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 终以失败告终

戊戌变法的结果如何 终以失败告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19 更新时间:2023/12/13 13:55:37

戊戌变法的结果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进行的一场由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这场改良运动中中国的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这场运动中短短的103天的时间内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颁布了大量的改革条令,但是戊戌变法的结果是失败的,这些改革条令并没有真正的实施。

谭嗣同铜像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变法正式开始。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废除新法,变法一共维持了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各种改革措施无疑是触动了帝国主义还有封建势力的利益的,因此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反对,于是变法变得岌岌可危,维新派于是希望通过政变获得政权,保证新法的实施。

1898年9月18日谭嗣同找到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住的颐和园。两天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将谭嗣同的计划报告了反对变法的荣禄。9月19日,慈禧太后回宫,9月21日发动政变,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即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政,搜捕维新党人。维新党人中,康有为早离开北京,梁超逃入日本使馆。

谭嗣同拒绝逃走,与其他数十人被捕,最终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在9月28日在菜市口被处斩。史称“戊戌六君子”。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则发放新疆;唯一在地方彻底实施变法的地方巡抚湖南巡抚陈宝箴被革职,且永不叙用。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现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

通过戊戌变法的结果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变革遭遇到的阻力是非常强大的,在中国要进行资产阶级改良是不现实的。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

历史上的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当时的实权人物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捕杀维新派,囚禁光绪帝,废除新法。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呢?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的原因有二。

慈禧太后画像

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并不是一开始就反对戊戌变法的,如果慈禧太后一开始就反对的话,那么戊戌变法根本不可能开始,历史上不可能有戊戌变法这件事。戊戌变法一开始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允准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慈禧太后看到了光绪帝颁布的那些变法法令严重的影响到了大清帝国的封建统治,这才开始反对变法的。

在戊戌变法中新生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变法建立起君主立宪制。这就严重的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实行君主立宪制后国家的权利就转移到议会中,君主的权利就会大大的受到削弱,而对于掌握权利的慈禧太后来说,其拥有的权利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必须要反对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的第二个原因是,慈禧太后个人的知识结构是非常老化的,这样的知识结构之下,想要让她接受维新变法的一些主张是不可能的,作为慈禧太后来讲,不可能认识到那些变法措施对当时的中国是有好处的,以慈禧太后的知识背景,有一些维新变法的措施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是对当时的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慈禧太后为了当时的中国考虑,一定要反对变法。

戊戌变法是哪个皇帝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改良运动,是通过皇帝发布的学习西方的运动。那么戊戌变法是那个皇帝在位呢?

更多文章

  • 西汉著名皇帝刘彻一生功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汉,著名,皇帝,刘彻,一生,功绩,简介,刘彻,简介,中国

    刘彻简介刘彻是中国西汉王朝最为强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刘彻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将汉朝推到了顶峰。《卫子夫》刘彻剧照根据刘彻简介可以看出刘彻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汉景帝的儿子,早年的时候因为太子之争险些丧命,但是最终还是成功地登基即位。随后,刘彻又册封新皇后卫子夫,和卫子夫两人君临天下。刘彻在位年间

  • 隋炀帝墓到底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炀帝,到底,在哪里,隋炀帝,陵墓,两座,其中,一座,扬州

    隋炀帝墓隋炀帝的陵墓有两座,其中一座在扬州,一座在陕西。其中一个必定是象征意义上的陵墓。在先前的朝代曾被好几个陵墓误认为是隋炀帝的墓。其实真正的隋炀帝的陵墓被在江苏省扬州市发现的,根据墓中的墓志铭所写的可以断定此处就是隋炀帝的墓而且他的墓中还有一些珍贵的陪葬品。隋炀帝墓也许有人会猜疑隋炀帝的都城又不

  •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高祖,刘邦,皇后,生平,简介,简介,吕后,也就是,西汉,开

