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阎婆惜四次冷嘲热讽,宋江忍气吞声,这就是他被称为三郎的原因?

阎婆惜四次冷嘲热讽,宋江忍气吞声,这就是他被称为三郎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 访问量:2076 更新时间:2024/1/25 7:15:58

宋江在家里排行老大,但在江湖上却有一个戏谑的称呼叫“宋三郎”,这个称呼,一般的江湖好汉还真不敢叫,也就是鲁智深敢一口一个宋三郎叫着:“我只见今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说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会。众人说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

宋三郎不是绰号,熟悉唐明皇李隆基掌故,并看过《朱子语类》的读者诸君,肯定会将李隆基和宋江的三郎称号联系起来,并想起一个不太好的词:“三郎郎当。”

“三郎郎当”典出《云栈纪程》卷六:“ 上亭铺古名郎当驿 ,明皇 ,雨中于此闻铃声,问 黄旛绰 ‘铃语云何?’对曰:‘似谓三郎郎当。’因令乐工张野狐制《雨淋铃曲》。”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被称为李三郎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宋江不行三却被称为三郎,我们就只能从“郎当”二字着眼了。

郎当不是个好词,为了证明宋江确实在阎婆惜面前抬不起头来,咱们还是来看看面对阎婆惜的四次冷嘲热讽甚至挖苦辱骂,宋江是怎样忍气吞声的。

按照水浒原著的描述,阎婆惜是宋江买来的侍妾,所以宋江手里攥着阎婆惜的卖身契,所以当阎婆惜掌握了宋江勾结梁山强盗的证据之后,谈判时提出的第一个条件,就是“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

对买来的侍妾阎婆惜,宋江倾注了大量感情和财物:“就在县西巷内,讨了一所楼房,置办些家火什物,安顿了阎婆惜娘儿两个,在那里居住。没半月之间,打扮得阎婆惜满头珠翠,遍体绫罗。宋江又过几日,连那婆子,也有若干头面衣服,端的养得婆惜丰衣足食。”

宋江笑纳阎婆惜,一开始还比较融洽,但是渐渐地就不行了:“初时宋江夜夜与婆惜一处歇卧,向后渐渐来得慢了。”

施耐庵先生替宋江辩解,说他“只爱学使枪棒”,但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宋江的武功战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清风山几个小喽啰,就能把他按倒在地剥了衣服,他的腰刀朴刀都成了摆设——他扛着朴刀,也跟扛锄头差不多。

常言说熟能生巧,如果宋江真的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使枪弄棒上,武功绝对不会那么差:不管面对的是水匪张横还是衙差赵能、赵得,他都没有交手的勇气,除了跪地磕头,就是撒腿奔逃,完全不像一个练过多年武功的行家里手。

这样说来,宋江勤于练武而荒疏感情,那只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施耐庵先生不好意思说,说了宋江也不会承认,但是宋江为何躲着阎婆惜,这两个当事人是心知肚明的,理亏的宋江见了阎婆惜,总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宋江躲着阎婆惜,还带着比较英俊而且会来事儿的小押司张文远到“外宅”做客,肯定是别有用心:“那张三和这婆惜,如胶似漆,夜去明来,街坊上人也都知了。有些风声吹在宋江的耳朵里。宋江半信不信,自肚里寻思道:‘又不是我父母匹配的妻室,他若无心恋我,我没来由惹气做甚么?我只不过去上门便了。’”

人也不要了,钱也不要了,一向睚眦必报的宋江,啥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宋江有钱无心,准备吃了这个哑巴亏,但阎婆惜的母亲觉得还没捞够:“我娘儿两个,下半世过活,都靠着押司。”

宋江武功不济,被一个半老太太两次揪住,都不能自己脱身,这次是半推半就去见阎婆惜,可能是没有全力挣扎,但是坐楼杀惜后被婆子当街揪住大叫“有杀人贼在这里”,宋江还是跑不掉,就说明宋江不但武功招数不灵,就是身体也比较虚弱,力气还不如一个中老年妇女。

宋江纠缠不过阎婆子,进了“自己家”,反倒显得缩手缩脚,然后就被阎婆惜连珠炮般骂了三句:“这屋里多远,他不会来。他又不瞎,如何自不上来?直等我来迎接他,没了当絮絮聒聒地!”“你做甚么这般鸟乱!我又不曾做了歹事!他自不上门,教我怎地陪话!”“不把盏便怎的?终不成飞剑来取了我头!”

