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端宗赵昰:拥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却因南宋君臣的错误决策而亡国

宋端宗赵昰:拥有二十万精锐大军,却因南宋君臣的错误决策而亡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梦归秋辰 访问量:2319 更新时间:2023/12/6 6:43:55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

(梦归秋辰:第533期)

公元1276年2月4日,就在各路勤王大军作壁上观的时候,南宋的都城临安却被蒙古大军攻破了。南宋终究和北宋一样,逃脱不了被别人一锅端的命运。但好在赵昰被驸马都尉杨镇和国舅杨亮节等人送出了临安城,当时张世杰陆秀夫率将领领残部在温州的江心寺会合,然后他们一起推举赵昰为皇帝,历史上将其称为宋端宗

临安

当时临安城虽然陷落了,但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在南宋手里,而且南宋当时还有二十万精锐部队,如果这时候南宋君臣能好好经营,那么南宋未尝没有一战之力。毕竟成吉思汗当年都能以十万大军在野狐岭击败金国大军,从此奠定其实力,而且在汉唐时期来看,我们横扫北方的战绩比比皆是。

但这时候,南宋以金钱买和平的弊端开始出现了,他们认为蒙古大军会像辽国和金国一样,在洗劫一番后班师回朝,然后再和南宋签订一些赔偿岁币的协议。因此他们并没有趁着蒙古军队立足未稳而发动一系列收复故土的战争,但很显然他们低估了蒙古统一华夏的决心。

李庭芝

最终当蒙古大军完成集结的时候,南宋君臣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战机。而后宋端宗做了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他下令让扬州守将李庭芝和姜才前来勤王。扬州本来就是军事重地,宋端宗不让他们守备地方进行抵御,反而无形中抽空了扬州的守备。当然宋端宗本身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而这一切错误的决策又何尝不是文天祥和陆秀夫等人的战略失误呢?

然后李庭芝和姜才前脚离开扬州,扬州守将朱焕后脚就投降了元军,于是李庭芝和姜才的大军被围困在泰州。元军驱赶扬州的家属来到泰州城下,李庭芝和姜才的军队瞬间失去了战心,城内的守将纷纷向元军投降。最终南宋朝廷的这个决策不仅没起到勤王的作用,反而把扬州重地拱手让给了元军。

南宋臣子

至此南宋已经北伐无望了,然后陆秀夫等人又走了一步臭棋,那就是实现战略收缩。为此南宋还放弃战略要地,南宋在军事上本来就处于弱势,你不凭着地理优势进行抵抗,反而缩在一起让元军一锅端。因此当我回首这段历史时,我不怀疑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的忠诚,但却严重怀疑他们的军事指挥才能。

而且这个决策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方面会让这些士兵思乡心切而降低战力,另外这种毫无战术目的的撤退会让士兵们感到很茫然。同时这就像狼群围捕黄羊一样,慢慢将黄羊逼入死地,而南宋又何尝不是被元军逼入了死地呢?元军也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对南宋军队一网打尽了,这点对于南宋极为不利。

南宋军队节节败退

公元1277年,广州失守,南宋军队被彻底赶下了海洋。就在宋端宗在海上流浪时,一阵飓风将他吹到了海里,最终宋端宗虽然被救了起来,但却从此染上了重病。不久之后,九岁的宋端宗便一命呜呼了,陆秀夫等人继续在海上逃窜,这期间有很多士兵因为飓风被海水活活淹死了。

当初明朝灭亡,崇祯皇帝用宝剑砍断长平公主的手臂,然后含泪说道:“你为何生在帝王家?”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这本书里写到,皇帝是历史的奴隶。古往今来,我们羡慕王侯贵族家的锦衣玉食,但却忽略了他们很多都会死于权力斗争,而且很难活过中年的。

为何生在帝王家

甚至有的小孩子还没有懂事,就要被家族的权力之争而牵连,最终被送上断头台。宋端宗赵昰何尝不是如此,从小面对着南宋的败亡,后来虽然成为皇帝却依然要颠沛流离。如果宋端宗赵昰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他又怎么会颠沛流离被飓风吹下海,又怎么会活不过九岁呢?

南宋就像一只宠物猫,长久以来的用金钱买和平的屈辱文化,已经让他们忘记了如何抵抗。甚至当元军磨刀霍霍而来的时候,他们都不会去主动防御,而是一味地被动防御。说句不好听的,即使南宋臣子有郑成功这样雄踞台湾的战略目的,南宋也不会这么快灭亡。宋朝长久的苟安,丧失的不仅是抵抗的血性,更丧失了抵抗的意识,这对一个民族来说是致命的,不是吗?

