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朱熹扒灰”的说法是否可信?

朱熹真的是一个扒灰的伪君子吗?“朱熹扒灰”的说法是否可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啦啦萌小宠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47

朱熹“扒灰”的说法源于叶绍翁《四朝闻见录》。

《四朝闻见录》中的《庆元党》记载了发生于南宋庆元二年的沈继祖弹劾朱熹事。

沈继祖弹劾朱熹,向朝廷递呈了此前谏官胡纮撰写的《劾朱熹省札》。

《劾朱熹省札》对朱熹的人品进行了辛辣的攻击。其中有提到:“又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谓其能修身,可乎?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谓其能齐家,可乎?”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朱熹诱拐了两个尼姑为宠妾,每次官位调动,都带在身边,能说朱熹修心养性吗?朱熹的媳妇在家守寡却有了身孕,他的其他儿子偷牛宰杀,能说他治家有方吗?

关于胡纮其人,《宋史》记载有一段早年他与朱熹的交往:“纮未达时,尝谒朱熹于建安,熹待学子惟脱粟饭,遇纮不能异也。纮不悦,语人曰:‘此非人情。只鸡尊酒,山中未为乏也。’遂亡去。”

这段记载说的是:胡纮早年尚未发迹时,曾到建安拜谒朱熹。朱熹对于游学之士向来都是以粗茶淡饭进行招待的,对胡纮也不例外。胡纮却认为朱熹怠慢自己了,到处放话说:“朱熹此人人情淡薄,一只鸡、一壶酒,就算是在生活在深山中也应该拿得出,他却不肯拿!”断绝了与朱熹的交往,拂袖而去。

不难看出,胡纮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

所以,关于胡纮的指控,栽赃嫁祸的的成份很大。

另外,说朱熹“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冢妇不夫而自孕”、“诸子盗牛而宰杀”,仅见于胡纮这份札中,不见于其他私人著述,也不见于官方记载。

想想看,朱熹是这样的一个大名人,如果真有其事,肯定是爆炸性新闻,其他书必会郑重记上一笔。

举个例。

著名的朱熹与严蕊事,《宋史》卷四百二十七记载清清楚楚:知台州唐仲友在浙东饥荒期间,不理政事,与妓女严蕊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朱熹秉公执法,严办此二人。与朱熹有过过节的洪迈,就在其所著的《夷坚志》里恶意歪曲事实、大肆抹黑朱熹。

还有,南宋朝廷在贬谪朱熹的文书也没将胡纮这份省札作为贬谪朱熹的依据。

足见胡纮的指控和西汉初年灌婴等人诬蔑陈平“盗其嫂”的情况如出一辙,纯属空穴来风、血口喷人。

有人说,朱熹在谢表里没对此事进行辩驳,说明他默认了。

但朱熹在《落职罢宫祠谢表》已经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臣聩眊,初罔闻知。”——臣昏愦糊涂,对于胡纮说的这些事,竟然丝毫不知。

《落职罢宫祠谢表》的末尾,朱熹“乞赐睿断”,敬请皇帝明察。

在朱熹看来,这种荒唐至极的弹劾,根本不值一辩。

该谢表呈上之后,皇帝没表现出什么“睿断”,而政敌的攻击又至。

朱熹于是又上了一封《落秘阁修撰依前官谢表》,愤慨地说:“谅皆考覆以非诬,政使窜投而奚憾。”——既然朝廷认为那些非议是真的,那我遭受放逐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这,难道就是某些人说的所谓“默认”?

其实,朱熹相当清楚,自己遭受黜落,并不是有什么罪衍,而是韩侂胄赵汝愚互相倾轧的结果。

赵汝愚崇尚理学,朱熹算是赵汝愚的人。

韩侂胄要搞倒赵汝愚,就整出了一个庆元党禁。

沈继祖观风望旨,跳出来乱咬朱熹。

另外,朱熹在宋宁宗登位前担任过他的老师,对他的要求很严格,给宋宁宗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所以,宋宁宗也很烦朱熹。

朱熹有自知之明,谢表请去。

富于喜剧性的是,南宋嘉泰二年,韩侂胄积极准备北伐,为了赢得人心,请宁宗下诏,追复了朱熹的官职。

不难看出,之前沈继祖、胡纮对朱熹的的指控,全是无中生有的诬蔑之词。否则,像朱熹这样一个“奸宿尼姑”、“扒灰”、“纵子偷牛杀牛”的无耻之徒,朝廷却让他官复原位,岂不说明朝廷是一个藏污纳垢之所?