按照过去一夫一妻多妾制的规矩,阎婆惜跟宋江并不是夫妻,其地位也不可能平等,他们之间的关系更接近于主仆,仆婢身份的阎婆惜敢当面嘲骂宋江,宋江当时并有没有勾结梁山的把柄在阎婆惜手里,他的表现就令人费解了:“宋江听了那婆娘说这几句,心里自有五分不自在,被这婆子 来扯,勉强只得上楼去。”

阎婆子三次上楼观察,都看见“那宋江低着头不做声,女儿也别转着脸弄裙子。”

宋江当时还存有一丝幻想:“这婆子女儿,和张三两个有事,我心里半信不 信,眼里不曾见真实。待要去来,只道我村。况且夜深了,我只得权睡一睡,且看这婆娘怎地,今夜与我情分如何。”

宋江最后的愿望还是落空了,他憋憋屈屈地在阎婆惜脚下睡了半宿,人家根本就不理他,忍气吞声这么长时间,宋江终于暴怒了:“你这贼贱人好生无礼!”

宋江可能只是小声暗骂,但没想到“婆惜也不曾睡着,听得宋江骂时,扭过身来回道:‘你不羞这脸。’”

按理说即使是平常两口子,到了这个地步,也应该打起来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能让读者诸君的眼镜掉一地:“宋江忍那口气, 便下楼来。”

阎婆惜骂宋江这四句话,换任何一个正常男人都不能容忍,但他却就这样一声不吭,灰溜溜地走掉了——要不是藏着晁盖书信的招文袋落在床上,宋江这辈子都不会再踏进这个“家门”一步了。

宋江花了钱丢了脸,被骂得像个灰老鼠,任何人看了都会感到诧异,这时候我们就要从“三郎”称呼和“三郎郎当”典故说起了,而这其中原因,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中的一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张文潜软郎当。他所作诗,前四五句好,后数句胡乱填满,只是平仄韵耳——郎当,疲软无力貌。”

三郎郎当一词出自老夫少妻的唐明皇与杨贵妃,三十岁正当壮年的宋江纳了年方十八岁的阎婆惜,按理说应该郎情妾意缠绵悱恻,最后却弄得血溅鸳鸯枕,读者诸君在唏嘘不已的时候,是不是也想到了一些不可言说的事情——大家都是志诚君子忠厚人,听了阎婆惜辱骂宋江那四句话,尤其是第四句“你不羞这脸”,是不是也该知道事情真相了?

标签: 阎婆惜三郎施彦端鲁智深宋江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宋江宁愿杀了阎婆惜也不愿满足她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贡子曰标签:阎婆惜,宋江,银子,阎婆,晁盖,杀人

    把阎婆惜迎进家门做外宅仅仅过了一个月,宋江就进入了贤者模式。本来天天到阎婆惜那里,陪阎婆惜一起起床的宋江,渐渐地就去得少了。而阎婆惜此时与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厮混在一起,俊俏风流的张三郎很快就俘获了阎婆惜的芳心,阎婆惜再也不想念那个黑三郎了。本来,这样的结果是最好不过了。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可是,阎婆惜

  • 深度:央视水浒大改阎婆惜,困在爱与性中的可怜人,远比原著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笔下见真章标签:阎婆惜,刘唐,张文远,宋江,晁盖

    古时候有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美名远扬,为世人称颂。在水浒传中,也有四位美女:武大郎的潘金莲、宋江的阎婆惜、杨雄的潘巧云、卢俊义的贾氏。只不过,这四位美女不但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连小命都丢在了水浒的世界里。而在他们死后,梁山上也就多了四个天罡好汉。梁山的头号交椅宋江,正是因为怒杀阎婆

  •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历史解密编辑:萨沙标签:阎婆惜,银子,吴用,宋江,晁盖,中国古文献,宋朝,梁山好汉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388期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阎婆惜不直接拿着书信去告发宋江。阎婆惜是宋江的二奶,但私下同张文远通奸,试图改嫁给他。此时是宋代,而阎婆惜又是买来的小妾,是无法主动离婚的。什么叫

