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学政官员级别介绍

清朝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学政官员级别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02 更新时间:2024/1/24 14:26:12

总督、巡抚

清朝省一级官员中最大的就是总督,是管理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员。如果总督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那么就是正二品;如果兼的是兵部尚书衔,则为从一品。但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曾国藩平定了太平天国以后,慈禧认为他功大,将曾国藩升任为直隶总督,加正一品大学士,封爵一等候。

清朝时期全国设有九个总督,分别是:直隶总督(驻保定,后改为天津)、两江总督(驻江宁)、两广总督(驻肇庆)、湖广总督(驻武昌)、闽浙总督(驻福州)、四川总督(驻成都)、陕甘总督(驻兰州)、云贵总督(驻云南府)、还有一个比较特别是东三省总督,常驻盛京。

巡抚是管理一省的军政、民政大官。通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为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为正二品。在全国各省分别设有巡抚,除了江苏巡抚驻苏州外,其他都在省城。

清朝地方官员对总督(或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统称为三大宪。总督一般又简称为制台、制军,巡抚则简称为抚台。制台和抚台我们现在都比较好理解。

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台)

清朝的布政使和明朝的布政使有所区别,明初布政使是地方官的一把手,和按察使、指挥使并列第一,分管民政。而清朝布政使则是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具体职责有: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县,督促其贯彻实施;管理府、县各级官员,按期发放俸禄,考核政绩;征收全省各地赋税,负责财政收支。统计全省各府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事内容。类似我们今天分管经济、人事的副省长。

康熙六年(1667年),在全国各省设有布政使1名,一般都是从二品官阶,地方官员在称呼时都简称“藩台”。

按察使的官员是专门管理司法和刑名,正三品官阶,和布政使并称“两司”,清朝不同于明朝的是,地方不设指挥使管理军事。而在地方驻防八旗和绿营,八旗的归属都统、副都统管理。影视剧中常见的提督官员则是省级的最高军事长官,统管一省绿营。提督归总督、巡抚节制。清朝地方官一般称按察使为“臬(niè)台”。

清朝时期的布政使、按察使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也是属于高级别的地方长官,而绝非什么“打酱油”的角色。

道员(道台)

道员是清朝特有的官职,道员是总督、巡抚和地方官(知府)之间的官员,一般都是正四品官阶,很多时候,道员作为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副手,专门负责督粮、督河等工作。督粮的称为“粮道”,督河的称为“河道”。

其他诸如驿传道,海关道,屯田道,茶马道等,一般由当地同品级官兼道员。道员这个官名百姓一般都称为“道台”大人。

提督学政

学政是清朝非常重视的官职,因清朝皇帝重视文学教育,对各省的学政尤其关心。一般学政都是皇帝亲自任命,其性质类似钦差。

学政又称“学台”,雍正年间第一次设立,每个省份各设一人,主持各省的院试,一般都是进士出身,自身素质也都比较高。

在地方上,学政和总督、巡抚平行,不论官职大小,在提督学政期间一律享受钦差待遇,提督学政往往都兼有京官头衔,很多翰林院学士经常被派往各地担任学政,但有时官阶往往不高。纪晓岚张之洞也都曾经担任过学政。

标签: 巡抚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八旗军队分别驻防在哪些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

    镶黄旗满洲,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

  • 清朝乡试阅卷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清朝的乡试,各省在农历八月举行,初九、十三、十五日连考三场。中式为举人者,便有了永久功名,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因而阅卷工作也就极其重要了。道光帝曾下谕指示阅卷工作,称“士子握椠怀铅,三年大比,一经屈抑,又须三年考试”,试官若“于落卷漠不关情”,&ldqu

  • 古时候的匈奴是怎么来的?匈奴是现在什么地方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

    古时候的匈奴是怎么来的?强大的匈奴王庭整的消失了吗?匈奴到底是怎么来的?匈奴,相传是夏桀的儿子淳维(又名熏育),在夏朝灭亡后,逃亡草原期间,渐渐地以游牧为生,与当时的游牧人口混居,渐渐形成了匈奴。后来被尊为头曼单于,创建匈奴国家。这一点,甚至于在《史记》当中,都有记载。匈奴王族,主要在现在的内蒙古鄂

  • 黄巢起义简介 黄巢起义历史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

  • 三家分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三家分晋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一起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当时晋国在与齐国、楚国等大国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成为综合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文公上位后,设立了六卿,想要从异族当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此举虽然让晋国国力获得了提升,但也因为把军政大权分散给了六卿而埋下隐患。等晋国对外地位逐渐稳定后,内部矛盾终究还

  • 汉朝的人口有多少 人口分布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

    汉朝农业生活古代社会以农业为本,封建统治以人口为基。汉朝的人口有多少,又有何特点呢?西汉建立时人口在1500万到1800万之间,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至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3600万。汉武帝时期因大规模对外战争人口锐减至3200万,至于史书中的”户口减半“

  • 汉朝的选举制度历史介绍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选举制度

    察举制说到和汉朝有关的选举制度,首先都会想到察举制,接下来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

  • 汉朝的农业经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

    农业社会汉朝的服饰、饮食都让人着迷,那么汉朝的农业社会是怎样一番情形呢?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年每人纳一百二十钱。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年

  • 汉朝的疆域面积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

    西汉地图东汉地图汉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其疆域面积是怎样的呢?汉朝建立初期,各地叛乱不断,高祖连征叛乱而无暇顾及边防。河南地复为匈奴所有。南越,闽越,黔中地区趁机与汉朝脱离,后来文帝派人说服南越王和各国归顺,又恢复了一统的局面。但不久南越就因为荆州两湘地方不肯开关通商而肆起发动进攻。此时恰值汉武大帝

  • 汉朝的学术著作主要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

    司马迁汉朝的服饰、饮食都让人着迷,而在学术方面,汉朝也是涌现出著作无数,令人欣喜。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与文化非常辉煌的一个时期。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识。东汉桓帝时,仅太学生就号称有3万人。宣帝时期,在太学中立学官的,《易》有三家,《书》有三家,《诗》有三家,《礼》有一家,《春秋》有两家,共十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