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争之宋(二四)宰相韩琦让赵宗实入宫当皇子,他为何多次拒绝?

大争之宋(二四)宰相韩琦让赵宗实入宫当皇子,他为何多次拒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榜秀才 访问量:2435 更新时间:2023/12/11 0:10:10

宋仁宗执政时皇子难产,他连续生了三个儿子都过早夭折,这使得宋朝皇太子之位长期悬空。皇太子是一国之本,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朝廷大臣为了这个事情操碎了心。从宋仁宗亲政不久,朝廷大臣就在谋划将皇族子弟收入宫中养育,然后过继给宋仁宗当皇子,按照皇太子的要求进行培养。然而这种操作却让宋仁宗很反感,他想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太子,所以与大臣们发生了多次冲突,甚至闹得朝野震动。可是到了晚年时,宋仁宗依旧没有儿子,于是朝廷大臣们步步紧逼,围绕立储的纷争不断,引发不少政治斗争。

在这些政治斗争中,发生的最激烈的便是围绕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展开的。濮王赵允让和他的儿子赵宗实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葩,是唯一的一对父子备胎皇子。早在宋真宗时期就有皇子难产的事情发生,于是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赵允让进宫作为宋真宗的备胎皇子,直到宋仁宗赵祯出世才离开皇宫。到了宋仁宗时候,又遭遇到皇子难产的情况,于是朝廷大臣在赵允让身上打主意。最终选定了赵允让的第十三子赵宗实进宫,让曹皇后代为养育,作为备胎皇子。因此在宋仁宗晚年仍旧无皇子所出时,朝廷大臣将希望寄托在赵宗实身上。

赵宗实当皇子的过程并不顺利,堪称一波三折。他最早在在景佑二年便被接入宫中养育,赐名赵宗实,当时只有三岁。后来宋仁宗相继生了三个皇子,所以他又被送出宫。可这三个皇子都先后夭折,于是大臣们又重新提议把赵宗实送回宫里。这么反复折腾让宋仁宗很反感,所以围绕这个议题冲突不断。

到了嘉佑年间,宋仁宗年龄已经步入中老年,自己生产皇子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重新送赵宗实回宫的议题再次被提了出来。有鉴于之前文彦博为相时直接逼迫宋仁宗接纳赵宗实的手段让宋仁宗很愤怒,差点激起政变,所以当时的宰相韩琦打算走迂回路线。

韩琦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方面是从宋仁宗入手做工作,另一方面是让赵宗实担任朝廷官职,步步晋升,先做成皇子的潜规则形态。韩琦的想法很美好,在他看来只要让赵宗实走上潜规则的路线,即便宋仁宗至死都不立皇子,到时候也可以仿造宋太宗赵光义的路子,将赵宗实拥立为新皇帝。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计划在宋仁宗和赵宗实这里都严重受阻。宋仁宗找各种理由拒绝立皇子,这本来在意料之中。可赵宗实也找各种理由拒绝担任官职,拒绝再次返回宫中,这就让韩琦非常尴尬了。

再次推动赵宗实入宫是韩琦和包拯提出来的,在宋仁宗那里受阻后转向做赵宗实的工作。他们最早想要让赵宗实当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这个职位将赵宗实从闲散皇族子弟推到了宗室官员的位置上,为以后立储做准备。这是沿袭于五代十国的潜规则,宋仁宗之前很多皇帝都走过这条路子,比如后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只要按照这条路线下去,赵宗实必然会走亲王加开封府尹的官路,这距离储君就只有一步之遥了。当初寇准拥立赵恒当太子,就是走的这条路线,晚年的宋太宗赵光义也被迫接受。

一般而言,走这两条路线是闲散的宗室皇族子弟们梦寐以求的,即便最后未能成功登基,也比其他皇族成员高了一级。赵宗实的父亲赵允让就走过这条路,虽然最后被宋仁宗截胡了,但在宗室之中地位崇高,长期执掌管理皇族事务的知宗正寺一职。而这也造就了赵允让的野心,在宋仁宗执政初期多次与八王爷赵元俨密谋,勾结朝廷官员,意图改换皇帝人选。赵允让和赵元俨的野心因皇太后刘娥的强势而破产,但是他们对皇位的渴望永远不会熄灭。赵宗实被选为曹皇后的养子,其背后推动的力量就是他们。

与赵允让野心勃勃的渴求皇位不同,赵宗实却对皇位有些避之不及。在朝廷下诏给他升官,让他知宗正寺时,他就多次上书拒绝。当时他的父亲濮王赵允让去世不久,按规矩儿子要为父亲守丧,不能担任朝廷职位,这就成了他的理由。等他守丧完毕后,朝廷又下诏,赵宋事又再次推辞。就这么拖拖拉拉的搞了好几年,赵宗实才勉强同意担任岳州团练使。到了嘉佑七年,宋仁宗身体多病,已经撑不了多久了。此时到了不得不立皇储的时候,宋仁宗终于下诏立赵宗实为皇子,改名赵曙。但这个操作也被赵宗实拒绝,他还称病表示不奉诏。

