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金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金宣宗在任期间做了什么?

金国是怎么走向灭亡的?金宣宗在任期间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166 更新时间:2023/12/17 10:00:56

金代宣宗迁都汴京的历史事件,史称贞祐南迁。金朝经过章宗短暂的盛世之后,经卫绍,至宣宗,国势日趋衰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成吉思汗统率蒙古军发动对金国的战争。为苟延残喘,宣宗遣使向蒙古军求和,并不顾群臣的反对,南迁汴京,使金国向灭亡的深渊又迈进了一步。

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他本人懦弱而无力整顿朝纲。对弑君乱国的纥石烈执中,不但不能果断处置,反而信任有加,拜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为泽王,国政完全操纵在这位权臣手中。贞祐元年(1213)十月,蒙古军兵临中都城下,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率军迎战,两次战败。

在出战前,纥石烈执中就曾警告过术虎高琪,作战失败将拿他问罪。术虎高琪知罪责难逃,于是铤而走险,自率乱军入中都,围执中于宅第,杀死纥石烈执中。

对此畏罪犯上的奸臣,宣宗却不辨是非,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责,还任为左副元帅,拜平章政事,后来还升官至尚书右丞相。术虎高琪为相后,把持朝政,作威作福,依附自己的人就大加任用,与自己不和的就弃置不用,甚至加以谋害。如此擅权,却深得宣宗信任。所以宣宗屡称继世宗之志,其结果正是相反,金朝陷入更深的衰乱之中。可见他的“善谈论”,完全是赵括一样的纸上谈兵了。

面对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金宣宗放弃积极抵抗的主张,而是执行投降、逃跑的路线。他即位后,马上遣使向蒙古厚贿求和。

贞祐二年(1214)三月,接受蒙古的条件:献纳童男女各500名,绣衣3000件、御马3000匹,大批金银珠玉,并以完颜永济之女为岐国公主归蒙古主。城下之盟的和议达成后,感到金国尚有较强防御能力的蒙古军暂时退兵,中都解围。

标签: 金宣宗

更多文章

  •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新政的流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庆历新政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

  • 后赵是个怎样的政权?后赵的统治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赵

    后赵是羯族人石勒所建,再说后赵前按照老规矩先讲讲这个羯族,羯族实际上是一个杂乱的民族,或者说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它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合称。它的起源是个谜,至今史学界都在争论不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的主体为白种人。羯族有史可查的记录是《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载:“石勒字世龙

  • 南北朝分裂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期。全国被分成了南朝和北朝,到了后期南方以陈朝为首,北方则是北齐和北周共存,又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势。当时北方政权是将汉族和鲜卑族进行了融合,鲜卑皇帝主动提出要进行汉化,而有些汉人则进行了鲜卑化,这种改变如果仔细研究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之前古装影视剧《独孤皇后》正在

  • 唐顺宗的“永贞革新”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顺宗

    在中晚唐的历史中,唐德宗李适与唐宪宗李纯可谓是比较知名的皇帝,但实际上在唐德宗与唐宪宗之间,还有一个并不知名的和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首要就在于唐顺宗的在位时期过短,以至于其在位的时刻满打满算不过一百八十六天。而历史上的唐顺宗李诵所以在位时刻如此之短,首要便同唐顺宗这个人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建立大宋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但为何迟迟没有把中原抵御匈奴骑兵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

  • 唐朝科举制有哪些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为何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根据史学家研究,目前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那就是唐朝发展了科举制,拉拢了大批底层的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为唐朝服务。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科举制。说到科举制,还得追溯到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开创了考试先拨人才的制度,而隋炀帝更是十分了得,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变法?变法的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变法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国李悝变法,变法者李悝,在魏文侯时期变法,也就是三家分晋不久的事情,变法很成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但是后来魏国攻赵、攻韩,齐国两度插手风别再桂陵、马陵大败魏军,魏国国力从此衰弱,没有在崛起的时候。楚国吴起变法,变法者

  •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哪些学者?稷下学宫的学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稷下学宫

    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同的思想流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社会局面。于是,一座被誉为是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中国式雅典学院稷下学宫也由此诞生。接下来跟趣历史一起去看一看吧!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雅

  • 三家分晋的过程 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典故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

  • 唐朝打不过吐蕃的原因 吐蕃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吐蕃

    从高祖李渊时代,唐朝就与高原上的新崛起势力吐蕃战争不断,双方为了争夺河西、关中、西域,甚至唐朝龙兴之地陇右,互相厮杀百余年。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太宗时期,因文成公主和亲,唐朝与吐蕃相安无事,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友好。而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吐蕃在边界不断挑衅,双方屡屡冲突。高宗咸亨元年,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