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早春》赏析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早春》赏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1/31 1:56:02

早春韩愈

《早春》全称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遭在其五十六岁时所写,诗中温润的语句一改韩愈前期作品中“发言真率,无所畏避”的风格,可见韩愈在其中年时期仕途前景较好。

韩愈塑像

《早春》在韩愈众多作品中尤为出挑,尽管措辞甚为平淡,但就如韩愈所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他的平淡之语实则饱含深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

“最是一年春好处,决胜烟柳满皇都。”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赠与好友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被后世广为流传,尤其是第一首,笔法细致入微,情感铺排得当,将挚友情谊融入到长安初春小雨之中,尽显情意绵绵之态。

韩愈人物画

此诗的创作背景为唐穆宗长庆三年,早春时节,当时的韩愈已有五十六岁,出任礼部侍郎,仕途上已顺风顺水,不如早年壮志难酬、积郁在心,在其作品中往往言语犀利,愤世嫉俗。此时的韩愈情绪舒畅,并且在此不久之前,镇州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叛军驻地,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来势汹涌的叛乱。韩愈因功受赏,从兵部侍郎升任至吏部侍郎。早已在坛独领风骚的韩愈,此时迎来他在政坛的春天,虽已过半百,仍未曾因年华衰退而悲叹,相反地诗意盎然地对待生活,起意携伴好友同游春色。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如此享受生活妙趣的老友,想必张籍最后也是难以推辞吧,在加上韩愈笔下的长安春色撩人的诱惑,此番邀请实在是盛情难却。

韩愈是个什么样的人

韩愈,人如其名,愈,超越也,前超古人,后无来者,绝非平庸之辈。韩愈其人着实担当起这个这个名字。而此名的由来也是韩愈幼年时自己所立下的壮言,因其两位兄长韩会、韩介皆以人字头的字为名,韩愈遂遵循其规律,以愈为名,另为其增添了深意。

韩愈塑像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二十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二十五岁才及第进士,逐渐在政坛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标签: 唐宋大家之首韩愈早春赏析早春韩愈称为

更多文章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大诗人苏轼赞美西湖美景之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湖上,初晴,诗人,苏轼,赞美,西湖,美景,佳作,湖上,初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的一首诗,苏轼是宋代伟大的词人,他一生创作出了无数的有名词句,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被后人所崇拜,被后人所模仿,苏轼的精神永不消灭,流传于今。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在词上的造诣已经谈过了很多,现在掉转回头,重新来欣赏下苏轼的诗。诗不同于词,诗的格式较为固定

  • 清朝雍正皇帝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雍正,皇帝,康熙,几个,儿子,正是,康熙,几个,儿子

    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在大清朝的历史中,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呢?这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雍正是老四。康熙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十几个女儿,这其中还不包括夭折的。雍正画像在雍正的上面有三个存活的哥哥,如果没存活的也算上的话,关于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这个问题就要修改答案了,实际上是老六,不过死的太早,或

  • 宋江的军师歇后语 智多星吴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军师,歇后语,智多星,吴用,宋江,军师,歇后语,有一个

    宋江的军师歇后语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歇后语,是有关宋江的军师的,这个歇后语就是“宋江的军师——无(吴)用”。这本来是一句说人或事没有用的歇后语,借着和军师吴用名字读音相同的“无用”,来表达没有用处的意思。吴用画像吴用,是宋江的至交好友,梁山大聚义之时,被推举上第三把交椅。在上梁山之前就是一个村里的教书先

  • 卢俊义简介 卢俊义上梁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卢俊义,简介,卢俊,义上,梁山,经过,卢俊义,简介,大财主

    卢俊义简介卢俊义是大财主出身,他师从周侗拥有一身好武艺,更兼他容貌俊美,大方慷慨,在江湖上的名声了不得。宋江一直想拉卢俊义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卢俊义自诩出身,一直瞧不上梁山。宋江就派吴用前往大名府诓骗卢员外去东南,又安排他在自家墙头写下反诗一首。《新水浒》剧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吴用宋江卢俊义卢员外在经

  • 宋徽宗作品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徽宗,作品,都有,哪些,宋徽宗,作品,一生,醉心,于书画

    宋徽宗作品宋徽宗一生醉心于书画,无心政治,这也让他创作了很多经典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字画上来看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芦雁》、《瑞鹤图》、《溪山秋色图》等,人物画方面有《听琴图》、《文会图》,山水画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雪山归棹图》。宋徽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蒲松,哪个,朝代,蒲松,哪个,朝代,没有,明确,界定,属于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对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没有明确的界定蒲松龄是属于明朝人,还是清朝人。因为蒲松龄从出生到逝世横跨了两个朝代,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属于明末清初时期的诗人。蒲松龄画像蒲松龄生活的朝代明末清初,正是科举制度鼎盛的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缘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洵,二十七,发愤,缘由,是什么,苏洵,二十七,发愤,说起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苏洵雕像一个原因

  • 《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 巧赞大自然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巧赞,大自然,之美,如梦,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磨难。虽然生活饱经风霜,但是李清照却坚强的承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负累。她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如梦令》是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所做,所以整首词没有忧伤之意。李清照画像作如梦令时李清照才十七八岁,正是大好年华,所以无忧无

  • 公孙策与包拯一生挚友 相辅相成携手办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策,包拯,一生,挚友,相辅相成,携手,办案,公孙策,包拯

    公孙策与包拯公孙策是《三侠五义》里的文学人物,属于那种完全架空的,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开封府的六品主簿,说到包拯的助手,除了王朝马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孙策。少年包青天公孙策剧照公孙策是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者,公孙策的研究范围很广,他精通各种断案方法,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疑犯的审查手段犀利,公孙策对

  •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生平,简介,元稹,简介,说起,不得

    元稹简介说起元稹,不得不说其相貌,在唐朝这些个诗人中,元稹算是相当帅的,而且这种帅在小时候就有苗头,所以,他年轻时,那绝对是个万人迷,能以一个小官就能攀上了韦夏卿这个高枝,不光有才,帅也是他征服韦丛的一把利器。元稹雕像再说元稹的才,那绝对也是翩翩公子,才华横溢,年少既有才名,从流传至今的诗篇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