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名相魏相简介

西汉名相魏相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3/12/13 19:13:30

魏相简介

魏相,西汉名相,出生年月不详,去世于公元前59年4月20日,是能和汉高祖时期的丞相萧何曹参相提并论的一位贤相,历任茂陵令、河南太守、扬州刺史、大司农、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职,在汉宣帝时官至丞相,被封高平侯,去世后,获赐谥号宪侯。

魏相剧照

魏相为人刚正不阿,严峻律已,做事守规合理,才能卓著,非常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魏相在没有担任丞相之前,就已经在地方历练多年,因为治郡有方,为人公正,不畏权贵,很是深得民心,公元前74年,汉宣帝即位,魏相担任大司农,负责西汉王朝的中央财政,稍后升迁任职御史大夫,在此期间,长期把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去世,汉宣帝感念霍光功绩,就把霍氏的族人都调任要职,魏相敏锐觉得这样做法的危害,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的关系,避开霍氏势力的眼线,向汉宣帝进言,霍氏一族担任要职的危害,汉宣帝悄然大悟,任命魏相为给事中,削去了霍氏一族的兵权。

公元前66年,汉宣帝任命魏相为丞相,封魏相为高平侯,位高权重又刚正不阿的魏相,使霍氏一族感到威胁,他们合谋意图谋害魏相,先杀后废,阴谋败露后,霍氏一族不是自杀,就是被诛连,势力被消灭殆尽,汉宣帝从此开始亲理朝政,在魏相的忠心尽心辅佐下,西汉王朝越来越强盛。担任丞相期间,魏相重农仰商,整顿吏治,选人唯贤,在魏相的带领与示范下,百官称服,百姓称心。

魏相的故事

魏相直言进谏画像

魏相的故事,流传下来的很多,有他不畏权贵,怒斩桑弘羊门客的故事,还有魏相反对因小仇出兵匈奴的故事,这些众多的故事都从侧面反映出魏相的性格特征,魏相为人严峻律已,刚正不阿,公正无私,而且才能卓著,心思敏捷,在担任丞相期间,整顿朝廷松散吏治,严禁奸佞小人为官,任人唯贤,魏相非常具有魄力,和汉宣帝一君一臣,和睦共进。在汉宣帝时期,国力有了稳步的上升,社会风气也有所转变。

在众多的魏相的故事中,不得不提,魏相进谏汉宣帝霍氏一族专权的事,当时霍光刚过世,这位历经三朝的大将军,位高权重,他的家人早已得蒙霍光的权威,在朝中担任大大小小的官职,魏相对此眼见心明,霍光死后,汉宣帝感念其功,把他的儿子侄子又是封赏一番,导致尽管霍光已死,但是霍氏一族势力反而更盛的局面,魏相深感专权的危险,他通过关系避开霍氏眼线,向汉宣帝进言,陈述霍氏专权的危害,汉宣帝才恍然大悟,以后在魏相的帮助下,一步步削弱霍家势力,最终除去这个危害国家社稷的毒瘤。

魏相的成就

魏相惩处霍氏一族画像

根据史书记载,魏相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削弱了当时三朝元老重臣霍光一族的权力,稳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魏相担任丞相后,励精图治,平冤昭狱,整顿吏治,让汉宣帝时期整个朝政充满了一股清明之气,魏相所做的利国利民之事,都被后世史学家记入史册,在《汉书》中班固写道“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可见对魏相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魏相的成就,取决于个人优良的品德和不断努力奋斗,魏相早年精通《易经》,认为阴阳调和是百姓的命脉,施政者要注意阴阳平衡,魏相还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然规律,要遵从天道行事,这种理念一直贯穿魏相的为官之道。魏相还精通《孙子兵法》,在汉宣帝因为匈奴攻打西域屯田的汉朝驻军,而愤然出兵报复时,被魏相用孙子兵法中五兵理论说服,顾及大局,不要冲动发兵,伤害无辜的边境百姓。魏相在铲除霍光一族的势力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汉宣帝对魏相很是敬重,常常就国家大事咨询魏相的意见,而魏想也能凭借自己的深厚学问和高尚的品德,为汉宣帝作出合理的决策建议,君臣之间非常和睦,在魏相死后,汉宣帝赐谥号宪侯,以示表彰其功绩。

标签: 西汉名相魏相简介魏相简介西汉名相出生年月

更多文章

  • 庚戌土断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庚戌,土断,影响,是什么,庚戌,土断,影响,东郡,时期,曾经

    庚戌土断的影响在东郡时期曾经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侨置郡县,也就是说将从北方地区过来的士族以及各地的流民都集中在侨置郡县之中,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可以安顿下来,并且不会对他们收取任何的赋税,表面上这个举措是非常好非常到位的,然而却最终致使士族之间不断的占据土地,导致土地兼并的情况非常严重。另外还有许多

