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胡子的太监童贯:宋徽宗时期的丑闻,丞相也分公、母

有胡子的太监童贯:宋徽宗时期的丑闻,丞相也分公、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4498 更新时间:2024/2/19 2:42:30

童贯是神宗和哲宗时的太监头子李宪一手豢养起来的太监,自小就在宫中,学会了当太监那一套谄媚逢迎的伎俩。《宋史》本传说他“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由于他善于察言观色,会揣测主子的心思,很受宋徽宗的宠幸。

他又与朝臣勾结,特别是与蔡京之流,相互利用,相互吹捧。

童贯与一般太监有点很不相同的是,状貌魁梧,满脸横肉,“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可能没有阉干净,后来返生了。当他领枢密院院事,迁太传,封泾国公时,与蔡丞相蔡京共掌朝政。“时人称蔡京为公相,因称贯为媪相。”丞相也分公、母,这是亘古未见,是宋徽宗朝的一大丑闻。

更有意思的是,童贯居然代表宋徽宗出使契丹。当时朝野哗然。有人对宋徽宗说:“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宋徽宗贵无耻地回答:“契丹闻贯破羌,故欲见之,因使觇国,策之善者也。”堂堂的大帝国,竟派一个太监为专使,真是荒唐透顶,贻笑大方!大概也只有宋徽宗这样昏庸的皇帝才说得出:这大概就是他的“策之善者也”。

童贯出使归来,益发得势,“庙漠兵柄皆属焉。”太监掌握兵权,亲自监军作战,这是童贯与一般太监又有一大区别。虽然宦官监军唐代就有,但像童贯如此亲自指挥作战,却是少见。

童贯监军,打过一些小胜仗,比如上面提到的镇压羌人之类。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云:童贯“继西边用兵,又以功进。于是缙绅无耻者,皆出其门”。其实,童贯的所谓“军功”,有不少是枉报的。比如,一次在西北萧关与西夏作战。他威逼大将刘法冒险出战,结果刘法遭到伏击阵亡,大败。“贯隐其败,以捷闻,百官入贺,皆切齿,然莫敢言。”慑于童贯的权势,朝中无人敢戳穿他的骗局。

可是,也有人敢说的,那就是教坊伶人。宋人周密《齐东野语》写道:

“宣和童贯用兵败窜。一日内宴,教坊进伎为三四婢,首饰皆不同,其一当额为髻,日蔡太师家人也;其二髻偏坠,曰郑太宰家人也,又一人满头为髻如小儿,曰童大王家人也。问其故?蔡氏者曰: ‘太师觐清光,此名朝天髻。’郑氏者曰:‘吾太宰奉祠就第,此名嫩梳髻。’至童氏者则曰: ‘大王方用兵,此三十六髻也。,”“三十六髻”,

谐音俗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讽刺童贯临阵逃走。

《水浒传》的作者,抓住了童贯经常枉报军功这一点。描写了“梁山泊十面埋伏,宋公明两赢童贯”,把一个气势汹汹要踏平梁山水泊的童贯,打得落花流水,“杀得童贯胆寒心碎,梦里也怕,大军三停折了二停。”他狼狈不堪地逃回东京,请求蔡京在朝掩盖过去。蔡京向宋徽宗奏道:因为“天气暑热,军士不伏水土,权且罢战退兵”。

这些描写,大体上符合历史的真实。当然,描写宋江打了大胜仗,还在祈求朝廷赦罪之类的行动,这是不足够的。

童贯镇压方腊的起义军,却是异常残酷的。官军所到,鸡犬不留。他下令:杀人首以献的受赏。不问杀的是否为起义军,一律有赏。有的窜入民房,杀其全家,公然受赏,可惜,关于这方面,《水浒传》没有正确地加以揭露。

标签: 童贯宋徽宗蔡京太监宦官丞相

更多文章

  • 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童贯,蔡京,宋徽宗,宋钦宗,奸臣,宋神宗

    说实话,把童贯划归奸臣有点冤!当时虽然有“六贼”之说,其实童贯跟其他五人的情况完全不同。作为一名有政治野心的太监,童贯确有诟病之处,但也北宋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童贯站在你跟前,你一定不相信他居然是个太监,《宋史》说:“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伟岸壮实,还有胡须,完

  • 同为《水浒传》的反派,为何童贯被枭首处死,而高俅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童贯,高俅,奸臣,蔡京,宋徽宗,宋钦宗,古装片,历史片,水浒传(1998年电视剧)

