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抗金英雄吴玠:川陕战场的支柱,一筐柑橘就震住了金人数万大军

抗金英雄吴玠:川陕战场的支柱,一筐柑橘就震住了金人数万大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蔷薇凋零 访问量:1539 更新时间:2024/1/16 12:37:10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十二月,金军对四川展开进攻。

此次主持进攻的金军统帅不是完颜宗弼,也不是完颜没立,而是天下闻名的“啼哭郎君”撤离喝。

彭原店一战,撤离喝被吴玠打得满地找牙,以至放声啼哭。

从此以后,他患上了一种病——“恐吴症”。

陈仓、褒斜、搅骆、子午、库谷、武关六道,道道通蜀。

其中陈仓要道最为重要,吴玠驻守的仙人关正扼守在此要道上。

撤离喝对吴玠有一种说不出的害怕,因此,他选择的进攻路线是离吴玠最远的蜀道——武关道,大举入蜀。

名将彦驻守金州,兵力本来就少,又分防库谷、武关二道,根本阻挡不了撒离喝数万大军的进击,只好退守松林、明月两关。

驻守在兴元府的另一名将刘子羽迅速吹响集结号,要王彦放弃了松林、明月两关,全身而退,到石泉西北五十里的饶风关集结。同时派人飞驰仙人关,邀请身在驻守在仙人关的吴玠率部前来,共同击贼。

一场惨烈的生死搏杀开始在饶风关下展开。

饶风岭南枕汉江,与西乡县接界,地势高峻,石径盘纡,是秦楚蜀三地交通往来的必经之处,岭上有饶风关,横亘在两座山峰之间,俨然一把巨大的大锁,锁在了这条要道之上。

撒离喝要进取兴元,非先破此关不可。

刘子羽吴玠求援时,吴玠本人在河池。

刘子羽的求救信就象一颗掉进了深水里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波浪。

吴玠麾下众将士议论纷纷。

很多人反对发兵救援。

川陕宣抚处置使司一再强调各军分区防守,现在又没接到宣抚处置使司的命令赶赴饶风关增援,我们怎么能轻举妄动呢?

金兵秦彦琪所部已从秦州沿祁山道开往成州,不日可到河池,大军一旦调离仙人关,敌人乘虚而入,那可怎么办?

从仙人关到饶风关有三百里之遥,增援的人发得多了,行军速度就快不了,增援的人发得少了,又起不到增援的作用,权衡之下,还是不要去了。

将士们的话都有一定的道理,要不要增援仙人关呢?

吴玠颇为纠结。

他觉得,敌人势众,如果不借助饶风关的险峻予以重创,其一旦进入汉中,局势就难以收拾了。

刘子羽派来的使者在焦灼地等待着答复。

踌躇了半晌,吴玠猛然拍案而起,叫道:“事情已经很紧急了,必须急邀于险,将金人阻挡在饶风关之外,你们如果不愿去,我自己单骑而去,绝不能辜负刘待制。”

直秘阁、主管机宜字陈远猷苦苦劝阻,说:“敌人举国而来,其锋不可当。宣抚使司已经分田到户,落实了责任,咱们也有自己的守地,苦远赴!万一不胜,悔之晚矣。”

吴玠已经下定了决心,不听,点起数千精锐骑兵,从河池一日夜驰三百里,急赴饶风关。

到了半路,吴玠又犹豫了,毕竟饶风关与仙人关相隔数百里,援急不能相救,万一自己这一走,秦彦琪趁机大举攻打仙人关,后果将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吴玠的背脊泛出了一层汗。

还要不要继续前进呢?

