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的故事

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3/12/25 7:06:10

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

赵光义朝的第二位皇帝,他是以宋太祖弟弟的身份继位的。在他继位前夕,发生了著名的斧声烛影。而这个事件的发生,让大家对他登基为帝存在着质疑。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和名声,在他登基后六年之后,他拿出了金匮之盟。那么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斧声烛影

其实金匮之盟在本质上是发生在斧声烛影之前的。金匮之盟讲述的在杜太后病床前,杜太后用主少疑国的亡国典故劝说宋太祖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而杜太后劝说的话语被记载下来,放置在金匮之中,成为了后来赵光义名正言顺登基的证据。

而斧声烛影这个事件是在赵匡胤临终前,他召见赵光义商议事件。在外面的大臣们多次通过烛光看到赵光义离席躲避,而且在赵匡胤死前,还拿着斧头杵着地面,大喊着“好为之”。在这之后,赵匡胤病逝,登基的人却成了赵光义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加上赵匡胤死前的举动,朝廷大臣们普遍猜疑赵光义的皇位是弑君夺位。

在赵光义登基之后,虽然还存在着一部分质疑的声音,但是在他兢兢业业治理国家之下,大臣们对这个皇帝还是比较认可的。而在太平六年时,赵光义拿出了金匮之盟,这份遗旨让赵光义的登基变得有据可考,顺理成章。

金匮之盟与斧声烛影这两个事件之所以成为大家的关注点是因为事关宋朝的两个开国皇帝的隐秘。

金匮之盟真的有吗

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雄才伟略,武双全。在他死后,他的皇位却不是传给自己的孩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感到好奇,毕竟很少有皇帝会自愿将皇位传给弟弟。大多数认为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的原因是金匮之盟。但是也有部分人对金匮之盟产生质疑。那么金匮之盟真的有吗?

赵匡胤画像

金匮之盟的故事发生在宋朝建国早期,当时的太祖赵匡胤打下江山,并将自己的兄弟封为亲。宋太祖侍母极孝,在其母杜太后病重时期,他亲自侍奉在左右。当其母即将离世前,将前朝往事作为教训劝说赵匡胤将来传位于赵光义。杜太后的劝说赵匡胤的遗书藏在了金匮之中,这就演变成了后来的金匮之盟。那么,金匮之盟真的有吗?

虽然有很多人都知道金匮之盟并且相信这个事件的存在,但是在历史的记载中查询不到金匮之盟的原文。目前仍旧有很多人试图寻找出金匮之盟的出处,但是结果一直都是徒手而归。因此在现在的学术界中普通对金匮之盟存在着质疑,尤其是对金匮之盟所记载的内容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论至今未能得出能让大家都信服的结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力的相关史实。

所以对于金匮之盟真的有吗这个问题来说,答案是不明确的。我们只能等待史学家们探察宋史来寻找答案。

更多文章

  • 解析玄奘西行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解析,玄奘,行的,目的,是什么,玄奘,行的,目的,西游记,世

    玄奘西行的目的在《西游记》中,玄奘在观世音的指教下踏上了取经的道路,他的目的是为了学到大乘佛法,难道历史上的玄奘西行的目的真得也是学习大乘佛法吗?历史上踏上西行之路的玄奘真正的目的其实很多,不止这一个。玄奘画像首先,玄奘之所以会去取经,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人们阐释佛法。因为当时的玄奘发现,在国

  • 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推恩,目的,是什么,推恩,目的,汉高祖,开国,最初,时候,他

    推恩令的目的在汉高祖开国最初的时候,他的统治方式就是实施分封同姓王,可是结果却导致王国势力日益增加,并且严重的威胁了中央集权,从而爆发了“七国之乱”。战乱爆发以后,他们立即采取了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到了武帝初年,还是有许多地方威胁着皇权的神圣地位,为了削弱诸侯

  •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思想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北宋,思想家,张载,思想,分析,张载,思想,张载的思想,本书

    张载的思想《张载的思想》这本书是在2010年出版的,作者是来自美国的葛艾儒。这本书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他们的目的就是重新构建张载的哲学体系。书中深入地分析了张载的一些思想,关于人,关于宇宙,圣人的理想和如何成为圣人等。《张载的思想》封面图这位美国作者,从精读张氏著作入手,将张载的哲学概

  • 儒学代表人物孟子被称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儒学,代表,人物,孟子,为什么,孟子,为什么,战国,时期,大

    孟子被称为什么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山东省邹国人。他自小家境贫寒,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也就是说,是孔子的第四代弟子。因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成就仅次于“圣人”孔子,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而他们的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孟子雕像孟子曾和孔子一样,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简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一直以来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历史学家一个难解的话题,现在很多人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了质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也成为后来人热议的话题,其实历史学家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很复杂,其中包括来自汉武帝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当时汉代刚刚建国,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客观

  • 钱塘才女梁孟昭简介 梁孟昭的作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钱塘,才女,梁孟昭,简介,作品,介绍,梁孟昭,简介,由于,史

    梁孟昭简介??由于史料的缺失,因此对梁孟昭简介不能很好地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只知道她的一些传世作品和姓名。梁孟昭的画像梁孟昭,是明朝末年的才女,善于画山水、花鸟图,工词翰。大约生活在明朝嘉靖到崇祯年间。钱塘人,字夷素。同时也有人认为,夷素是梁孟昭的名字,孟昭是她的字。清代著名的诗人陈文述在作品《闺咏》

  • 同光中兴的经济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同光,中兴,经济,怎么样,同光,中兴,经济,同治,指的,跨越

    同光中兴的经济同治中兴指的是跨越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获得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发展,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已经被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了,中国被迫开始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对外开放,下面具体说一下同光中兴的经济。同治皇帝画像同光中兴一般是指1864年到18

  • 李三才为什么要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三才,三才,为什么,辞呈,李三才,三才,辞呈,李三,才是

    李三才辞呈李三才是明朝一位为人高调的官员,也是一位仗义执言,敢于犯颜逆鳞的官员,李三才虽然是为官多年,但是始终没有被官场之上的尔虞我诈磨掉自己的棱角,始终是一位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凭着自己的肝胆做事的人。正是因此,所以李三才的为官之路坎坷异常,李三才更是多次提出辞呈,下面就说一下李三才提出辞呈的事。

  • 历史上对同光中兴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同光,中兴,评价,同光,中兴,评价,清朝,末年,同治

    同光中兴的评价同光中兴是清朝末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统治期间出现的一段社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时期。同光中兴是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式的存在着很多隐患的“繁荣”,同光中兴是无法称之为“盛世”或者是“治世”的,下面做一下同光中兴的评价。同治皇帝画像同光中兴的评价一:同光中兴是我国的

  • 李三才王锡爵的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三才,三才,王锡爵,同点,李三才,三才,王锡爵,都是,明朝

    李三才王锡爵李三才和王锡爵都是明朝著名的官员,李三才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卒于1623年,1674年中进士之后入仕。王锡爵生于1534年,卒于1611年,1562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入仕。从生卒年月和入仕时间上来看两个人是同一时期的人。两个人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下面就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