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新政的流产?

庆历新政为何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新政的流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4/2/13 18:27:42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升迁罢黜制度。这是针对北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太多的弊端采取的措施。抑侥幸,主要将矛头直指造成大宋王朝冗官泛滥的“荫官”制度。择官长其实就是明黜陟的具体实施措施,选择优秀的官员,淘汰庸官、贪官和懒官。这3项改革措施是庆历新政的核心,其他7个措施都是无关紧要的老生谈。也因为这3个措施直接损害了既有利益集团的利益,才遭到他们疯狂的反扑。

庆历新政延续了八个月便无疾而终,甚至在社会上没有掀起太大波澜。新政失败的原因很复杂,那么,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新政的流产呢。

第一个原因就与仁宗皇帝有关。从新政开始实施,到落魄收场。不但后世这么认为,连当时的人都持这种观点,修撰《宋史》的元代丞相脱脱也不例外,。

实际上,不管既得利益集团多么猖狂,攻击多么狠,只要仁宗皇帝坚决支持改革,成功的几率是很高的。而仁宗皇帝在变法期间自始至终采取虚以委蛇的态度,行事风格特别不正常。先是仓促提议改革,不给范仲淹等人充分的准备时间,在新政推行过程中,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新政实行了没几个月,仁宗凭着一些捕风捉影的朋党指控,就陆续罢免了几乎所有的改革派。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仁宗的行为,他根本就没有改革的意愿。

第二个原因就是新政改革触及了北宋王朝的政治制度。改革派们还没学会游泳,就一个猛子扎进了深水区,不出事才怪呢!选官和荫官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这是北宋王朝得以正常运转的根基,庞大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除非有壮士断腕的决绝,彻底更新既有的政治制度,才有可能解决这些痼疾,否则只是痴心妄想。而在当时那个条件下,改革派们也没那么大的觉悟,根本无法办到,遭到反对者口诛笔伐,也是情理之中。

第三个原因,新政上马极为仓促,没有长远规划,没有分步实施措施,很多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执行起来非常困难。并且对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估计不足,对于后续承接没有可行的方案。比如,择官长这个措施很不错,淘汰了一大批庸官和蠢官,但是,这些人淘汰之后怎么安排?直接把人家赶回家?让人家从天堂掉进地狱,家族老小几十口上街要饭?这明显不可行,也不人性化。

标签: 庆历新政

更多文章

  • 后赵是个怎样的政权?后赵的统治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赵

    后赵是羯族人石勒所建,再说后赵前按照老规矩先讲讲这个羯族,羯族实际上是一个杂乱的民族,或者说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民族,它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个合称。它的起源是个谜,至今史学界都在争论不休,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的主体为白种人。羯族有史可查的记录是《晋书》卷一百四《石勒载记上》载:“石勒字世龙

  • 南北朝分裂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期。全国被分成了南朝和北朝,到了后期南方以陈朝为首,北方则是北齐和北周共存,又形成了一个三国鼎立的局势。当时北方政权是将汉族和鲜卑族进行了融合,鲜卑皇帝主动提出要进行汉化,而有些汉人则进行了鲜卑化,这种改变如果仔细研究的话,还是挺有意思的。之前古装影视剧《独孤皇后》正在

  • 唐顺宗的“永贞革新”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顺宗

    在中晚唐的历史中,唐德宗李适与唐宪宗李纯可谓是比较知名的皇帝,但实际上在唐德宗与唐宪宗之间,还有一个并不知名的和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首要就在于唐顺宗的在位时期过短,以至于其在位的时刻满打满算不过一百八十六天。而历史上的唐顺宗李诵所以在位时刻如此之短,首要便同唐顺宗这个人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建立大宋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但为何迟迟没有把中原抵御匈奴骑兵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

  • 唐朝科举制有哪些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为何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根据史学家研究,目前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那就是唐朝发展了科举制,拉拢了大批底层的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为唐朝服务。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科举制。说到科举制,还得追溯到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开创了考试先拨人才的制度,而隋炀帝更是十分了得,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变法?变法的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变法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国李悝变法,变法者李悝,在魏文侯时期变法,也就是三家分晋不久的事情,变法很成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但是后来魏国攻赵、攻韩,齐国两度插手风别再桂陵、马陵大败魏军,魏国国力从此衰弱,没有在崛起的时候。楚国吴起变法,变法者

  •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哪些学者?稷下学宫的学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稷下学宫

    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同的思想流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社会局面。于是,一座被誉为是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中国式雅典学院稷下学宫也由此诞生。接下来跟趣历史一起去看一看吧!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雅

  • 三家分晋的过程 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典故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

  • 唐朝打不过吐蕃的原因 吐蕃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吐蕃

    从高祖李渊时代,唐朝就与高原上的新崛起势力吐蕃战争不断,双方为了争夺河西、关中、西域,甚至唐朝龙兴之地陇右,互相厮杀百余年。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太宗时期,因文成公主和亲,唐朝与吐蕃相安无事,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友好。而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吐蕃在边界不断挑衅,双方屡屡冲突。高宗咸亨元年,吐蕃

  • 历史上长安有哪些政权?不选择在长安定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安

    由连奕名执导,董哲编剧,张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韩栋、舒畅、姚星彤等主演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天下长安》,以其精良的制作、恢弘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并创造贞观盛世的宏大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长安。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