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小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南宋出身最显贵的恭淑皇后,嫁给不慧的小丈夫,把自己活成背景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粒圈主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4/1/4 14:06:10

【猴格后宫八卦系列之第25话/宋宫第22话】

宋朝的后妃中有出身微贱、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活出精彩人生的,如刘娥杨桂枝。当然,也有出身显贵,却把自己活成毫无存在感的路人甲、背景板的,例如,北宋的开宝宋皇后、南宋的宁宗恭淑韩皇后。

显赫的相门女

恭淑皇后韩氏(1165-1200),是宋宁宗的原配皇后,出身和南宋其他后妃相比,那是相当的显赫。

她的六世祖是北宋名相韩琦,五世祖是与父亲同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韩忠彦,高祖父韩治,在徽宗时期知相州,曾祖父韩肖胄是高宗时期资政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追封吴元穆王,祖父韩协追封益王,父亲就是韩同卿。对了,宁宗时期的第一权臣韩侂胄还是她的叔祖父。

祖上六代人三人宋史有传,两人名列昭勋阁,这政治资本足够后人兴风作浪了,然而,恭淑皇后却活得毫无存在感。

从皇孙妃到皇子妃

孝宗淳熙十二年(1185)三月,十八岁的皇孙赵扩封平阳郡王,孝宗皇帝为孙子选择妻子。

做为名门女的韩氏就和姐姐一同入宫备选,史书说韩皇后当两宫意,那就是说明她比较机灵,得到高宗、孝宗两宫的看重,因此在当年八月指婚给平阳郡王赵扩,封新安郡夫人,成为一名皇孙妃。

赵扩素有不慧的名声,大概比司马衷强不了多少,韩氏出身书香门第宰相世家,嫁到这样的丈夫,不晓得会不会意难平。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一·甲集》记载说韩皇后活了36岁,倒推那她就是生于乾道元年(1165),比宁宗大四岁,宁宗宠爱的继后杨桂枝则比宁宗大七岁,从这里可以推测,宁宗真的是不慧啊!不然长辈不会都选择比他大的女人做妻妾。

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禅位给太子赵惇,是为光宗。三月,皇孙升级为皇子的赵扩被封嘉王,新安郡夫人韩氏也晋封崇国夫人,成为皇子妃。

南宋的立储纠葛

宋孝宗有三子五孙,长子庄文太子赵愭,次子魏王赵恺,老三就是光宗赵惇。五个孙子分别是庄文之子豫国公赵挻,魏王之子左千牛大将军赵摅、吴兴郡王赵抦,光宗子保宁节度使赵挺、宁宗赵扩。

庄文太子早亡后,孝宗觉得善于伪装的三儿子更好,就越过二儿子立了老三,老二因此郁郁而终,让孝宗怪愧疚二儿子的。

五个孙子中,赵挻、赵摅、赵挺也都夭折,只剩下赵扩和堂弟赵抦,赵扩不慧,赵抦却很聪慧,孝宗就想着让光宗立侄子赵抦做太子。

因此,孝宗提前禅位给光宗,光宗继位后,准备立儿子赵扩做太子时,才知道老爹的心思,光宗觉得老爹是把他当跳板了,在妻子李凤娘的离间之下,一改往日伪装的作态,不去看孝宗,闹得两宫失和天下皆知。

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病重,一直不见儿子光宗来看望自己,直到驾崩那一刻也没盼来儿子,尽管大臣们去拉着光宗衣服哭求皇帝看他爹。

爹死了,光宗连丧仪都不想主持,最后在宗室宰相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的运作下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嘉王赵扩继位,光宗被动的成了太上皇。

意外掉下来的皇位

赵汝愚在发动政变的时候也曾经犹豫立不慧的赵扩还是聪慧的赵抦,坊间流言都说吴兴郡王赵抦要当皇帝,赵抦都做好了准备,赵扩夫妻也信以为真,以为自己与皇位无缘,准备行囊去地方。

太皇太后吴氏做主立皇子赵扩继位,并下懿旨立韩氏为皇后,这个意外的惊喜突然把韩氏两口子砸懵了,赵扩一个劲说:我做不得做不得。还是吴太后强行把黄袍给赵扩穿上,赵汝愚率领群臣跪拜,才坐上皇位。

宁宗继位后,非常信任有定策功的韩皇后叔祖韩侂胄,对他言听计从,听韩侂胄的赶走了赵汝愚,发动了庆元党禁,一时之间,韩侂胄权倾天下。

韩皇后和她的父亲韩同卿在这位耀眼的长辈面前,简直毫无存在感。庆元二年(1196)六月二十八,韩皇后生下嫡皇子赵埈,这位皇子仅仅活了47天就夭折。

宁宗这一生共生育九个儿子一个闺女,统统夭折,没有一个活过一岁,可见宁宗的种子差成什么。

失去了儿子,在后宫也毫无存在感的韩皇后,于庆元六年(1200)十一月初七驾崩,谥号恭淑皇后。

就是这样。

剧照图片不代表历史人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有喜欢辽夏金元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不会让您失望!当然,还有后宫八卦

更多文章

  • 林冲晁盖有短板,鲁智深武松不可怕,宋江最忌惮的梁山好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吴用,梁山好汉,武松

