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外 还有哪个皇帝北伐成功过

历史上除了朱元璋北伐成功外 还有哪个皇帝北伐成功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85 更新时间:2024/2/13 15:17:53

公元1368年,明朝以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次的北伐成功而霸气开国,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打破了北伐不能成功的魔咒。

纵观中国古代史,北伐的次数很多,但是明朝是唯一一次北伐成功的。

而跳出古代史范围,也就是近代的民国北伐成功了。民国的北伐以常凯申为总司令,时间为1926年至1928年,虽然北伐表面上看是成功了,但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当时国内依旧有不少军阀割据,严格来说,并不像明朝北伐成功的那般彻底。

那么为什么除了明朝之外,历朝历代再没有朝代北伐成功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明朝之所以可以北伐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原因,并非是一个两个原因的。

其实说起来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也是有着一定机缘巧合的,或者说跟当时的局势有关。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朱元璋在崛起过程中,从统一江南,再到北伐,元朝内部就一直不停的内乱,而且以内乱为先,给了朱元璋发展壮大,乃至颠覆元朝统治的时间和机会。

二是因为元朝在全国养马的关系,无形中方便朱元璋的部队找到好的,并且数量足够多的战马。

而正是有着这样有利的局势,所以朱元璋北伐是事半功倍,有着很大的优势。

我们再看看,古代最接近北伐成功的宋武帝刘裕北伐,刘裕这个人跟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相比,不说政治能力,军事能力是相当之强,跟谁比都毫不逊色。

刘裕的两次北伐,是灭掉南燕和后秦两个政权,还大破北魏,一举收复了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甚至连洛阳和长安两都都光复了,距离北伐成功其实已经很接近了。

但是刘裕没有成为大一统政权开国皇帝的命,在刘裕打下长安以后,史书记载:“裕欲留长安经略西北,而诸将佐皆久役思归,多不欲留。会穆之卒,裕以根本无托,遂决意东还”。也就是说他想以关中之地来发展,继续扩大疆域,但是手下将领思乡,不愿意长期待在这里,加之坐镇大后方的心腹刘穆之病逝,刘裕担心后院起火只能班师回朝,因为安排不当,最后没有巩固了北伐的成果,所以一年以后长安等地得而复失。

如果刘裕的大后方很是稳固,对手也是内乱为主,那么他真的可以提前快一千年实现第一次北伐成功,并且大一统的,可惜他没遇到那样有利的局势。

当然明朝北伐之所以可以成功,还与中国历史上南北发展有关系。

其实在古代南方压根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多是没有开放之地。像三国魏蜀吴,为什么蜀汉和孙吴看地图来说并不小,但是还要合起来对付曹魏政权呢,有一个原因就是,看似他们的疆域不小,但南方开发的程度并不高,而且是越往南控制力越小,不然怎么会有诸葛亮七擒孟获之事呢。

而自西晋灭亡以后,宗室南渡建立东晋,第一次衣冠南渡开始,南方才是真正的被开发起来。

到了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第三次衣冠南渡建立南宋,南方历经三次衣冠南渡,开发的可以说是很彻底了。原来北方的经济、军事实力都碾压南方,但三次衣冠南渡以后,别的不说,南方的经济是彻底碾压了北方,成为了经济中心。

而战争不只是靠冲锋陷阵,还拼的是后勤等综合能力,朱元璋统一江南以后才北伐的元朝,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这也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

在明太祖朱元璋以前,南方可没有开发的这么彻底,并没有那么强大的经济实力,所以在南方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在综合实力这点上,面对北方可谓是先天不足,所以北伐自然是难度系数很高。

最后个人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之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是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朝代,有个重要原因在于自北而南的统一,相对于北伐太容易了。

我们可以翻翻历史,基本上不论哪朝哪代,南方的割据政权,只要丢了长江天险,就意味着离灭亡不远了。

可以说北方南下统一中国,只要越过长江天险,打下长江中下游区域,那么就等于是一锤定音了,统一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反观北伐,就没那么容易,诸如刘裕北伐,一度都收复了洛阳、长安两都,夺取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结果还不是照样没有以此迅速一统天下,如果换成南下,夺取了长江中下游的话,那么统一的肯定的。

总结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之所以可以成为唯一一个成功北伐的朝代,原因是复杂的,有着局势有利于北伐的因素,有着南方自三次衣冠南渡得到彻底开发,可以为北伐提供坚实基础的因素,还有着其他各种各样的因素,本文也是不可能一一说清楚的,只能大概说几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标签: 北伐

更多文章

  • 蜀国中除了糜芳外还有哪些叛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糜芳

    三国时期战乱不止,有些诸侯为了能够快速的攻城略地都会采取策反的策略,这样就可以里应外合以极少的代价拿下城池。蜀国作为末期的三个国家之一,武有五虎上将帮助刘备建功立业,谋有卧龙凤雏妙计安天下。可是在漫长的征战之中,蜀国也有很多重要的手下被敌人所策反导致蜀国中计落败。今天我们就盘点背叛蜀国的几个反臣,感

  • 元英宗改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元英宗

    说到蒙古铁骑,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印象就是战斗力无比强大。总得来说在那个年代,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势力是很少的。即便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宋朝,也是因为自己重文轻武的整体政策,而导致无法抵御,最终被灭国。从整个世界历史上来看,占据了大半个欧亚大陆的蒙古汗国就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这样迅速的崛起大多还是依赖着自

  • 秦始皇依据疆域划分了三十六郡县 秦朝的国土面积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创造大秦帝国。数百年的纷乱战争,终于走向结束。秦朝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它为后世百代,开创了一番牢固的基业。虽然秦朝自身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仅十余年的时间,却为后世留下太多可以被不断吸收、借鉴的宝贵遗产。后来的盛世王朝,都是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并根

  • 金朝猛安谋克制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猛安谋克制

    相信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个名言:“金军不满万,满万无敌于天下。”曾经不可一世的女真骑兵在完颜阿骨打、完颜兀术等的率领下灭契丹、破北宋整个华夏大地瞬间被女真骑兵肆意席卷,一个新的王朝在女真铁骑的纵横下应运而生:金国。我们如果要深度分析女真骑兵所向无敌的原因,就不能不提到女真的军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玄武门之变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的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因为在与兄长李建成角逐帝位的过程中,李建成占上风,为了挽回局面,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历史记载义宁二年(618年)五月,

  • 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玄武门之变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为了争夺皇位,避免不了的就是手足相残,公元626年的唐朝就发生了一场为了争夺权力的流血政变。唐朝建立之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和以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党开始明着暗斗,矛盾一触即发,最后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 唐朝玄武门之变前各方实力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武门之变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前各方实力对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

  • 什么是三冗危机?宋朝是怎么积贫积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

    提起宋朝,很多人都不得不赞叹它的富有,它的繁华,它浓厚的文化气息,勾栏瓦舍,戏台商铺,诗词杂剧,纵观中国历代王朝,确实没有哪一个朝代像宋朝如此繁荣,社会生活如此丰富,文化气息如此浓烈。不过,提到宋朝,大家又会为它不争气的政治风气顿足捶胸,“靖康之变”更成为一道永远的伤痛,但正

  • 金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金宣宗在任期间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金宣宗

    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王,至宣宗,国势日趋衰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为苟延残喘,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国向灭亡的深渊又迈进了一步。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

  •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新政的流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庆历新政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