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顺宗的“永贞革新”历史事件介绍

唐顺宗的“永贞革新”历史事件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84 更新时间:2024/2/13 19:21:31

在中晚唐的历史中,唐德宗李适与唐宪宗李纯可谓是比较知名的皇帝,但实际上在唐德宗与唐宪宗之间,还有一个并不知名的和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首要就在于唐顺宗的在位时期过短,以至于其在位的时刻满打满算不过一百八十六天。而历史上的唐顺宗李诵所以在位时刻如此之短,首要便同唐顺宗这个人的久病之躯有很大的联系。

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德宗病危之际,唐顺宗同样也重病缠身。史载唐顺宗“风病,不能语”并且在所有人都围绕在奄奄一息的唐德宗身边之时,唯独唐顺宗“卧病不能侍”可见,唐顺宗在当皇帝前,便已经被病魔侵蚀到不能说话甚至不能起身探望父亲的境地。而这也为其日后的禅位,埋下了一个伏笔。但也就是唐顺宗在位的这一百多天时间里,唐王朝的一次重大变革也在此时拉开帷幕,这便是发生于顺宗一朝的“永贞革新”。

历史上唐顺宗在接过唐德宗的衣钵之后,旋即便掀起了一场中晚唐时期最激烈的变革。在这中间,唐顺宗先是“出宫女三百人”而后更是用了诸多革新派文臣。这些革新派文臣中包括被后世称为“二王”的王叔文、王伾,同时还有包括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在内,因这八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全部被贬黜为司马,所以也被称为“八司马”所以,永贞革新派文臣因此也有“二王八司马”的叫法。

这是因为,当时以“二王”为首的革新派,显然是在唐顺宗无法有效掌握全局的情况下,掀起的激进改革。这中间,改革派涉及到的问题既包括宫市、赋税等层面,同时也包括藩镇、宦官这些“安史之乱”以来,始终困扰着唐王朝的顽疾。这样的情况下“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便一目了然了。那就是在顺宗因病不能有效掌握朝政的时候,以“二王”为首的革新派便将“安史之乱”以来的所有弊病都纳入了革新的范畴之中,这样的情况下其结局可想而知。而查阅史料也能发现,这场过于激进的革新同时也成为了唐顺宗禅让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历史上发生于唐顺宗一朝的“永贞革新”虽然只持续了一百多天的时间,但其在中晚唐的历史上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这场变革失败之后,此后的唐朝文官近乎没有人在敢触碰帝国的顶层设计,而这种宦官与藩镇共存的格局也自此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标签: 唐顺宗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不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太祖

    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建立大宋朝,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但为何迟迟没有把中原抵御匈奴骑兵的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收回。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

  • 唐朝科举制有哪些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为何说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根据史学家研究,目前已经找到了正确答案。那就是唐朝发展了科举制,拉拢了大批底层的读书人,也就是知识分子为唐朝服务。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科举制。说到科举制,还得追溯到隋文帝和隋炀帝。隋文帝开创了考试先拨人才的制度,而隋炀帝更是十分了得,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

  •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变法?变法的结果及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变法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国李悝变法,变法者李悝,在魏文侯时期变法,也就是三家分晋不久的事情,变法很成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但是后来魏国攻赵、攻韩,齐国两度插手风别再桂陵、马陵大败魏军,魏国国力从此衰弱,没有在崛起的时候。楚国吴起变法,变法者

  • 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有哪些学者?稷下学宫的学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稷下学宫

    正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同的思想流派,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社会局面。于是,一座被誉为是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中国式雅典学院稷下学宫也由此诞生。接下来跟趣历史一起去看一看吧!1949年,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理论。雅

  • 三家分晋的过程 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典故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

  • 唐朝打不过吐蕃的原因 吐蕃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吐蕃

    从高祖李渊时代,唐朝就与高原上的新崛起势力吐蕃战争不断,双方为了争夺河西、关中、西域,甚至唐朝龙兴之地陇右,互相厮杀百余年。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太宗时期,因文成公主和亲,唐朝与吐蕃相安无事,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友好。而高宗李治登基之后,吐蕃在边界不断挑衅,双方屡屡冲突。高宗咸亨元年,吐蕃

  • 历史上长安有哪些政权?不选择在长安定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安

    由连奕名执导,董哲编剧,张涵予、秦俊杰、李雪健、韩栋、舒畅、姚星彤等主演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天下长安》,以其精良的制作、恢弘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隋末唐初,李渊、李世民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定都长安,并创造贞观盛世的宏大故事,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长安。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

  • 历史上西安有哪些王朝?为何唐朝以后西安没有王朝定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西安

    长安也便是今时今日之西安,是中国最具历史的都城了,从西周算起到唐朝,有13个王朝定都于此,大一统的秦汉,隋唐都建都在此,古代中国最光辉最荣耀的时代也在此处,此处也是丝绸之路的起始地。可是唐朝之后在也没有成为国都,为何呢?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长安城建立的政权看下建都长安的政权,有西周,秦

  • 唐朝最繁盛时期有多少人口?历史上唐朝统计过几次户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

  •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和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