从主流历史观来看,他们认为赵宗实拒绝过继给宋仁宗当皇子,是在玩三辞三让那一套。这种套路被认为是古代有德行君王的标配,是历朝历代常见的套路。其实这种说法完全是想当然的,赵宗实辞让皇子身份的实情与这个形式主义的套路无关,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历史上的三辞三让一般出现在群臣拥立,众望所归的时候,是源自于舜禹时代禅让的传承制度。然而赵宗实被推上皇位与这种关系不大,很大的可能是被迫的,有着赶鸭子上架的意思。从历史文献上看,赵宗实对当皇子不但是拒绝的,而且抱有很大的恐惧心理,想离皇子的位置越远越好。

分析当时宋朝的政治局势,可以看出赵宗实对此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为了自己生命考虑。赵宗实虽然三岁就入宫成为曹皇后养子,但一直不被宋仁宗喜爱,后来还出现在宫中被虐待的传闻。这些传闻虽然争议很多,但可以确认赵宗实在宫中的童年过得是战战兢兢。这一方面是因为宋仁宗不愿意将皇位传承给别人的儿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朝廷借此向宋仁宗施压,赵宗实也受到牵连。在这期间的各种有关立储的政治斗争中,赵宗实都处于漩涡之中,以他的小身板完全无法抵抗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压力,随时都有被撕碎的可能。

赵宗实从小生活在皇家,父亲赵允让又是出了名的野心家,对各种尔我诈的阴谋诡计并不陌生。他知道自己成了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争夺朝政主导权的工具,而且是最无力无助的那种。无论是韩琦、包拯、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文官集团大佬,还是宋仁宗、曹皇后,这都不是他一个闲散宗室子弟能抵抗的。在这些人角力的漩涡之中,他要有任何不利于某一势力的举动,被害的可能性极大。而且文彦博当宰相时还传出曹皇后和张茂则谋逆的传闻,其中原因也是围绕立赵宗实为皇子展开,这就让赵宗实更加的恐惧了。

在最为恐惧的时候,他向记室周孟阳表达过原因,"非敢邀福,以避祸耳"。这说明他是真正的怕了,而不是装模作样玩三辞三让的套路。他的这种恐惧带着他对朝廷大臣,对皇帝和皇后的怨恨,也为即位后与曹太后发生冲突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当皇帝期间与曹太后发生冲突时,韩琦等宰相上前劝解,得到的却是"太后与朕无恩"的回答。这句话说得好像只有曹太后,最多加上宋仁宗,其实连这个朝廷大臣都被打了进去。因为他们都将赵宗实看做了争夺朝廷主导权的工具,立储之争隐藏的是一系列政治斗争。

韩琦、包拯、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反复上书立赵宗实为太子,实际上是与宋仁宗争权,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曹皇后拥立赵宗实,是因为自己无子,需要为自己的将来和家族的利益考虑。他们都站在了宋仁宗的对立面,而且背后都有相当大的利益集团。宋仁宗一时动不了他们,弄死赵宗实却是小儿科。赵宗实敢贸然进宫当皇子,说不定第二天就喝水被呛死了。就算宋仁宗出了名的仁厚,不搞这些阴谋诡计,但赵宗实却不敢掉以轻心。所以最后进宫前都对身边的侍从说,等皇帝病好后有了儿子,他就回家。

正是处于这种自保的心里状态,赵宗实成年后都过得战战兢兢。而给他带来这些威胁的人,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其怨恨的对象,这也为后来的濮仪和两宫斗争埋下了隐患。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赵宗实的状态再正常不过。他长期处于这种忧惧之中,又被朝廷各方大佬当成傀儡和工具人,处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这种体会是很难与外人讲述的。在很多人羡慕赵宗实白捡一个皇帝宝座时,又有谁知道他二十多年来过得是什么样恐怖的日子?在这种高度精神紧张,一言不合就可能全家覆灭的日子里,赵宗实没成为神经病,都算他神经坚韧了。

标签: 韩琦赵宗实宋仁宗宰相曹皇后

更多文章

  • 宋朝险被一书生撂倒,范仲淹韩琦都是其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范仲淹,韩琦,西夏,李元昊,宋仁宗,宋军

    常言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如果真小瞧了书生就会后悔不迭,宋仁宗时期就因为不重用一书生,让其叛逃反助敌国攻伐宋朝,令宋朝军民伤亡惨重,吃尽了苦头。这个书生就是张元,宋朝时投靠西夏李元昊,成为西夏军师、国相,为李元昊制定灭宋大计,一度成为宋朝大患。张元本是宋人,当为宋朝效力才是,为何跑到西夏当了叛徒