  • 水浒传中,阎婆惜究竟该不该杀?从两个角度来看待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唐古看今1标签:阎婆惜,宋江,晁盖,水浒传,蔡京,水浒

    在水浒传中,阎婆惜是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跟小说里的大多数女性一样,阎婆惜也有一个悲惨的命运。阎婆惜随父母从汴梁到山东投亲,却因寻亲无门而流落于郓城县,不久后,其父阎公又因病而死,在这种情况下,无钱置办棺木的阎婆惜,就只能以与人为妾的方式换取钱财安葬老父。也就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阎婆惜结识了宋江,而

  • 黄晓明执导《水浒传》电影, 潘长江将饰演宋江! 高叶饰演阎婆惜!

    历史解密编辑:枫叶君动漫标签:高叶,于震,宋江,黄晓明,潘长江,阎婆惜,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在《爱情公寓》中,由娄艺潇饰演的胡一菲一角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演戏的都去唱歌了,唱不了歌的都去写书了,写不了书的都去演戏了,演不了戏的就又去唱歌了,演艺圈是个圈嘛”。其实影视剧当中的许多情节都映射了现实,在现实当中演艺圈的确就是一个“圈”。许多导演都想过一把戏瘾,在自己或者其他导演执导的电影以及电

  • 宝安公主19岁那一年,皇帝父亲帮她精挑细选了一位驸马—王诜。

    历史解密编辑:葡萄架下的故事标签:王诜,宝安公主,太后,皇帝,姬妾

    宝安公主19岁那一年,皇帝父亲帮她精挑细选了一位驸马—王诜。王诜是开国功臣之后,官宦世家的贵公子,更是诗人,画家,大宋最清雅的才子。被选作驸马,本是寻常人眼中无上的荣耀,但是在王诜眼中却是一道枷锁,他不缺富贵,不缺才华,缺少的是一展他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的舞台。然而宋朝是一个严防外戚涉政的王朝,成为驸

  • 宋朝石守信,如何辅佐太祖建大业,急流勇退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石守信,宋太祖,周世宗,宋朝,节度使,宋太宗

    石守信,北宋的开国名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他最开始的时候,他辅佐后汉皇帝,先后带领军队参与了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皆获得胜利,因此被升任为义成军节度使,也就是在这期间,他与赵匡胤一见如故,两人结成异姓兄弟,成为了“义社十兄弟”的成员之一。在他与其他兄弟的支持下,赵匡胤成功发动陈桥兵变,最终夺取后周政

  • 中国雕刻历史上的一幅巨作之“石守信报功图”的相关探讨与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同度嘟嘟标签:石守信,巨作之,宋太祖,宋太宗,兵权

    中国雕刻历史上的一幅巨作之“石守信报功图”的相关探讨与学习玉兔说史2022-08-2516:46新疆关注明初,广大人民由于摆脱了蒙元的残酷统治,手工业工匠,从工奴的地位解放出来,生产热情就大大提高,这是促成明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冶铁、纺织、陶瓷、漆器及雕版印刷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进步。特别是

  • 武功超越张三丰的高手有几人?不多,就3人

    历史解密编辑:闲话文武标签:张三丰,张无忌,少林派,老祖,武当派

    在整个金庸武侠中,要找出一个像张三丰这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是不多见。说张三丰划时代,主要在于张三丰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也是理论上会武的人物,还是金庸武侠当中的顶级高手。在整个金庸武侠中,是否有人比张三丰的武功还高呢?都有谁呢?张三丰开创了武当派,而武当派,不仅是仅次于少林派的最强武林门派,而

  • 以张三丰的武功,他保不了张翠山?真相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谢逊,张翠山,张三丰,殷素素,张无忌,俞岱岩,小说家,金庸笔下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特点,有时候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书中主角是谁,有时候看了七八章,看着看着突然就发现主角变了。《笑傲江湖》如此,《倚天屠龙记》也如此。《倚天屠龙记》中,前九章主要是以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为第一视角。笔者读《倚天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