和,贾似道才应命入朝,初九,度宗驾崩,贾似道拥立嫡皇子赵顯,是为恭帝。

从三月二十到七月初九,从胡氏之薨,到度宗之崩,贾似道持丧、起复、辞免,和朝廷你来我往搞些毫无意义的扯皮,置国事、边事不问,终于让天水朝廷走向寿终正寝的末路。

次年、德祐元年(1275)的寒食节,南宋小朝廷已经风雨飘摇,孝顺的贾似道在兵败如山倒之余,还亲去给老母胡氏上坟,回到集贤堂后,贾师相作诗云:

寒食家家插柳枝,恋春春亦不多时。

儿孙只解花前醉,青冢能消几个悲?

同年九月十九,被贬到循州的贾似道,在行之漳州时,被护送的会稽县尉郑虎臣杀。

纵观胡氏这一生,也实在令人感叹,她身为人妻,接受贾涉的搭讪,可能会被批评没有妇德,但在她追求富足生活的心理下,依旧要受贫民丈夫的支配,由丈夫出面把她卖掉。

不为贫民妻成为贵官妾,也并没有改变她受他人支配的命运,在生育儿子、颜色衰老之后,再次被丈夫抛弃卖掉,又一次成为贫民之妻。

一生三嫁的胡氏,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在夫权的统治下,她根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波逐流、任人宰割。

虽然胡氏的命运很坎坷,但她又有两个幸运:

其一是生了一个孝顺的儿子,尽管她被丈夫抛弃,但她的儿子并没有忘记她,反而在有能力之后努力寻找并找到她,母子团圆,共享荣华。

其二就是胡氏死得巧,她要晚死一年,就会受儿子牵连成为罪臣家眷,在老迈的年纪走上流放之路。

但她偏偏幸运地死在其儿子最威风的时刻,也让她的葬礼成为古往今来除皇帝小妾生母之外最隆重的,恐怕就是其他朝代重臣们的嫡妻正室,也少有能超越胡氏葬礼的。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齐东野语》《西湖游览志余》《癸辛杂识》《古杭杂记》《七修类稿》《南宋宫闺杂咏一百首》等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更新佛系,关注需谨慎。还有,欢迎批评指正,毕竟俺只是业余玩家。

标签: 贾似道胡氏贾涉太后理宗

更多文章

  • “蟋蟀宰相”贾似道,到底是奸臣,还是罪臣?

    历史解密编辑:乡野的小宋标签:奸臣,岳飞,宋朝,贾似道,宋理宗,李庭芝,文天祥,蟋蟀宰相

    贾似道贾似道,南宋后期的权相,宋理宗的小舅子,被称为“师臣”“周公”。宋理宗死后,心智不全的宋度宗继位,贾似道被拜为“太师”,独揽大权,权倾朝野,是南宋最后20年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对于贾似道这个人,历史界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贾似道专权误国,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而有的人则为贾似道鸣不平,他们

  • 油杉棺木与奸相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宰相,福王,贾似道,宋理宗,郑虎臣,油杉棺木

    油杉棺木与奸相贾似道黎云昆油杉木材黄褐色,纹理直,结构细腻,富有油脂,硬度适中,坚韧耐用,是很好的建筑家具用材。但历史上,油杉木材主要还是被用作制取棺木。究其原因,一是油杉木材有大料,这样棺木就不需拼板。如用拼板,则需使用胶黏剂,古代胶黏剂多为鱼鳔胶、骨胶等蛋白质胶黏剂,耐水性极差。二是油杉木材树脂

  • 贾似道:被称为蟋蟀宰相,也是断送南宋江山的大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贾似道,宋度宗,宰相,宋理宗,奸臣

    南宋晚期,有个宰相贾似道写了一部《促织经》(“促织”就是蟋蟀),这本书对蟋蟀进行了详尽的论述,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被称为蟋蟀宰相。同时,贾似道也是南宋的大奸臣,最终断送了南宋的江山。贾似道年轻的时候就好吃懒做。后来因为他的姐姐做了宋理宗的贵妃,他沾光做了太常寺丞和军器监。贾似道利用职权乘机

