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如果现代有一位私人教师教育了好几个国家的公主王子,那这位教师无疑会非常出名。外国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教师,小编也不知道。但小编知道一位中国古代的一位知名大臣,他曾历经三个朝代,教导过三位太子。他就是李纲。
李纲历经南北朝时期,隋朝,以及唐朝三个朝代,不过大家都认同他是唐初名臣。李纲是一位性子不错的臣子,后来得以善终,然而他教导的太子无一被废。
若是在现代,大家早就质疑李纲的教学能力了。可两个朝代的皇帝都将一共三位太子托付给李纲教导,到最后哪怕太子们都被废,可李纲却依然得以善终。这就令人好奇,李纲究竟是如何被皇帝信任的呢?
李纲的为人
在中国古时候,有两位叫李纲的官员很出名。一位是唐初名臣,小编今日所讲的人物。还有一位则是历经了靖康之耻的抗金名臣,李纲。这二位,因性格清正,流传下来诸多事迹,因而被记录于历史书上。
唐初名臣李纲,生于南北朝时期。从他历经三朝,就可看出这位是少见的高寿,活了有84年之久。他的祖父在北魏当过太守,父亲则在北周做过大将军。李纲因家学渊源之故,也非常有才华。而且他不仅才华出众,人也不卑不亢。
就说他早年在北周当齐王宇文宪的参军经历。当周宣帝对着齐王下属流露出想谋害宇文宪的意思时,甭管其他宇文宪的下属是何反应,李纲一直心有原则,他从来不曾说齐王的坏话。
后来当宇文宪真的被杀后,其他齐王下属为了趋炎附势,巴结当权者,都不凑上前。反倒是李纲大大方方地,扶着宇文宪的棺材为他哭泣。由此可见,李纲算得上是出淤泥而不染了。
说实话,难道李纲不懂当官的为人处事吗?不见得。只是李纲重情,或许他就属于士为知己者死中的士吧。
教导隋太子杨勇
大概也正是由于李纲“性情中人”的性格,在隋朝时期,他成为太子洗(xian,三声)马。有人戏言,这太子洗马,不就是为太子清洗马匹的官员吗?实则不然。太子洗马一职,是辅佐太子,教导太子政务的官职。
在规谏太子上,李纲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风格,有话也敢于直说。然而杨勇根本不听他的劝告。后来当杨勇被废后,作为他的父亲杨坚很不爽。
我们都知道,作为皇帝,一旦他的儿子犯了错误,皇帝除了会发儿子之外,太子身边的人也会遭殃。儿子学坏了,肯定是跟别人学坏的。抱着这样的心思,太子身边的人当然也就倒霉了。这种时候,抗压能力弱的臣子基本心里都害怕发慌,除了求饶,也说不出其他的话了。李纲在这种时候,就敢站出来说话。
隋朝展子虔高超之作《授经图》
他不仅敢说,甚至敢于说皇帝的不是。他表示,这都是皇帝平日里不教导的结果。太子天资并不出众,就如普通人一样。若是贤明之人教导太子,太子自然会学好,将来可做一位合格的君主。可若是那些心不正的人在太子身边侍候,那么太子也会跟着学坏。
杨坚一听,认可了李纲说的话,还提拔了李纲。也正是因为李纲是这样对皇帝都敢直言的性格,后来哪怕他教导的李建成,李承乾都被废,众人也不认为是李纲没有尽好职责的缘故。
李建成与李承乾
当唐朝建立时,李纲又做了他曾经的工作,教导太子,李建成。隐太子李建成的事迹,我们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比如玄武门之变。根据《旧唐书》所言,李建成也如杨勇一样不听李纲的劝告。这使得李纲心怀郁闷。
作为一个先后教导两位太子的人物,李纲的才华是被皇帝认可的。可皇帝的认可,不代表太子的认可。更何况先后两位教导的太子被废,这大概也令李纲心里不得劲儿。
公元630年,李纲已八十有三,这个年龄许多大臣早已退休。可李纲内心里或许还是不甘心的,所以当李世民让他当太子李承乾的老师时,他没有推却。李承乾当时才11岁,年幼的他对这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非常尊敬。
如果李纲一直教导太子李承乾,或许李承乾不会在后来被废。可惜,李纲已年迈,就在次年,李纲去世。他没有等到把太子教导成人的那一日,或许他还是遗憾的吧!
小结
李纲非常敢于直说,皇帝大概不喜欢这样的臣子。可如果是做自己孩子的老师,皇帝也希望老师是靠谱的,是不会隐瞒自己的人。因此李纲能得到皇帝的青睐。然而,有时候想要培养出一位成才的人,需要老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否则,就看李纲教太子的结果,这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