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江三败高太尉是怎么一回事

宋江三败高太尉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715 更新时间:2023/12/17 8:01:02

宋江三败高太尉

宋江三败高太尉,是指《水浒传》中,梁山泊众多好汉三次大败北宋太尉高俅高太尉。当时的水泊梁山势力越来越大,朝廷开始忌惮梁山的势力,于是派兵攻打梁山。

三败高俅故事封面

在说宋江三败高太尉之前,我们要先说宋江两赢童贯。宋江聚集108好汉,在梁山泊落草为寇,举兵起义。随着梁山的势力越做越大,朝廷也越来越重视梁山这一土匪势力。开始派正规军去对付梁山,当时朝廷派大臣童贯讨伐梁山。可是童贯接连两次都被击败,童贯所带的手下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最后只剩童贯和一名手下逃回东京。

当时,童贯和高俅的关系比较不错,两人都是奸臣,有点狼狈为奸的意思。童贯兵败之后,高俅就点起大军,讨伐梁山,来为童贯报仇,同时也是为了显示朝廷的威严。高俅三征梁山,都以失败告终。

宋江一败高俅,败得是高俅的手下刘梦龙,党世雄,这两人是高俅大军之中领兵能力比较强的将领了,这两人的失败,逼得高俅不得不亲自领兵。宋江二败高俅,败得是亲自领兵的高俅,当时的刘唐烧着了高俅大军的战船,李俊张横杀死了高俅手下的大将刘梦龙和牛邦喜。第三次,宋江向高俅提出招安的请求,高俅拒绝了宋江的请求,还出言侮辱宋江。宋江选择了主动出击,凿沉了高俅的最大的本钱海鳅船,还活捉了高俅本人,高俅只得同意宋江的招安请求。

以上就是宋江三败高太尉的故事。

宋江的绰号

《水浒传》中宋江的绰号有四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绰号,每个绰号都表现了宋江的不同特点。另外,宋江是《水浒传》中绰号最多的人,这与其江湖地位有关,宋江的江湖地位在《水浒传》之中是最高的。

宋江戎装剧照

第一个是“黑宋江”,这个外号是根据其外貌的特点取得。宋江生得面黑,而且身材比较矮瘦,一个典型的农家汉子的形象,宋江自己也说他其貌不扬。

第二个外号是“孝义黑三郎”,因为宋江对自己的父亲非常的孝顺,再加上他在家中排行第三,人长得又比较黑,所以才有了这个外号。宋江对父亲是非常的孝顺的,以致于在自己逃亡的时候,不顾生命的危险,也要回到家中看望病重的父亲。可是回到家中的宋江知道父亲根本没有生病,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他没有继续逃亡,而是束手就擒。

第三个是“及时雨”,这个外号可能是被读者和大众广为流传的绰号,以致于很多人都认为宋江只有一个“及时雨”的外号。宋江的这个外号也在小说之中被江湖人士广为所知,水浒之中的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不论是江湖豪杰,还是穷苦人民,他都会一视同仁,尽自己的所能去接济他们。

第四个绰号是“呼保义”,这是一个争论较大的绰号,“保义”本是北宋最低的武官的名称,所以有的人说这是宋江的一种谦称。另一种说法是“保义”就是“保持忠义”之意,“呼保义”的意思就是别人都叫他保持忠义之人。

更多文章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早春》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宋,大家,之首,韩愈,早春,赏析,早春,韩愈,称为

    早春韩愈《早春》全称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韩愈遭在其五十六岁时所写,诗中温润的语句一改韩愈前期作品中“发言真率,无所畏避”的风格,可见韩愈在其中年时期仕途前景较好。韩愈塑像《早春》在韩愈众多作品中尤为出挑,尽管措辞甚为平淡,但就如韩愈所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他的平淡之语实则饱含深意。

