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称智囊的曹爽谋士,痛骂曹爽兄弟,最终被诛灭三族?

世人称智囊的曹爽谋士,痛骂曹爽兄弟,最终被诛灭三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22 更新时间:2023/12/12 14:09:25

我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有着太多奥秘且令人神往的事。接下来小编要为大家讲述的一则故事是世人称智囊的曹爽谋士,痛骂曹爽兄弟,最终被诛灭三族!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初六日,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扫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兄弟均跟从而去。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上奏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而这样的危机时刻却有一位大臣疾驰出城向曹爽告变,此人就是人称“智囊”的大司农桓范,他做出的这个决定也将在不久后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桓范,字元则,颇有文才,雅善丹青,初为羽林左监。魏明帝时,任中领军、尚书、征虏将军、兖州刺史等官职。公元239年(景初三年),明帝曹叡病危,拜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与司马懿并为托孤大臣。后来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军权而专掌朝政。正始年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以清廉节俭见称。大将军曹爽因为桓范是同乡,所以对他特别礼待,但两人的关系并不亲密。曹爽专权后,其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又窃取官物,向其他州郡索取珍玩,甚至私自带走明帝才人作为自己的妻妾。而司马懿自曹爽专权后就称病回避曹爽,韬光养晦等待良机。曹爽、曹羲兄弟以为大权在握,因而屡次一起出游,大司农桓范屡次劝说曹爽要牢牢控制住京城军队,不要轻出,并对他说:“你们兄弟总揽大权,掌管禁兵,不宜一起出城。万一有人关闭城门,你们谁又能进城呢?”曹爽不听。

正始十年(249年)正月,司马懿苦等数年的机会终于来了,大将军曹爽兄弟奉魏帝曹芳去祭扫高平陵,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并率兵屯司马门,控制京城,而桓范此时却疾驰出城向曹爽告变。司马懿怕曹爽会绝地反击,于是先后派侍中许允、尚书陈泰等人诱劝曹爽放弃权力,并以洛水为誓允诺其只交出兵权,便可保留爵位富贵一生。桓范见到曹爽兄弟后,劝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用许昌武库的兵器装备军队,以皇帝之名征发各地军队包围洛阳平定司马懿的叛乱,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挟天子以令天下,谁敢不从。如果曹爽听了桓范的这个建议,或许之后就没有什么司马氏代魏自立了,如果曹爽有魏武帝曹操十分之一的勇武,结果也不会是之后的身首异处,可历史没有如果。

在想了整整一夜后,曾经威风凛凛的大将军已经吓破了胆,他哭着对桓范和身边的军将说道:“还是降了吧,这样还可以保留爵位,做一个富家翁,如果战败就死无全尸了。”众军将一时气泄,皆散。当曹爽解下印绶时,主簿杨综劝道:“您挟持天子手握大权,难道要放弃这些权位而跑到东市去被砍头吗?”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这样有才能的人,却生下你们这群蠢猪笨牛一般的兄弟!没想到今日受你们的连累要灭族了!”曹爽罢职不久就以谋反之罪被诛灭三族,桓范以其一党同被处死,并诛灭三族。但桓家却有人逃出了这场大难,桓氏的后代通过种种手段将自己家族这段历史给隐藏了起来,在一百多年之后终于夺了东晋司马氏的帝位,建立了一个桓楚政权,他就是桓玄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周是如何训练士兵的?一场演习就要捕获上万头野兽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周,野史秘闻

    史上第一支常备军的建立是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周武王灭商之后,尤为重视军事力量的培养,建立起了西六师和殷八师,总计近5万人之多,比那些小部落的人口加起来都多。自然有了常备军,就得制定一套相应的军训制度,今天笔者就来详解西周的军训制度。西周军队数量增多,兵器质量提高,战争方式有了新的发展,军队的编制、指

  • 朱柏真的造反了吗?他为什么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朱柏,风云人物

    朱柏,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生母是胡顺妃,受封湘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399年5月18日,朱柏死了。他焚烧了王府,穿着华丽的王服,骑着高大的白马,冲进漫天的火光中,连同王府,一起化为灰烬。看着一片废墟的湘王府,前来执行抓捕任务的士兵面面相觑,只得回京复命。得到消息的建文

  • 古代的旅游不是主观性的行为,那么古代人旅行要不要攻略?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古代,旅游,文史百科

    最早的旅行还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这时候行业分工更加明确,商业也更为发达。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们创造了旅行的条件,也就是空间移动上更为方便。同时古代的旅游大多数并非以放松为目的,有时候是奉命旅游又或者是公差游。比如古代的天子巡游,统一江山的秦始皇,好高骛远的隋炀帝以及清朝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

  • 春秋时期秦晋崤之战结果如何?竟决定了晋秦的霸主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事件简介晋文公是在公元前

  • 盛家四少爷盛恩颐:曾拥有上海第一辆奔驰,晚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盛恩颐,民国,历史解密

    每当说起民国时期的事情,上海应该算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地名了。如果要贴切的形容当时上海的繁荣,语言和文字都会显得太过苍白,毕竟当时的上海有着“东方不夜城”之城。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上海聚集了一批名媛和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要想在这些人中显得不同,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这个人,

  • 史上最有耐心的盗贼,隐藏一年盗走了一具骷髅!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野史秘闻

    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6年——649年),王顺山悟真寺发生了一件奇事,在京城一带引起轰动。某一个盛夏之夜,悟真寺一个僧人燥热难耐,睡不着觉,就跑到寺庙门外的蓝溪洗澡纳凉。忽然间,僧人听到有人诵读法华经,声音微弱,仿佛从很远的地方发出来的。当晚,月朗星稀,僧人可以看到方圆数十里的地方,他环顾四野,“

  • 松寿:唯一为大清王朝殉国的封疆大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松寿,清朝,风云人物

    闽浙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衔为“总督福建、浙江二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归闽浙总督管辖。此后,闽浙总督统管福建、浙江、台湾三省军民政务。清朝最后一位闽浙总督叫松寿。松寿,字鹤龄,满洲正白旗人。作为一名根正苗红的

  • 宇文化及被击溃后,他在临死前还过了怎样一把皇帝瘾?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化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隋炀帝年轻时屡建战功,曾在前线亲自指挥战斗,四处平定叛乱,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不久后驾崩,杨广假传遗诏,逼迫杨勇自尽,自己登基称帝,手握大权以后,杨广迁都洛阳,动用民夫数百万修城,东都洛阳绵延五十多里,是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在营造东都的同

  • 西陵之战是怎么回事?西陵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个国家?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陵之战,国家,战史风云

    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吴国陆抗进攻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杀叛将步阐的作战。公元272年,吴国西陵守将步阐降晋,吴派陆抗讨伐步阐。西晋朝廷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援救步阐,陆抗率主力对杨肇军进行阻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两军接触后,陆抗部将俞赞投降了杨肇,吴军情况十分危急。陆抗针对俞

  • 清朝皇帝的生活到底有多奢侈 单单凭一个吃饭就看出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王朝,皇族的生活方式一如既往的奢侈!清朝皇帝对于吃饭非常的在意,不仅他们的饮食质量很高,甚至他们连餐具的摆放都有着极大地要求!当然皇族能够享受到这么优越的条件,这都是要归功于庞大的御膳房团队。清朝皇族的发源地是东北地区,这就是使得他们的饮食风格依旧有着当初的习惯!当时他们一般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