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宋英宗久病不愈,废立之议渐起,看宋仁宗暴崩后的帝位风波

从宋英宗久病不愈,废立之议渐起,看宋仁宗暴崩后的帝位风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2239 更新时间:2023/12/10 12:08:24

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在位四十二年的宋仁宗病逝。

北宋的帝位传承向来都是不平静,宋太祖死后由“烛影斧声”,宋太宗死后有拥立赵元佐之事,宋真宗病逝前有政变密谋等。

宋仁宗

同样的,宋仁宗去世后,同样透着很多不寻常的气息。

一、宋仁宗暴崩,英宗即位后追究医官责任

《续资治通鉴》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嘉佑八年三月仁宗驾崩时的情况:

乙丑,以圣体康复,宰臣诣东上合门拜表称贺。

辛未晦,上暴崩於福宁殿。

是日,上饮食起居尚平宁,甲夜,忽起,索药甚急,且召皇后。皇后至,上指心不能言。召医官诊视,投药、灼艾,已无及。丙夜,遂崩。

由此可见宋仁宗是突然驾崩的。

宋仁宗晚年身体就一直不好,他去世前一个月再次生病,“二月癸未,帝不豫。甲申,德音降天下囚罪一等,徒以下释之。”

但是到了三月乙丑,仁宗康复,宰执大臣们还上表祝贺,结果几天后仁宗就驾崩了。驾崩那一日宋仁宗饮食起居都不错,但是晚上突然就犯病,医官救治不及,暴崩。

宋仁宗深夜驾崩,曹皇后是如何处理的呢?

左右欲开宫门召辅臣,皇后曰:“此际宫门岂可夜开!且密谕辅臣黎明入禁中。”又取粥於御厨。医官既出,复召入,使人禁守之。

曹皇后让人守住宫门,禁止出入,密谕辅臣第二天才能进宫。

仁宗曹皇后

第二天,英宗、宰辅们知道此事。大臣们拥立皇子赵曙继位,赵曙还不敢,李焘在《续资治通鉴》中记载道:

皇子惊曰:“某不敢为!某不敢为!”因反走。辅臣共执之,或解其发,或被以御服。

李焘在这段记载后,还特别记载道曹皇后处置的一个疑点。

那就是仁宗去世当夜,曹皇后秘不发丧,不召宰执大臣,英宗是否被召入了宫中?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记载英宗是第二天才入宫的,他采用的是司马光日记的记载,“英宗在外,翌旦召入”。

但是皇帝驾崩后的第一件事通常是召来储君,北宋在这方面可是有深刻教训的。曹皇后不在第一时间召来皇子赵曙实在是匪夷所思。

李焘还特别转载两则他人的笔记。

“蔡氏直笔云:仁皇暴崩,慈圣光献皇后秘不发丧,密召英宗入禁中,降内批宣大臣……邵氏闻见录亦云,仁宗大渐之夕,光献即召英宗入,翌日大臣方入,英宗即位。”

蔡氏直笔指的是蔡惇《夔州直笔》,邵氏闻见录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这两人都是北宋末年的人物,他们都记载了仁宗去世时,曹皇后召英宗入宫。

宋英宗

不管怎么样,仁宗是暴亡的,宋英宗即位后还追究了医官的责任。

“上初即位,与辅臣言,皆不名。及将责降医官,有欲为孙兆、单骧地者,言於上曰:‘先帝初进兆等药,皆有验,不幸至此,乃天命也,非医官所能及。’上敛容曰:‘闻兆等皆两府所荐,信乎?’对曰:‘然。’上曰:‘然则朕不敢与知,唯公等裁之。’皆皇恐。甲戌,兆编管池州,骧峡州,同时责降者十二人,独骧、兆得远地云。”

宋英宗特别将医官孙兆、单骧贬谪远地。从宋英宗在处罚医官时说的话来看,还透着对两府大臣不满。

二、宋英宗发病,久病不愈

宋英宗刚继位时,表现很好,“先是,辅臣奏事,帝必详问本末,然後裁决,莫不当理,中外翕然,皆称明主。”

然而宋英宗突然得病,“(乙亥)是日晚,忽得疾,不知人,语言失序,复召已责降医官宋安道、甄立里、秦宗一、王士伦等入侍疾。”

尽管英宗继位前身体也不是很多,但是这时候的得病也很突然,那些因仁宗之死被处罚的医官又被召去给英宗治疗。

先帝新丧,新天子又突然得病,没办法,大臣们再三请皇太后听政。

“丙子,尊皇后曰皇太后。丁丑,羣臣三上表请听政。戊寅,诏许之,既而以疾不果。”

然而英宗的病情迟迟不见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迹象。有大臣请求“改日大敛”,英宗没有同意。

“己卯,大敛,上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

在仁宗大殓之日,宋英宗病情进一步恶化,竟然“号呼狂走”,以至于宰辅韩琦“抱持上,呼内人,属令加意拥护”。

宋英宗

也就在这一日,“下诏,候听政日,请太后权同处分”,皇太后开始“权同处分”国事。

这一切距仁宗去世不过十天左右。

宋英宗的病情很严重,引起了很多大臣的担忧,司马光上书皇太后说道:

