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推恩令究竟是谁的提议

推恩令究竟是谁的提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3/12/5 5:18:26

推恩令是谁的提议

汉武帝时期曾经推行过一部和诸侯封地继承有关的法令,这就是推恩令,它的出现成功解决了关于诸侯势力过大的问题,那么推恩令是谁的提议呢?这个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推恩令的提议者主父偃(图为汉武大帝中主父偃形象)

关于推恩令是谁的提议这个问题,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推恩令的提议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的出身比较贫寒,有着因为在齐国受到儒生们的排挤,而周游过各大诸侯国的经历,但是他所到达过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给过他他想要得到的礼遇,最后主父偃选择前往长安,也就是汉朝国都,皇帝的所在地。

到达长安之后,主父偃直接就给汉武帝上书表达了想要面圣的想法,而且当天就成功被皇帝召见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之后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其实也就相当于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了,而有了这重身份之后,主父偃对当时的政治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个时期的汉朝而言,怎么和平的解决掉诸侯势大的事,是皇帝心中一直存在的难题,推恩令就是主父偃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提议的,之后又因为提出了很多符合汉武帝需要的建议,而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是主父偃的提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主父偃的确是有真本事,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贪’字,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绝路。

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

推恩令是汉朝时为了将诸侯国的势力逐一分解,而颁布的一项法令,这条法令最终成功的达到了原本设想中想要达到的目的,那么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

推恩令的实施者汉武帝

推恩令的实施者就是汉朝皇帝,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位备受尊崇的皇帝,他十六岁登基为帝,在位时间长达五十余年,汉朝在汉武帝接手的时候,整体来说国力是在不断向上发展着的,但是在对待怎样削弱诸侯势力的问题上,却依旧没有能够拿出一个有效的办法,早在汉帝时期对藩其实就已经采取过措施了,但是却并没有解决问题,而在汉景帝时期,皇帝更是直接就想把藩王手里的权力调出来,这也就是后来说的削藩,而这样明显是行不通的,为此皇帝和藩王之间甚至发生过一场战争,虽然战乱很快就被皇帝平息了,而且还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但是一些比较大的诸侯国,却依旧有着数十座城的拥有、使用权,这些对皇帝而言依旧是一个不小的威胁,这样的局面就一直延续到汉武帝登基。

于是就在他登基后的第三年,他采取了大臣的建议,颁布并实施了这项专门针对这种情况的法令,也就是推恩令。

综上所述,推恩令是哪个皇帝实施的这个问题就显而易见了,汉武帝实施的推恩令单从手段上来看就是很高明的,因为汉武帝本人是以赏赐的名义分解的诸侯国,对他的名声不但没有任影响,反而还赢得了仁政的称赞,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汉武帝方面没有动用过任何兵马。

推恩令的内容

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针对诸侯势力过大推行的一部令法,那么推恩令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汉武帝想要看到的局面出现了吗?

标签: 推恩令究竟是谁的提议推恩谁的提议汉武帝时期

更多文章

  • 北府兵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府,建立,目的,是什么,北府,建立,目的,东晋,武帝,统治

    北府兵建立的目的在东晋孝武帝统治时期朝廷封谢玄为建武将军、刺史等重要职位,之后他在安顿京口流民期间在这批流民之中挑选出许多出色的能人壮士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并且让流民中最为出色的刘牢之为将领,经过训练之后这支军队成为了当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到了这个时候其实当初北府兵建立的目的已经基本实现了,那么

  • 西汉大臣黄霸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大臣,黄霸,故事,黄霸,故事,西汉,著名,大臣,生于

    黄霸的故事黄霸,西汉著名大臣,生于公元前130年,逝世于公元前51年,是淮阳阳夏现今河南太康人士,一生经历过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做过河南太守、廷尉正、扬州剌史、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在汉宣帝时期,官拜丞相,总揽朝政文治,在公元前51年逝世后,被汉宣帝赐谥号定侯,人称黄定侯,和龚遂并列”循吏“代

  • 西汉名相魏相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汉,名相,魏相,简介,魏相,简介,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

    魏相简介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是能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的一位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在汉宣帝时官至丞相,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魏相剧照魏相为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做事守规合理,才能卓著,非

  • 庚戌土断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庚戌,土断,影响,是什么,庚戌,土断,影响,东郡,时期,曾经

    庚戌土断的影响在东郡时期曾经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侨置郡县,也就是说将从北方地区过来的士族以及各地的流民都集中在侨置郡县之中,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可以安顿下来,并且不会对他们收取任何的赋税,表面上这个举措是非常好非常到位的,然而却最终致使士族之间不断的占据土地,导致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另外还有许多

  • 和亲匈奴的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亲,匈奴,宫人,和亲,匈奴,宫人,汉匈,西汉,时期,汉朝

    和亲匈奴的宫人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对西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族,进行的和亲策略,以联姻的方式,缓解双方的紧张对峙的局面,加强双方的和睦关系。纵观整个西汉政权存续时间,汉匈和亲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不同阶段的汉匈和亲,意义不仅不一样,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汉匈和亲王昭君画像西汉初期进行的汉匈和亲,是汉

  • 何腾蛟误国是怎么一回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何腾蛟,国是,怎么,一回,事情,何腾蛟,误国,中国,历史上

    何腾蛟误国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明朝重臣何腾蛟误国的说法由来已久,似乎是个永远不会停止的争论话题。何腾蛟剧照作为抗清保明,最后以死殉国的明朝将领,何腾蛟曾一度被传颂为民族英雄,甚至有人将他与史可法并称为南明王朝最后的“顶梁柱”,然而随着历史的迷雾被后代史学家渐渐拨开,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有

  • 怎样评价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怎样,评价,十常,之乱,十常,之乱,评价,从古至今,人们,褒

    十常侍之乱评价从古至今,人们对十常侍之乱评价褒贬不一。《后汉书》中这么评价十常侍之乱:自古以来丧失宗族灭灭绝大业的理由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夏商周三代以宠色取祸,秦始皇因为奢侈暴虐导致火灾,西汉自外戚失去帝位,东都因为宦官失去全国。失败的来由,先史讨论很长时间了。至于得罪官宦之人导致的,比如十常侍之

  • 推恩令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推恩,影响,哪些,推恩,影响,汉朝,时期,诸侯,势力,与日

    推恩令的影响汉朝时期,诸侯的势力与日聚增。文帝,景帝都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汉武帝时期,诸侯的势力开始威胁到皇权。在公元前127年,由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倡国家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推恩令。推恩令表面上是对各个诸侯的好意,然而,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和瓜分各个诸侯的势力。那么,推恩令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 庚戌土断的措施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庚戌,土断,措施,具体,哪些,庚戌,土断,措施,指的,生在

    庚戌土断的措施庚戌土断指的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东晋将之前的侨置郡县的制度完全解除,并且在次之后将侨居在东郡境内的侨民全部加入了所在地区的郡县户籍中去。可是他们在这个地方不但不用上缴赋税,而且还大面积的占据土地,致使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实行了庚戌土断。而

  • 历史上的廖观音起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廖观音,观音,起义,介绍,廖观音,观音,起义,中国

    廖观音起义廖观音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反清灭洋运动。红灯教在廖观音和曾阿以的带领下,宣传反清灭洋的必要性,并且带领红灯教徒每日练拳。他们在石板滩川主庙坚定的举行“杀洋人、杀贪官、打富济贫、抗粮抗捐、焚教堂、抗官兵、围州县”的起义誓师大会。廖观音廖观音起义誓师大会之后,随即制定了详细的围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