  •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大诗人苏轼赞美西湖美景之佳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湖上,初晴,诗人,苏轼,赞美,西湖,美景,佳作,湖上,初晴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是苏轼的一首诗,苏轼是宋代伟大的词人,他一生创作出了无数的有名词句,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记忆,被后人所崇拜,被后人所模仿,苏轼的精神永不消灭,流传于今。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在词上的造诣已经谈过了很多,现在掉转回头,重新来欣赏下苏轼的诗。诗不同于词,诗的格式较为固定

  • 清朝雍正皇帝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雍正,皇帝,康熙,几个,儿子,正是,康熙,几个,儿子

    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在大清朝的历史中,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呢?这个问题答案只有一个,雍正是老四。康熙一共有二十多个儿子,十几个女儿,这其中还不包括夭折的。雍正画像在雍正的上面有三个存活的哥哥,如果没存活的也算上的话,关于雍正是康熙的第几个儿子这个问题就要修改答案了,实际上是老六,不过死的太早,或

  • 宋江的军师歇后语 智多星吴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江,军师,歇后语,智多星,吴用,宋江,军师,歇后语,有一个

    宋江的军师歇后语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歇后语,是有关宋江的军师的,这个歇后语就是“宋江的军师——无(吴)用”。这本来是一句说人或事没有用的歇后语,借着和军师吴用名字读音相同的“无用”,来表达没有用处的意思。吴用画像吴用,是宋江的至交好友,梁山大聚义之时,被推举上第三把交椅。在上梁山之前就是一个村里的教书先

  • 卢俊义简介 卢俊义上梁山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卢俊义,简介,卢俊,义上,梁山,经过,卢俊义,简介,大财主

    卢俊义简介卢俊义是大财主出身,他师从周侗拥有一身好武艺,更兼他容貌俊美,大方慷慨,在江湖上的名声了不得。宋江一直想拉卢俊义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卢俊义自诩出身,一直瞧不上梁山。宋江就派吴用前往大名府诓骗卢员外去东南,又安排他在自家墙头写下反诗一首。《新水浒》剧照从左到右依次为:吴用宋江卢俊义卢员外在经

  • 宋徽宗作品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徽宗,作品,都有,哪些,宋徽宗,作品,一生,醉心,于书画

    宋徽宗作品宋徽宗一生醉心于书画,无心政治,这也让他创作了很多经典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字画上来看有《腊梅山禽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红蓼白鹅图》、《池塘秋晚图》、《柳鸦芦雁》、《瑞鹤图》、《溪山秋色图》等,人物画方面有《听琴图》、《文会图》,山水画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雪山归棹图》。宋徽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蒲松,哪个,朝代,蒲松,哪个,朝代,没有,明确,界定,属于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对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没有明确的界定蒲松龄是属于明朝人,还是清朝人。因为蒲松龄从出生到逝世横跨了两个朝代,蒲松龄生于明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属于明末清初时期的诗人。蒲松龄画像蒲松龄生活的朝代明末清初,正是科举制度鼎盛的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

  •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缘由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洵,二十七,发愤,缘由,是什么,苏洵,二十七,发愤,说起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苏洵雕像一个原因

  • 《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 巧赞大自然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巧赞,大自然,之美,如梦,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磨难。虽然生活饱经风霜,但是李清照却坚强的承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负累。她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如梦令》是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所做,所以整首词没有忧伤之意。李清照画像作如梦令时李清照才十七八岁,正是大好年华,所以无忧无

  • 公孙策与包拯一生挚友 相辅相成携手办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策,包拯,一生,挚友,相辅相成,携手,办案,公孙策,包拯

    公孙策与包拯公孙策是《三侠五义》里的文学人物,属于那种完全架空的,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开封府的六品主簿,说到包拯的助手,除了王朝马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孙策。少年包青天公孙策剧照公孙策是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者,公孙策的研究范围很广,他精通各种断案方法,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疑犯的审查手段犀利,公孙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