宋端宗赵昰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更多文章

  • 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小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皇帝,皇位,光宗,宁宗,孝宗,南宋,恭淑皇后,平民百姓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5话/宋宫第22话】宋朝的后妃中有出身微贱、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活出精彩人生的,如刘娥、杨桂枝。当然,也有出身显贵,却把自己活成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背景板的,例如,北宋的开宝宋皇后、南宋的宁宗恭淑韩皇后。显赫的相门女恭淑皇后韩氏(1165-1200),是宋宁宗的原配皇后,出身

  • 林冲晁盖有短板,鲁智深武松不可怕,宋江最忌惮的梁山好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吴用,梁山好汉,武松

    梁山聚义厅改成忠义堂之前,宋江对晁盖明褒暗贬地假谦虚:“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下面坐的梁山好汉一听就明白了:晁盖坐在头把交椅上,唯一的强项就是年纪大而已,论声望、论能力,他都不如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宋江,晁盖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孩子,将来头把交椅还是宋江的。宋江是完

  • 吴用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晁盖,是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禾搞笑娱乐标签:吴用,王伦,方腊,宋江,晁盖,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吴用临死前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梁山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而是他自己。他们所做的不是英雄。《水浒传》一共有108位英雄,但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并不多。其中,秘术之星吴用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智者着称,善于谋划,但从他的行为来看,却称不上英雄。吴用最后也是上吊自杀了,但直到临死前他才恍然大悟,梁山伯真正的老大并

  • 射死晁盖的,并非史文恭?而是藏在这4位头领中,林冲看破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晁盖,林冲,史文恭,宋江,杨志,花荣,中国古文献,梁山好汉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被后人高频使用形容人性的醒世名言正是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简单来说就是以宋江为首的小团伙找到组织上了梁山,发现:咦?这个平台不错,可以搞一下。于是全国范围寻找能人异士来提升团队实力,又四处搜罗有声望和名望的贵族士人来提升团队的品牌影响力。不管顺势而为还

  • 晁盖和宋江登上寨主之位,为何对林冲的态度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伦,吴用,晁盖,林冲,宋江,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说起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武艺高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性格懦弱,面对强权一味忍让;他是个悲剧,本可以与扈三娘结成伉俪,却便宜了王英……其实,林冲还有一大本事,那就是拥立过两代梁山寨主,前面是托塔天王晁盖,后面便是及时雨宋江。林冲是梁山好汉108将中第四位上梁山的,他是被逼

  • 吴用是晁盖的老朋友,为何背叛晁盖,成为宋江心腹,原因很腹黑!

    历史解密编辑:小马生活铺标签:吴用,晁盖,宋江,杨志,李逵,柴进

    《水浒传》中,吴用本来是晁盖的旧相识,协助晁盖智取生辰纲,用麻药麻倒杨志,抢了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金银珠宝,可以说吴用和晁盖有过命的交情,但为什么最后吴用背叛晁盖,成为宋江心腹,原因有三点:第一:实力相差悬殊。宋江杀了阎婆惜后,一路上宋江认识了柴进、武松、郑天寿、王矮虎、花荣、燕顺、戴宗、李逵等二三十

  • 宋江如何一步步坑死了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吴用,花荣,宋江,晁盖,林冲,宋朝,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啸聚山林,大块喝酒大块吃肉,一度在许多文人的笔下成了潇洒快活的象征,其实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在这些人里面,除了仅有的几个是过于善良被坑上梁山之后,其他人大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个观点,你可能会反驳,认为我是无稽之谈。林冲算一个,实在是迫不得已。朱仝、卢俊义等人也算迫不得已,但大都

  • 水浒传中的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

    历史解密编辑:贡子曰标签:晁盖,宋江,下山,好汉,头领,历史片,古装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晁盖是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但是他掌权的时间却很短暂,以至于我们有时候会忽略这位梁山之主。那么晁盖是怎么样被一步步架空的呢?宋江上山,改变排位规则宋江在江州作死一圈后,再也没有了退路,于是心甘情愿地跟随晁盖回到了梁山。而此时,宋江在去江州之前送上山来的好汉们还没有排座次,这次从江州带来的好汉们也没有排

  • 网友问:宋江指使孙立射死晁盖了,为何却要嫁祸史文恭?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孙立,史文恭,吴用,花荣

    首先,“晁盖之死”是一个小说故事情节,不是历史事件。如果是历史事件,解释权就在于读史的千万读者。而如果是小说故事情节,正解就在于作者。从这一点上说,“晁盖之死”的正解,就是晁盖死于史文恭毒箭之下;“晁盖之死”的歪解,就是宋江指使花荣射死了晁盖。下面先说正解。作者写梁山一百单八将,原为三十六天罡星、七

  • 此人帮宋江害死晁盖,上山后却排名垫底,他的死像是被某人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晁盖,宋江,段景住,梁山好汉,史文恭,曾头市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兄弟义气一直都为人所推崇,常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就是因为水浒英雄的义气之争,容易将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带上歧途。然而看似和睦的水泊梁山,实际上也是充满了尔虞我诈;说是替天行道,实则也是等级森严;看似推翻朝廷,实则不过就是一个翻版的小朝廷。当初晁盖之死,可谓是宋江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