“皇帝继统,哀毁成疾,未能亲政,恭请殿下同决庶务。臣愚伏计殿下念宗庙社稷之重,为四海黎元之计,不得已而临之,非心中所欲也。若皇帝圣体不日康宁,殿下必推而不居,若药石未效,则殿下方且总揽万几。”

大臣们恳请皇太后听政,是因为宋英宗病得很重,带有紧急色彩,无可厚非。

但是对宋英宗来说,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情,何况英宗并非是仁宗亲子。若真如司马光记载,仁宗去世后,曹太后紧闭宫门,第二天才召英宗继位,他们母子二人的嫌隙在此时就已经埋下了。

仁宗大殓之后,宋英宗下诏将仁宗驾崩和自己继位的消息昭告天下。

“庚辰,遣供备库副使夏僖等二十人,告谕诸路官吏军民以先帝升遐及上嗣位之意。”

三、母子有隙,有废立之议

然而围绕着英宗生病和皇太后临朝听政朝臣们仍是议论纷纷。

英宗生病之初,不得已让曹太后“权同处分”。

这个“权”是临时代理的意思。

四月丁亥(四月十六),“圣体已安,皇太后乞罢权同听政”,这时候的英宗病情有所好转。

“上自不豫以来,丧皆礼官执事,羣臣奉慰,则垂帘不坐。乙未,大祥,上始亲行礼,又卷帘坐受慰,人心少安。”

但是英宗其实是“疾犹未平”,到了六月“上复以疾不出”,“覆奏政事于皇太后如初”。

支持英宗的大臣虽然解释道:“陛下践祚,于今累月,哀慕日深,摧毁过礼,圣躬违豫,久而未平”,但是英宗久病不愈,还是止不住各种议论的。

英宗“自感疾,即厌服药饵”,宰执韩琦甚至亲自端药劝服,“常亲执药杯以进,帝不尽饮而却之,药污琦衣。”

英宗久病不愈,司马光更是上书要求赶快实行对医官宋安道等人的惩罚,“令赴贬所”,说“今已及百余日,圣体终未平复,安道等方术无验,较然可知。”

仁宗驾崩,宋英宗久病不愈,很少露面,很多丧礼仪式都没法主持,这在“孝”方面明显是有问题的,且不能主持国事,这让很多大臣内心不安。

“帝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改常度,其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悦者,乃共为谗间,两宫遂成隙。”

甚至有人开始散布是非,“间有传帝在禁中过失事”。更糟糕的是,曹太后“对辅臣尝及之”,幸亏被韩琦“出危言感动太后”作罢。

司马光

这从司马光给曹太后的上书也可以看出来:

“比闻流议喧传,上疾未间,言或荒忽,承颜之礼,时有所阙,殿下几至不能容覆。外臣罔测,谓之然矣。然窃虑小人乘间,幸两宫如是,阴为交斗,以生他事。”

七月,契丹、西夏使者前来悼念。宋英宗拒绝了西夏使者的“入对”请求,只是“见于皇仪殿门外”。

这引起司马光的劝谏,说“四夷皆欲瞻望天表,窃觇圣德,又闻向曾不安,意谓未能视朝……今若深闭固拒,不听入见,则必疑有所隐避,益足使之骄慢。”

于是在契丹使者前来时,宋英宗“遂见上于东厢”。

嘉佑八年十月,“甲午,葬仁宗神文圣武明孝皇帝于永昭陵。”

宋仁宗虽然入土为安,但是围绕英宗之病和与曹太后的关系仍让很多大臣操心不已,

“方帝疾甚时,云为多乖错,往往触忤太后,太后不能堪。左右谗间者,或阴有废立之议。”

曹太后曾“遣中使持一封文书付琦,琦之,则帝所写歌词并宫中过失事。”

韩琦

宋英宗更曾对韩琦直言“太后待我无恩。”

有赖于韩琦从中调和,司马光等人上书反复劝谏,两宫关系才有所好转

宋英宗治平元年五月,“戊申,皇太后出手书还政,是日遂不复处分军国事”。

至此,仁宗驾崩后的帝位风波基本结束。

标签: 宋英宗宋仁宗曹皇后太后韩琦英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死后留下个遗腹子,导致宋英宗差点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Laosao呀标签:宋仁宗,宋英宗,李宸妃,赵祯,赵恒,曹皇后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宋史》,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一部《清平乐》,让宋仁宗着实火了一把。据史料记载,此人真名叫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第6个儿子,母亲是李宸妃。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中首次出现了关于赵祯的故事。说当年刘妃与李宸妃一起生的孩子。但刘妃所生是个女孩,所以他

  • 宋英宗赵曙:幼年被宋仁宗收为养子,36岁时因体弱多病而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宋英宗,赵曙,宋仁宗,韩琦,宦官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507期)公元1035年,宋仁宗再次生了一个女儿,如果放到现在,那就是一台台移动的彩礼取款机。但这时候是北宋,因此这也让宋仁宗非常头疼,于是年幼的赵曙被宋仁宗收为了养子。但赵曙还没高兴太久,宋仁宗就生出了皇子赵昕,宋仁宗对着列祖列宗叩谢感恩,但殊不知这是列祖列宗在

