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说''那些苍白的反抗之后,有着更苍白的妥协接踵而来。''因此从古至今,无数女性成了套子中的人,不仅不能自由地发展个性,反而要受到各种规则的约束。这个世界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女人,却对同样的男人报以最大的温情。《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反抗精神实在值得我们歌颂,这本书中的女性角色却是各有各的可悲可怜。然而就在清代,书生俞万春所写的《荡寇志》不仅全盘反对绿林好汉们的所作所为,而且将女性的地位提拔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其中最令人深刻的就是陈丽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一生不受拘束,给了女性最大的尊重。因此,即使此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不比《水浒传》,但其中对女性的歌颂却值得细细考究。箭术高超,有勇有谋谁说女子不如男,陈丽卿是《荡寇志》中最浓墨重彩描写的女性角色,也是本书的女主角。刚出场时,她年仅十七岁,却箭术高超,智勇双全,江湖中少有敌手。不仅如此,在小说中的她还被渲染为使女元君下凡,陈抟老祖的后人,要为这世间除恶去害,还人间一个清白公正。陈丽卿的父亲陈希真本和林冲一样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然而他的弟弟在与林冲争夺教头的位置时被林冲重伤,不治身亡。后林冲上梁山,陈家妇女也将矛头转向了梁山,向朝廷请命主动出战,势要剿灭梁山匪口,为家人争一个公道。
正如陈丽卿所言,''他会打老虎,我是会打打老虎的人。''因此令人闻风丧胆的打虎英雄武松在她的手上不仅没有讨到好处,反而连连吃瘪,被她戏耍的团团转。不仅如此,她还在箭术上力挫百发百中的小李广花荣,在激战中将其射死,梁山108将中,她斩杀的好汉就高达8人。其中还生擒了赫赫有名的''母夜叉''孙二娘,她不仅武艺高强,更是善用己方优势,有勇有谋,不盲目出战,抓住时机,一击即胜,在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落荒而逃。在收复梁山匪寇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生而自由,突破枷锁陈丽卿自幼时便不受拘束,摒弃一切束缚女子的规则,从不遵守什么三从四德,思想与人格都达到了高度的独立,这也是《荡寇志》虽语言粗糙,缺乏美感,但仍可以流传至今的原因。
在身为父亲的陈希真训斥陈丽卿不该在外面插嘴时,陈丽卿却敢对父亲老旧的观点提出反对意见,反而更是愿意对自己未知的事情探索,我行我素,丝毫不管那些规矩的抑制。就连在书中稍显柔弱的刘慧娘也敢于公然顶撞父母,将自己的想法大声地说出来,而不是畏手畏脚,毫无地位。陈丽卿一生没有参与陋习,没有为自己的大脚羞愧,也没有为自己没有安于后院,反而去战场抛头露面而羞愧,她始终是骄傲美丽的,在战场上无往不利,在职场上也获封忠孝武烈一品夫人,在爱情上与丈夫相敬如宾,和乐美满。可以说,陈丽卿活成了众多女子羡慕的样子。她生而自由,本就是仙人的后代,世间的拘束与她而言不过是一纸空谈,她有自己的生存规则和道德准则,这是一种将男女放在同等地位上的观念,不认为女子比任何男儿差。突破这凡尘俗世的偏见枷锁,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反对水浒,尊重女性古时女性的正面形象都是温顺谦卑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甚至在丈夫死后也要为丈夫守节,为了嘉奖这种行为,甚至会为女性树立贞节牌坊,完全抑制女性的自由意志。稍微凶悍强大一点的女子便要承受世俗的大多数白眼,就连《水浒传》中少数几个正面的女性形象,绰号都是''母夜叉'',''母大虫'',让人不敢苟同。而《荡寇志》却不同,除了陈丽卿,书中还塑造了许多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纸上单薄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的人,做到了真正对女性的尊重和赞赏。回想《水浒传》中的角色,女性除了放荡的潘金莲,便是凶悍如夜叉、大虫的女性好汉,即使是正面的形象,也内在难逃男尊女卑的理念。
对于女性的压迫与偏见从几千年前便开始了,沿着历史滚滚的长河绵延至今,这种偏见与刻板印象不仅刻在男性的血脉中,更深刻地印在女性的脑海中,甚至被洗脑的更加彻底。对女性抱有最大敌意的始终是女人,女性们被压迫了几千年,这期间有谁到了这种小心翼翼的平衡,与其他人不同时,那些遵守规则的女性便第一个看不过眼,跳出来横加指责,她们都沿着这个路线走下去,凭什么只有她特殊,人性的恶念在这一刻淋漓尽致地展现。于是,女性往往是残害女性的第一凶手,当这种叛道离经的人不复存在时,女性也被洗脑成了男人的工具,从精神和身体进行双重压迫。每一次反抗之后都是更深的镇压。
《水浒传》中的反抗精神固然可贵,然而作者带着对女性极大的偏见,认为女性不过是随时可以糟蹋杀害的附属品,他们对于为天下人的定义也从来不包括女性,整本书对于女性的侮辱从来没有停止。《荡寇志》的成功不在于思想的深刻,也不在于语言的艺术,而在于这本书所宣传的思想内核,是对女性精神和灵魂自由的一种大解放,谁说女子就该一辈子困于后院,做一个别人眼中的贤妻良母?女子有追求自身事业,展现自身才华的权利,女性要堂堂正正地站在世上,活成附属品的人只能做好随时被人随时舍弃的准备,更论什么尊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