刘子羽正好又写来了一封信,信上催促道:“敌军旦夕便到饶风岭下,不守住饶风关,整个四川都有危险,将军务须火速赶来。”

读了刘子羽的信,吴玠疑虑尽消,当下形势,只有守住饶风关才能保住四川,除了增援饶风关,别无选择。

吴玠挥军继续驱驰,二月五日拂晓,顺利抵达饶风关。

撒离喝求粮心切,已在饶风关下扎下营寨,眼看就要开始发起全面进攻。

吴玠日夜兼程,身心俱疲,根本没法投入战斗,匆匆会见了刘子羽、王彦等人,便命人用竹筐盛了数百枚黄柑“犒赏”撒离喝,让他知道,吴玠来了。

在竹筐里,吴玠还别出心裁地附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十六个字:“大军远来,聊奉止渴。今日决战,各忠所事。”

看着这一筐黄澄澄的柑子,撒离喝一阵茫然,手中的铁杖跌落地上,过了好一会儿,才惊醒过来,弯腰拾起铁杖连击地面,无限幽怨地叫道:“吴玠,你怎么说来就来了!”

要知道,撒离喝这次千里大迂回,绕了这么一个大弯,目的就是避开吴玠的防区,吴玠的突然出现,他被彻底震住了,“不敢进,盘桓累日”。

彭原店被吴玠打败的阴影实在太大了,太可怕了。

这样,吴玠以几百只柑子的代价,换来了好几天的休整,顺便还沿饶风岭增设了不少寨栅,尽据要险之处。

金军引而不发,显然是被吴玠的威名震住了,而饶风关内,除了王彦和吴玠两军的增援外,还有洋州义士一万三千人加盟助阵,有些宋军将士的思想上开始出现了松懈。

吴玠觉察到了,大为震怒,将一名不按要求掘壕备战的将校抓起来,斩首示众,杀一儆百。

看着吴玠杀气腾腾的样子,很多人都认识了错误,自觉纠正,重新投入到奋战状态中。

同时,也纷纷向吴玠求情,免除该将校一死,让他戴罪立功。

这名将校隶属刘子羽军,吴玠顾及刘子羽的面子,同意了。

大错就此铸成。

世界就这么奇怪,有时,仅仅因为一念之差,或者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决定了一件事的成败,甚至一个人的生死。

如果吴玠知道自己这个决定会影响到这场战争的走势,就算要他杀一千个这样的将校估计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撒离喝虽然忌惮吴玠,但军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再不发起进攻,全军就要活活饿死了。

他之所以没有贸然发动进攻,是在等自己的重甲骑兵师——金国最负盛名的“铁浮屠”兵团。

“浮屠”是佛教用语,意为宝塔的意思,“铁浮屠”则指生铁铸就的宝塔。这里用来比喻身披两层重甲的骑兵。按《宋史》卷197《兵志》所说,每副铠甲“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两层重甲加在一起,重量接近达到一百多斤,将之披在高大雄健的骑兵身上,远远望去,俨然一尊尊铁塔,这些铁塔兵的坐骑更用皮索连成一排排,后面由步兵推拒马桩跟着前进,每进攻,就活象一堵移动的墙压来,可谓攻势如潮,杀伤力巨大。

让骑兵装备上这样厚实笨重的铠甲无疑会牺牲掉战马的机动灵活性,但这种骑兵兵种并不用于长途奔袭和驰骋追击,而是在阵地攻坚战中登场,这些形如铁塔的骑兵手持大刀长枪,穿着刀枪不透的铁甲,象重型推土机一样,缓缓推进,端的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之前撒离喝运用的是“闪电战术”,粮草累重和“铁浮屠”被远远抛在后面。

现在,对手既然是吴玠,就不能不小心应付了。

撒离喝一等再等,“铁浮屠”终于来了。

因为是山地战,“铁浮屠”骑兵全部以步代骑,每人身披两重铠甲,三人一伍,登山仰攻。

这三人中,一人在前,两人在后,前者持盾,后两人执长矛,前面士兵由身后的两名士兵推助登山,互为攻防,稳扎稳打,势在必得。

吴玠仍旧以“驻队矢”应战,弓弩乱发,大石摧压。

由床弩发出的三剑弩可以穿透铁板,而由神臂弓发出的弩箭也可穿透合围的榆木,在这些高强度的射具跟前,两层铁甲根本不足护体,而且又有大石压顶,金军伤亡很重,满山乱滚,惨叫震天。