    梁山聚义厅改成忠义堂之前,宋江对晁盖明褒暗贬地假谦虚:“仁兄,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宋江若坐了,岂不自羞?”下面坐的梁山好汉一听就明白了:晁盖坐在头把交椅上,唯一的强项就是年纪大而已,论声望、论能力,他都不如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宋江,晁盖四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孩子,将来头把交椅还是宋江的。宋江是完

  • 吴用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晁盖,是他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星禾搞笑娱乐标签:吴用,王伦,方腊,宋江,晁盖,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吴用临死前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梁山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而是他自己。他们所做的不是英雄。《水浒传》一共有108位英雄,但真正意义上的英雄并不多。其中,秘术之星吴用就是其中之一。他以智者着称,善于谋划,但从他的行为来看,却称不上英雄。吴用最后也是上吊自杀了,但直到临死前他才恍然大悟,梁山伯真正的老大并

  • 射死晁盖的,并非史文恭?而是藏在这4位头领中,林冲看破不说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晁盖,林冲,史文恭,宋江,杨志,花荣,中国古文献,梁山好汉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被后人高频使用形容人性的醒世名言正是出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简单来说就是以宋江为首的小团伙找到组织上了梁山,发现:咦?这个平台不错,可以搞一下。于是全国范围寻找能人异士来提升团队实力,又四处搜罗有声望和名望的贵族士人来提升团队的品牌影响力。不管顺势而为还

  • 晁盖和宋江登上寨主之位,为何对林冲的态度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伦,吴用,晁盖,林冲,宋江,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说起梁山好汉豹子头林冲来,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他武艺高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性格懦弱,面对强权一味忍让;他是个悲剧,本可以与扈三娘结成伉俪,却便宜了王英……其实,林冲还有一大本事,那就是拥立过两代梁山寨主,前面是托塔天王晁盖,后面便是及时雨宋江。林冲是梁山好汉108将中第四位上梁山的,他是被逼

  • 吴用是晁盖的老朋友,为何背叛晁盖,成为宋江心腹,原因很腹黑!

    历史解密编辑:小马生活铺标签:吴用,晁盖,宋江,杨志,李逵,柴进

    《水浒传》中,吴用本来是晁盖的旧相识,协助晁盖智取生辰纲,用麻药麻倒杨志,抢了梁中书送给蔡太师的金银珠宝,可以说吴用和晁盖有过命的交情,但为什么最后吴用背叛晁盖,成为宋江心腹,原因有三点:第一:实力相差悬殊。宋江杀了阎婆惜后,一路上宋江认识了柴进、武松、郑天寿、王矮虎、花荣、燕顺、戴宗、李逵等二三十

  • 宋江如何一步步坑死了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吴用,花荣,宋江,晁盖,林冲,宋朝,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中,108位好汉啸聚山林,大块喝酒大块吃肉,一度在许多文人的笔下成了潇洒快活的象征,其实这种思维是错误的。在这些人里面,除了仅有的几个是过于善良被坑上梁山之后,其他人大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这个观点,你可能会反驳,认为我是无稽之谈。林冲算一个,实在是迫不得已。朱仝、卢俊义等人也算迫不得已,但大都

  • 水浒传中的晁盖是怎么一步步被架空的?

    历史解密编辑:贡子曰标签:晁盖,宋江,下山,好汉,头领,历史片,古装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晁盖是梁山泊的第二任寨主,但是他掌权的时间却很短暂,以至于我们有时候会忽略这位梁山之主。那么晁盖是怎么样被一步步架空的呢?宋江上山,改变排位规则宋江在江州作死一圈后,再也没有了退路,于是心甘情愿地跟随晁盖回到了梁山。而此时,宋江在去江州之前送上山来的好汉们还没有排座次,这次从江州带来的好汉们也没有排

  • 网友问:宋江指使孙立射死晁盖了,为何却要嫁祸史文恭?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孙立,史文恭,吴用,花荣

    首先,“晁盖之死”是一个小说故事情节,不是历史事件。如果是历史事件,解释权就在于读史的千万读者。而如果是小说故事情节,正解就在于作者。从这一点上说,“晁盖之死”的正解,就是晁盖死于史文恭毒箭之下;“晁盖之死”的歪解,就是宋江指使花荣射死了晁盖。下面先说正解。作者写梁山一百单八将,原为三十六天罡星、七

  • 此人帮宋江害死晁盖,上山后却排名垫底,他的死像是被某人灭口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晁盖,宋江,段景住,梁山好汉,史文恭,曾头市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兄弟义气一直都为人所推崇,常言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就是因为水浒英雄的义气之争,容易将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带上歧途。然而看似和睦的水泊梁山,实际上也是充满了尔虞我诈;说是替天行道,实则也是等级森严;看似推翻朝廷,实则不过就是一个翻版的小朝廷。当初晁盖之死,可谓是宋江登

  • 《水浒传》中,晁盖算是典型的“地主家的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吴用,刘唐,王伦,晁盖,宋江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的第二代掌门晁盖,算是典型的 “地主家的傻儿子”:因为晁盖的基本盘很好,而且本该有个不错的人生。但却因为做事没脑子,最终沦落到惨死且身败名裂的结局。晁盖的事儿,其实仔细品味,可以用十足荒唐来形容。富贵也能起盗心所谓 “贫穷起盗心”。晁盖是村里的保正、财主,按理说是财雄势大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