  • 和亲匈奴的宫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亲,匈奴,宫人,和亲,匈奴,宫人,汉匈,西汉,时期,汉朝

    和亲匈奴的宫人汉匈和亲,是西汉时期汉朝对西边少数民族主要是匈奴族,进行的和亲策略,以联姻的方式,缓解双方的紧张对峙的局面,加强双方的和睦关系。纵观整个西汉政权存续时间,汉匈和亲分为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不同阶段的汉匈和亲,意义不仅不一样,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汉匈和亲王昭君画像西汉初期进行的汉匈和亲,是汉

  • 何腾蛟误国是怎么一回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何腾蛟,国是,怎么,一回,事情,何腾蛟,误国,中国,历史上

    何腾蛟误国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明朝重臣何腾蛟误国的说法由来已久,似乎是个永远不会停止的争论话题。何腾蛟剧照作为抗清保明,最后以死殉国的明朝将领,何腾蛟曾一度被传颂为民族英雄,甚至有人将他与史可法并称为南明王朝最后的“顶梁柱”,然而随着历史的迷雾被后代史学家渐渐拨开,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也逐渐浮出水面,有

  • 怎样评价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怎样,评价,十常,之乱,十常,之乱,评价,从古至今,人们,褒

    十常侍之乱评价从古至今,人们对十常侍之乱评价褒贬不一。《后汉书》中这么评价十常侍之乱:自古以来丧失宗族灭灭绝大业的理由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夏商周三代以宠色取祸,秦始皇因为奢侈暴虐导致火灾,西汉自外戚失去帝位,东都因为宦官失去全国。失败的来由,先史讨论很长时间了。至于得罪官宦之人导致的,比如十常侍之

  • 推恩令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推恩,影响,哪些,推恩,影响,汉朝,时期,诸侯,势力,与日

    推恩令的影响汉朝时期,诸侯的势力与日聚增。文帝,景帝都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汉武帝时期,诸侯的势力开始威胁到皇权。在公元前127年,由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倡国家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推恩令。推恩令表面上是对各个诸侯的好意,然而,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和瓜分各个诸侯的势力。那么,推恩令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 庚戌土断的措施具体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庚戌,土断,措施,具体,哪些,庚戌,土断,措施,指的,生在

    庚戌土断的措施庚戌土断指的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次重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东晋将之前的侨置郡县的制度完全解除,并且在次之后将侨居在东郡境内的侨民全部加入了所在地区的郡县户籍中去。可是他们在这个地方不但不用上缴赋税,而且还大面积的占据土地,致使土地兼并的问题十分严重,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实行了庚戌土断。而

  • 历史上的廖观音起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廖观音,观音,起义,介绍,廖观音,观音,起义,中国

    廖观音起义廖观音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反清灭洋运动。红灯教在廖观音和曾阿以的带领下,宣传反清灭洋的必要性,并且带领红灯教徒每日练拳。他们在石板滩川主庙坚定的举行“杀洋人、杀贪官、打富济贫、抗粮抗捐、焚教堂、抗官兵、围州县”的起义誓师大会。廖观音廖观音起义誓师大会之后,随即制定了详细的围攻成

  • 女起义者廖观音简介 廖观音之死亡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起义者,廖观音,观音,简介,死亡,之谜,廖观音,观音,简介

    廖观音简介在廖观音简介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红灯教起义,而且她还是起义的首领之一。廖观音出生于金堂县,光绪二十七年跟随红灯教主曾阿义学习“神拳”,并借用宗教宣传反清灭洋,主要活动在华阳、简阳、仁寿一带。廖观音处决图廖观音简介中,她的身世也是非常受人关注的。她的祖父在鸦片战争中参加过广东三元里斗争的义勇

  • 汉匈和亲究竟是说的东汉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匈,和亲,竟是,说的,东汉,汉匈,和亲,是说,东汉,不是

    汉匈和亲是说东汉吗汉匈和亲是说东汉吗?不是,汉匈和亲是特指西汉时期,因为西汉政权建立之初,中原地区经受了秦朝末年长时间的大规模战乱,民生凋敝,百业待兴,人口损失很大,急需休养生息,此时初建的西汉政权,面对强大的匈奴,不得已才采取的汉匈和亲政策,希望借此缓解汉朝和匈奴的紧张对峙局面,减少匈奴南下入侵的

  • 义和团首领赵三多纪念馆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义和团,首领,赵三多,纪念馆,在哪,赵三多,纪念馆,威县,唯

    赵三多纪念馆赵三多纪念馆,是威县唯一的一个英雄烈士、爱国主义之教育基地。在古今中外,赵三多领导的义和团运动始终广为流传。赵三多纪念馆2000年10月,威县投资八百多万元始建义和团纪念馆。该纪念馆位于威县东北处,北临县城人民广场,2003年10月建成后开放。作为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威县现保存义和拳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