但“铁浮屠”士兵的身后都拖着拒马木桩,有进无退,先者既死,后者代攻,死者山积,始终不肯撤军。

恶战持续了六个昼夜,每日数十战,其惨烈程度,为南渡十三战之最。

撒离喝的三千“铁浮屠”死伤殆尽,但他已经杀红了眼,不管,继续催动后面的军队冒死进攻。

王彦借助吴玠的火力掩护,又尽发精兵乘高御贼,杀出阵地,与金军肉搏,长枪冲突,奋迅飘忽。

金军披靡摧折,弃甲乌散,伤痍踵路。

撒离喝快要崩溃了。

他的军队杀马代粮已有半个多月,现在深入重地,“欲退不能,进益窘”。

看来,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就要被吴玠、刘子羽、王彦这些人悉数埋葬在这饶风关下了。

眼看宋军就要取得饶风关的胜利了,金军阵营里却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那个将校,那个该死的将校,那个被吴玠责以军法的差点被处死的将校,因为心怀不满,竟不顾民族大义,趁夜投奔金营,做了个可耻的汉奸。

他把饶风岭上宋军的虚实、军事部署全部详详细细地告诉了撒离喝,给撒离喝献计献策,他说:“宋军统制官郭仲荀所守的阵地虽险,但他的兵将寡弱,很容易击败。”

并自告奋勇在前面引路。

于是撒离喝发一支精兵跟随着他,从由饶风岭左侧攀崖而上,沿着祖溪小路,越过蝉溪岭,绕到了饶风关的后面,准备在半夜偷袭郭仲荀的山寨。

偷袭前,撒离喝又来了手阴的,“乃纵所掠妇人还山寨”,将军中抢掠来的“慰安妇”赶到山寨去,实施美人计。

这一招得逞了。

贪图美色的郭仲荀一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撒离喝在郭仲荀的山寨中乘高下阚饶风关,以精兵实施前后夹攻。

这下,饶风关上的宋军腹背受敌,阵脚大乱。

经过了一番顽强的抵抗,饶风关失陷了。

吴玠、刘子羽、王彦等人在败退中,不忘将所有粮积烧毁,刘子羽更是将兴元城内来不及运走的公私积蓄烧得一干二净。

更多文章

  • 全史人物评鉴-吴玠 字晋卿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吴玠,晋卿,金人,兀术,张浚,曲端,节度使

    吴玠字晋卿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父亲吴扆为军校,母亲刘氏,生二子吴玠、吴璘。后迁居水洛城(今甘肃庄浪),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吴玠少时沉毅有志节,知兵善骑射,读书能通大义。未冠,以良家子隶泾原军。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参与平定方腊之乱和河北群盗,累功权泾原第十

  • 吴玠血战和尚塬,让骄狂金军领教了“弱宋羸军”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吴玠,金军,宋军,完颜宗弼,金人

    和尚塬位于今天的陕西宝鸡以南, 大散关以东,该地山势险峻,山谷路狭逼仄,怪石嶙峋,马匹不能通过,是遏制金军骑兵由陕入蜀的绝佳地形。宋军在富平战役中被金军挫败后,被迫转移战线,以退保西蜀。名将吴玠收集溃兵数千人,退至和尚塬一带,他见该地易守难攻,不利于金军骑兵大规模作战,便在此结寨坚守,还派人到处搜

  • 仙人关和尚原神臂弓对决铁浮屠吴玠啮臂出血金兀术割须不弃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吴玠,金兀术,神臂弓,仙人关,宋军,兀术

    提起抗金名将,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岳飞韩世忠,梁红玉擂鼓战金山也很有名,但是另两位名将吴玠与刘子羽却很少有人提及,而被绍兴十年宋朝大加表彰的明州、大仪镇、和尚原与仙人关四役(后与另九次战役合称十三处战功)却几乎被人遗忘,特别是仙人关、和尚原之战,那是真正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大胜,斩首金兵的数量甚至超过了