更多文章

  • 南宋官场桃色案:大学士朱熹想搞定妓女!最终却被她弄的一败涂地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朱熹,唐仲友,大学士,妓女,宋孝宗,岳飞

    严蕊,原名周幼芳,南宋著名的女词人,他出身寒微,从小学习诗书礼乐,但是却沦为台州营妓。严蕊写了好几首词,都与监狱有关系,而将她送进监狱的就是南宋时期的大贤,理学家朱熹。严蕊色艺双绝,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诗词歌赋,她都非常的精通。所以她也是名冠一时,大名远播。严蕊是官妓,在宋朝也有明文规定,官妓可以陪

  • 苏轼种田,朱熹教书!知识分子如何熬过人生低迷期

    历史解密编辑:冰川思想库标签:朱熹,苏轼,王安石,孔子,李公麟,苏辙

    把知识分子这个事情当成一个职业,就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不明智。连当农民,你也当不成。孔子说,其泄冶之谓乎?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连清川在孔子的人生中,大多数的时间是颠沛流离,行走在路上的。好在他名气大,总是有诸侯国的人,愿意接待他,所以多数的时候,他倒还衣食无忧。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实最重大的问题,是他对

  • 朱熹问:“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10岁童道破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朱熹,儒家,理学,后世,孔子

    中国文化以儒家为主,很多的文人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其中就有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朱熹;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古代文人将儒家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示意图/翻

  • 影响力堪比孔孟,却与尼姑和儿媳有染?朱熹遭世世代代唾弃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朱熹,孔孟,孔子,唐仲友,尼姑,灭人欲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我们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继孔子之后又有孟子将“仁”这一道发扬千年,从某些角度而言,两人就是我们中华文化本身。在历史上其实像孔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像孔子这么“完美”例如朱熹,朱熹擅长参悟之道,但是却因为一些原因被

  • “江南第一书院”在台州仙居,朱熹曾在此讲学,匾额、古树仍在!

    历史解密编辑:鸭鸭爱生活标签:江南,朱熹,仙居,鉴湖,桐江,匾额,古树,宋朝,一书院,台州市

    台州仙居,人杰地灵,除了有李白诗中所写景象呈现的“神仙居”,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而桐江书院便是最好的见证。桐江书院距今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书院,也是仙居历史最早的书院之一,人称“永安溪的文化摇篮”,被誉为“江南第一书院”。书院位于仙居山村境内,距皤滩镇有一公里路,系宋朝乾道(

  • 大宋才女严蕊:被朱熹陷害入狱,被严刑拷打,受尽折磨仍不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朱熹,严蕊,岳飞,宋朝,唐仲友,宋孝宗,艺术家,大宋才女

    1182年,这是大宋才女严蕊人生中最为黑暗、最为绝望的一年。这一年,知名才女严蕊被理学家朱熹陷害入狱,经历严刑拷打,受尽折磨仍不屈服。即使她知道,如果不认罪的话,将会被拷打至死,但她仍然用一身弱小的身躯,展示了不屈的傲气。严蕊是谁?为何她会遭遇此牢狱之灾?说起来,严蕊是苦命人。她原姓周,出生在贫寒人

  • 南方孔子朱熹葬于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虫虫的旅行标签:于斯,朱熹,孔子,考亭,先贤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南方孔子朱熹葬于斯朱熹(1130-1200年),南宋理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尤溪。(福建建阳黄坑朱熹墓园)19岁,朱熹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他一生为官九年

  • 批判与反思:对朱熹理学思想的解构

    历史解密编辑:恋上东南亚标签:朱熹,理学,解构,宇宙,宋朝,哲学家,批判与反思

    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理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然而,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因其过于正统和教条主义而备受争议。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朱熹的理学思想进行解构,探究其中的问题和限制。首先,朱熹的理学思想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感性认识来获得理性认识。这一思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

  • 赵法生 :朱熹理气二本视域下的孟子心性论——以性情关系为中心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孟子,朱熹,中庸,程朱,宋朝,刘宗周,赵法生,儒家思想

    赵法生,山东青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儒教研究中心研究员。提 要:朱熹以理学本体论为基础重新诠释孟子心性论,将孟子的四端发而为四德,诠释为四德发为四端;将孟子的心、性、情一本论解读为性体情用与心统性情,使心、性与情的关系发生了一种理学式的转变,完成了理学的心性论建构。经此诠释,儒家道德哲学的基

  • 大臣:您应认朱熹为祖!朱元璋:我就是个穷农民,不靠祖宗打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体元的文史沙龙标签:朱元璋,朱熹,刘邦,布衣,皇帝

    古代封建王朝,要论白手起家的皇帝,恐怕没人能和汉朝刘邦、明朝朱元璋相比。然而朱元璋比之刘邦,出身显然还要更低,刘邦起码是个基层公务员,而朱元璋干脆就是个普通农民。到了饥荒之时,朱元璋更是当过乞丐、和尚乃至于“红巾贼”。由于出身太低,祖上没什么显赫经历,所以大臣们劝朱元璋:“陛下还是找个显赫点的祖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