    吕后简介吕后,也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神话》吕雉剧照吕后简介记录了吕后的生平,它简明扼要的展现了吕后的一生。吕后出嫁刘邦可以说是“下嫁”,因为吕后在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什么都没有,他没钱没势,老说大话。因为吕后的父亲很是看中刘邦,所以把吕后下嫁给了刘邦。刘邦和吕后成婚的时候,刘邦已经快四十岁了,他整整

  • 隋唐演义宇文成都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唐,演义,文成,都是,一个,怎样,隋唐,演义,宇文成都,宇

    隋唐演义宇文成都在《隋唐演义》里面,宇文成都未必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也是第二厉害的。他未必是最忠心的,但是他是为国家为了那个昏庸的君王而死的。历史上的人物的本来样子已经不可考,可是在小说之中,仍旧可以看到他的好。宇文成都画像宇文成都的出身门第是很高的,也有着至高的荣耀。他的父亲是当朝丞相,他们家中世代

  • 一代“贤相”张九龄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一代,贤相,张九龄,哪个,朝代,张九龄,哪个,朝代,唐代开

    张九龄是哪个朝代的张九龄是唐代开元年间的宰相。主要活动于唐中宗、唐睿宗和唐玄宗三代。在唐玄宗时期,他担任宰相,事业到达了巅峰时期。张九龄雕像张九龄,字子寿,生于公元678年,卒于740年。唐代韶州曲江人,世称其为“张曲江”。是西汉时期留侯张良的后人。他在任宰相期间,尽忠职守,选贤任用,不趋炎附势,是

  • 单二哥单雄信资料介绍 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单二哥,二哥,单雄信,资料,介绍,一个,怎样,英雄,单雄信

    单雄信画像单雄信武艺高强,一杆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金钉枣阳槊,在他手中使得出神入化。年轻时曾为北五省绿林的头领。虽在隋唐十八好汉中恭陪末位,但反隋之后,于黄土岗上有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绩。除了武艺,单雄信的为人也颇为后人称颂。早在二贤庄之时,他便常有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举。《隋唐演义》单雄信剧照

  • 韦庄借《台城》怀念从前的盛世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韦庄,台城,怀念,从前,盛世,王朝,台城,韦庄,诗人,这首

    台城韦庄《台城》诗人是韦庄,这首词主要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事的感伤之情。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处在晚唐时期。当时的晚唐时局不稳,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战争。因此作者怀想以前的盛世王朝,以作这首诗来借以怀念。台城图纵观全文,这是一首怀念六朝古迹的诗。中唐时期,昔日的古城已经变成野草丛生,到了晚

  • 张九龄的诗带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九龄,带有,什么,特点,张九龄,旧唐书,九龄,文学,政事

    张九龄的诗《旧唐书》说:九龄文学政事,咸有所称,一时之选也。也就是说,张九龄这个人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造诣,在当时都有一席之地。实际上,纵观中国历史,能达到像张九龄这样,文政齐发的人,犹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杰出的地位,在文坛上,也有其不可动摇的影响力。海上生明月张九龄(678年—74

  •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的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辛弃,简介,作品,介绍,辛弃,简介,讲述,要是,一生,他的

    辛弃疾简介辛弃疾简介讲述的主要是辛弃疾的一生,他的所作所为,以及他的成就。辛弃疾,想必大家对他都是不陌生的,他的诗集从小被我们多欣赏、阅读。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辛弃疾吧。辛弃疾辛弃疾,南宋时期的人物,1140年出生在山东的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也就是今天的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这是辛弃

  • 岑文本官高而忧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本,官高,为什么,文本,官高,唐朝,时期,有名,大臣,为人

    岑文本官高而忧岑文本是唐朝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为人非常正直,处理事务都是兢兢业业的,所以受到了唐太宗的赏识,因此还有着一个岑文本官高而忧的故事流传后世,一般来说升官都是好事情,为什么岑文本官高了反而会忧愁呢,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岑文本的历史画像据说岑文本原来是萧铣手下的人,后来唐军平定江陵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