  • 吴玠:战功不输岳飞的名将为何籍籍无名,原来是被黑拜倒石榴裙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吴玠,岳飞,金兵,宋朝,声乐,韩世忠,刘光世,书法家,古典乐

    吴玠:陇原有名将,建功在巴蜀提起南宋抗金,史书所载有个所谓的“中兴四将”,其实除了岳飞及韩世忠,那张俊和刘光世几无人知晓,而韩世忠除了那先胜后败的黄天荡,怕也没几次能提得起的象样战绩,至于那贪财的张俊和跑腿将军刘光世,实在是可惜了这中兴好词了。这个名单历来就是饱受争议,无论是战功还是消灭金兵的数量,

  • 蜀中战神吴玠:西线百年第一人,仅凭一己之力,力保南宋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吴玠,金人,宋军,张浚,金兵,韩世忠,完颜宗弼

    如果要在南宋初年所有的抗金名将中,找出一位能够与战神岳飞相提并论的人物,答案可能不是大家所熟知、威名赫赫的韩世忠,而是相对来说知名度要逊色不少的“蜀中神盾”吴玠。吴玠究竟是谁,竟能与岳飞比肩?富平兵败之际,关陕要地全失,金军趁势南下,四川岌岌可危,是他领数千孤军扼守和尚原,大败十万女真铁骑,使蜀地转

  • 铁血和尚原:蜀中战神吴玠用数千残兵,打破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吴玠,完颜宗弼,金人,宋军,张浚,金兵

    @二十四史名家精讲建炎四年(1130)九月,为阻止金国攻陕入川,继而迂回灭宋的战略企图,当时南宋川陕地区最高军政长官、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集结泾原、环庆、熙河、秦凤、永兴五路大军,步骑共计十八万兵马,在关中富平地区与金军展开决战。然而,以“富庶太平”而得名的富平,并没有给困境中的南宋带来

  • 西夏李元昊有雄才大略,但他生性暴戾,让人恐惧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李元昊,西夏,皇帝,延安,元昊,夏景宗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历史评价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也的确如此,他称帝以后,设百官、整服仪、拓疆域、定军制等等,一大堆拿得出手的政绩举措,一举奠定宋、辽、夏三足鼎立局面。但这位皇帝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也导致了其注定是悲剧的一生。公元1038年,元昊正式称帝。可称帝之前,他却特别不开心,臣工们都不同

  • 李元昊,赵元昊,嵬名囊霄,西夏开国皇帝到底叫啥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元昊,赵元昊,元昊,皇帝,西夏,宋太宗

    提到大夏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嵬名囊霄,可能很多人都会懵圈,这哥们儿是谁呀?但要是换成夏景宗李元昊,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你说这个抖M啊!的确,李元昊的知名度能把嵬名囊霄甩出八条街去,很多人都知道西夏开国皇帝就叫李元昊,却不知道他还叫赵元昊、嵬名囊霄。今天,就专门来说说西夏开国皇帝元昊的姓名

  • 历史:李元昊爆发宋夏之战的背景,李元昊为什么策划宋夏陕西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远古鹿璃标签:西夏,王朝,战争,李元昊,宋夏之战,宋夏陕西之战

    李元昊爆发宋夏之战的背景李元昊荣登帝王宝座之后,按照常理其应该像古代历史长河中各朝各代建国帝王一样,推行减轻徭役,实施降低赋税,与民安居乐业的国策,将治国的重心转移到西夏疆域内的江山社稷的国务政事上。但是,李元昊却恰恰相反莫得选择这样的政策路线。却是随即策动了一场又一场的宋夏之战,北宋与西夏之间接二

  • ​为了宠妃废除皇后,李元昊父子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汉江忆史标签:李元昊,皇后,西夏,李德明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由于统治者几乎都是男性,整个社会的权力被牢牢把握在男权手中,在政治上几乎没有话语权的女性则沦为男性繁衍子嗣的生育工具。国家兴盛时期,功绩统统都归功于男性;一旦一个国家覆灭则多有将失败的罪名扣在女性头上的先例,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女性更是被冠以红颜祸水的称呼。曾在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西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