    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和童贯,他们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两位反派角色。小说中的高俅和童贯是代表北宋朝廷剿灭梁山好汉们的,而好汉们被逼上梁山也与他们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这样的角色对于《水浒传》的初级读者来说是恨之入骨的,每当他们看到“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章节时,都希望这两位反派被梁

  • 灭掉梁山108好汉的蔡京、童贯与高俅,真实历史上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蔡京,高俅,童贯,宋徽宗,宋钦宗,苏轼

    在《水浒传》中,出现过三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蔡京、童贯和高球,梁山108好汉,最终就是被这三人使用各种奸计铲除的,后人对他们简直恨得牙痒痒,其实在真实历史上也有这三人,并且也是坏人。因为《水浒传》中没有交代三个坏人的结局,让很多人感觉难以接受,所以今天我就从正史的角度来带大家了解一番蔡京、童

  • 长胡子的大太监:童贯是真的公公吗?他又凭什么掌握兵权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童贯,胡子,蔡京,宋徽宗,宦官,太监,方腊,长胡子

    宋徽宗时期,朝廷奸臣佞党无数,多到连臭名昭著的高俅高太尉都排不上“六贼”的名号,而著名的六大奸臣更是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把北宋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此六人毕竟都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大家对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就只得编一些民谣来出出气:打了筒,泼了

  • 童贯:被“封王”的太监,放眼整个历史长河,仅有一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童贯,太监,宋钦宗,徽宗,宋徽宗,蔡京

    历史上存在着不少手握重权、权倾朝野的太监,但大多数都没有做什么好事,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指鹿为马、改写历史的赵高,明末宦官专权的魏忠贤,深受慈禧太后喜爱的李莲英,这些人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局。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太监的权力很大,在皇帝身边侍候的一般称为总管,他们可以替皇帝传话,有人要觐见皇帝也要经

  • 古代军队统帅一般都是征战多年的将军童贯身为太监为何能够担任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童贯,太监,军队,皇帝,统帅,宋徽宗,蔡京,古代军队,童贯身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太监童贯为什么能当宋军统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军队统帅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职务,一般来说都是由德高望重且有着多年征战沙场经验的将领来担任。即使皇帝昏庸无能,军队统帅这个职务皇帝也会慎重考虑安排一个有着一定经验的人来担任。如果将一个太监派到军队里面,很多人

  • 北宋猛将童贯内平方腊, 外复幽燕, 为什么还是被列为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周周娱乐记标签:童贯,奸臣,宦官,宋徽宗,蔡京,金人

    作为遗臭万年的“北宋六贼”,童贯随着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大火也真真正正实现了“名垂青史”。历史上的童贯出自宦官李贤门下,虽然也是宦官,但是长得却很帅。一.童贯其人史书上记载:童贯为人虽为宦官却长得十分英武霸气,有姿貌。不像是一个太监,反而刚气十足,身姿也非常强健。而且他为人还特别仗义,这一点很像

  • 北宋为啥会产生蔡京、童贯、高俅这样的高官?看看宋徽宗是啥德行

    历史解密编辑:正史漫谈标签:蔡京,高俅,宋徽宗,童贯

    宋徽宗与蔡京、童贯、高俅的组合,看似令人匪夷所思,实际上是封建政治两大真理的体现:第一,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天子,身边就有什么样的大臣;第二,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和臣之间,经常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古往今来,人们大多斥责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殊不知,宋徽宗赵佶才是罪魁祸首。“朝欢暮乐,依稀

  • 方腊的宝贝,童贯领几万人都没找到,小编觉得这些遗宝应藏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有料史艾米标签:方腊,童贯,小编,帮源,藏宝,千岛湖

    在浙江千岛湖一带,自古就流传着方腊宝藏的故事。虽然方腊的宝藏是个难解的谜团,但专家和学者们,以及大量的民间人士,却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寻找宝藏的藏地,究竟方腊将宝藏藏在哪里了呢?专家们各有推测,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

  • 三国志9水浒章节:童贯成了晁盖对岸的肥肉,他自己还被刻意削弱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童贯,晁盖,高俅,蔡京,三国志9,奸臣

    高俅、杨戬、蔡京这些个水浒原作里的反派都在之前的文章里被点名关照了,北宋“四大奸臣”就差童贯便可凑齐。本期三国志9水浒剧本的势力介绍,就把童贯领衔的一镇兵马拿出来展示。话说这游戏里的宋徽宗着实够窝囊的,不仅东南西北都有贼寇占山为王,连手底下的大臣都弹压不住。从开局的势力分布图可以看出,童贯的出生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