  • 蟋蟀宰相, 与秦桧齐名的南宋权臣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仙女棒谈生活标签:秦桧,贾似道,权臣,宰相,宋理宗,忽必烈

    提起贾似道,我就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电视剧《南宋传奇之蟋蟀宰相》对贾似道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很喜欢斗蟋蟀的宰相,那么贾似道是个怎样的人呢?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曾经担任淮东节置使,他的母亲是一名妾,他的姐姐是宋理宗的贵妃(即贾贵妃)。贾似道一身纨绔之气结交了很多狐朋狗友,不过贾似道很聪明,他在1238年进士及第

  • 冷历史:贾似道是奸臣还是能臣?为什么文天祥对他评价颇高?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贾似道,文天祥,宋理宗,忽必烈,宰相,右丞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此言,委实不虚。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南宋时期的一位“人才”贾似道。却说这位贾似道啊,说来可怜,十一岁就死了爹,他没什么出息,每天就知道逛大街,整个一地痞流氓。好在他有一个好的出身,他的父亲贾涉是南宋时期的将领,而且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关于他姐姐呢,又是宋理宗赵昀的

  • 贾似道:一位并非一无是处的奸臣,让他来背亡国的黑锅实在太沉重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奸臣,宰相,权臣,宋朝,贾似道,忽必烈

    雾里犹看花,忠奸难辨人对贾似道自然是素无好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印象,先是缘自小时候看的一本叫《李慧娘》的小人书,后来就知道了他玩蟋蟀,是外戚出身,于是便将其纳入误国之奸臣一列了。这看法现在看来至少是同史家相契,他被称为蟋蟀宰相也是有的,这一个蟋蟀,一个宰相,两个完全没关联的事物结合在一起,看着是那么

  •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贾似道专权及其倒行逆施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贾似道,平章,宋理宗,宰相,宋度宗,忽必烈

    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蒙哥分兵三路大举入侵南宋时,奸臣丁大全因隐匿军情不报,先被罢相,继又在流放途中死去。宦官董宋臣也被赶出宫廷。支持丁大全、董宋臣的阎妃也于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病死。几个丑类把持朝政的时代结束了,南宋却又出现一个贾似道专权的更加魔朽黑暗的时期。贾似道其人。贾似道,字师宪,

  • 被忽必烈称赞的贾似道是奸相还是能臣?文天祥说的很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学幻帝国标签:能臣,宰相,皇帝,贾似道,文天祥,忽必烈,古典乐,小说家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是后世颇有争议的,贾似道就是其中之一,我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什么忘了,其中的贾似道是一个南宋朝堂少有的对蒙强硬派,是宋蒙全面战争宋国的灵魂人物,一边对抗外敌一边应付国内的军阀势力和朝堂的掣肘,之后战败,自杀殉国。当时感觉三观崩坏,这简直不是贾似道而是郭靖啊。如今有网友认为他不是一

  • 端平入洛后宋蒙战争爆发,贾似道专权时虽曾改革弊政但也纵情享乐

    历史解密编辑:爱吐槽的特长生标签:宰相,理宗,罢相,宋朝,贾似道,史弥远,宋蒙战争

    南宋自高宗建都临安后,政治是毫无起色。绍兴和议以后尤为沉闷。北宋的初期、因削弱了宰相之权而形成了中枢的无能,到了南宋,相权扩张,则又形成权奸之擅政。南宋擅权的宰相先有秦桧与韩侂胄,后有史弥远与贾似道。宋宁宗之能杀死韩侂胄,是由于史弥远之谋。韩侂胄既死,史弥远乃用事。史弥远在宁宗朝为相十七年,宁宗驾崩

  • 贾似道的起落人生,从再造宋室的国之干城,到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赵构,伯颜,宋室,宋朝,贾似道,陈宜中,宋理宗,宋度宗,忽必烈,过街老鼠

    公元1259年年底,南宋的首府临安举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迎接大会。当贾似道一行回京的车队缓缓开进临安城时,南宋朝廷的文武百官已经早早的夹道相迎。在这些文武百官里,官职比贾似道高的有,门庭比贾似道显赫的也有。但是此刻的他们,却也不得不屈尊迎接。因为公元1259年,贾似道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一年上半年,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