  • 结党营宋(十二)熙宁新法有何问题,为何司马光和韩琦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韩琦,宰相,诗人,司马光,王安石,宋神宗,科学家,结党营宋,历史学家,官宦世家

    宋神宗熙宁变法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引得朝野震动,遭到了朝廷上下各级官员的普遍反对。于是王安石收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攻讦,拉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在反对变法的文武大臣中,表现最为激烈的是司马光和韩琦两位重臣。他们带领群臣和王安石公开辩论,要求他废除新法。而王安石的意志非常坚定,逐条批驳了对方的言论,双方

  • 韩琦说柳絮“不是天生稳重花”,欧阳修称赞他不事雕琢、自然高雅

    历史解密编辑:漫话诗词标签:柳絮,韩琦,花枝,薛涛,诗人,欧阳修,齐特琴,古典乐,唐宋八大家

    柳絮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吟咏。五代诗人李中说:“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唐代女诗人薛涛说:“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颠狂已见随风起,飘荡还应逐水流。九十春光容易老,等闲莫点少年头。明代朱诚泳说:“颠狂已见随风起,飘荡还应逐水流。九十春光

  • 韩琦——国家传统文化代言人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名人汇标签:韩琦,诗词,艺术,写意,画家,宋朝,传统文化,千古名句

    韩琦,笔名一丁、号长安居士,1941 年生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画家。2003 年受聘于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韩琦先生是位学者、艺术理论家、作家,其艺术成就不仅有小说、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多部,还有画论、艺术创作及艺术评论等长达几百万言的著作。2003

  • 北宋名相韩琦是个什么样的人?要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温情标签:韩琦,宰相,宋英宗,宋神宗,西夏

    韩琦是北宋三朝明相,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对北宋中期整个国家的各项政治决策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宰相可以说是百官之首,主管的是文治方面的工作,所以也可以说是文官之首。但是韩琦这个宰相却不一样,他不仅仅要管文治方面,而且从来不放弃对军事实力发展的关注。从很大程度上讲,他比一般的文官更为重视军事实力

  • 狄青和韩琦是如何结仇的?只因一女子的轻佻言语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韩琦,狄青,宋军,宋史,西夏

    近日,古装电视剧《清平乐》热播让许多观众对宋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清平乐》中出现的两位重要人物——狄青、韩琦,看看历史上的这两人是如何结仇的。狄青是宋朝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名将,然而他的一生却充满了磨难。狄青出身贫寒,19岁那一年,他代兄受过,被充为贼配军。就在狄青和他的贼配军小

  • 瀛奎律髓10·卷三怀古类,韩琦徐照梅尧臣三首怀古五律

    历史解密编辑:老街味道标签:梅尧臣,韩琦,徐照,欧阳修,范仲淹

    前言今天继续欣赏几首宋朝的怀古类五言律诗。三位诗人中,韩琦为北宋仁宗时期的宰相,他与范仲淹曾经率军防御西夏,人称"韩范"。 梅尧臣是北宋诗人, 欧阳修的好友。徐照,南宋永嘉四灵之一。一、韩琦《过故关》次韵唐诗而成春日并州-路,群芳-夹-故关。前驺-驱弩过,别境-荷戈还。古戍-遗-残堞,新耕-入-乱山

  • 韩琦和欧阳修,都是北宋名臣,为何要迫害战功赫赫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韩琦,欧阳修,狄青,宰相,岳飞

    韩琦是两宋少有的能文能武宰相,对外强硬属于鹰派,在西北号称韩范,对辽不妥协,比其他二流宰相强多了,从辽人手里拿到山西北部不少地。韩琦在辽金眼里有威名,他在辽金的威名在整个大宋还找不到第二人。四朝元老文彦博长韩琦很多,自谈何敢望韩公,欧阳修亦如此。看看苏辙兄弟给韩琦写的信,李清照祖父两辈都是其门人,连

  • 韩琦帮宋英宗拉曹太后下马的神操作,可惜没有遇上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常识生活秀标签:韩琦,宋英宗,武则天,太后

    公元1063年,刚刚继位的宋英宗得了一种怪病,无奈之下,只能让太后垂帘听政,一年以后,宋英宗的病好的差不多了,可是初尝权力美好的太后却迟迟不肯还政于宋英宗。这样下去,搞不好要再次出现一个武则天,这个时候韩琦看不下去了,在一次给太后汇报完工作之后,就开始给太后下套了。韩琦讲到“皇帝最近政事处理的不错”

  • 清平乐: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和,西夏来袭宋仁宗到底如何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韩琦,范仲淹,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引言:最近热播剧《清平乐》播到了北宋和西夏的三次大战的剧情,几次战争的结果以及朝堂上的争论,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北宋仁宗时期,受到来自西夏的威胁。朝中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仁宗一度主战,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求和。北宋对夏的政策为何多变?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困境?电视剧毕竟是文艺作品,真实的历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