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国相王的背景介绍 五国相王的过程介绍

五国相王的背景介绍 五国相王的过程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924 更新时间:2024/1/5 13:17:41

五国相王的背景

五国相王是指在战国中期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这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那么五国相王的背景是怎样的呢?

五国相王故事图片

话说五国相王发生以前已经有多个国家先后称王,先有魏国和齐国的徐州相王,后面有秦秦惠文王自立为王,魏国和韩国的相王等等。之所以会发生这些诸侯国称王,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天下共主周王朝的败落,周朝“贫且微”,再无法担当号令天下的重任。第二,魏国的由于战败连连导致的国力大减,无法担任中原政治霸主的地位,而又没有其他国家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威望,可以号令天下诸侯朝周天子。第三,天下各国三分五裂,自立为王,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惜发动战争,各国斗志斗勇,各种连横合众的拉拢结盟策略横生。

徐州相王以后,齐国对魏国停止了进攻魏国。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是阻挡它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国不停地攻打魏国。

公元前328年,秦军攻打魏国,夺得蒲阳。秦国国相张仪用计放长线钓大鱼,向秦王提议把蒲阳归还魏国,并派秦国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

不久,张仪跑到魏国游说魏王:“秦国如此厚待魏国,魏国不可以失礼于秦国。”魏王中计,把上郡十五县(今陕西省楡林东南)和河西重镇少梁送给了秦国。秦国接着又攻占魏国河东一些地区。此时,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大部丧失。秦国在与魏国的战争是胜利连连,声威大增。

公元前325年,为了抵抗秦国(也为了防备齐国),魏国先与韩国互相称王,同年,赵国新君赵武灵王即位,魏国韩国到赵国朝见新王,重结三晋之好。

秦国国相张仪在公元前323年与齐、楚的大臣在啮桑相会,欲联合齐国、楚国,向魏国进攻。

魏国国相公孙衍在这种形势下,建议魏王广结各国,对抗之。魏惠王采纳这一建议,于是在魏惠王后元十二年约集韩、赵、燕、中山5国称王,其他四国也出于自我保护一起与魏国组成五国联盟。

五国相就是在这些背景下发生的。由此可见,五国相王是当时魏国和其他四国的政治选择,他们有着各自的处境而作出的国与国之间的联盟的决定。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结果。当时,战国七雄全部称王,其他的不论大国小国几乎都纷纷称王,包括一些二流的国家。

五国相王的过程

五国相王是魏国发起的,联合战国中期另外四个主要诸侯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那么五国相王是怎么发生的呢?五国相王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五国相王影视剧照

话说在战国中期以后,周朝实力已无力掌管天下,向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国由于连年征战,屡次战败,国力大损,也无力担当中原政治霸主,而齐国虽然逐渐强大,但是声威无法和当年的魏国相比,亦无法号令天下诸侯共朝周天子,这些各种客观原因的积聚,开始了天下众诸侯开始自称为王,互称为王的时代变迁。

此时的天下各国,战事频频,运用拉拢和孤立其他国家的连横合众外交政策,各种斗智斗勇。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魏国则是阻挡它进一步向东发展的一道屏障,所以秦国对魏国展开了一系列的进攻。

公元前328年,秦军攻打魏国,夺得蒲阳。秦国国相张仪先向秦王提议把蒲阳归还魏国,并派秦国公子繇到魏国当人质。

不久,张仪又跑到魏国游说魏王:“秦国如此厚待魏国,魏国不可以失礼于秦国。”魏王中计,把上郡十五县(今陕西省楡林东南)和河西重镇少梁送给了秦国。秦国接着又攻占魏国河东一些地区。此时,魏国所依凭的河山之险大部分丧失。秦国在与魏国此后战争是胜利连连,声威大振。

标签: 五国相王背景介绍过程五国相王背景指在战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项羽,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项羽,活在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项羽项羽生活在秦朝末年,自小胸怀大志,武艺惊人,一身神力尤为天人。项羽建立了西楚霸王基业,却最终自刎而死,失去天下,成为败者。成王败寇,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项羽呢?项羽在项羽小的时候,读书和剑术都不屑于去学,说读书识字,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就够了,学习剑术,只能保证自己单挑无敌而已,项羽

  • 孔子身世介绍 孔子家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身世,介绍,家训,是什么,孔子,身世,做为,我国,伟大

    孔子身世孔子做为我国的伟大圣人,不仅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响力最大最广的思想家。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家文化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扎根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内心。也就是这么一个人,然我们对于他的身世之谜很是不解。孔子像关于历史上有众多说法:有说他是生于屠夫家的,也有人说他是的父亲是鲁国的一个小官吏;更

  • 揭秘护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护国运动,意义,是什么,护国运动,意义,作为,中国,近

    护国运动的意义护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除辛亥革命之外,由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又一次革命运动,最初是从云南开始的,这个革命粉碎了袁世凯作为民国大总统,利用职权之便,在中国延续封建帝制的阴谋,从而使得民主共和制得以再次实施。但是就其最终结果来看,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武力统治。那么护国运动的意义是什么呢?护

  • 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书同文,意义,是什么,秦始皇,书同文,意义,公元前

    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最后一个齐国,统一了六国,随后在各地推行“书同文”。历史上对“书同文”的评价各有不同,书同文的过程中还有“焚书坑儒”等,也许秦始皇书同文的本意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抹杀其他思想文字,但是书同文在促进民族统一的进程上有重要的作用,那么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有哪

  • 护国运动经过详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护国运动,经过,详情,介绍,护国运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

    护国运动经过护国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内战,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而逼迫袁世凯取消了帝制,恢复了共和体制,下面来介绍一下护国运动经过。护国运动的首领之一唐继尧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恢复封建帝制,将第二年改元“洪宪”。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震惊和各

  • 孔子治学态度如何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治学,态度,如何,喜欢,弟子,孔子,治学,说起,古圣先

    孔子治学一说起古圣先贤,在人们心中一闪而过的就是孔子。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约有72位贤人。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伟人孔子的。在西方各国很多地方都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何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孔子治学关于这位伟人的的学说博大精深,若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发掘孔子的治学思想,从中受益,肯定能带给我们不

  •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巨鹿,之战,项羽,多少,参战,巨鹿,之战,项羽,多少,秦二世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秦二世元年,项羽和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抗秦起义。此时,项羽才二十四岁,自从以后项羽开始带领吴中男儿起义反秦,开始登上追逐权利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项羽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

  • 揭秘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吴起,变法,败的,原因,吴起,变法,败的,原因,作为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吴起变法,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变法运动,但它的持续时间却短的还来不及追忆便结束,那么吴起变法为何时间会这么短,吴起变法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吴起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吴起图像谈到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吴起这个人了。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吴起,出生于前440年,诞生的国

  • 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 孔子九思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九思,说明了,什么,孔子,适郑,生

    孔子适郑生活中有一句“丧家之犬”的成语,它意在比喻那些无家可归的狗,但实质上是比喻那些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来自于《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适郑”的典故。孔子周游列国图故事内容大概是:有一天,孔子来到了郑国不巧和他的弟子走散了,孔子很是焦虑,在城墙东门旁很是着急,这

  • 孔子故居介绍 孔子坟墓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故居,介绍,坟墓,位于,何处,孔子,故居,众所周知,我

    孔子故居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我国文化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故居也成为山东一大著名景点,令不少游客争相前往,只为欣赏和感受故居中依旧存留的文化气息。孔子故居孔子故居位于山东曲阜市,孔子故居分为孔庙、孔府、孔林,无一不是令人称赞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