  • 宋英宗铸造的治平钱,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说收藏标签:皇帝,皇位,宋英宗,宋仁宗,司马光,治平钱,官宦世家

    宋仁宗超长待机在位有42年,可是没能留下一个亲生的儿子,所以只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这就是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赵曙,这个宋英宗是个养子一直都是备胎,小心翼翼的低调做人。宋仁宗立他为太子的时候,连续推辞了十几次才敢接受,结果刚登上皇位就生病了,接着做了4年皇帝就病死了,估计是当年太谨慎了坐下了病根,

  • 濮议—一场十八个月的朝臣争吵,宋英宗殚精竭虑却最终换来一场空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宋英宗,宋仁宗,韩琦,太后,仁宗,英宗

    嘉佑八年,宋仁宗暴崩,在曹太后和朝臣的主持之下,皇子赵曙被接入宫内,于灵柩前即位,是为宋英宗,宋仁宗本人没有亲儿子,因此养子赵曙这个皇位其实算是捡来的。 面对先皇龙驭上宾,按理来说,新皇继承皇位,对大行皇帝至少应该表示一下,掉几滴泪,意思意思。 然而,此时的宋英宗却非但没有丝毫的哀伤,他内心甚至

  • 宋仁宗去世后,宋英宗是怎么对待曹皇后和仁宗的五位公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宋仁宗,宋英宗,曹皇后,赵祯,仁宗,宋神宗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恭俭仁恕,确实是一位不错的好皇帝,至少保了大宋江山四十余年太平无忧。宋仁宗一生宽厚仁慈,却对自己的两个皇后实在不怎么样,关于这个可以这么说:宋仁宗喜欢的妃子做不成皇后,而他不喜欢的偏偏就做了皇后,他还无法改变这种局面。宋仁宗的两位皇后都是他的养母为他选择的,拒绝不得,也喜欢不上。他的

  • 「史学」“宋英宗、神宗和哲宗”祖孙三代死于同一种病,北宋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黄桃宝贝贝标签: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宰相,仁宗

    北宋中期,宋英宗、神宗和哲宗祖孙三代,作为守成之主,虽没能收复失地,但他们对内都励精图治,力求改革;祖孙三人均感染肺结核英年早逝,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北宋的一个盛世。一、天降皇位的守成之君宋英宗,编《资治通鉴》宋英宗赵曙(1032-1067),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赵允让的第13个儿子,3

  • 破解宋英宗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经济观察报标签:皇帝,韩琦,宰相,宋英宗,宋仁宗,宋哲宗,曹皇后

    韩福东/文宋英宗是宋朝第五个皇帝,被宋仁宗过继当了皇帝,刚即位就发了疯。御临天下三年多,无所作为而崩。宋英宗第一次发疯的记录,见于宋人笔记,只八个字:“散发被面,覆以帽子。”宋英宗的头发披散在脸上,上面盖着皇帝素服时的幞头。很显然,这是一种疯癫状态,此事发生在1063年5月1日的黎明,尚为皇子的赵曙

  • 孝惠皇后不受宠爱,却能当56年的太后,康熙是怎样孝敬她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凝视他呀标签:康熙,太后,皇后,顺治,孝庄,皇帝

    孝惠皇后不受宠爱,却能当56年的太后,康熙是怎样孝敬她的呢?矜弈2022-07-1014:36山东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为了讨太后开心,57岁的康熙当着大臣和宗室的面,走上戏台,跳起了当时流行的蟒式舞。而这个太后,只是康熙名义上的母亲,只比康熙大13岁。这个太后就是顺治的孝惠皇后。顺治没有给过她好脸色看

  • 险些被顺治废掉的孝惠皇后为何能得到康熙的孝敬并当了56年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顺治,孝庄,胤礽,太后,董鄂妃,康熙帝,艺术家,乾隆皇帝,金庸笔下角色,孝惠皇后(明朝)

    清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虽然在顺治时期她是皇后身份,但却并不受丈夫顺治的宠爱,还差点被丈夫顺治废去皇后之位,可是在顺治的儿子康熙继位之后,孝惠以康熙嫡母的身份被尊为仁宪太后,受到了康熙的孝敬,并一直在康熙朝当了五十六年的太后,那么孝惠并非康熙生母,为何会被康熙如此孝

  • 太可怕了,外甥女嫁给亲舅舅,汉孝惠皇后的悲惨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张嫣,吕雉,刘盈,吕后,刘邦,皇后

    外甥女嫁给了亲舅舅,西汉第二位皇后汉孝惠张嫣的悲惨人生开始于此。张嫣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亲外孙女。刘邦当年沛县起兵,吕雉在家里照顾一家老小。吕雉为刘邦生下了一儿一女,儿子刘盈,女儿刘乐。有一天吕雉带着一双儿女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人家,老人家停下来讨碗水喝,讨碗水以后告诉吕雉说他会相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